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9997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66605.X

申请日:

2010.05.10

公开号:

CN101861795A

公开日:

2010.10.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00510授权公告日:20120613终止日期:201305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0051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云南农业大学

发明人:

李荣春; 赵琪; 陈严平; 孟珍贵; 黄韵婷; 高峻

地址: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北郊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代理人:

赛晓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属于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针对长期以来采用纯培养菌种,实现松茸人工栽培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的事实,结合松茸生长所需的特殊环境,通过对“茸山”林地管理和采取人工促繁措施实现松茸稳产、高产的创新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松茸孢子、菌根、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林地管理促茸技术和菌塘人工促茸技术。本发明不仅成为松茸的原生地保育促繁措施,而且可以达到保护菌塘、促进菌塘良好发育,同时还可提高松茸产量和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以松茸孢子、菌根、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A)、鲜菌褶切块直播法选成熟度8-9成的鲜松茸子实体,去掉菌柄和菌肉,用果汁机捣碎,用5目筛子过滤后的腐殖土混合均匀,选择云南松幼根密集处,削尖木棍扎孔10-15cm深,投入混合好的腐殖土,盖好覆盖物,在近处浇水约900ml-1000ml即可;或者(B)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将成熟度7-8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云南松、杜鹃、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900ml-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C)菌根移植法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0-15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云南松、杜鹃、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900ml-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D)人工菌丝培养法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云南松、杜鹃、栎等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900ml-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或树枝两端插入土中、竹片或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约25-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松茸是Tricholoma matsutake(S.Ito et S.Imai)Singer。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油处理是指将植物油均匀喷洒于已有菌塘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油是指华山松植物油。

说明书

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地说是针对长期以来采用纯培养菌种,实现松茸人工栽培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的事实,结合松茸生长所需的特殊环境,通过对“茸山”林地管理和采取人工促繁措施实现松茸稳产、高产的创新技术。属于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Sing.是世界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之一。近几年来云南出口的松茸已占世界主要市场——日本市场销售量的60%以上,年出口松茸创汇达到4000万美元以上,2004年达到5361万美元,出口量为1280.85吨,其中鲜松茸973.5吨,松茸制品307.35吨。据调查,德钦县和香格里拉县农民经济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松茸。松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提供重要经济保障。

一个多世纪的松茸驯化研究表明,直接采用纯培养菌种实现松茸人工栽培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但通过对“茸山”林地管理和采取人工促繁措施可以使松茸稳产、高产,进而促进云南省松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松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解决长期以来采用纯培养菌种进行松茸人工栽培难以实现的事实,结合松茸生长所需的特殊环境,发明一种新型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的法。

本发明松茸人工促繁技术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1)以松茸孢子、菌根、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A)、鲜菌褶切块直播法

选成熟度8-9成的鲜松茸子实体,去掉菌柄和菌肉,用果汁机捣碎,用5目筛子过滤后的腐殖土混合均匀,选择云南松幼根密集处,削尖木棍扎孔10-15cm深,投入混合好的腐殖土,盖好覆盖物,在近处浇水约900ml-1000ml即可;或者

(B)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7-8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云南松、杜鹃、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900ml-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

(C)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0-15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云南松、杜鹃、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900ml-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

(D)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云南松、杜鹃、栎等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900ml-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或树枝两端插入土中、竹片或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约25-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所述的松茸是Tricholoma matsutake(S.Ito et S.Imai)Singer。

所述的植物油处理是指将植物油均匀喷洒于已有菌塘内。

所述的植物油是指华山松植物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积极效果表现在:不仅有效地克服了松茸生产中存在着的、长期以来采用纯培养菌种进行松茸人工栽培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的事实,改变了松茸生产完全依靠自然的现状,而且还实现了松茸产品的稳产、高产和优质。同时,本发明还有效地保护了松茸种质资源及其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为实现了松茸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具体步骤是:

1、以松茸孢子、菌根、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可以以选择下列四种方式之一进行以松茸孢子、菌根、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A)鲜菌褶切块直播法

选成熟度8-9成的鲜松茸子实体,去掉菌柄和菌肉,用果汁机捣碎,用5目筛子过滤后的腐殖土混合均匀,选择云南松幼根密集处,削尖木棍扎孔10-15cm深,投入混合好的腐殖土,盖好覆盖物,在近处浇水约1000ml即可。或者

B)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7-8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云南松、杜鹃、栎等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

C)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0-15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云南松、杜鹃、栎等样地内松茸的优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或者

D)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云南松、杜鹃、栎等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或树枝两端插入土中、竹片或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约25-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1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褶切块直播法

选成熟度8成的鲜松茸子实体,去掉菌柄和菌肉,用果汁机捣碎,用5目筛子过滤后的腐殖土混合均匀,选择云南松幼根密集处,削尖木棍扎孔10cm深,投入混合好的腐殖土,盖好覆盖物,在近处浇水约1000ml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2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褶切块直播法

选成熟度9成的鲜松茸子实体,去掉菌柄和菌肉,用果汁机捣碎,用5目筛子过滤后的腐殖土混合均匀,选择云南松幼根密集处,削尖木棍扎孔15cm深,投入混合好的腐殖土,盖好覆盖物,在近处浇水约1000ml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3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7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云南松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4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8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杜鹃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5

1、以松茸孢子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

将成熟度8成的松茸子实体移植到清理好的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待孢子弹射3天后,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6

1、以松茸菌根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0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云南松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7

1、以松茸菌根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5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杜鹃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8

1、以松茸菌根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菌根移植法

在松茸子实体发生处下面取深度为15cm菌塘菌根作为菌种使用。在适宜地块挖同样体积形状栽培坑将其植入并与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根部紧密接触,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9

1、以松茸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云南松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约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10

1、以松茸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栎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树枝两端插入土中、树枝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40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实施例11

1、以松茸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

人工菌丝培养法

将纯培养的松茸菌丝,经发酵后,感染处理杜鹃样地内松茸的优势伴生树种,浇水约1000ml,盖好覆盖物即可。

2、林地管理促茸技术

发现刚出土的幼茸后,首先,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薄膜,周围在用腐质土压严而形成高约25cm的拱棚;其次,用附近“茸山”出菇土壤、沙壤或腐质土将幼茸覆盖,促进幼茸发育,并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覆盖物,浇水。

3、菌塘人工促茸技术

分别于每年12月、3月、5月、6月对已有菌塘进行浓度100ppm的植物油处理。

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方法,属于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针对长期以来采用纯培养菌种,实现松茸人工栽培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的事实,结合松茸生长所需的特殊环境,通过对“茸山”林地管理和采取人工促繁措施实现松茸稳产、高产的创新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松茸孢子、菌根、菌丝为繁殖材料的促繁技术,林地管理促茸技术和菌塘人工促茸技术。本发明不仅成为松茸的原生地保育促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