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PS/手机定位多级监控、移动监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GPS/手机定位用户的方法,具体地说,通过多级的网络结构,各监控站获取权限范围内的GPS/手机定位用户的定位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定位显示。
背景技术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第二代数据服务,可以将无线数据服务定位在超过100kbps的数据高速路上。CDMA(数字移动电话系统)是根据美国标准(IS-95)而设计的频率在900~1800MHz范围。WLAN(无线局域网)是一种通过高频无线电波而非电缆在网络客户机和设备之间通讯和传输数据的局域网(LAN)。BLUETOOTH(蓝牙)是一种短程无线电技术,其作用是简化小型网络设备(如移动PC,掌上电脑,手机)之间以及这些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讯。掌上电脑(PDA)或笔记本可以通过GPRS、CDMA、BLOUTOOTH及WLAN技术无线接入互联网。
用户定位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移动目标的GPS接收机接收定位卫星(共24颗,分布在6个不同的地球轨道上)每秒钟发来的定位数据,并根据从至少3颗不同卫星发来的数据计算出自身所处地理位置的坐标。坐标数据通过符合GSM(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的无线MODEM后,用短消息的形式将用户的位置、状态、报警、传感等综合信息发送至GSM移动网。GSM移动网将接收到的移动目标定位信息通过DDN(数字数据网)专线或其它通信收发设备传送到监控中心,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与监控终端上的电子地图匹配,并在地图上显示移动目标地正确位置,从而使监控中心能清楚和直观地掌握移动目标的动态位置信息。
目前,现有的监控中心计算机网络主要采用星型内部局域网,系统由数据服务器、管理工作站、监视屏以及通信接口模块等组成,监控无分级、无权限管理。网络版分级监控系统对于可支持的分控中心或监控子系统都有数量限制,因此不易扩展。有的分级监控,局限于某个局域网中,因此监控站不能灵活配置。
经检索,已有公司使用了分级监控方法开发的产品,但没有分级监控方法的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提供一种GPS/手机多级监控监控和移动监控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主控中心、分控中心与监控站的多级监控结构,结合web服务实现监控用户的权限分级管理,监控GPS/手机定位用户。使用笔记本或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作为分控中心和监控站无线连接互联网监控GPS/手机定位用户,进行移动定位监控。
主控中心的web服务上实现监控用户的权限分级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管理员分级别,分为主控中心级、分控中心级和监控站级,分别分配管理员。
2)主控中心管理员授权分控中心级的可监控的GPS/手机用户。分控中心管理员授权监控站可监控的GPS/手机用户。监控站管理员(又称操作员)只有监控权限。主控中心级管理员管理全部GPS/手机用户。
该方法采取以下步骤:主控中心监听到发出连接请求的分控中心,通过身份验证,与分控中心建立连接。监控站从主控中心获取直属分控中心的IP地址和端口号后,向分控中心发出连接请求。分控中心监听到监控站的连接请求,经验证后与监控站建立连接。监控站发出的定位指令,经分控中心到主控中心,由主控中心发到定位服务器。主控中心从定位服务器获取到GPS/手机用户的定位信息后,经由分控中心发送到相应的监控站,并在监控站上的电子地图上定位显示,从而实现多级监控GPS/手机用户。分控中心和监控站可以使用笔记本或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无线连接互联网监控GPS/手机用户实现移动定位。
分控中心与监控站连接入监控系统时,都向主控中心提供了自己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不固定分控中心和监控站的IP地址和端口号,使接入仅受web服务的管理权限的限制,无接入数量限制,连网方式灵活,开放性好,系统可扩展。分控中心和监控站定时向主控中心发送数据请求,将主控中心的数据下发到本地,实现信息负载均衡。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a)通过分级管理,实现用户定位信息负载均衡,系统更稳定;
b)支持ADSL、ISDN、DDN等多种互联网接入方式,分中心和监控站不必具有固定IP地址,连网方式灵活;
c)分控中心之间的耦合程度小,相互之间无干扰,提高了用户专有信息(定位信息、属性信息)的安全性;
d)系统开放性好,允许分控中心、监控站动态接入主控中心监控系统;
e)分控中心和监控端可以运行在笔记本或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通过无线方式(GPRS/CDMA/WLAN/BLUETOOTH)接入互连网进行移动监控,实现移动办公。
附图说明
图1是主控中心A与分控中心B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监控站C与分控中心B的连接示意图。其中:
A-主控中心
B-分控中心
C-监控站
D-互联网(INTERNET)
1-Web服务
2-发送连接请求(分控中心的IP地址和端口号)
3-监听
4-身份验证
5-记录
6-建立连接(主控中心)
7-建立连接(分控中心)
8-数据更新请求(分控中心)
9-接受请求
10-发送更新信息
11-数据更新
12-主控中心数据库
13-分控中心数据库(保存从主控中心下载的分控中心权限范围内的数据)
14-监控站数据库(保存从主控中心下载的监控站权限范围内的数据)
15-发送连接请求(监控站的IP地址和端口号)
18-查询监控站所属分控中心的信息
19-发送分控中心的相关信息给监控站
20-监控站接收直属分控中心的信息
21-监控站向直属分控中心发送连接请求
22-分控中心监听到监控站的连接请求
23-身份验证(分控中心验证监控站的身份)
24-建立连接(分控中心)
25-建立连接(监控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在主控中心A上,
web服务1实现监控用户的权限分级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管理员分级别,分为主控中心级、分控中心级和监控站级,分别分配管理员。
2)主控中心管理员授权分控中心级的可监控的GPS/手机用户。分控中心管理员授权监控站可监控的GPS/手机用户。监控站管理员(又称操作员)只有监控权限。主控中心级管理员管理全部GPS/手机用户。
启动主控中心A,主控中心A开始监听3网络连接。
运行一级分控中心B,分控中心B发送连接请求2,向主控中心A申报自己的IP,主控中心A对分控中心B进行身份验证4。认证通过,记录5分控中心B的状态,建立连接6。分控中心B与主控中心A保持建立的连接7。
图2,启动监控站C,监控站C向主控中心A发送验证信息15,申报自己的IP地址、端口号和身份。主控中心A监听3到后,根据监控站C的身份进行认证4。通过认证后,查询18数据库12,发送分控中心相关信息19,即回复监控站C上行连接分控中心B的IP地址和端口号。监控站C接收20后,根据获得的分控中心B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连接请求21。,分控中心B监听22到连接请求,根据监控站C的身份认证信息进行验证23并予以授权,与分监控站C建立连接24。监控站C保持建立的连接25。至此完成主接A、分控中心B到监控站C的连接通道。
图1中分控中心B按自定义的时间间隔向主控中心A提出,主控中心A接受请求9后,从数据库12中获取分控中心B管辖范围内的用户、操作员和报警规则信息数据向分控中心B发送10。分控中心B进行数据更新11,数据保存到数据库13中。
图2中监控站C按自定义的时间间隔向主控中心A提出数据更新请求26,主控中心A接受请求9后,从数据库12中获取监控站C管辖范围内的用户、操作员和报警规则信息数据向监控站C发送10。监控站C进行数据更新29,数据保存到数据库14中。
监控站C对发出对某辆车的监控请求,通过连接,先发送到分控中心B,再由分控中心B发送到主控中心A。主控中心A将请求发送到短信中心,获取用户返回的定位信息后,发回到主控中心A。主控中心A接收到用户的定位信息,先发送到分控中心B,再由分控中心B发送到监控站C。监控站C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定位信息的经纬度,找到并打开对应的城市电子地图,并在地图中定位显示,完成监控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