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盒.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08312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7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2657.X

申请日:

2003.01.13

公开号:

CN1517278A

公开日:

2004.08.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2.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5/50

主分类号:

B65D85/50

申请人:

南京长江江南中华绒螯蟹发展有限公司; 陈书金; 赵嵘

发明人:

陈书金; 赵嵘

地址:

211300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八字角村王家庄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顾伯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蟹盒,由盖体、螃蟹盛装盘组成,螃蟹盛装盘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其内壁围成的腔体之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外壁形状与盖体侧壁之内壁形状相吻合;盖体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上的侧壁之高度;螃蟹盛装盘的底部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优点是:螃蟹盛入其中无法爬动,可延长存活时间,便于集中运输,提高存活率;同一批螃蟹的规格相同,便于螃蟹分类出售;螃蟹从产地到包装、运输、销售、食用全过程十分方便,可直接蒸烹,减轻了加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蟹盒,由盖体(1)、螃蟹盛装盘(2)组成,其特征在于:螃 蟹盛装盘(2)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4),侧壁(4)的内壁(12) 围成的腔体之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侧壁(4)的外壁 (13)之形状与盖体(1)的侧壁之内壁(11)的形状相吻合;盖体(1) 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3、7),透气孔的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上的侧壁之高 度;螃蟹盛装盘(2)的底部设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螃蟹盛装盘(2)呈类 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17)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 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螃蟹盛装盘(2)之侧壁(4)的内壁(12) 围成的腔体也为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与螃蟹盛装盘(2)相对应的前端面 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 侧壁(4)的外壁(13)形状与内壁围成的腔体形状相一致;与之相对应, 盖体(1)侧壁的内表面形状与螃蟹盛装盘之侧壁外表面(13)形状相吻合, 盖体(1)侧壁的外表面形状与内表面形状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上表 面呈周边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16),从盖体(1)周边向中部逐步呈弧 状内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侧壁 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 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且前端面的高度大于后端面的高度,各侧面 的高度从前端面向后端面线性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侧壁呈类 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 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且前端面的高度大于后端面的高度,各侧面的高度 从前端面向后端面线性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的上 表面上设置有透气孔(6),且沿其纵轴对称分布、呈“π”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的上表面 上设置有透气孔(6),且沿其纵轴对称分布、呈“π”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的上表面 上设置有透气孔(6),且沿其纵轴对称分布、呈“π”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的上表面 上设置有透气孔(6),且沿其纵轴对称分布、呈“π”形。
3: 7),透气孔的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上的侧壁之高 度;螃蟹盛装盘(2)的底部设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螃蟹盛装盘(2)呈类 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17)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 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螃蟹盛装盘(2)之侧壁(4)的内壁(12) 围成的腔体也为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与螃蟹盛装盘(2)相对应的前端面 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 侧壁(4)的外壁(13)形状与内壁围成的腔体形状相一致;与之相对应, 盖体(1)侧壁的内表面形状与螃蟹盛装盘之侧壁外表面(13)形状相吻合, 盖体(1)侧壁的外表面形状与内表面形状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上表 面呈周边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16),从盖体(1)周边向中部逐步呈弧 状内凹。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侧壁 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 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且前端面的高度大于后端面的高度,各侧面 的高度从前端面向后端面线性递减。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侧壁呈类 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 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且前端面的高度大于后端面的高度,各侧面的高度 从前端面向后端面线性递减。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的上 表面上设置有透气孔(6),且沿其纵轴对称分布、呈“π”形。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的上表面 上设置有透气孔(6),且沿其纵轴对称分布、呈“π”形。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的上表面 上设置有透气孔(6),且沿其纵轴对称分布、呈“π”形。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蟹盒,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的上表面 上设置有透气孔(6),且沿其纵轴对称分布、呈“π”形。

说明书


蟹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盛放螃蟹的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盛放单只螃蟹的蟹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螃蟹作为高档水产品,其养殖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螃蟹作为鲜活水产品,其销售运输一直是个难题,既要保证其在运输途中保持成活,不致于死亡,又要便于运输。为解决螃蟹的运输问题,现有技术中最普遍和原始的做法是用塑料袋包装,但极易导致螃蟹死亡;较好的方法是用透气的草袋将其盛装并扎紧,使其不能爬动,这种包装虽然较塑料袋装能提高螃蟹的成活率,但由于大量螃蟹堆集在一起,容易导致底部螃蟹受压死亡,且包装档次太低,使得螃蟹的售价受到影响;较高档的包装是采用精致的纸盒包装,在纸盒上设置若干透气孔,让螃蟹能够呼吸外界的空气,以延长其存活时间,提高存活率,但这种包装盒中的螃蟹能够在盒内爬动,由于螃蟹的好动特性,易导致其劳累而加速死亡;还有一种较为高档的包装是采用纸盒包装,这种包装盒系将盒体分成若干层,每层设置成抽屉状,在抽屉中分隔成两室或三室,在每室中盛装一只螃蟹,通过室壁限制螃蟹爬动,在盒体侧壁上开设透气孔,这种包装较之于前述的包装能有效提高螃蟹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但它与前述的包装一样,都存在下列缺陷:除了采用上述包装的螃蟹运输死亡率较高、保存存活时间短的缺点外,由于这些包装方式中,螃蟹从产地捕捞后直接进入包装,没有经过螃蟹的清洗洗净加工,当螃蟹运至消费地时,最终销售商(如餐馆、宾馆、食堂等)或家庭购买者必须先将其从包装中取出,放养,经清洗后,逐只捆扎,上蒸烹调后,才能进行食用。这种处理过程由于螃蟹生猛,处理者往往因螃蟹螯夹或螃蟹足刺的伤害,导致被夹或被刺而受伤,造成交叉感染。这导致对螃蟹食用的加工工艺过程十分繁锁,费时费力,加工效率很低,而且加工者易受伤害,安全性差。如不进行上述加工而直接烹调食用,则由于螃蟹地绒毛、壳体上附着有大量的有害菌和污物,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容易损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螃蟹运输且运输存活率高、无须进行再加工、而且可以带盒直接进行蒸烹、便于食用的螃蟹包装盒。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

    一种蟹盒,由盖体、螃蟹盛装盘组成,其特点是:螃蟹盛装盘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侧壁的内壁围成的腔体之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侧壁的外壁之形状与盖体的侧壁之内壁的形状相吻合;盖体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的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上的侧壁之高度;螃蟹盛装盘的底部设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

    上述的蟹盒又一特点是:螃蟹盛装盘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螃蟹盛装盘之侧壁的内壁围成的腔体也为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与螃蟹盛装盘相对应的前端面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侧壁的外壁形状与内壁围成的腔体形状相一致;与之相对应,盖体侧壁的内表面形状与螃蟹盛装盘之侧壁外表面形状相吻合,盖体侧壁的外表面形状与内表面形状相一致。

    上述的蟹盒另一特点是:盖体的上表面呈周边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从盖体周边向中部逐步呈弧状内凹。

    上述的蟹盒再一特点是:盖体的侧壁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且前端面的高度大于后端面的高度,各侧面的高度从前端面向后端面线性递减。

    上述的蟹盒还有一特点是盖体上的透气孔的设置为:在盖体的上表面上设有沿其纵轴对称分布的、呈“π”形的透气孔,盖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各开有透气孔。

    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其盛装螃蟹,由于其螃蟹盛装盘上所设侧壁的内壁围成的腔体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螃蟹盛入其中,受其限制无法爬动,便于延长螃蟹的存活时间;(2)本蟹盒可以采用透气大纸盒集体包装,集中运输,便于运输,且可以提高运输过程中的螃蟹存活率;(3)采用蟹盒包装螃蟹,其工艺是先将活体螃蟹洗净,然后按照螃蟹的个体大小,采用相应的蟹盒逐只包装、按规格运输,同一批螃蟹的规格相同,便于螃蟹分类出售;(4)采用本蟹盒包装的螃蟹其突出的优点是,从产地到包装、运输、销售、食用全过程都是洗净的螃蟹,可直接蒸烹,大大减少了螃蟹食用过程的中间清洗、捆扎等加工环节,大大提高了螃蟹出售食用的加工效率;(5)采用本蟹盒包装螃蟹,螃蟹盛入其中受其限制而无法爬动,不需要对蟹足进行捆扎,可直接蒸烹,这不仅减轻了加工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有效解决了原螃蟹蒸烹前清洗、捆扎加工过程中蟹足、螯、刺对加工者的伤害和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盖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所示的蟹盒之螃蟹盛装盘的仰视图;

    图5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之蟹盒,包括盖体1和螃蟹盛装盘2。螃蟹盛装盘2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4,侧壁4的内壁12围成的腔体14的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侧壁的外壁13的形状与盖体1的侧壁之内壁11的形状相吻合;盖体1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3,透气孔3位于盖体1前、后端面和盖体的上表面上(参见图2、图5),盖体1前、后端面上的透气孔3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2上的侧壁4之高度;螃蟹盛装盘2的底部设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15。盖体1的上表面呈周边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16,从盖体周边向中部逐步呈弧状内凹。

    图2所示的盖体1的上表面呈周边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16,从盖体周边向中部逐步呈弧状内凹,而且盖体1上表面设置有沿其纵轴对称分布的、呈“π”形的透气孔6。当然,该透气孔6也可以条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只要保证螃蟹在其中有足够的外界新鲜空气供应即可。盖体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各开有透气孔3和7。

    如图3所示,盖体1的侧壁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参见图1);且前端面的高度大于后端面的高度,各侧面的高度从前端面向后端面线性递减。

    图4中给出的螃蟹盛装盘2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也可以是方形、六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17,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18之横向宽度,后端面18和各侧面为平面;螃蟹盛装盘2之侧壁的内壁12围成的腔体也为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与螃蟹盛装盘2相对应的前端面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螃蟹盛装时,其头部与螃蟹盛装盘2之前端圆弧状面17相对应,尾部与螃蟹盛装盘2之后端面相对应;侧壁4的外壁13形状与内壁围成的腔体形状相一致;与之相对应,盖体1侧壁4的内表面11形状与螃蟹盛装盘之侧壁外表面13形状相吻合,盖体侧壁的外表面10形状与内表面形状相一致。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盖体1后端面上也设有一透气孔7。

    本发明所述的蟹盒可以用金属、玻璃、竹子、木材或其他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材料制作。

蟹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蟹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蟹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蟹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蟹盒.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蟹盒,由盖体、螃蟹盛装盘组成,螃蟹盛装盘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其内壁围成的腔体之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外壁形状与盖体侧壁之内壁形状相吻合;盖体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上的侧壁之高度;螃蟹盛装盘的底部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优点是:螃蟹盛入其中无法爬动,可延长存活时间,便于集中运输,提高存活率;同一批螃蟹的规格相同,便于螃蟹分类出售;螃蟹从产地到包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