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15991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9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9056.0

申请日:

1994.12.27

公开号:

CN1125805A

公开日:

1996.07.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62; E04B1/80; E04C2/02

主分类号:

E04B1/62; E04B1/80; E04C2/02

申请人: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天津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构件分公司

发明人:

李超华; 张玉环; 陶炎城; 黄海云; 王宝宪

地址:

300193天津市南开区灵隐道兴泰里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义为;徐慰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建筑屋顶用的屋面覆盖层,特别是集防水、保温、隔热为一体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它是将保温层(3)与防水层(2)挤压网结成一整体,形成复合板材,放置在建筑屋面(9)上,逐块拼接铺覆,在上面铺敷水泥砂浆,构成防护覆盖层(1),使保温隔热层(3),防水层(2)、防护覆盖层(1)与建筑屋面(9)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刚性防水保温。能够充分保证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并且能达到双重防水的作用,延长了使用寿命,简化了施工作业程序,大幅度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建筑屋面(9)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 方法,是在建筑屋面(9)上将保温隔热层(3),找平层、防水层(2) 逐层铺敷作业而成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保温隔热层(3)与防 水层(2)挤压网结成一整体形成复合板材,是在模具(10)内放入 用金属网制成的呈凹槽形的凹槽型连接部件(4),用无纺布制成 的凹槽形的盛粉槽(5)放入凹槽型连接部件(4)槽内的底部,盛粉 槽(5)的槽底贴覆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在盛粉槽(5)内 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防水粉末(6)、盛粉 槽(5)、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下部构成防水层(2);在凹槽型连 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粉末(6)的表面放入松散胶粘珍珠 岩(7),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其构成保温隔热层(3);保温隔 热层(3)的底部与防水层(2)的防水粉末(6)和凹槽型连接部件(4) 的槽口部紧密连接,在加压密实定型后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 层(2)成为一个整体;定型后拆除模具(10),脱模后进行养护, 养护期结束后,逐块拼接铺覆在建筑屋面(9)上,保温隔热层(3) 贴覆于建筑屋面(9),保温隔热层(3)上面是防水层(2),在防水 层(2)上铺敷水泥砂浆,构成防护覆盖层(1),使保温隔热层(3)、 防水层(2)、防护覆盖层(1)与建筑屋面(9)构成一整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盛粉槽(5)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再放入 松散胶粘珍珠岩(7),铺平,同时对防水粉末(6)和胶粘珍珠岩(7) 加压密实定型,构成防水层(2)和保温隔热层(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 法,其特片在于预先将松散胶粘珍珠岩(7)用模具(10)加压密实 定型成保温隔热层(3),再放置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 部和防水粉末(6)表面上,加压密实定型,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 水层(2)构成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 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温隔热层(3)的中间部制成一个或多个 凹槽形的凹槽型空气间层(8),凹槽型空气间层(8)的四边形成间 隔肋、构成带有凹槽型空气间层(8)的保温隔热层(3)。
5: 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 板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温隔热层(3)可采用胶粘珍珠岩、 水泥珍珠岩、水玻璃珍珠岩、沥青珍珠岩、菱苦土珍珠岩制作成 保温隔热层(3)。
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 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水层(2)的防水粉末(6)是采用市场销售的 碳酸盐、硫酸盐、铝酸盐类粉末制成的防水粉粉末、镇水粉粉末、 拒水粉粉末、隔水粉粉末、憎水粉粉末、克水珠粉末作为防水粉 末(6)装入盛粉槽(5)内,加压密实定型制成防水层(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 法,其特征在于凹槽形的盛粉槽(5)是采用无纺布、纸质材料制 成的盛粉槽(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 法,其特征在于凹槽型连接部件(4)是采用竹丝制成凹槽型连接 部件(4)。

说明书


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建筑屋顶用的屋面覆盖层,特别是集防水、保温、隔热为一体的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

    以往的建筑屋顶的屋面覆盖层是采用逐层铺敷施工作业的,即在建筑屋面(9)上将保温层(3)、找平层、防水层(2)逐层铺敷施工作业。

    保温层(3)大多是在建筑屋面(9)铺敷松散珍珠岩或蛭石类保温材料,压实后铺敷找平层。

    防水层(2)大多是在找平层上铺敷防水卷材或涂敷防水涂料,或者在找平层上将油毡用二毡三油的方式制做成防水层(2)。

    既便保温层(3)是采用预制板材,如水泥珍珠岩保温板、水泥蛭石保温板,也是在建筑屋顶的建筑屋面(9)上先铺敷保温层(3)再铺敷防水层(2),仍未脱离逐层铺敷的施工作业。

    采用上述方法其不足点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保温层(3)的厚度往往不能完全保证是统一厚度,则会造成保温系数不一致,保温效果会出现差异。

    由于防水层(2)、找平层、保温层(3)是逐层铺敷施工作业,各层之间往往不能达到紧密连接,往往会出现各层之间分离,起鼓等现象,以至降低使用寿命。

    逐层铺敷作业,施工作业繁琐,尤其不利于在季风区域的建筑屋顶施工作业。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不足而研制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以市场销售的粉末状防水粉末(6)作为防水材料,如镇水粉、拒水粉、隔热粉、防水粉、增水粉、克水珠等;以胶粘珍珠岩(7)作为保温层(3)的保温材料,在保温层(3)中间制成凹槽型空气间层(8)作为隔热层,构成保温隔热层(3),将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挤压网结成一整体,形成复合板材,如图1所示。

    在建筑屋面(9)上将制作好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铺敷拼接,防水层(2)在上面,保温隔热层(3)贴覆于建筑屋面(9)。在防水层(2)上面铺敷水泥砂浆,构成防护覆盖层(1),待水泥砂浆凝固后,使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与建筑屋面(9)成为一个整体,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结构和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

    在模具(10)内放入凹槽型连接部件(4)。模具(10)可采用钢模具或木质模具,模具(10)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具体需要而确定。凹槽型连接部件(4)可采用金属网制作而成,呈凹槽形,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形状和尺寸与模具(10)的形状和尺寸相吻合。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置于模具(10)底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口向上,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贴覆于模具(10)的底部。

    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内底部放入用无纺布制成凹槽形的盛粉槽(5),盛粉槽(5)的形状和尺寸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形状和尺寸相吻合。盛粉槽(5)的槽底贴覆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且相吻合。盛粉槽(5)可采用可纺布或纸质材料制作。

    在盛粉槽(5)的槽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防水粉末(6)、盛粉槽(5)、凹槽型连接部件(4)地下部构成防水层(2)。防水粉末(6)可采用市场销售的各种牌号的碳酸盐、硫酸盐、铝酸盐类粉末制成的镇水粉粉末、拒水粉粉末、隔水粉粉末、防水粉粉末、增水粉粉末、克水珠粉末等粉末状防水粉末(6)。

    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粉末(6)的表面放入松散胶粘珍珠岩(7),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层(2)的表面与松散胶粘珍珠岩(7)紧密连接,构成保温隔热层(3),保温隔热层(3)的底部与防水层(2)的防水粉末(6)和凹槽型连接件(4)的槽口部紧密连接,在加压定型后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构成一个整体。

    在加压密实定型松散胶粘珍珠岩(7)的同时,还可以在松散胶粘珍珠岩(7)的中间部制成一个或多个凹槽形的凹槽型空气间层(8),构成带有凹槽型空气间层(8)的保温隔热层(3)。凹槽型空气间层(8)的四边形成间隔肋,间隔肋有助于提高保温隔热层(3)的刚度,如图3所示。

    定型后拆除模具(10),脱模后进行养护。在养护期结束后即可用在建筑屋面(9)上,如图2所示。

    将建筑防水保温隔热板放置在建筑屋面(9)上,逐块拼接铺覆。保温隔热层(3)贴覆于建筑屋面(9),保温隔热层(3)上面是防水层(2)。在防水层(2)上铺敷水泥砂浆,构成防护覆盖层(1)。使保温隔热层(3)、防水层(2)、防护覆盖层(1)与建筑屋面(9)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刚性防水保温。同时防护覆盖层(1)还起到防紫外线照射、防老化、防腐等作用。

    本发明在制作保温隔热层(3)和防水层(2)时,还可以对防水粉末(6)和松散胶粘珍珠岩(7)同时加压定型。

    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内放入盛粉槽(5),盛粉槽(5)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再放入松散胶粘珍珠岩(7),铺平,加压密实定型。在加压密实定型时,使防水粉末(6)密实构成防水层(2),同时也使松散胶粘珍珠岩(7)密实构成保温隔热层(3)。并且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定型成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在制作保温隔热层(3)时,还可以预先将松散的胶粘珍珠岩(7)用模具(10)加压密实定型制作成保温隔热层(3),再放置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粉末(6)表面上,加压密实定型,制成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

    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内放入盛粉槽(5),盛粉槽(5)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再将预先把松散胶粘珍珠岩(7)用模具(10)加压密实定型成保温隔热层(3),然后再放置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粉末(6)表面上,加压密实定型。在加压密实定型时使防水粉末(6)密实,构成防水层(2),同时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定型成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保温隔热层(3)采用胶粘珍珠岩(7)外,还可以采用水泥珍珠岩、水玻璃珍珠岩、沥青珍珠岩、菱苦土珍珠岩制作成保温隔热层(3)。

    本发明的防水层(2)的防水粉末(6)可采用市场销售的碳酸盐、硫酸盐、铝酸盐类粉末制成的防水粉粉末、镇水粉粉末、拒水粉粉末、隔水粉粉末、憎水粉粉末、克水珠粉末装入盛粉槽(5)内,加压密实定型制成防水层(2)。

    本发明的凹槽型的盛粉槽(5)还可以采用纸质材料制成的盛粉槽(5)。

    本发明的凹槽型连接部件(4)还可以采用竹丝制成的凹槽型连接部件(4)。

    以下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在模具(10)内放入凹槽型连接部件(4)。模具(10)采用钢模具,模具(10)呈矩型,尺寸可根据需要而确定。凹槽型连接部件(4)采用金属网制作而成,呈凹槽形,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形状和尺寸与模具(10)的形状和尺寸相吻合。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置于模具(10)底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口向上,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贴覆于模具(10)的底部。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内底部放入用无纺布制成凹槽形的盛粉槽(5),盛粉槽(5)的形状和尺寸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形状和尺寸相吻合。盛粉槽(5)的槽底贴覆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且相吻合。

    在盛粉槽(5)的槽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防水粉末(6)、盛粉槽(5)、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下部构成防水层(2)。防水粉末(6)采用市场销售的镇水粉。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粉末(6)的表面放入松散胶粘珍珠岩(7)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层( 2)的表面与松散胶粘粘珍珠岩(7)紧密连接,构成保温隔热层(3)。保温隔热层(3)的底部与防水层(2)的防水粉末(6)和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口部紧密连接,在加压密实定型后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构成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

    定型后拆除模具(10),脱模后进行养护。在养护期结束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2

    在模具(10)内放入凹槽连接部件(4)。模具(10)采用木质模具,模具(10)呈正方形,尺寸可根据需要而确定,凹槽型连接部件(4)采用竹丝制作而成,呈凹槽形,其外形和尺寸与模具(10)的形状和尺寸相吻合。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部放入用纸质材料成凹槽形的盛粉槽(5),成粉槽(5)的外形和尺寸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外形和尺寸相吻合。

    在盛粉槽(5)的槽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加压密实,使防水粉末(6)、盛粉槽(5)、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下部构成防水层(2)。防水粉末(6)采用市场销售的拒水粉作为防水粉末(6)。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粉末(6)的表面放入松散胶粘珍珠岩(7),铺平,加压密实定型。在加压密实定型松散胶粘珍珠岩(7)的同时,将其中间部制一个或多个凹槽形的凹槽型空气间层(8),构成带有槽型空气间层(8)的保温隔热层(3),如图3所示。

    定型后拆除模具(10),脱模后进行养护,在养护期结束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3

    在圆柱形模具(10)内放入金属网制成的凹槽型连接部件(4)。模具(10)采用钢模具,尺寸根据需要而确定,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形状和尺寸与模具(10)相吻合。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置于模具(10)底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口向上。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内底部放入无纺布制成凹槽形的盛粉槽(5),盛粉槽(5)的形状和尺寸与凹槽型连接部件(4)相吻合。盛粉槽(5)的槽底贴覆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

    在盛粉槽(5)的槽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防水粉末(6)、盛粉槽(5)、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下部构成防水层(2)。防水粉末(6)采用市场销售的憎水粉。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粉末(6)的表面放入松散水泥珍珠岩(7)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层(2)的表面与松散水泥珍珠岩(7)紧密连接,构成保温隔热层(3)。保温隔热层(3)的底部与防水层(2)的防水粉末(6)和凹槽型连接件(4)的槽口部紧密连接,在加压密实定型后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构成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

    定型后拆除模具(10),脱模后进行养护。在养护期结束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4

    在模具(10)内放入凹槽型连接部件(4)。模具(10)采用钢模板,模具(10)的外型和尺寸可根据需要而确定。凹槽型连接部件(4)采用竹丝制作而成。呈凹槽形,其形状和尺寸与模具(10)相吻合。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置于模具(10)底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口向上。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槽内底部放入纸质材料制成凹槽形的盛粉槽(5),盛粉槽(5)的形状和尺寸与凹槽型连接部件(4)其吻合。盛粉槽(5)的槽底贴覆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

    在盛粉槽(5)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防水粉末(6)采用市场销售的克水珠。再把预先将松散胶粘珍珠岩(7)用模具(10)加压密实定型成保温隔热层(3)放置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口部和防水粉末(6)表面上,加压密实定型。在加压密实定型时使防水粉末(6)密实,并与盛粉槽(5)、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下部构成防水层(2)。同时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定型成为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

    定型后拆除模具(10),脱模后进行养护。在养护期结束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5

    在模具(10)内放入凹槽型连接部件(4)。模具(10)的外型和尺寸可根据需要而确定。凹槽型连接部件(4)采用金属网制作而成,其外形和尺寸与模具(10)相吻合,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内放入用无纺布制成凹槽形的盛粉槽(5),盛粉槽(5)的槽底贴覆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且相吻合。

    在盛粉槽(5)的槽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再放入松散胶粘珍珠岩(7),铺平,加压密实定型。防水粉(6)采用市场销售的镇水粉。在加压密实定型时,使防水粉末(6)密实构成防水层(2),同时也使松散胶粘珍珠岩(7)密实构成保温隔热层(3)。并且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定型成为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

    定型后拆除模具(10),脱模后进行养护。在养护期结束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6

    将养护好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板放置在建筑屋面(9)上,逐块拼接铺覆。保温隔热层(3)贴覆于建筑屋面(9),保温隔热层(3)上面是防水层(2)。在防水层(2)上铺敷水泥砂浆,构成防护覆盖层(1)。保温隔热层(3)、防水层(2)、防护覆盖层(1)与建筑屋面(9)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刚性防水保温,如图2所示。

    本发明是集防水、保温、隔热为一体,保温层(3)和防水层(2)均为统一厚度,能够充分保证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并且能达到双重防水的作用。

    本发明是挤压网结成一个整体,所以保温层(3)和防水层(2)不会出现分离的超鼓等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制成半成品,因此有利于施工作业,只需一次作业即可完成。简化了施工作业程序,可大幅度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即使是在刮风的季节进行作业,也能高效率地完成作业。

    图1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的剖视图。

    图2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在屋面上使用的构造剖视图。

    图3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的剖视图

    附图中使用号码的名称

    (1)防护覆盖层,(2)防水层,(3)保温隔热层,(4)凹槽型连接部件,(5)盛粉槽,(6)防水粉末,(7)胶粘珍珠岩,(8)凹槽型空气间层;(9)建筑屋面;(10)模具。

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建筑屋顶用的屋面覆盖层,特别是集防水、保温、隔热为一体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它是将保温层(3)与防水层(2)挤压网结成一整体,形成复合板材,放置在建筑屋面(9)上,逐块拼接铺覆,在上面铺敷水泥砂浆,构成防护覆盖层(1),使保温隔热层(3),防水层(2)、防护覆盖层(1)与建筑屋面(9)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刚性防水保温。能够充分保证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并且能达到双重防水的作用,延长了使用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