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浮式防撞车厢.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12563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104221.X

申请日:

2004.12.17

公开号:

CN1621292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2D24/00; B60R21/02

主分类号:

B62D24/00; B60R21/02

申请人:

宣伯民;

发明人:

宣伯民

地址:

310009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大学路燕子弄9幢3单元7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浮式防撞车厢,属于汽车防撞装置。旨在克服现有防撞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纯机械结构、缓冲距离成倍增加。吸能效果大大提高的用于轿车和突头式小客车的上浮式防撞车厢。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把车厢从车身部分分离出来为一个独立整体,车厢有连接臂和设于车头下前部的横轴转动连接,当发生正面碰撞时,车厢能旋转上浮,在旋转上浮过程中逐渐抵消原来需要在瞬间承受的巨大冲击力,同时,作用于乘员头部的离心力抵消了一部分前冲力,减轻颈椎受创度。

权利要求书

1、  种上浮式防撞车厢,其特征是车厢,包括车门、车窗、座椅等所有设于车厢内的各类零部件,为一个独立整体,设置于由车头、车架、车尾所组成的底盘上,车厢内凡与车厢外各系统有连接的连接件都是可溃式或当车厢上浮时可顺势伸长或脱开式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浮式防撞车厢,其特征是车厢有连接臂和设于车头下前方的横轴转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浮式防撞车厢,其特征是车厢由可脱式锁定装置和底盘锁定,锁定装置有撞击感应杆连接保险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浮式防撞车厢,其特征是车厢和底盘之间设有一组或多组缓冲拉紧限位器。

说明书

上浮式防撞车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具体地说,是关于用于轿车和突头式小客车的上浮式防撞车厢。
                                      背景技术
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占很大比重,因此2003年7月1日,国家强制规定:不能满足正面碰撞安全法规的平头微客必须退出市场。轿车和突头式小客车现有的主要防撞装置有:保险杠、车头吸能柱、安全气囊、安全带。但由于车辆碰撞时,冲击力巨大,上述防撞措施,缓冲不够,吸能有限,人员伤亡仍旧惨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防撞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纯机械结构,缓冲距离成倍增加,吸能效果大大提高的用于轿车和突头式小客车的上浮式防撞车厢。这里所述的车厢,也称为乘员舱,包括车门、车窗、座椅等所有设于车厢内的各类零部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车厢从车身部分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整体,设置于底盘上,所述底盘包括车头、车架、车尾等各部分。在车头的下前部设一横轴,车厢的两侧架和横轴两端之间有连接臂连接。连接臂和车厢为刚性连接与横轴为可转动连接。车厢内凡与车厢外各系统有连接的连接件都设计成可溃式或当车厢上浮时可顺势伸长或脱开式。车厢底部有可脱式锁定装置把车厢和底盘锁定。锁定装置有撞击感应杆连接保险杠。车厢底部和底盘之间设有一组或多组缓冲拉紧限位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横轴设于车头的前下方,位置较低,而车厢的重心要高于横轴的中心线较大的一段距离,根据力学的分力原理,当车辆在迎面撞击时,车厢会同时受到一个向后的分力和向上的分力,由于向上的分力远远大于车厢的自重力,使车厢上浮,又因为连接横轴的连接臂的作用,车厢以横轴为中心轴作旋转运动,而车厢转动的距离,就是对于冲击力的缓冲距离,在缓冲拉紧限位器地调节作用下,使车厢在缓冲距离内渐渐地减速直至静止。也就是说,原来要在极短的某一单位时间所释放的冲击力,现在变成在大大延长的时间里释放,使得冲击力的峰值降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或十儿分之一,从而避免了司乘人员受到瞬时巨大冲击力的伤害。
本发明还有一项显见的有益效果是,减轻了颈椎所受创伤。当车辆在碰撞时,最易受到伤害的是颈椎,往往是头部猛烈向前冲击而造成颈椎断裂,而本发明实现了车厢的旋转上浮,在车厢旋转上浮过程中,产生了离心力。作用于乘员头部的离心力抵消了一部分前冲力,从而减轻颈椎受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受到碰撞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保险杠1  横轴保护板2  横轴3  连接臂4  可脱式锁定装置5  锁定装置撞击感应杆6  车厢7  缓冲拉紧限位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为轿车实施了本发明后的结构示意图,平时,由可脱式锁定装置5把车厢7和地盘锁定,正常使用。如果发生正面碰撞,首先由保险杠1受到冲击力,立即通过锁定装置撞击感应杆6使可脱式锁定装置5脱扣,车厢7在向上分力的作用下,在连接臂4的限制下以横轴3为中心轴旋转上浮,车厢7在旋转上浮过程中,在自重和缓冲拉紧限位器8的共同作用下,缓解了瞬时冲击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同时由于缓冲拉紧限位器8又有限位作用,限定了车厢7旋转的角度。图2所示为实施了本发明后的轿车在发生正面碰撞后所达到的效果示意图。

上浮式防撞车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浮式防撞车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浮式防撞车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浮式防撞车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浮式防撞车厢.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浮式防撞车厢,属于汽车防撞装置。旨在克服现有防撞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纯机械结构、缓冲距离成倍增加。吸能效果大大提高的用于轿车和突头式小客车的上浮式防撞车厢。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把车厢从车身部分分离出来为一个独立整体,车厢有连接臂和设于车头下前部的横轴转动连接,当发生正面碰撞时,车厢能旋转上浮,在旋转上浮过程中逐渐抵消原来需要在瞬间承受的巨大冲击力,同时,作用于乘员头部的离心力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