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桥梁领域 长期以来有一种需要,即找到一种在水深,水面宽的江河、海洋上架设的投资少、施工简单、工期短的桥梁,使被汪洋相隔的陆地连接起来。
就目前已有的各类桥梁看,跨度最大的莫过于悬索桥,但此桥的最大跨度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从目前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看,单跨超不过4公里,随着科学技术与材料科学的发展,此桥将有所发展,但无论如何也架不通,如广东省的海安到海南岛的这一较近水域。再就大跨度,多墩台的钢桥分析,此桥不仅在深水域的造价相当高,而且施工复杂。如果水位深度超过200米以上,很难得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水域、宽水面的桥梁,能够解决上者之不足,能使相隔几十里,上百里及以上的海洋彼岸的陆地连接起来。
本发明的基本结构是:1.在需要架知的两陆地中的任一地(或两地或在桥梁通过线上有岛屿的地方)开一条(或者多条)新航道,在此新航道上架一桥,此桥叫马头桥。2.在两陆地间的水面上架一适当宽度、永久性浮桥,此桥叫马背桥,用马背桥使两陆地相连。3.在新开的航道与原水域围成地岛域上修一公路。该公路与马头桥、马背桥、新航道四者成一系统。共同完成通车与过船的功能。见附图。
图
1与图
2为短桥(5公里之内)方案。图
1、图
2为平、立面图。A为甲岸公路,B为马背桥,C为原水域与新开航道所围成的岛域,D为岛域公路,E为马头桥,F为新开航道,G为乙岸公路。
图
3与图
4为长桥方案,图
3为平面图,图
4为立体剖面图。A为甲岸公路,B
1、B
2为马背桥,C
1、C
3为新岛域,D
1、D
2、D
3、D
4为岛域公路,E
1、E
2、E
3为马头桥,F
1、F
2、F
3为新开的船舶航道,G为乙岸公路,H为桥梁通过线上的自然岛屿。
本发明的优点是:用在水深、水面宽的水域上,造价低,工期短,施工简单。
马背桥的造价为:
U=k·L·S
U-总投资
L-马背桥长度
S-马背桥宽度
200元<K<400元
马头桥在跨度不超过200米范围内,造价不超过1000万元,新开航道、土质若非岩石层,宽度在300m之内,深度在50m之内,每公里造价不超过2000万元。
工期短的方面:据估算,建造一座30公里-100公里的过海大桥在新开三条船舶道的情况下,动用5万人力及相应配套机械,最多只需三年-5年。(包括生产马背桥的工厂投入的工作人员、)
施工简单方面表现在:马背桥可在工厂制作,基本组装成形,现场组装简单。马头桥跨度不超过200米,且又是单跨,一般桥梁建筑单位能够承担。新开挖的航道,更为一般民众及一般机械、运输车辆所能完成。
实施本发明的最好方式是:
马头桥的桥墩最好不要置于新航道的水域上,而置于新航道的斜坡之上。这样可以避免桥墩遭受的船击之灾。
马头桥两头可由引桥组成,如果地形恰当,也可以不要引桥。
马背桥两端陆地上下坡,坡度可在20度之内取值。
马背桥在一定的桥段范围内最好由多段组装而成,每段桥相互之间在水平方向应该能够伸长与缩短,这主要是适应水涨水落时整个桥体有一定的伸长与收缩,从而保证桥与岸紧密结合。
应在桥两头与岸接触的抬板上加装一套轨道伸拉杆装置,使桥 体与岸不管水涨水落随时在结合状态。
马背桥活动桥段最好位于大桥的两端处。
马背桥非伸长与收缩桥段应紧密串连起来,固定成一体,整体用锚桩,铁链与河床固定起来,以免漂移。
马背桥超过10公里以上,可在中间桥段两侧设立若干外加浮桥,作临时停车或安置长久建筑物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