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松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解决长期以来采用纯培养菌种进行松茸人工栽培难以实现的事实,结合松茸生长所需的特殊环境,发明一种新型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的法。
本发明松茸人工促繁技术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1)以松茸孢子、菌根、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A)、鲜菌褶切块直播法
选成熟度8-9成的鲜松茸子实体,去掉菌柄和菌肉,用果汁机捣碎,用5目筛子过滤后的腐殖土混合均匀,选择云南松幼根密集处,削尖木棍扎孔10-15cm深,投入混合好的腐殖土,盖好覆盖物,在近处浇水约900ml-1000ml即可;或者
(B)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7-8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云南松、杜鹃、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900ml-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
(C)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0-15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云南松、杜鹃、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900ml-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
(D)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云南松、杜鹃、栎等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900ml-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或树枝两端插入土中、竹片或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约25-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所述的松茸是Tricholoma matsutake(S.Ito et S.Imai)Singer。
所述的植物油处理是指将植物油均匀喷洒于已有菌塘内。
所述的植物油是指华山松植物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积极效果表现在:不仅有效地克服了松茸生产中存在着的、长期以来采用纯培养菌种进行松茸人工栽培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的事实,改变了松茸生产完全依靠自然的现状,而且还实现了松茸产品的稳产、高产和优质。同时,本发明还有效地保护了松茸种质资源及其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为实现了松茸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具体步骤是:
1、以松茸孢子、菌根、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可以以选择下列四种方式之一进行以松茸孢子、菌根、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A)鲜菌褶切块直播法
选成熟度8-9成的鲜松茸子实体,去掉菌柄和菌肉,用果汁机捣碎,用5目筛子过滤后的腐殖土混合均匀,选择云南松幼根密集处,削尖木棍扎孔10-15cm深,投入混合好的腐殖土,盖好覆盖物,在近处浇水约1000ml即可。或者
B)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7-8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云南松、杜鹃、栎等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
C)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0-15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云南松、杜鹃、栎等样地内松茸的优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
D)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云南松、杜鹃、栎等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或树枝两端插入土中、竹片或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约25-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1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褶切块直播法
选成熟度8成的鲜松茸子实体,去掉菌柄和菌肉,用果汁机捣碎,用5目筛子过滤后的腐殖土混合均匀,选择云南松幼根密集处,削尖木棍扎孔10cm深,投入混合好的腐殖土,盖好覆盖物,在近处浇水约1000ml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2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褶切块直播法
选成熟度9成的鲜松茸子实体,去掉菌柄和菌肉,用果汁机捣碎,用5目筛子过滤后的腐殖土混合均匀,选择云南松幼根密集处,削尖木棍扎孔15cm深,投入混合好的腐殖土,盖好覆盖物,在近处浇水约1000ml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3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7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云南松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4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8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杜鹃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5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8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6
1、以松茸菌根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0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云南松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7
1、以松茸菌根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5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杜鹃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8
1、以松茸菌根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5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9
1、以松茸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云南松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约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10
1、以松茸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11
1、以松茸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杜鹃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约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