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瓷砖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瓷砖坯体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瓷砖及其生产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需要经过高压压制成型的瓷砖,其背面都有浅凹凸纹,以方便粘贴在需要装饰的地面或者墙壁上,受生产工艺及设备的限制,这些凹凸纹都是浅凹凸纹,其厚度只有1-2mm,而整个瓷砖的厚度通常是10mm以上,随着瓷砖面积的增大,所需要的陶瓷粉料的用量的增大,各方面的成本(包括原料成本、烧制过程中所需要的燃料成本)都会相应地增大,不仅制造成本高、价格高,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省制造成本的、节省自然资源消耗的瓷砖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装置。
本发明的瓷砖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瓷砖体、设置在瓷砖体背面的数个盲孔洞,盲孔洞是一锥形盲空洞,盲孔洞的深度是5-100mm,盲孔洞的洞口面积是20-50平方毫米,盲孔洞间的边缘的最近间距为5-20mm,盲孔洞的底部是一凹球面。采用在瓷砖体背面设置数个盲孔洞,可有效地减少陶瓷粉料的用量,从而减少烧制过程中所需要的能耗,节省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采用合理的盲孔洞间的边缘的最近间距及洞口面积,可保证瓷砖的物理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及强度,盲孔洞采用锥形盲空洞及凹球面底,既保证压制时,陶瓷粉料或者陶瓷泥的流动及各个方向的受力均匀,保证瓷砖的有效压制成型,同时,也方便压制机械与瓷砖坯体分离。
这里,盲孔洞的截面形状是方形或者圆形或6边形或8边形。
本发明的瓷砖的生产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坯体成型过程、坯体后加工成型过程,其特别之处在于先按设定的陶瓷粉料的量铺设在模腔内,然后,将数个锥形柱子垂直插进陶瓷粉料中,最后用压板对陶瓷粉料和插进陶瓷粉料中的数个锥形柱子进行挤压,使瓷砖坯体在高压下成型,然后,先将数个锥形柱子从瓷砖坯体中抽出,然后将压板移开,将成型的瓷砖坯体从模腔中取出即可,锥形柱子的端头表面呈球面状。由于采用先将数个锥形柱子垂直插进陶瓷粉料中,而没有受压前的陶瓷粉料相对松散,数个锥形柱子垂直插进陶瓷粉料时,陶瓷粉料在锥形柱子的挤压下容易往四周流动,使各处的陶瓷粉料密度均匀,这样,用压板高压压制时,成型的瓷砖坯体各处的密度就均匀,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生产瓷砖坯体的模具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活动底板的模腔、压板、数个锥形柱子,压板包括带有导向腔的下压板、上下滑动设置在下压板导向腔内的上压板,穿过下压板的数个锥形柱子固定在上压板下面,在上压板、下压板间设置有弹簧,锥形柱子的端面呈球面。工作时,将模腔连同活动底板固定在压机的下平台上,压板地上压板固定在压机的压柱下面,通过布料装置按设定的量将陶瓷粉料布设在模腔内,然后压柱带动压板下压,当下压板靠在陶瓷粉料面上时,在陶瓷粉料的顶托下,下压板不动,上压板沿导向腔继续下移,带动数个锥形柱子继续下移并垂直插进陶瓷粉料内,待上压板沿导向腔下移到下压板上时,带动下压板连同数个锥形柱子对陶瓷粉料施加高的挤压成型压力,使陶瓷坯体成型。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端面呈球面的锥形柱子并采用特殊的工艺及设备,因此,具有能节省制造成本的、节省自然资源消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瓷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瓷砖的截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生产瓷砖坯体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瓷砖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瓷砖体1、设置在瓷砖体1背面的数个盲孔洞2,盲孔洞2是一锥形盲空洞,盲孔洞的深度a是5-100mm,盲孔洞的洞口面积b是20-50平方毫米,盲孔洞2间的边缘的最近间距c为5-20mm,盲孔洞2的底部2a是一凹球面。盲孔洞2的截面形状是方形或者圆形或6边形或8边形。
本发明的瓷砖的生产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坯体成型过程、坯体后加工成型过程,其特别之处在于先按设定的陶瓷粉料的量铺设在模腔内,然后,将数个锥形柱子垂直插进陶瓷粉料中,最后用压板对陶瓷粉料和插进陶瓷粉料中的数个锥形柱子进行挤压,使瓷砖坯体在高压下成型,然后,先将数个锥形柱子从瓷砖坯体中抽出,然后将压板移开,将成型的瓷砖坯体从模腔中取出即可,锥形柱子的端头表面呈球面状。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生产瓷砖坯体的模具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活动底板3的用于铺设陶瓷粉料或者浆料8的模腔3、压板5、数个锥形柱子6,压板5包括带有导向腔5a的下压板5b、上下滑动设置在下压板5b导向腔5a内的上压板5c,穿过下压板5a的数个锥形柱子6固定在上压板5c下面,在上压板5c、下压板5b间设置有弹簧7,锥形柱子6的端面6a呈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