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可视电话跨网关解决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20066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7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46340.9

申请日:

2002.10.24

公开号:

CN1492680A

公开日:

2004.04.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H04N7/14收件人: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手续合格通知书|||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N 7/1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15层变更后权利人:519031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宝华路6号105室-478登记生效日:201502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N7/14

主分类号:

H04N7/14

申请人: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匡学庆; 薛天雄; 邓中翰

地址:

100081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号海淀科技大厦5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解决方法,涉及网络可视电话的多媒体通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来解决目前存在的无法穿越网关进行多媒体通讯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技术目的:在因特网上设立一台udp server,来确定一台主机的接入方式;在因特网上建立一台user server,每个客户机都连接到user server,客户机可以通过user server做控制数据交换,客户机通过CTC Server得到了自己的接入方式;打开所述CTC Server的两个端口x、y,在端口x不停的接收客户机发来的udp包,收到一个udp包后,取出udp包的源地址,从端口x、y分别回送一个包含了源地址的udp包给客户机,来判断客户机连入网络的方式,进而得到客户机的地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法,通过在连入因特网的两台 主机间建立UDP双向通道来实现跨网关多媒体通讯,其特征在于: 在因特网上设立一台udp server(命名为connect type check server,简 称CTC Server),来确定一台主机的接入方式;在因特网上建立一台user server,每个客户机都连接到user server,客户机可以通过user server做 控制数据交换,客户机通过CTC Server得到了自己的接入方式;打开所述CTC Server的两个端口x、y,在端口x不停的接收客户机发来的udp包,收到一个 udp包后,取出udp包的源地址,从端口x、y分别回送一个包含了源地址的 udp包给客户机,来判断客户机连入网络的方式,进而得到客户机的地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法,其特征 在于:如果客户机不能收到回送的udp包,就说明客户机没有连入因特网的 UDP通道,这种情况不予考虑;如果客户机收到的udp包中包含的地址和客 户机本机地址一致,说明客户机直接连入因特网;如果地址不一致,说明客 户机通过NAT连入因特网:如果只能收到端口x发出的udp包,说明NAT属 于严格NAT;如果端口x、y发出的udp包都能收到,说明NAT属于不严格 NAT,同时得到了客户机在NAT上映射的地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法,其特征 在于:其中在公网上放置的解决地址映射问题相关服务器,可以和GK捆 绑,也可以独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法,其特征 在于:其中所述在因特网上建立一台user server,每个客户机都连接到 user server,客户机可以通过user server做控制数据交换,客户机通过 CTC Server得到了自己的接入方式,如果是通过不严格NAT接入的,则记 录下自己在NAT上映射的地址。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法,其特征 在于:如果客户机A通过user server呼叫客户机B时,客户机A是直接 连入因特网的,则当 B直接连入因特网时:A、B交换地址,发送音视频媒体数据时直接使用交 换得到的地址,UDP双向通道建立;当 B通过严格NAT连入因特网时:A传送自己的地址给B,B接受呼叫,同时 发送音视频数据给A,A收到B的数据包中可以得到B在NAT上映射的地址,A 发送数据到此地址,NAT收到后,发送给B,UDP双向通道建立;当 B通过不严格NAT连入因特网时:A传送自己的地址给B,B传送自己在 NAT上映射的地址给A,发送音视频媒体数据时直接使用交换得到的地址,UDP 双向通道建立。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法,其特征 在于:如果客户机A通过user server呼叫客户机B,客户机A是通过严 格NAT连入因特网的,则当 B直接连入因特网时:A呼叫B,B传送自己的地址给A,A收到B的地址后 发送音视频数据给B,B收到A的数据包中可以得到A在NAT上映射的地址,B 发送数据到此地址,NAT收到后,发送给A,UDP双向通道建立;当 B通过严格NAT连入因特网时:A呼叫B,B请求user server,user server在udp transmit server得到一个空闲的因特网udp agent address(简称IUAA)回送给B,B将IUAA发送给A,A、B同时发送音视频数据 到IUAA,IUAA交换A、B的音视频数据,UDP双向通道建立;当 B通过不严格NAT连入因特网时:A呼叫B,B传送自己在NAT上映射的地 址给A,A收到B的映射地址后发送音视频数据给NAT,B的NAT收到后发给 B,B收到A的数据包中可以得到A在NAT上映射的地址,B发送数据到此地 址,A的NAT收到后发送给A,UDP双向通道建立。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法,其特征 在于:如果客户机A通过user server呼叫客户机B,客户机A是通过不 严格NAT连入因特网的,则当 B直接连入因特网时:A传送自己在NAT上映射的地址给B,B传送自己的 地址给A,发送音视频媒体数据时直接使用交换得到的地址,UDP双向通道建 立;当 B通过严格NAT连入因特网时:A传送自己在NAT上映射的地址给B,B接 受呼叫,同时发送音视频数据到此地址,A的NAT收到后发给A,A收到B的数 据包中可以得到B在NAT上映射的地址,A发送数据到此地址,B的NAT收到后 发送给B,UDP双向通道建立;当 B通过不严格NAT连入因特网时:A、B交换各自在NAT上映射的地址,发 送音视频媒体数据时直接使用交换得到的地址,UDP双向通道建立。

说明书


网络可视电话跨网关解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可视电话通讯,具体涉及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领域。

    背景技术

    可视电话在通信系统中用来提供双向的音频和视频通信链路,能使用户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通讯效果,较普通电话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已经表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国际电信联盟组织(ITU)针对多媒体可视电话系统的ITU-H.32X系列国际标准的公布,可视电话在国内外被纷纷开发出来并很快投入了使用,其发展迅速,日趋普及。随着因特网和宽带技术的发展,网络可视电话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由于网络发展初期技术上的短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可视电话的发展。

    现行的IPV4的IP地址是32位的,根据头几位再划分为A、B、C三类地址;但由于因特网的迅猛发展,IP资源日渐枯竭,可供分配地IP地址越来越少,跟一日千里的因特网发展严重冲突,在IPV6还远未能全面升级的情况下,惟有以代理服务器的方式,实行内部网地址跟公网地址进行转化而实现接入因特网,中介作用的代理服务器就是一个网关(NAT网络地址翻译)。

    在IP资源可怜的情况下,惟有以网关甚至多层网关的方式接入宽带网。但是由于多媒体通讯系统的协议如H.323、SIP等要求进行业务的双方必须有一方有公网的IP地址,但是现在的宽带中很少有用户能符合这个要求,这个问题主要是当初技术可是发展的时候未能预料长远而造成的。

    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H.323协议只考虑同一IP地址域,而媒体的RTP(实时传输协议)端口不固定,需要通过协商确定;终端的RAS(远程访问服务)地址、Q931地址、H.245地址和RTP地址封装在消息包内,告诉对端,对端得到的是设备的本机地址和本机端口;如果终端在局网内部,对端将得到局网的址址,无法路由。

    这就产生了公网呼NAT和NAT呼NAT时候的信令通道问题:从NAT到公网的呼叫,有不少方法可以解决,当呼叫一个在NAT后的用户时,无法寻找被叫地址;GK(网守)地址解释有误:当一个在NAT后的用户连接到GK,GK得到的用户地址是错误的;以及NAT内固定端口号的Q931(TCP)穿越问题等。

    此外在媒体流的传输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NAT内的终端无法收到媒体流;NAT内非固定端口号的RTP(UDP)穿越问题。

    现在微软公司的网络会议等多媒体通讯系统就是处于这种尴尬的景况~跨网关成为头疼的难题。

    现有技术中有通过H.323协议的扩展字段来对其进行解决的方法,但是并不完美,存在很多缺点:如果不增加流程,单通过对H.323消息进行扩展,是不能解决的;NAT内的终端不知道NAT的地址映射关系,NAT的地址映射对它而言是透明的;改变/增加H.323协议的流程是不可取,不应改动呼叫的有限状态机FSM;H.323协议格式为严格的ASN.1,不容易进行扩展,并在扩展之后,不易进行修改。

    本发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案,来解决目前存在的无法穿越网关进行多媒体通讯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因特网上,解决网络电话跨NAT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连入因特网的两台主机间建立UDP双向通道。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因特网上设立一台udp server(命名为connect type check server,简称CTC Server),来确定一台主机的接入方式。在因特网上建立一台user server,每个客户机都连接到user server,客户机可以通过user server做控制数据交换,客户机通过CTC Server得到了自己的接入方式。

    打开CTC Server的两个端口x、y,在端口x不停的接收客户机发来的udp包,收到一个udp包后,取出udp包的源地址,从端口x、y分别回送一个包含了源地址的udp包给客户机,来判断客户机连入网络的方式。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点在于:

    通过私有协议很容易地实现了跨网关的网络可视电话通讯问题,通过NAT穿越协议,获得NAT地址映射关系,由于采用的是文本的方式,比二进制的ASN.1在协议的制定和修改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另外,使用于其它非H.323协议,例如Megaco(媒体网关协议)、SIP(会话初始化协议),其对立于H.323协议,易于兼容标准H.323设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明显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其优点,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严格NAT和不严格NAT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下面的描述中,那些众所周知的功能或结构将不再详细说明,以免将会混扰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NAT在做地址翻译时会动态建立一张地址映射表:

    Lan_ip:Lan_port|Nat_ip:Nat_port|Des_ip:Des_port

    其中

    Lan_ip:Lan_port代表内部网络的私有地址

    Nat_ip:Nat_port代表NAT上对应的地址和端口

    Des_ip:Des_port代表因特网上的目标地址

    以下,举例说明NAT的工作原理,假设内部网络的地址段为私有地址段192.168.0.x,其中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0.1,NAT的因特网地址202.1.1.1。

    当192.168.0.1发出一个UDP包给Des_ip:Des_port时(假设端口为5080),NAT分配202.1.1.1的一个端口,假设为2222,分配给该用户;NAT在地址映射表中为该通道建立一个表项,表项中的内容为源地址192.168.0.1:5080、已分配资源202.1.1.1:2222、目标地址Des_ip:Des_port;NAT将该UDP包源地址替换为202.1.1.1:2222,并将数据包发出;当由数据返回到NAT时,返回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202.1.1.1:2222,NAT根据这个地址在地址映射表中查出对应的地址/端口192.168.0.1:5080;NAT将返回的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端口改为192.168.0.1:5080,并将IP包发出。整个地址翻译过程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有两种类型的NAT。

    第一类NAT从因特网收到UDP包后,在地址映射表中查出对应的表项,检验UDP包的源地址是否与表项中的Des_ip:Des_port匹配。如果匹配,替换目的地址后,发送到内部网;否则抛弃。简称为严格NAT。如附图1所示,严格NAT将从CTC(连接类型校验)模块5081发来的UDP包抛弃了。

    第二类NAT从因特网收到UDP包后,在地址映射表中查出对应的表项,不做检验,直接替换目的地址,发送到内部网。简称为不严格NAT。如附图1所示,不严格NAT将从CTC模块5081发来的UDP包发送到内部网。

    此外,还有一种NAT过滤了所有UDP包,这种情况不予考虑。

    在因特网上设立一台udp server(命名为connect type check server,简称CTC Server),打开两个端口x、y,在端口x不停的接收客户机发来的udp包,收到一个udp包后,取出udp包的源地址,从端口x、y分别回送一个包含了源地址的udp包给客户机。

    如果客户机不能收到回送的udp包,就说明客户机没有连入因特网的UDP通道,这种情况不予考虑。如果客户机收到的udp包中包含的地址和客户机本机地址一致,说明客户机直接连入因特网。如果地址不一致,说明客户机通过NAT连入因特网:如果只能收到端口x发出的udp包,说明NAT属于严格NAT;如果端口x、y发出的udp包都能收到,说明NAT属于不严格NAT,同时得到了客户机在NAT上映射的地址。

    其中在公网上放置的解决地址映射问题相关服务器,可以和GK捆绑,也可以独立。

    在因特网上建立一台user server,每个客户机都连接到user server,客户机可以通过user server做控制数据交换,客户机通过CTC Server得到了自己的接入方式,如果通过不严格NAT接入的,记录下自己在NAT上映射的地址。假设客户机A通过user server呼叫客户机B,有9种情况,下面分别就每种情况说明怎样实现跨NAT的网络电话,也就是如何在连入因特网的两台主机间建立UDP双向通道。

    1.A直接连入因特网,B直接连入因特网:A、B交换地址,发送音视频媒体数据时直接使用交换得到的地址。UDP双向通道建立。

    2.A直接连入因特网,B通过严格NAT连入因特网:A传送自己的地址给B,B接受呼叫,同时发送音视频数据给A,A收到B的数据包中可以得到B在NAT上映射的地址,A发送数据到此地址,NAT收到后,发送给B。UDP双向通道建立。

    3.A直接连入因特网,B通过不严格NAT连入因特网:A传送自己的地址给B,B传送自己在NAT上映射的地址给A,发送音视频媒体数据时直接使用交换得到的地址。UDP双向通道建立。

    4.A通过严格NAT连入因特网,B直接连入因特网:A呼叫B,B传送自己的地址给A,A收到B的地址后发送音视频数据给B,B收到A的数据包中可以得到A在NAT上映射的地址,B发送数据到此地址,NAT收到后,发送给A。UDP双向通道建立。

    5.A通过严格NAT连入因特网,B通过严格NAT连入因特网:A呼叫B,B请求user server,user server在udp transmit server得到一个空闲的因特网udp agent address(简称IUAA)回送给B,B将IUAA发送给A,A、B同时发送音视频数据到IUAA,IUAA交换A、B的音视频数据。UDP双向通道建立。

    6.A通过严格NAT连入因特网,B通过不严格NAT连入因特网:A呼叫B,B传送自己在NAT上映射的地址给A,A收到B的映射地址后发送音视频数据给NAT,B的NAT收到后发给B,B收到A的数据包中可以得到A在NAT上映射的地址,B发送数据到此地址,A的NAT收到后发送给A。UDP双向通道建立。

    7.A通过不严格NAT连入因特网,B直接连入因特网:A传送自己在NAT上映射的地址给B,B传送自己的地址给A,发送音视频媒体数据时直接使用交换得到的地址。UDP双向通道建立。

    8.A通过不严格NAT连入因特网,B通过严格NAT连入因特网:A传送自己在NAT上映射的地址给B,B接受呼叫,同时发送音视频数据到此地址,A的NAT收到后发给A,A收到B的数据包中可以得到B在NAT上映射的地址,A发送数据到此地址,B的NAT收到后发送给B。UDP双向通道建立。

    9.A通过不严格NAT连入因特网,B通过不严格NAT连入因特网:

    A、B交换各自在NAT上映射的地址,发送音视频媒体数据时直接使用交

    换得到的地址。UDP双向通道建立。

    至此,9种情况下建立两台主机间的UDP双向通道,都提供了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解决了网络电话跨NAT的问题。

    显而易见,本发明所述的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法,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之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进行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网络可视电话跨网关解决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网络可视电话跨网关解决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网络可视电话跨网关解决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可视电话跨网关解决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可视电话跨网关解决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网络可视电话的跨网关解决方法,涉及网络可视电话的多媒体通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来解决目前存在的无法穿越网关进行多媒体通讯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技术目的:在因特网上设立一台udp server,来确定一台主机的接入方式;在因特网上建立一台user server,每个客户机都连接到user server,客户机可以通过user server做控制数据交换,客户机通过CTC S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