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的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承重墙体与外墙隔热保温同时砌筑的一体化新型墙体结构。背景技术 现有的结构墙体砌筑与外墙隔热保温都是分布施工, 不仅工序繁杂、 重复作业、 效 率底下, 而且很难保证工程质量, 由于主题结构墙砌筑与外墙保温分步施工, 受现场气候、 场地条件局限, 施工技术、 工艺难以保证。由于分步施工作业, 大大增加施工界面, 重复搭 建脚手架, 高空吊篮作业, 施工难度增加, 危险性加大, 成本提高 ; 由于环境恶劣, 气候变化, 结构材质不同, 又不同时间施工、 粘结材料强度很难保证, 外墙隔热保温层的起鼓、 脱落、 破 损、 冷桥现象很难避免, 而且不仅防火等级难以掌控, 聚苯乙烯随着环境温度升高, 残留体 苯和烃烯等化合物都会随之释放, 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危害。
建筑节能、 低碳社会形势逼人。 而以聚苯乙烯为主的外墙保温弊端多多, 无疑已成
为外墙保温的一个瓶颈。 这种状况很难适应现代建设的环保节能要求, 不能满足低碳社会、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主体建筑墙结构的砌筑与外墙隔热保温一体化的 旨在提高整体建筑的强度和隔热保温效果的各种混凝土发泡砖体的加工及承重隔热保温 一体化的墙体结构的砌筑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各种不同密度于一身的混凝土发泡砖体。包括直 砖、 左阳角砖、 右阳角砖、 左阴角砖、 右阴角砖, 所述直砖是由一个密度高, 一个密度低的两 个长方体组成,
所述左阳角砖是由一个低密度长方体和一个高密度长方体组成, 高密度长方体与 低密度长方体顺时针方向成 90°角。
所述右阳角砖, 是由一个低密度长方体和一个高密度长方体组成, 高密度长方与 低密度长方体逆时针方向成 90°角。
所述左阴角砖, 是由两个长方体相互垂直的高密度直角砖体和低密度长方体组 成, 高密度直角砖体的一个长方体短端顺时针方向与另一个长方体长端形成 90°角。
所述的右阴角砖, 是由两个长方体相互垂直的高密度直角砖体和低密度长方体组 成, 高密度直角砖体的一个长方体短端逆时针方向与另一个长方体长端形成 90°角。
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的墙体结构各种砖体, 每块砖体高密度与低密度 衔接之处, 四侧面均设有台阶。
其中直砖在两种密度长方体相邻的四个侧面的衔接处均设有台阶, 在高密度长方 体上留有砌筑砂浆层。
其中左阳角砖和右阳角砖, 在低密度长方体与高密度长方体四面的衔接处均设有 台阶, 在高密度长方体四周均设有砌筑砂浆层。
其中左阴角砖和右阴角砖, 高密度直角砖体 90°内角与低密度长方体一个 90° 外角衔接处设有台阶, 高密度直角砖体与低密度长方体衔接的四个面低于低密度长方体的 四个面做为砌筑砂浆层。
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的墙体结构, 其中直砖、 左阴角、 右阴角砖每个所 述砖体低密度长方体的四周砌筑面上, 在靠近外侧均设有半圆形凸台或凹槽。其中相邻的 两个砌筑面设有半圆形凸台, 另相邻的两个砌筑面设有半圆形凹槽。其中左阳角砖一砌筑 侧面设凸台, 右阳角砖一砌筑侧面设凹槽。
本发明一种承重墙隔热保温一体化的墙体结构, 其中每个所述的直砖、 左阳角砖、 右阳角砖、 左阴角砖、 右阴角砖都是由具有承重功能的高密度和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低密 度两种不同物料配方, 采用水泥发泡工艺及专用胎具、 模具分次浇注而成。
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的墙体结构, 其中每个所述的具有承重功能的高 3 密度长方体其密度值均为 800kg/m 以上, 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低密度长方体其密度值均 3 3 为: 200kg/m ~ 800kg/m 之间。
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墙体结构, 所述的具有承重功能的高密度水泥 发泡工艺配方 ( 重量比 ) : 粉煤灰或工业废渣 : 40 ~ 70%, 磨细、 微粉 : (200-600 目 ), 5~ 20%, 42.5R 普硅水泥 : 20 ~ 40%, 泡剂 : 2 ~ 6%, 生石灰 : 5 ~ 20%, 石膏 : 2 ~ 8%, 活化 剂: 0.5 ~ 3%, 反应促进剂 : 0.5 ~ 2%, 发泡剂 : 0.1 ~ 0.5%, 洁净水 : 适量, 本发明一种承 重隔热保温一体化墙体结构, 其中每个所述的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低密度水泥发泡工艺配 方 ( 重量比 ) : 粉煤灰或工业废渣 : 10 ~ 30%, 磨细、 微粉 : (200-600 目 ), 5 ~ 10%, 42.5R 普硅水泥 : 50 ~ 70%, 稳泡剂 : 2 ~ 8%, 生石灰 : 1 ~ 10%, 石膏 : 1 ~ 5%, 活化剂 : 0.5 ~ 3%, 反应促进剂 : 0.5 ~ 2%, 发泡剂 : 0.1 ~ 0.5%, 洁净水 : 适量
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墙体结构, 其中每个所述的分次浇注是在专用的 胎具、 模具内先浇注高密度发泡混凝土, 后浇注低密度发泡水泥, 或在胎具、 模具内两种不 同密度发泡水泥用插板隔挡同时浇注, 适时抽板起模, 此工艺即保证两种不同密度物料不 相互混层, 又能使其两种不同密度的发泡混凝土中的水泥浆料在分界面相互渗透, 自然形 成一个不低于砖体自身强度的水泥连接层。
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的墙体结构, 其中每个所述的直砖、 左阳角砖、 右 阳角砖、 左阴角砖、 右阴角砖在砌筑时砂浆摊铺在台阶下的高密度长方体上面及一相邻侧 面, 上层直砖依次压缝砌筑, 砌筑至墙体阳角之处左阳角砖和右阳角砖交替换位压缩铺砌, 遇墙体阴角处可一层左阴角砖, 一层右阴角砖交替铺砌。
砌筑上层砖时, 低密度长方体下面的半圆型凹槽镶压在下层砖低密度长方体上面 的半圆形凸台上, 低密度长方体砌层可清砌, 也可涂素灰浆或其它粘结剂。
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的墙体结构, 其中每个所述的直砖、 左阳角砖、 右阳角 砖、 左阴角砖、 右阴角砖, 适合各种墙体结构, 可完全应用在砖混结构中, 也可与现场施工配 合作业, 对建筑结构中的梁、 柱、 墙、 台、 板等建筑构件即可采用两种密度分层浇注工厂预制 的工艺方法, 也可采用施工现场两种密度二次浇注的施工工艺方法。这两种密度的水泥发 泡二次浇注的工艺方法可广泛地应用在砖混、 框架、 剪力墙及各种混合墙体结构中。
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的墙体结构在砌筑后, 承重墙体与外墙隔热保温 层浑然一体。由于承重与隔热保温两种密度的发泡混凝土在工厂预制就已成为一体, 且隔热保温层, 每块砖四周均设有半圆形凸台或凹槽的特殊结构, 不仅避免了外保温层的起鼓、 脱落、 不牢固、 不耐久的隐患, 而且使雨水、 潮气、 冷热空气不能侵入建筑结构内, 从而大大 增加了主题建筑结构的强度以及外墙隔热保温的效果和耐久性, 且简化了施工程序, 提高 了施工效率, 降低了工程成本。
下面, 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墙体结构的最佳实施方式进 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
图 1. 为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墙体结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 剖视图
图 2. 为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墙体结构阳角墙外墙隔热保温主视图
图 3. 为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墙体结构阴角墙内侧主视图
图 4. 为直砖的主视图
图 5. 为图 4 的俯视图
图 6. 为图 4 的侧视图
图 7. 为左阳角砖的主视图 图 8. 为图 7 的俯视图 图 9. 为图 7 的侧视图 图 10. 为右阳角砖的主视图 图 11. 为图 10 的俯视图 图 12. 为图 10 的侧视图 图 13. 为左阴角砖的主视图 图 14. 为图 13 的俯视图 图 15. 为图 13 的侧视图 图 16. 为右阴角砖主视图 图 17. 为图 16 的俯视图 图 18. 为图 16 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 1 至图 3 所示, 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的墙体结构, 包括直砖 1、 左阳 角砖 2、 右阳角砖 3、 左阴角砖 4、 右阴角砖 5, 在各种砖体上均由高密度和低密度两种长方体 组成。在直砖 1 上设有高密度长方体 6 和低密度长方体 7, 在左阳角砖 2 和右阳角砖 3 上均 设有高密度长方体 8 和低密度长方体 9, 在左阴角砖 4 和右阴角砖 5 上均设有高密度直角砖 体 10 和低密度长方体 11, 在直砖 1 的高密度长方体 6, 在左阳角砖 2 和右阳角砖 3 的高密 度长方体 8, 左阴角 4 和右阴角 5 的高密度直角砖体 10 上面及相邻的侧面上均没有台阶 12 做为砌筑砂浆层, 在直砖 1 的低密度长方体 7, 左阳角砖 2 和右阳角砖 3 的低密度两个长方 体 9, 左阴角砖 4 和右阴角砖 5 的低密度长方体 11 的上面及其相邻的侧面上均设有半圆形 凸台 13, 在其下面和另一相邻的侧面均设有半圆形凹槽 14。
如图 4、 图 5、 图 6 所示, 直砖 1 是由一个密度高的长方体 6 和密度低的长方体 7 组成, 在长方体 6 和长方体 7 相邻的四个侧面衔接处设有台阶 12, 长方体 6 的四个侧面低于相 邻的长方体 7 的四个侧面, 为砌筑时的砂浆层, 在低密度长方体 7 靠四面外侧环绕设有半圆 形凸台 13 或半圆形凹槽 14, 其中相邻两则面上设有半圆形凸台 13, 另相邻两个侧面设半圆 形凹槽 14。
如图 7、 图 8、 图 9 所示, 左阳角砖 2 是由一个低密度长方体 9 和一个高密度长方体 8 组成, 高密度长方体 8 与低密度长方体 9 顺时针方向成 90°角, 低密度长方体 9 与高密度 长方体 8 相互衔接的四个侧面的衔接处设有台阶 12, 高密度长方体 8 四个面均低于与其衔 接的低密度长方体 9 的四个面成为砌筑砂浆层 12, 在低密度长方体 9 一个砌筑侧面上设有 半圆形凸台 13。
如图 10、 图 11、 图 12 所示, 右阳角砖 3 是由一个低密度长方体 9 和一个高密度长 方体 8 组成, 高密度长方体 8 与低密度长方体 9 逆时针方向成 90°角, 低密度长方体 9 与高 密度长方体 8 相互衔接的四个侧面上的衔接处设有台阶 12, 高密度长方体 8 的四个面均低 于与其衔接的低密度长方体 9 的四个面, 为砌筑砂浆层 12, 在低密度长方体 9 的一个侧面上 设有半圆形凹槽 14。
如图 13、 图 14、 图 15 所示, 左阴角砖 4 是由两个长方体相互垂直的高密度直角砖 体 10 和低密度长方体 11 组成的, 高密度直角砖体 10 的一个长方体短端与另一个长方体长 端顺时针方向成 90°角, 高密度直角砖体 10 的 90°内角与低密度长方体 11 的一个 90°外 角相互衔接处设有台阶 12, 高密度直角砖体 10 与低密度长方体 11 衔接的四个面低于低密 度长方体 11 的四个面, 做为砌筑时的砂浆层 12, 在低密度长方体 11 的四个砌筑面上靠近外 侧均设有半圆形凸台 13 或半圆形凹槽 14, 其中两个相邻的侧面设有半圆形凸台 13, 另两个 相对应的侧面均设有半圆形凹槽 14。 如图 16、 图 17、 图 18 所示, 右阴角砖 5 是由两个长方体相互垂直的高密度直角砖 体 10 和低密度长方体 11 组成的, 高密度直角砖体 10 的一个长方体短端与另一个长方体长 端逆时针方向成 90°角, 高密度直角砖体 10 的 90°内角与低密度长方体 11 的一个 90°外 角相互衔接处设有台阶 12, 高密度直角砖体 10 与低密度长方体 11 衔接的四个面低于低密 度长方体 11 的四个面, 做为砌筑时的砂浆层 12, 在低密度长方体 11 的四个砌筑面上靠近外 侧均设有半圆形凸台 13 或半圆形凹槽 14, 其中两个相邻的侧面设有半圆形凸台 13, 另两个 相对应的侧面均设有半圆形凹槽 14。
如图 4 至 18 所示, 每个直砖 1、 左阳角砖 2、 右阳角砖 3、 左阴角砖 4、 右阴角砖 5, 都 是由具有承重功能的高密度和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低密度二种不同物料配方, 采用水泥发 泡工艺及专用的胎具、 模具分次浇注而成。其中具有承重功能的高密度值控制在 800kg/m3 以上, 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低密度值控制在 200kg-800kg/m3 之间。
其中具有承重功能高密度水泥发泡工艺配方 ( 重量比 ) : 粉煤灰或工业废渣 : 40 ~ 70 %, 磨细、 微粉 : (200-600 目 ), 5 ~ 20 %, 42.5R 普硅水泥 : 20 ~ 40 %, 泡剂 : 2~ 6%, 生石灰 : 5 ~ 20%, 石膏 : 2 ~ 8%, 活化剂 : 0.5 ~ 3%, 反应促进剂 : 0.5 ~ 2%, 发泡剂 : 0.1 ~ 0.5%, 洁净水 : 适量, 本发明一种承重隔热保温一体化墙体结构, 其中每个所述的具 有隔热保温功能的低密度水泥发泡工艺配方 ( 重量比 ) : 粉煤灰或工业废渣 : 10 ~ 30%, 磨细、 微粉 : (200-600 目 ), 5 ~ 10 %, 42.5R 普硅水泥 : 50 ~ 70 %, 稳泡剂 : 2 ~ 8 %, 生石 灰: 1 ~ 10%, 石膏 : 1 ~ 5%, 活化剂 : 0.5 ~ 3%, 反应促进剂 : 0.5 ~ 2%, 发泡剂 : 0.1 ~
0.5%, 洁净水 : 适量, 其中具有隔热保温功能低密度水泥发泡工艺配方 ( 重量比 ) : 粉煤灰 或工业废渣 : 40 ~ 70%, 磨细、 微粉 : (200-600 目 ), 5 ~ 20%, 42.5R 普硅水泥 : 20 ~ 40%, 稳泡剂 : 2 ~ 6%, 生石灰 : 5 ~ 20%, 石膏 : 2 ~ 8%, 活化剂 : 0.5 ~ 3%, 反应促进剂 : 0.5 ~ 2%, 发泡剂 : 0.1 ~ 0.5%, 洁净水 : 适量。
在生产过程中, 每个砖体均是在专用的胎具、 模具内先浇注高密度发泡混凝土, 后浇注低密度发泡混凝土, 既保证两种不同密度物料不相互混层, 又能使其两种不同密度 的发泡混凝土中的水泥浆体在分界处相互渗透, 自然形成不低于砖体自身强度的水泥连接 层, 使两种不同密度的长方体 6 和 7, 8 和 9, 10 和 11 形成一个高强度的整体。
如图 1、 图 2、 图 3 所示, 在直砖 1、 左阳角砖 2、 右阳角砖 3、 左阴角砖 4、 右阴角 5 砌 筑时, 设有台阶 12 的砂浆层及半圆形凸台 13 的一面朝上, 相邻立面设有台阶 12 的砂浆层 及半圆形凸台 13 均朝一个方向, 砂浆摊铺在台阶 12 下的高密度长方体 6、 8 和 10 的上面及 一侧面, 上一层的直砖 1 依次压缝砌筑, 砌至墙体阳角处, 左阳角砖 2 与右阳角砖 3 交替换 位压缝铺砌, 遇墙体阴角处, 则一层左阴角砖 4, 一层右阴角砖 5 交替压缝铺砌。 在砌筑时上 层直砖 1, 左阴角砖 4, 右阴角砖 5 上低密度长方体 7 和 11 下面的半圆形凹槽 14 分别镶压 在下层直砖 1, 左阴角砖 4, 右阴角砖 5 上低密度长方体 7、 10 和 11 上面所设的半圆形凸台 13 上, 可清砌, 也可涂抹素灰浆或粘接剂等密封材料。 如图 1、 图 2、 图 3 所示, 直砖 1、 左阳角砖 2、 右阳角砖 3、 左阴角砖 4、 右阴角砖 5 适 合各种墙体结构, 可完全应用在砖混结构中, 也可与现场施工配作, 对建筑结构中的梁、 柱、 墙、 台、 板等构件即可采用二种密度分层浇注工厂预制工艺, 也可在施工现场采用二种密度 二次浇注的施工工艺方法, 这两种密度的水泥发泡二次浇注的工艺方法, 可广泛地应用在 砖混、 框架、 剪力墙及混合墙体结构中。
由于承重墙与外墙隔热保温层一次工厂生产预制, 一次现场施工砌筑, 使工程施 工程序大大简化, 工程整体稳定性、 耐久性大大提高, 尤其是外墙保温的强度, 可与整体建 筑结构同寿。由于每块砖体的保温层四周均设有的半圆形凸台或凹槽砌筑时相互咬合, 大 大提高了隔热保温效果, 增强了保温层整体的严密性, 有效地阻止了冷热空气、 雨水与潮气 沿着砖缝、 墙缝向里渗透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杜绝现有的外墙隔热保温层难以避免的起鼓、 脱落、 冷桥现象。而且发泡混凝土保温层在隔热、 保温、 附着、 承载、 防火、 环保性、 经济性等 方面均优于其它隔热保温材料, 是当前建筑节能和外墙保温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构 思和范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前提下, 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或其他 任何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 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