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状管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基础工程专用混凝土管桩,属混凝土管桩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CN2611433Y、名称“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桩”,该异形管桩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桩本体,桩本体内设有加强筋,桩本体上相间隔地设置有径向变大的竹节凸起,竹节凸起间的桩本体为圆柱形。其不足之处:桩本体上的竹节凸起,在打桩时,由于桩本体上凸起的竹节只能将土压强制性的压下,而无法使土形成反向向上的运动,因此两竹节间的桩本体四周的土壤密度无法增大、对凸起的竹节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达不到提高管桩承载压力的目的。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大管桩承压支撑面积,而且通过该支撑面积能够有效地提高管桩承载压力的筋状管桩。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现有异形管桩的基础上,在桩体的外壁上设有纵向凸起的筋,该筋可以是螺旋状凸起筋、可以是人字形凸起筋、可以是网格状凸起筋、可以是棱形凸起筋、可以是1字形凸起筋,凸起筋的功能在于:一是可以有效地扩大整体管桩地有效支撑面积,提高管桩的承载能力,当管桩强制被压入地下时,管桩周边的泥土强烈向上翻对筋状管桩壁上的凸起筋形成巨大的向上支撑力(F=-F),极大地提高了管桩的承载压力;二是为了提高筋状管状中凸起筋的耐压强度,管桩壁上凸起的螺旋筋内设有加强筋,螺旋状凸起筋内设置该加强筋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筋状管桩整体的强度和其正向、反向承载压力,而且在确保管桩承载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减少管桩压桩的深度,大大地降低了管桩的压桩难度和压桩成本。
技术方案1:筋状管桩,它包括桩体(1),桩体(1)内设有加强筋(3),桩体的外壁有纵向凸起的筋。
技术方案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状管桩,桩体(1)的外壁上有凸起的螺旋状筋(2)且与管桩(1)呈整体结构。螺旋状筋(2)有1条或2条或2条以上;螺旋状筋(2)呈圆弧形或呈弧形或呈凸凹弧形或呈直角凸台形。
技术方案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状管桩,桩体(1)的外壁上有凸起的人字形筋(4)或凸起的棱形筋(5)或凸起的网格状筋(6)或凸起的1字形筋(7)且与管桩(1)呈整体结构。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管桩外壁上纵向筋的设计,不仅有效地扩大整体管桩的有效支撑面积,提高管桩的承载能力,而且在确保管桩承载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减少管桩压桩深度,大大地降低了管桩的压桩难度和压桩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筋状管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结构的螺旋管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结构的螺旋管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三种结构的螺旋管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四种结构的螺旋管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五种结构的人字形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六种结构的棱形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七种结构的网格状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八种结构的1字形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矩形管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棱形管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多边形管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螺旋状筋状管桩,它包括桩体1,桩体1内设有加强筋3,桩体1的外壁上有1条或2条或2条以上的呈螺旋状的凸起筋2且与管桩1呈整体结构,螺旋状凸起筋2呈圆弧形,桩体1上的任何一条螺旋状凸起筋自始至终互不重叠。桩体1呈圆柱形或呈方柱形或呈棱柱形或呈长方形或呈多边形或呈凸凹榫槽形。螺旋管桩的制作,首先采用现有技术制作成模型,其混凝土管桩的生产工艺均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实施例2:参照附图1和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螺旋状凸起筋2呈弧形。
实施例3:参照附图1和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螺旋状凸起筋2呈凸凹弧形。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和4。螺旋状凸起筋2呈直角凸台形。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螺旋状凸起筋2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方法如同管桩桩体内的加筋的设置,其方法均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实施例6:参照附图6。人字形筋状管桩,桩体1的外壁上有凸起的人字形筋4,人字形筋4的排列呈纵向且由1个或2个或多个人字形筋排列组成;凸起筋呈圆弧形或呈弧形或呈凸凹弧形或呈直角凸台形。桩体1呈圆柱形或呈方柱形或呈棱柱形或呈长方形或呈多边形或呈凸凹榫槽形。人字形管桩的制作,首先采用现有技术制作成模型,其混凝土管桩的生产工艺均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实施例7: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参照附图7。桩体1的外壁上有凸起的棱形筋5。
实施例8: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参照附图8。桩体1的外壁上有凸起的网格状筋6。
实施例9: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参照附图9。桩体1的外壁上有凸起的1字形筋7且与管桩(1)呈整体结构。
实施例10:在实施例1和6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0。桩体1呈矩形。
实施例11:在实施例1和6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1。桩体1呈棱形。
实施例12:在实施例1和6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2。桩体1呈多边形。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