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093412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89675.6

申请日:

2010.12.15

公开号:

CN102005862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2K 9/19申请公布日:201104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9/19申请日:20101215|||公开

IPC分类号:

H02K9/19

主分类号:

H02K9/19

申请人:

兰州兰电电机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淑萍; 翟明; 张新明

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民乐路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田玉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套和法兰两部分,水套部分由水套外环、水套内环、挡水板和进出水管组成,水套外环的内壁或水套内环的外壁开有环形槽,水套外环与水套内环密封连接围成一水套,水套中横向设一挡水板,进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挡水板的两侧且与水套连通;法兰部分包括大、小法兰,小法兰直口端为外部设备连接端,大法兰直口端为电动机机座连接端,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同径内孔与水套外环连接在一起。该装置替代传统电动机的端盖,省去用于轴承降温的冷却风扇,通过在轴承室外围增加水套循环冷却,使轴承温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下,满足轴承正常工作温度要求,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套部分和法兰部分,水套部分由水套外环、水套内环、挡水板、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水套外环的内壁或水套内环的外壁开有环形槽,水套外环与水套内环密封连接围成一水套,水套中横向设一挡水板,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挡水板的两侧且与水套连通;法兰部分包括小法兰和大法兰,小法兰直口端为外部设备连接端,大法兰直口端为电动机机座连接端,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同径内孔与水套外环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套外环与水套内环采取过盈配合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法兰和大法兰之间设有水管座,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水管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法兰和大法兰之间焊接有支撑筋。

说明书

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电动机端盖处对轴承室进行水套循环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H280中心高4极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90kW, 轴承规格为6317,电动机冷却方式为IC411,即轴承温度通过电动机自带风扇强迫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来降温。对于某些工况需要的大功率、小体积和高转速的无风扇电动机(H280,4极,160kW),采用规格为6317的轴承,用风扇冷却很难让电动机的轴承温度降低到允许的范围。轴承温度过高导致润滑脂液化流失、轴承磨损变形,致使电动机气隙不均匀,产生单边磁拉力,转动不灵活或出现卡死现象,使绕组温度过高,烧毁电动机绕组绝缘,直接影响电动机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省去了电动机冷却风扇,但同样可以使轴承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温度,从而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套部分和法兰部分,水套部分由水套外环、水套内环、挡水板、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水套外环的内壁或水套内环的外壁开有环形槽,水套外环与水套内环密封连接围成一水套,水套中横向设一挡水板,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挡水板的两侧且与水套连通;法兰部分包括小法兰和大法兰,小法兰直口端为外部设备连接端,大法兰直口端为电动机机座连接端,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同径内孔与水套外环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水套外环与水套内环采取过盈配合方式。 

所述的小法兰和大法兰之间设有水管座,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水管座上。 

所述的小法兰和大法兰之间焊接有支撑筋。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替代了传统电动机的端盖,省去了用于轴承降温的冷却风扇,通过在轴承室外围增加的水套循环冷却装置,使轴承温度始终低于95℃,以满足轴承正常的工作温度要求,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B-B剖视图;

图3:小法兰与大法兰间支撑筋连接示意图。

图中:1-小法兰,2-水套外环,3-水套内环,4-大法兰,5-挡水板,6-进水管,7-出水管,8-水管座,9-支撑筋,10-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的实施例中,该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套部分和法兰部分,水套部分由水套外环2、水套内环3、挡水板5、进水管6和出水管7组成,水套外环2的内壁或水套内环3的外壁开有环形槽,水套外环2与水套内环3密封连接围成一水套10。水套10中横向设一挡水板5,进水管6和出水管7分别设置在挡水板5的两侧且与水套10连通。

法兰部分包括小法兰1和大法兰4,小法兰1和大法兰4之间焊接有支撑筋9,小法兰1直口端为外部设备连接端,大法兰4直口端为电动机机座连接端,小法兰1和大法兰4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小法兰1和大法兰4的同径内孔与水套外环2连接在一起。小法兰1和大法兰4之间设有水管座8,进水管6和出水管7安装在水管座8上。 

水套部分的水套内环3和水套外环2在配合之前,必须对水套内环3的外表面和水套外环2的内表面进行防锈处理;所有焊接部位须承受0.15MPa水压试验,焊缝须做无损着色损伤检查;水套部分的进水管6和出水管7的焊接部位必须做渗漏试验。试验以后,将已焊接好的水套外环2、挡水板5、大法兰4、小法兰1、进水管6、出水管7和水管座8整体进行加热,将水套内环3套入水套外环2的内孔中,冷却后,水套外环2与水套内环3之间形成过盈密封连接。 

电动机在起动前,先检查进水管6是否接好,然后打开进水阀门供水(水压0.1~0.15MPa,流量1.5m3/h),水从进水管6流入水套10内,检查进出水口是否有溢水,待检查合适后,闭合电源起动电动机。在电动机运行的过程中,循环水从进水管6流入,从出水管7流出,循环水在水套10内循环,轴承的热量通过水套10的循环水流带走,使轴承的温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下,达到对轴承进行冷却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例。应当指出对于电动机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5862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5862ACN102005862A21申请号201010589675622申请日20101215H02K9/1920060171申请人兰州兰电电机有限公司地址730050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民乐路66号72发明人王淑萍翟明张新明74专利代理机构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代理人田玉兰54发明名称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套和法兰两部分,水套部分由水套外环、水套内环、挡水板和进出水管组成,水套外环的内壁或水套内环的外壁开有环形槽,水套外环与水套内环密封连。

2、接围成一水套,水套中横向设一挡水板,进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挡水板的两侧且与水套连通;法兰部分包括大、小法兰,小法兰直口端为外部设备连接端,大法兰直口端为电动机机座连接端,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同径内孔与水套外环连接在一起。该装置替代传统电动机的端盖,省去用于轴承降温的冷却风扇,通过在轴承室外围增加水套循环冷却,使轴承温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下,满足轴承正常工作温度要求,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CN102005875A1/1页21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套部分。

3、和法兰部分,水套部分由水套外环、水套内环、挡水板、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水套外环的内壁或水套内环的外壁开有环形槽,水套外环与水套内环密封连接围成一水套,水套中横向设一挡水板,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挡水板的两侧且与水套连通;法兰部分包括小法兰和大法兰,小法兰直口端为外部设备连接端,大法兰直口端为电动机机座连接端,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同径内孔与水套外环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套外环与水套内环采取过盈配合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法兰和大法兰之间设有水管座,进。

4、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水管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法兰和大法兰之间焊接有支撑筋。权利要求书CN102005862ACN102005875A1/2页3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电动机端盖处对轴承室进行水套循环冷却的装置。背景技术0002普通H280中心高4极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90KW,轴承规格为6317,电动机冷却方式为IC411,即轴承温度通过电动机自带风扇强迫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来降温。对于某些工况需要的大功率、小体积和高转速的无风扇电动机H280,4极,160KW,采用规格为6317的轴。

5、承,用风扇冷却很难让电动机的轴承温度降低到允许的范围。轴承温度过高导致润滑脂液化流失、轴承磨损变形,致使电动机气隙不均匀,产生单边磁拉力,转动不灵活或出现卡死现象,使绕组温度过高,烧毁电动机绕组绝缘,直接影响电动机的正常使用。000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省去了电动机冷却风扇,但同样可以使轴承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温度,从而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套部分和法兰部分,水套部分由水套外环、水套内环、挡水板、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水套外环的内壁或水套内环的外壁开有环形槽,水套外。

6、环与水套内环密封连接围成一水套,水套中横向设一挡水板,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挡水板的两侧且与水套连通;法兰部分包括小法兰和大法兰,小法兰直口端为外部设备连接端,大法兰直口端为电动机机座连接端,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小法兰和大法兰的同径内孔与水套外环连接在一起。0005所述的水套外环与水套内环采取过盈配合方式。0006所述的小法兰和大法兰之间设有水管座,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水管座上。0007所述的小法兰和大法兰之间焊接有支撑筋。0008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替代了传统电动机的端盖,省去了用于轴承降温的冷却风扇,通过在轴承室外围增加的水套循环冷却装置,使轴承温度。

7、始终低于95,以满足轴承正常的工作温度要求,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0009附图说明图1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BB剖视图;图3小法兰与大法兰间支撑筋连接示意图。0010图中1小法兰,2水套外环,3水套内环,4大法兰,5挡水板,6进水管,7出水管,8水管座,9支撑筋,10水套。001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机轴承水套循环冷却装置的实施例中,该水套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套部分和法兰部分,水套部分由水套外环2、水套内环3、挡水板5、进水说明书CN102005862ACN102005875A2/2页4管6和出水管7组成,水套外环2的内壁或水套内环3的外壁开有环。

8、形槽,水套外环2与水套内环3密封连接围成一水套10。水套10中横向设一挡水板5,进水管6和出水管7分别设置在挡水板5的两侧且与水套10连通。0012法兰部分包括小法兰1和大法兰4,小法兰1和大法兰4之间焊接有支撑筋9,小法兰1直口端为外部设备连接端,大法兰4直口端为电动机机座连接端,小法兰1和大法兰4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小法兰1和大法兰4的同径内孔与水套外环2连接在一起。小法兰1和大法兰4之间设有水管座8,进水管6和出水管7安装在水管座8上。0013水套部分的水套内环3和水套外环2在配合之前,必须对水套内环3的外表面和水套外环2的内表面进行防锈处理;所有焊接部位须承受015MPA水压试验,焊缝。

9、须做无损着色损伤检查;水套部分的进水管6和出水管7的焊接部位必须做渗漏试验。试验以后,将已焊接好的水套外环2、挡水板5、大法兰4、小法兰1、进水管6、出水管7和水管座8整体进行加热,将水套内环3套入水套外环2的内孔中,冷却后,水套外环2与水套内环3之间形成过盈密封连接。0014电动机在起动前,先检查进水管6是否接好,然后打开进水阀门供水(水压01015MPA,流量15M3/H),水从进水管6流入水套10内,检查进出水口是否有溢水,待检查合适后,闭合电源起动电动机。在电动机运行的过程中,循环水从进水管6流入,从出水管7流出,循环水在水套10内循环,轴承的热量通过水套10的循环水流带走,使轴承的温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下,达到对轴承进行冷却的目的。001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例。应当指出对于电动机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005862ACN102005875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05862ACN102005875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05862ACN102005875A3/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58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