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面式窗户及其用途和可翻面式窗户上所用的导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翻面式窗户:包括一个窗框和一个窗扇以及一个导引装置,其中窗扇在其一侧边与窗框连接成可相对移动和翻转,导引装置进而包括一个在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着窗框的拉力件和一个在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窗扇重心附近处的压杆,压杆的另一端连接着窗框,而拉力件的另一端连接到压杆上位于其两端之间的位置,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可翻面式窗户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翻面式窗户上所用的导引装置,该导引装置包括:一个拉力件,可在其一端枢转地连接着一个窗框,和一个压杆,可在其一端枢转地连接着一个窗扇,而另一端可与窗框连接成相对移动,拉力件的另一端连接到压杆两端之间的位置处。
这种可翻面式窗户最常用作前窗,这是因为这类可翻面式窗户大致可翻转180度,由于可从室内侧擦洗窗户的外侧,这样擦洗起来显然容易多了,特别是在窗户高架在地面上方的情况下。即便如此,可翻面式窗户用得也不多:一方面原因在于现有的可翻面式窗户与顶挂式之类的窗户相比多多少少还有些昂贵;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其外观与其余窗户不同,从而有损玻璃前幕墙的建筑均一性。
背景技术
WO96/17151介绍了一种装有一个连杆机构的可翻面式窗户。其中窗框的内侧面上具有一个导槽与窗扇的一侧面接合。连杆机构包括:一个压杆,其一端与窗框槽相配接,而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窗扇重心附近处;和一个拉力杆,其一端枢接着窗框,而另一端枢接到压杆两端之间的位置。这样地窗户结构则要求订制窗框和窗扇,也就是说要因地制宜地予以改型,这是因为导槽是做在窗洞里面的,要在窗框或窗扇中设置适当的凹槽来容纳连杆机构。由于连杆机构要安装在窗洞里,所以安装起来有难度,即安装就位困难。
WO00/28184介绍了一种用在可翻面式窗户上的配接装置,其中窗扇的一个侧边由设在窗框内的一个导引装置所导引。配接装置包括一个套筒式可伸缩臂杆,臂杆在一端连接着窗框,而其另一端则连接到窗扇的棱边上大体位于窗扇的重心部位。配接装置还包括一个拉力杆,拉力杆在其一端连接着窗框,而另一端则连接着可伸缩臂杆。其中,拉力杆做得很细,细得几乎看不着,配接装置的其余部分藏形于窗扇之后。这种窗户结构也要求将导槽做在窗洞的内侧面来导引窗扇。由于要将拉力杆安在窗洞内,从而难于将配接装置安装到位;而且这仍要在窗框上做出凹槽来容放配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特别简单的一种可翻面式窗户。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可翻面式窗户其特征在于,导引装置安装在窗框的正面。这种结构可以很容易的安装导引装置,与现有技术中可翻面式窗户相比,在本发明中安装不是在窗洞内侧进行的,而是直接安装在窗框的正面,当然,这样安装起来要方便得多。本发明的结构优点还在于,可翻面式窗户是由一个标准窗框和一个标准窗扇构成的,因此就不需要对窗框或窗扇进行特别的改造,例如有特别窄细的窗扇。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导引装置不是安装在窗框孔洞之中,故安装在窗框正面之处时,在窗框和窗扇之间不需要缝隙或凹槽。这就可以使用标准的窗框和窗扇而不需要对其进行修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翻面式窗户其特征在于,压杆包括一个铰接到窗框上的第一部分,和一个铰接到窗扇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是套筒式可伸缩连接的。这可使窗扇的重心从窗框向外沿一条大致直线路线移动,而另一方面,某一特定尺寸的导引装置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可翻面式窗户,这是因为套筒式可伸缩连接能够吸纳所述尺寸差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翻面式窗户其特征在于,压杆在其另一端活动式连接着窗框。这可使窗扇的重心从窗框向外沿一条大致直线路线移动得更简捷。相对与上述的套筒式可伸缩连接,活动式连接的压杆其优点在于构成部件更少,并可对窗扇提供更可靠的导引。
当然,可以在窗框上设置导槽来实现上述活动式连接,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翻面式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还包括一条轨道,该轨道沿窗框的正面走行几乎延及其全长且活动式配接着一个配接件,所述配接件则连接到窗扇的一侧边。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翻面式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活动式容纳着压杆的另一端。由于窗扇和压杆错开安装在同一条轨道上,就不需要在加装轨道了,由此可以降低成本和简化安装。
在本发明所用的导引装置中,当然可以将拉力件和压杆选成同样粗细;但更好是,拉力件比压杆细得多。这是因为,拉力件仅仅受到由窗扇和玻璃板净重产生的拉力,在此考虑到挠曲之类的问题,承受拉力所需的构件尺寸比承受压力所需的构件尺寸小得多。这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第一臂杆的材料消耗,同时还减轻了整个结构的重量,还有,导引装置尺寸小了,更便于将其安装到可翻面式窗户内。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翻面式窗户其特征在于,在窗户闭起位置从其正面来看,窗扇的两侧设有一个凸缘来大体遮掩住导引装置的第二臂杆。这样就把导引装置装接得很好,也就是说,在窗户关闭状态下,导引装置中唯一可以看见的部件仅仅是必然与窗扇的外缘相交割的拉力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如前述可翻面式窗户的用途。
当然,本发明的可翻面式窗户可以单个装在砖砌前墙之中。然而,本发明的可翻面式窗户的特殊优点在于,可以利用几个紧密间隔排列的窗户来构筑一面前墙,可翻面式窗户的窗框并排贴放着一个相邻窗户的窗框,如铰挂式可翻面式窗户或固定式窗户。
由于导引装置设计得体,因此在可翻面式窗户关闭状态下几乎为窗扇所完全遮蔽,而且窗扇还同时遮蔽着窗框,因此,可以将可翻面式窗户相互并排贴紧在一起,而不会在窗扇之间留下明显的错位和缝隙,而现有的可翻面式窗户却达不到这一点。当然,本发明的最佳之处表现在,正如上面所述的,窗框和窗扇仍可采用铰挂式窗户和固定式窗户上所用的标准零部件,而不影响通风透光能力,从而,可翻面式窗户在外表上与其他窗户没有什么差异,保持了玻璃幕墙的建筑均一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可翻面式窗户的导引装置,经精心设计来装进可翻面式窗户中。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件比压杆细得多,最好拉力件的横向尺寸不超过压杆横向尺寸的三分之一。这当然是可行的,因为拉力件基本上仅仅承受拉力,而一个相当细的金属条就足以承受拉力了。而且,在本发明的结构中,拉力件是导引装置中唯一与窗扇外缘相交割的部件,因此,导引装置中的可以看见部位在窗户关闭位置可说是小之又小,导引装置中的其余部分则为窗扇正面所遮蔽。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件的横向尺寸小于2毫米,最好小于约1.5毫米。所需的横向尺寸取决于窗扇及其所安的玻璃板的尺寸和重量,但对于通常尺寸的前窗来说,1.5-2毫米粗细的拉力件可以兼顾对窗扇的可靠导引和导引装置的紧凑尺寸。如果特别想得到一个几乎看不到的紧凑的导引装置,可以将拉力件的粗细选为小于1.5毫米,甚至诸如一条细丝。
在本发明的另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引装置是一个预组件并且还包括一个轨道,压杆的另一端活动式地连接着轨道,其另一端枢接着拉力件的第一端。由于导引装置是设计成组合式的,所以安装起来极其简单。轨道安装在窗框的正面,这是一个自然的从外侧安装位置,如安装人员站在脚手架上。由于轨道与拉力件和压杆相互之间是预先准确安装到位的,只要把拉力件固定到窗扇上和把窗扇固定到轨道上即可。因此,整个安装操作既快捷又省钱,而且还易于人员操作。由于导引装置是一个组合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在安装相关窗户时用错零部件的风险,也防止了在安装可翻面式窗户之前和之时丢失零部件。如果安装人员工作在受限制的区域,如脚手架上,他们是很难于带全和记清许许多多的单个小零件的,如果丢失了某一零件,要找到几乎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另行补齐了事。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和附图来详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可翻面式窗户在打开位置的透视图;
图2是所述可翻面式窗户的侧视图;
图3是所述可翻面式窗户的窗框和窗扇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IV-IV线的剖视图;和
图5是沿图2中V-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个处于稍微打开状态的可翻面式窗户1。窗户1包括一个窗框2和一个窗扇3,后者在其上侧边与窗框2连接成可变位,连接方式例如通过将一个柱头配进一个导槽或一个滑块插进一条导轨。还有,可翻面式窗户1在两侧各设有一个导引装置4,这在图2中看得更清楚,其中图2是窗户1在打开位置的侧视图。导引装置包括:一个拉力件5,在其一端5a处铰接着窗框2;和一个压杆6,在其一端6a枢接到窗扇3上的重心附近,其另一端6b可活动地连接着窗框2,连接方式例如可用一个柱头或滑块与一条导轨7相配接,显然,在此开窗位置,拉力件5与窗扇3的棱边相交割。拉力件5位于窗框2的外周边之内,并可紧贴着窗框2的外周边,这是因为窗框宽度可以等于窗扇加上两侧拉力件的厚度。这样就可把两扇可翻面式窗户1紧贴在一起安装而使相应的窗框2顶接起来;除了与拉力件5的厚度相应的双侧窄缝之外,窗扇3就把窗框2和导引装置4遮掩起来了。举例来说,由于拉力件5可以细到1.5mm的径度,所述窄缝宽度就可不必超过3mm宽,这实际上一点儿也不显眼。也就是说,铰挂式窗户和固定式窗户所使用的标准构件,就可用于本发明的窗框和窗扇中。
图3是所述窗框2和窗扇3以及安装在窗扇中的玻璃板8的剖视图。本图中示的是可翻面式窗户处于关闭位置,即导引装置4沿着窗扇3的侧边折叠下来了。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导引装置4是安装在窗框2的正面2a上的;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压杆6与轨道7连接成可相互变位。窗扇3在其上端可变位地连接到所述轨道7上,如图4所示;拉力杆5在其一端5a可利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配接装置铰接到轨道7上。压杆6在其一端6a铰接着窗扇3的外侧,所谓的外侧是相对于玻璃板8而言的。可以看出来,窗扇3沿其侧边有一个凸缘3’伸出得比压杆6和轨道7还远,从而就将压杆6和轨道7从正面遮掩起来了;拉力件5一定会与窗扇3相交割的,其通过窗扇的凸缘3’从正面是看不见的。然而,明显的是,由于拉力件5很细,细得从正面几乎看不见,图中没有示出的方式是,拉力件5沿其纵长方向可能会弯曲成一个微微向上开口的V形剪影。沿着窗扇3的边缘走行的拉力件5,可在窗扇中部滑行,而不是沿着其锋缘滑行,以免划擦窗扇3。进而,拉力件5和/或窗扇边缘可以包敷上减摩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轨道7可以是外侧开口的,但轨道7最好是向着窗洞内开口的,如图所示,这样可以防止压杆6或窗扇3在向外的力较大的情况下在开窗时脱开轨道。如图所示的是半闭式轨道7,然而也可将轨道做成全开口,尽管如此,图中所示的轨道则可确保滑块总与轨道牢靠接合而不会脱开。如图所示,窗框2可具有一个沉陷来部分容纳着窗扇3,以达到窗户的良好窗封。显然,可将翻面式窗户1设计成从内侧看不到窗扇3,即由窗框2遮盖起来;与许许多多现有可翻面式窗户相比,本发明的窗扇3不会减小可翻面式窗户的通径,即可提供尽可能多的入射光。
图4是图2中沿IV-IV的剖视图,该剖面穿过窗框2和窗扇3,表示窗扇3已装到窗框2上,且可翻面式窗户1处在微开位置。可以看出,窗扇3在其上侧边是可变位地连接着窗框2的,窗扇3装有一个滑块9与轨道7接合,从而对窗扇3提供了可靠的导引。在可翻面式窗户1的打开位置,拉力件5与窗扇3的外沿相交割,即紧贴着窗扇3的外沿走行,或者说,在可翻面式窗户1开窗时,拉力件5可沿窗扇3的外沿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窗扇3在其上侧边连接着窗框2。显然可以想象得到,在翻面情况下,窗扇3反而是在其下侧边活动式地连接着窗框2的;同样也可将导引装置4设想成用于绕一条竖直轴线翻转可翻面式窗户1,这样,窗扇3就绕动式地连接着窗框2的上部和下部。然而,这样就要改变臂杆5和6的形状尺寸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拉力件5就不会再仅仅受纯拉力了。
图5示出在可翻面式窗户1微开时穿过窗框2和窗扇3的另一个剖视图。即沿着图2中V-V线的剖视图,穿过窗框2和窗扇3剖视了压杆6在其一端6a处铰接到窗扇3上的位置。压杆6在其另一端6b连接着窗框2,压杆6在该端6b设有一个滑块10与轨道7配合。另外可看出,拉力件5与铰接在压杆6上位于压杆6两端6a和6b之间的位置处。
可翻面式窗户也可装有一个锁定配接装置来将可翻面式窗户固定到翻面位置(擦洗位置),以免窗户在擦洗时翻面过去。
可翻面式窗户还可装有锁定窗户以防止其翻面的装置,以防止不注意间将窗户翻面;只有首先打开所述锁定装置,才能将窗户翻面。这特别适于防止儿童或动物不注意地将窗户翻面而跌出窗外。
可翻面式窗户上可带有一定程度的内磨擦力,以便可将窗扇搁置在任一位置。例如,可将摩擦力形成于窗扇与窗框和/或轨道和压杆之间的活动式连接处,摩擦力的大小要足以防止儿童和动物翻转窗户。
上述例子是顶部铰挂和底部外开式可翻面式窗户;在实际应用中可与此明显不同,自然应有另外的做法来把窗户翻转几近180度,这样就可在屋内擦洗窗户。另外一种方式是,可翻面式窗户可以是底部铰接而顶部外开式的,这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更好,例如为了通风换气和防止室内水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