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16167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07885.2

申请日:

1995.08.08

公开号:

CN1115352A

公开日:

1996.01.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2.21|||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7/02

主分类号:

E04F17/02

申请人:

施广成; 王文斌; 沈绍灿

发明人:

施广成; 王文斌; 沈绍灿

地址:

315040浙江省宁波市江东荷花一村3幢4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莉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用于向上排放气体、向下排放液体的一管多用管道。由顶管、中段管、底管相互连接成整体,导板分别将顶管、中段管、底管分隔成相通的主管和带有排气孔、排烟孔的副管,顶管的上端,底管的下端分别为仅有主管的开口端,分别与罩盖和排放装置连接,顶管上有进水箅孔,导板上有通孔。此管安装在墙体内,打破了排放管安装在墙外的常规,对管道结构作了突破,实现一管多用,为建筑物提供了一种更新换代的排放管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由顶管(7)、中段管(9)、底管(13)相 互连接成整体,导板分别将顶管(7)、中段管(9)、底管(13)分隔成相通的 主管(11)和带有排气孔(8)、排烟孔(5)的副管(10),其特征在于顶管(7)的 上端,底管(13)的下端分别为仅有主管(11)的开口端,分别与罩盖(1)和排 放装置连接,顶管(7)上有进水篦孔(3),导板(4)、(4)′上有通孔(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管道,其特征在于导板(4)、(4)′分别为 和形,其垂直边顶端向内弯曲成30°的凸头,导板(4)的斜边与顶管(7)、 中段管(9)的侧壁连结形成30°的顶角,顶角端有通孔(12),导板(4)′的斜 边封闭底管(13)中副管(10)的底部形成60°~85°的顶角,顶角端有通孔 (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管道,其特征在于罩盖(1)由钢丝网制作 的矩形或圆形盖,排放装置为专用的漏斗状泄排管和常规的泄排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管道,其特征在于顶管(7)、中段管(9)、 底管(13)的两端都为有加强壁(8)的开口端,各管中的副管(10)部分的一面 或相对的另面有排烟孔(5),排气孔(6);各管两端的加强壁(8)用SW-368强 力不燃粘胶带缠绕三圈和专用的SW-568胶泥封口,连接成整体的截面呈矩 形或圆形的排放管道,外再包砼或粉刷砌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管道,其特征在于顶管(7)上端与中间部 分呈30°的斜面过渡,过渡端口的一侧壁上有带有尖端的作为披水片用的 内加强壁(2),此部分的侧壁上有一长方形的进水篦孔(3),也可在三个不 同方向的侧壁上各开一进水篦孔(3)。

说明书


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内,用于集中排放烟气、废气、屋顶雨水及残油的管道,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

    为防止生活小区内的多层或高层建筑中用户排气的交叉污染,专利号94224197.5“民用建筑物集中烟道用排烟装置”,专利号94224338.2“住宅油烟无阀排放管道”就提供了一种能在建筑物中用于集中排气、排烟、顶端有风帽结构的排放管,但此种排放管都是按传统方式安装在墙体外,即占有效空间,又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而国外专利DT2065576“排雨水、排气预制竖向管道”,仅提供一种用于排气、排烟、排水的排放管,其结构还不够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建筑物内用于集中排放气体和液体、结构简单的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由顶管、中段管、底管相互连接成整体构成,导板分别将顶管、中段管、底管分隔成相通的主管和带有排气孔、排烟孔的副管,而顶管的上端,底管的下端分别为仅有主管的开口端,分别与罩盖和排放装置连接,顶管上有进水篦孔,导板上有通孔。

    图1.本发明地结构示意图。

    图2.顶管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A-A视图。

    图4.图2、图5的B-B视图。

    图5.底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中段管结构示意图。

    图7.并联组合式高层排放示意图。

    图8.图5的C-C视图。

    图9.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10.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导板(4)、(4)′分别为和形,将顶管(7)、中段管(9)、底管(13)分隔成相通的主管(11)和副管(10),其垂直边顶端向内弯曲成30°的凸头,形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导板(4)的斜边与顶管(7)、中段管(9)的侧壁连结形成30°的顶角,顶角端有通孔(12),导板(4)′的斜边封闭底管(13)中副管(10)的底部形成60°~65°的顶角,顶角端有通孔(12)。

    顶管(7)、中段管(9)、底管(13)的两端都为有加强壁(8)的开口端,其截面都为矩形或圆形。顶管(7)的上端,底管(13)的下端都仅有主管(11),而无副管(10)。顶管(7)上端与中间部分呈30°的斜面过渡,过渡端口的一砌壁上有带有尖端的作为披水片用的内加强壁(2),此部分的侧壁上有一长方形的进水篦孔(3),也可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测壁上各开一进水篦孔(3)。

    顶管(7)、中段管(9)、底管(13)中的副管(10)部分的一面或相对的另面有排烟孔(5),排气孔(6)。根据楼层高低的要求,将顶管(7)、底管(13)及多段中段管(9)放入墙体内,利用各管两端的加强壁(8)用SW-368强力不燃粘胶带缠绕三圈和专用的SW-568胶泥封口,连接成整体的综合排放管,外再包砼或粉刷砌体。

    将顶管(7)的出口端接出屋顶,其顶端固定由钢丝网制作的矩形盖或圆形盖罩盖(1)防止杂物落入,顶管(7)侧壁上的进水篦孔(3)上固定有进水篦并与内外沿沟连接。

    排放装置为专用的漏斗状泄排管(14)和常规的泄排管。

    底管(13)的开口端可通到室内地面以下与专用的漏斗状泄排管(14)连接或其它的J型弯管或横管相接,若不需排水可通过漏斗与小管直接接到基础大片垫层中排放。

    使用时,屋顶的积水、雨水从内外沿沟和顶管(7)上的侧向进水篦孔(3)经排放管道中的主管(11)从底管(13)的开口端流入排放装置,同时各层次的中段管(9)的副管(10)中所积存的残油经各通孔(12),最后汇集在底管(13)中,经底管(13)中的通孔(12),进入底管(13)中的主管(11)内经出口端流入排放装置,即从排放管道的出口端排出液体。

    而各层次中的排油烟机及厕所中所排出的废气、臭气等从各中段管(9)中的副管(10)进入主管(11),最后聚积从顶管(7)的开口端经罩盖(1)排出屋顶,即从排放管道的上开口端排出气体。

    此管除使用在多层建筑物中外,还可用于高层建筑物中,因高层建筑户数较多,根据楼层的高低可选择二管并联、三管并联或多管并联的组合式结构,这时只需用斜横向管将各竖向管中的主管(11)连接成相通的管道。其它安装和连接关系如上述相同不详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此排放管道的底管末端为开口端,与户外的排放装置连接,与大气相通,可以增加管道上、下间的压差,产生烟囱效应,提高主管的上拔力使排气效果更佳,除向上排气、排烟外,还可同时排水和残油,一管多用,使用效率高。此管的上、下端部分只有主管、无副管并省掉了上端风帽,其结构简单、减小体积、节省材料。管中导板的垂直边顶端有向内弯曲的凸头能防止回风倒灌。又采用质量轻的不燃、防水、防腐材料SW-688制作,价格便宜。此管置于墙体内不占有效空间,又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打破了排放管安装在墙外的常规,又对建筑物中排放管道的结构作了重大突破实现一管多用。因此为建筑物提供了一种更新换代的排放管道。

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用于向上排放气体、向下排放液体的一管多用管道。由顶管、中段管、底管相互连接成整体,导板分别将顶管、中段管、底管分隔成相通的主管和带有排气孔、排烟孔的副管,顶管的上端,底管的下端分别为仅有主管的开口端,分别与罩盖和排放装置连接,顶管上有进水箅孔,导板上有通孔。此管安装在墙体内,打破了排放管安装在墙外的常规,对管道结构作了突破,实现一管多用,为建筑物提供了一种更新换代的排放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