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剪力墙支模用工具式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电梯井剪力墙支模用工具式操作平台,应用于建筑结构施工领域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电梯井剪力墙支模用的操作平台,是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从底部开始扎设直到顶层的方式,脚手架钢管及管卡的占用量大,租赁费用高,浪费大量的人工且不安全,是建筑施工的重大危险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设计一种构造简单、通用性强,可随建筑工程楼层的施工采用塔吊吊至作业面,工具式组装,提高工作效率的电梯井剪力墙支模用工具式操作平台。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梯井剪力墙支模用工具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操作平台和丝杠,架体为斜向定位支架、两条竖向支撑支架、横向支撑支架、内撑焊接而成的两个三角式架体,架体斜向定位支架上部顶紧电梯井壁,下部紧顶楼层地面,通过定位档杆固定,架体横向支撑支架、纵向支撑支架通过丝杠将架体固定在电梯井壁上,在架体水平面上铺设木架板组装成操作平台。斜向定位支架的作用是定位、承重;竖向支撑支架、横向支撑支架的作用是支撑、承重;定位档杆的作用是控制滑移;丝杠的作用是控制整个平台及模板托的固定和定位。
在纵向支撑支架、横向支撑支架地两端焊接丝杠套管,在横向支撑支架的两端上面焊接木架板支座,铺设木架板,用扁钢压条螺栓紧固木架板。丝杠套管的作用是固定丝杠,丝杠的定位和伸缩。木架板支座和扁钢压条的作用是搁置和固定平台架板。
架体底部绑扎兜底安全网。安全网的作用是保证安全。
横向支撑支架的两端焊接吊鼻。吊鼻的作用是方便吊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吊入操作平台将其丝杠旋紧固定在已拆除模板的电梯井壁上,即安装完成。拆卸时旋松丝杠,吊入上层即可,安装拆卸方便、速度快,一次组装多次使用,节约材料、节省人工、缩短工期,可有效的保证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梯井剪力墙支模用工具式操作平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电梯井剪力墙支模用工具式操作平台的最佳实施例。其中:1斜向定位支架 2竖向支撑支架 3横向支撑支架 4内撑 5纵向支撑支架 6纵向连接角钢 7定位档杆 8丝杠套管 9木架板支座 10木架板 11压条 12丝杠 13模板托 14吊鼻 15安全网 16模板 17电梯井门洞18电梯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电梯井剪力墙支模用工具式操作平台,根据电梯井的平面尺寸和楼层高度可以制作成各种规格型号的标准操作平台现场组装使用,采用8#槽钢焊接成两榀支架,用斜向定位支架1、横向支撑支架3、内撑4和两条竖向支撑支架2组装成操作平台架体,在平台架体横向支撑支架3的两端焊上角钢木架板支座9,并满铺木架板10,用40mm×4mm的扁钢压条11Ф10的螺栓将木架板10与木架板支座9紧固为一体,在纵向支撑支架5和横向支撑支架3的两端焊上丝杠套管8,并穿入丝杠12,架体底部绑扎兜底安全网15,形成工具式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制作组装也可在现场进行,根据电梯井设计的平面尺寸、楼层高度,在现场进行弹线放大样,根据大样图尺寸进行各杆件的下料制作,组装顺序:采用槽钢将斜向定位支架1、两条竖向支撑支架2、横向支撑支架3、内撑4焊接成两榀支架;然后将支架立起,根据电梯井门洞宽度和各杆件图示的位置,用纵向支撑支架5、两条纵向连接角钢6和定位档杆7将两榀支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架体;整体架体成型后,在横向支撑支架3和纵向支撑支架5的两端焊上丝杠套管8,在横向支撑支架3的两端上面焊接角钢木架板支座9,然后铺设木架板10,用扁钢压条11Ф10的螺栓紧固木架板10;吊鼻14焊接在横向支撑支架3的两端,底部绑扎上兜底安全网15,将丝杠12穿入丝杠套管8内,工具式操作平台组装完后,采用塔吊将操作平台就位,使其斜向定位支架1上部顶紧电梯井壁18,下部紧顶楼层地面通过定位档杆7固定,然后按照丝杠12的水平面,将方木模板托13附在电梯井内壁上,用丝杠12旋紧,支设井道内模时,将墙体内模板16搁置在方木模板托13上面,该层井道施工完毕将模板拆除后,旋松丝杠12将操作平台吊至上一楼层,循环依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