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142632.6
2015.03.29
CN104772121A
2015.07.15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20/22申请日:20150329|||公开
B01J20/22; B01J20/28; B01J20/30
B01J20/22
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王业富; 韩振伟; 李卫
430073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666号武汉生物产业基地项目B、C、D区研发楼B1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氨基酸处理连接了配基的吸附微球,使其上的配基结合更牢固,降低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脱落的几率和速率,提高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在应用时的安全性。
1. 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准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亲和的配基,及作为载体的 微球; 2)活化微球表面基团; 3)利用交联剂使所述配基结合在微球上,得到吸附微球; 4)在溶液环境下,向吸附微球中添加氨基酸,氨基酸添加重 量与配基的重量比大于2.5:1000,待氨基酸结合到吸附微球上后, 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选自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中 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为组氨酸:甘氨酸:赖氨酸=1:2.1:0.5 的混合物,所述配基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所述微球为琼 脂糖微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向吸附微球中添加氨基酸后, 使氨基酸结合到吸附微球上的条件为,于25~40℃的环境中,静置 含有吸附微球与氨基酸的溶液30分钟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洗去多余的氨基酸所采用的 洗涤液为PBS。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 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 (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由 于中国乙肝病毒的状况严重,所以国家已经制定了疫苗注射制度。 但研究已表明,很多乙肝病毒具有“免疫逃逸”的性能,即具备感染 疫苗接种者的能力,导致疫苗的应用前景不容乐观。 研究发现,血液中的毒蛋白是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乙肝 毒蛋白介导乙肝病毒对于肝细胞的感染。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乙 型肝炎抗原蛋白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与乙型肝炎 病毒表面蛋白(HBsAg)亲和的多肽(配基)与微球相连,通过多 肽结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膜蛋白(HBsAg),从而达到清除血 液中乙肝毒蛋白,降低病毒对于肝细胞感染的效果。 目前制备该类型吸附剂所常用的微球是琼脂糖微球、聚乙烯醇 微球、壳聚糖微球等,与微球相连的配基有多肽,蛋白等。在制作 微球时,有的微球会需要先用酸、碱预处理,然后采用试剂活化微 球表面,有的直接则是直接活化;然后再加入交联剂或者偶联剂连 接微球和配基,交联剂(偶联剂)上的功能基团如羟基和配基上的 氨基发生反应,使配基结合在微球上。但是这些吸附剂在使用中, 随着时间推移,会有不同程度的配基脱落发生,而且容易受到温度、 水流等环境影响,可能是由于配基与交联剂之间的结合发生了逆向 反应而脱落,当配基脱落后血液中,可能引起免疫反应,具有一定 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制备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蛋白吸附剂上配基容易脱落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大幅度 提高配基结合牢固度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 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亲和的配基,及作为载体的 微球; 2)活化微球表面基团; 3)利用交联剂使所述配基结合在微球上,得到吸附微球; 4)在溶液环境下,向吸附微球中添加氨基酸,氨基酸添加重 量与配基的重量比大于2.5:1000,待氨基酸结合到吸附微球上后, 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选自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 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中一种或几 种的混合。小分子性质稳定的氨基酸均可以采用,实验结果显示混 合的氨基酸效果优于单一的氨基酸,特别是大小不均等的氨基酸组 合对配基的固定效果较好。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为组氨酸:甘氨酸:赖氨酸=1:2.1:0.5的混 合物,所述配基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所述微球为琼脂糖 微球。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向吸附微球中添加氨基酸后,使氨 基酸结合到吸附微球上的条件为,于25~40℃的环境中,静置含有 吸附微球与氨基酸的溶液30分钟以上。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氨基 酸结合到微球上去。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洗去多余的氨基酸所采用的洗涤液 为PBS。 本发明原理:微球经过处理活化后其上基团暴露通过交联剂与 配基相连,但是该连接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入的氨基酸起到了封闭 裸露基团的作用,对未参加反应的微球及交联剂上裸露的基团进行 共价结合的过程,可能也影响了配基上的功能基团与交联剂的结合 部位,加固了配基与交联剂之间的结合,使配基不容易从微球上脱 落。理论上,氨基酸封闭对多种配基都有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氨基酸处理已连接了配基的吸附 微球,使其上的配基结合更牢固,降低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 附剂脱落的几率和速率,提高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在应 用时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 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亲和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 运多肽(NTCP)及载体的琼脂糖微球; NTCP及琼脂糖微球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 不做赘述。 2)活化琼脂糖微球表面基团:在2L的反应器中加入琼脂糖微 球溶液600ml,2mol/L的NaOH水溶液400ml,混匀,加入乙二 醇双缩水甘油醚400ml后,置于恒温摇床中,在37℃反应1小时。 结束反应,将琼脂糖微球过滤,用大量蒸馏水冲洗至pH=7,将活 化好的凝胶状琼脂糖微球储存在4℃备用。 3)将NTCP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琼脂糖微球上: 将琼脂糖微球凝胶200ml加入至0.3mol/L的硼酸缓冲液 600ml中,pH值控制在8.0~10.0范围内,加入3g NTCP,在37℃ 反应12小时,停止,回收未反应的NTCP,得到结合了配基的吸附 微球溶液。 4)向吸附微球溶液中添加赖氨酸,赖氨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 重量比为1:200,静置2h,再用蒸馏水冲洗,洗去多余的氨基酸, 得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1,保存在0.2mol/L pH=7.4 的磷酸缓冲液中。 实施例2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亲和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 运多肽(NTCP)及载体的琼脂糖微球; NTCP及琼脂糖微球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 不做赘述。 2)活化琼脂糖微球表面基团:在2L的反应器中加入琼脂糖微 球溶液600ml,2mol/L的NaOH水溶液400ml,混匀,加入乙二 醇双缩水甘油醚400ml后,置于恒温摇床中,在37℃反应1小时。 结束反应,将琼脂糖微球过滤,用大量蒸馏水冲洗至pH=7,将活 化好的凝胶状琼脂糖微球储存在4℃备用。 3)将NTCP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琼脂糖微球上: 将琼脂糖微球凝胶200ml加入至0.3mol/L的硼酸缓冲液 600ml中,pH值控制在8.0~10.0范围内,加入3g NTCP,在37℃ 反应12小时,停止,回收未反应的NTCP,得到结合了配基的吸附 微球溶液。 4)向吸附微球溶液中添加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混合物,混 合物为苯丙氨酸:异亮氨酸=1:1,氨基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重量比 为3:1000,于恒温30℃水浴箱上静置1小时,再用PBS(0.01M pH 8.0)洗3次,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 剂2,保存在0.2mol/L pH=7.4的磷酸缓冲液中。 实施例3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亲和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 运多肽(NTCP)及载体的琼脂糖微球; NTCP及琼脂糖微球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 不做赘述。 2)活化琼脂糖微球表面基团:在2L的反应器中加入琼脂糖微 球溶液600ml,2mol/L的NaOH水溶液400ml,混匀,加入乙二 醇双缩水甘油醚400ml后,置于恒温摇床中,在37℃反应1小时。 结束反应,将琼脂糖微球过滤,用大量蒸馏水冲洗至pH=7,将活 化好的凝胶状琼脂糖微球储存在4℃备用。 3)将NTCP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琼脂糖微球上: 将琼脂糖微球凝胶200ml加入至0.3mol/L的硼酸缓冲液 600ml中,pH值控制在8.0~10.0范围内,加入3g NTCP,在37℃ 反应12小时,停止,回收未反应的NTCP,得到结合了配基的吸附 微球溶液。 4)向吸附微球溶液中添加缬氨酸和组氨酸的混合物,混合物 为缬氨酸:组氨酸=1:6,氨基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重量比为2.5: 1000,静置3h,再用蒸馏水冲洗,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乙型肝 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3,保存在0.2mol/L pH=7.4的磷酸缓冲 液中。 实施例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亲和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 运多肽(NTCP)及载体的琼脂糖微球; NTCP及琼脂糖微球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 不做赘述。 2)活化琼脂糖微球表面基团:在2L的反应器中加入琼脂糖微 球溶液600ml,2mol/L的NaOH水溶液400ml,混匀,加入乙二 醇双缩水甘油醚400ml后,置于恒温摇床中,在37℃反应1小时。 结束反应,将琼脂糖微球过滤,用大量蒸馏水冲洗至pH=7,将活 化好的凝胶状琼脂糖微球储存在4℃备用。 3)将NTCP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琼脂糖微球上: 将琼脂糖微球凝胶200ml加入至0.3mol/L的硼酸缓冲液 600ml中,pH值控制在8.0~10.0范围内,加入3g NTCP,在37℃ 反应12小时,停止,回收未反应的NTCP,得到结合了配基的吸附 微球溶液。 4)向吸附微球溶液中添加氨基酸混合物,混合物为组氨酸:甘 氨酸:赖氨酸=1:2.1:0.5,氨基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重量比为1:100, 于恒温30℃水浴箱上静置30分钟,再用PBS(0.01M pH 8.0)洗3 次,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4,保 存在0.2mol/L pH=7.4的磷酸缓冲液中。 实施例5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亲和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 运多肽(NTCP)及作为载体的玻璃微球; NTCP及玻璃微球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不 做赘述。 玻璃微球表面预处理:用65%浓硝酸煮洗平均直径85μm玻璃 微球10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去离子水洗3次,蒸馏水洗2次, 每次2分钟),放入37℃烘箱烘干。 2)活化玻璃微球表面基团:取双蒸水、丙酮(分析纯)、硅烷 化偶联剂(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按体积比15:280: 6的比例配制成APTES活化溶液,再将玻璃微球浸入其中2小时; 用丙酮洗涤玻片5次(5min/次),再将微球表面烘干。 3)将NTCP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玻璃微球上: ①把活化的微球放入0.2wt%PDC(重铬酸吡啶)溶液,置于 烘箱中2小时(维持温度37℃);从PDC中取出微球,先用甲醇洗 涤5次(5min/次),再用丙酮洗涤2次,最后用双蒸水洗涤一次, 晾干; ②将NTCP与微球混合,以微球体积(mL):NTCP重量比(mg) 为1:20的比例混合,于37℃水浴2h,得到结合了配基的吸附微 球溶液。 4)向吸附微球溶液中添加氨基酸混合物,混合物为蛋氨酸:亮 氨酸:异亮氨酸=1:1:1,氨基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重量比为1:100, 于恒温37℃水浴箱上静置30分钟,再于恒温37℃水浴箱上微震荡 下PBS(0.01M pH 8.0)洗3次,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乙型肝 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5,然后室温晾干、备用。 实施例6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亲和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 运多肽(NTCP)及载体的壳聚糖微球; NTCP及壳聚糖微球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 不做赘述。 2)活化壳聚糖微球表面基团:称取10g壳聚糖交联微球于灭 菌的烧杯中,加入20mL一定浓度的环氧氯丙烷,用1M NaOH溶 液调节溶剂pH 8~9,然后在40℃、转速80rpm下、反应2h进行 活化,活化结束后,然后用丙酮、乙醇、洗去残存的环氧氯丙烷, 再用大量蒸馏水淋洗微球,抽干,得到壳聚糖活化微球。 3)将NTCP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壳聚糖微球上: 将NTCP的溶液滴加到环氧活化后的壳聚糖微球中,于37℃低 速振荡反应4h。反应结束后,用蒸馏水洗去多余的NTCP,吸干水 分,得到结合了配基的病毒吸附微球溶液。 4)向病毒吸附微球溶液中添加氨基酸混合物,混合物为组氨 酸:甘氨酸:赖氨酸=1:1.5:3,氨基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重量比为1: 100,于恒温37℃水浴箱上静置30分钟,再于恒温37℃水浴箱上 微震荡下PBS(0.01M pH 8.0)洗3次,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6,然后室温晾干、备用。 对照例(未用氨基酸封闭)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亲和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 运多肽(NTCP)及载体的琼脂糖微球; NTCP及琼脂糖微球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 不做赘述。 2)活化琼脂糖微球表面基团:在2L的反应器中加入琼脂糖微 球溶液600ml,2mol/L的NaOH水溶液400ml,混匀,加入乙二 醇双缩水甘油醚400ml后,置于恒温摇床中,在37℃反应1小时。 结束反应,将琼脂糖微球过滤,用大量蒸馏水冲洗至pH=7,将活 化好的凝胶状琼脂糖微球储存在4℃备用。 3)将NTCP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琼脂糖微球上: 将琼脂糖微球凝胶200ml加入至0.3mol/L的硼酸缓冲液 600ml中,pH值控制在8.0~10.0范围内,加入3g NTCP,在37℃ 反应12小时,停止,回收未反应的NTCP,得到结合了配基的吸附 微球溶液,于恒温37℃水浴箱上微震荡下PBS(0.01M pH 8.0)洗 3次,洗去多余多肽,得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对照), 然后室温晾干、备用。 试验例 取上述实施例中得到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1~6以 及对照例,添加至生理盐水中,然后置于恒温37℃水浴箱上,轻微 震荡,分别于0.5h、1h、2h、4h、8h、12h、24h,检测其上NTCP 多肽分子的脱落情况,脱落的NTCP采用紫外法检测,然后将未脱 落的NTCP和吸附剂上的原有结合NTCP的量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编号 对照 吸附剂1 吸附剂2 吸附剂3 吸附剂4 吸附剂5 吸附剂6 0.5h 99% 99% 99% 99% 100% 99% 100% 1h 93% 94% 96% 94.5% 97% 95% 97% 2h 88% 92% 94% 92% 96% 93% 96% 4h 72% 87% 88% 88% 90% 87% 89% 8h 57% 78% 80% 84% 85% 75% 84% 12h 52% 70% 75% 79% 80% 69% 78% 24h 45% 64% 68% 69% 70% 62% 65% 结果显示,利用氨基酸处理后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 其结合的牢固度有所上升,特别是没有氨基酸处理的对照在0.5小 时至4小时这个时间段有30%左右的配基脱落,而处理后的吸附剂 上配基脱落几率降低至10%左右,这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 附剂的安全性有所提升。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氨基酸处理连接了配基的吸附微球,使其上的配基结合更牢固,降低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脱落的几率和速率,提高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吸附剂在应用时的安全性。。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