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沥青混合料进行 铺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所述的用沥青混合料进行铺路的方法。
在采用设有至少一个夯板和邻近的整平板的铺路机,并使用具有较高比例的粗粒(特别是数量级为30mm或更大)同时缺少或缩减中粒径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铺路时存在着问题。从铺路机移动方向看去,由于铺面层表面上的粗粒无法保持埋置在较小粒径的混合料内的各处,因而或大或小宽度的近似新月形的孔洞随粗粒出现。即使随后用压路机压实,这些孔洞也不再闭合。
在这种类型的铺路机中,夯板常设置一计量斜面,以便以计量方式作用在用于铺路的混合料,在这种情况下,万一这种类型的夯板成对使用,在移动方向上前方夯板比随后的夯板产生较低高度的预压实,而随后的夯板以计量方式进行类似操作,同时用整平板随后进行整平,如果适宜再进行补充压实。
如果适宜,通常利用铺路机通过随后的滚压,使疏松铺路材料压实约25%,以便达到铺面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最终的压实不能仅靠使用夯板和整平板的铺路机来实现,如EP-A-0115567地铺路机,而需要补充滚压,以便产生依靠铺路材料而确定的约5至10%的压实。疏松的铺路材料常铺设的一层厚度在约3至30cm之间(也取决于铺路材料的类型)并进行压实,即整体压缩约在0.8至8cm范围之间(成对夯板的最大冲程基本上为前方和后方夯板间距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该范围以一种方式分摊在成对夯板的计量斜面范围上,例如在夯板的上方位置,计量斜面相互邻接,即基本上位于一共同平面内。如果不保持这一点,并且如果存在很大偏差,整平板将有从其浮动位置升起而不能实现其整平功能的危险。相应地,该标准还造成:夯板的较大冲程用于较厚层而其较小冲程用于较薄层,在各种情况下,夯板在移动方向上呈分级的冲程设置,而且一个夯板设置在另一个后面。
使用沥青混合料以这种方式工作,在表面上会形成新月形孔洞,这在前面已作描述,这种孔洞通过滚压也不再闭合。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给定的标准范围内,改变夯板冲程无法消除这个问题。例如较高的铺面温度或特殊的层厚,或者改变整平板的振幅或改变夯板的冲击频率都不能达到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所述的方法,其中避免了在靠近位于表面上的粗粒处产生新月形孔洞。
该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来实现。
由于铺路通过设定夯板的冲程来实施,该冲程设置成在移动方向上的前夯板的下止点几乎与在移动方向上的后夯板的上止点相一致,因此,避免了在靠近表面附近的粗粒位置产生新月形孔洞。这显然基于以下事实,即由于夯板的这种设置,位于铺面层的外表面高度处的粗粒,实际上没有受到在移动方向上随铺路机移动的后夯板的作用而水平偏移,这样,沿铺路机的移动方向上粗粒不再移走,而是通过夯板下压至铺面高度。因此,粗粒保持埋置在较小粒径的混合料内的各处,这样得到闭合的铺面层。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述,附图详细和示意地表示铺路机的压实装置。
图示的压实装置布置在移动方向上用于沥青混合料的配送螺杆之后,它包括两个板条形的夯板1,2和一整平板3,所述夯板在移动方向上一个紧接另一个布置,且由一驱动器(未示出)在相反方向上驱动,所述整平板邻近所述夯板,且与一振动驱动器(未示出)耦接,于是也具有补充压实作用。每个夯板1,2都设有一与水平面约呈45°角的一计量斜面4,而一导板5与水平面呈约60°角设在夯板1,2前面,该导板在移动方向上与混合料的配送室的后部相连。这种型式的铺路机是公知的,例如从EP0115567B1可得知。
在这种情况下,压实装置通过张力臂与铺路机完全相连,并浮压在待压实的混合料上。
前夯板1的上止点位置用实线表示,而其下止点位置用虚线表示。其冲击高度是这两位置的高度差。
后夯板2的下止点位置用实线表示,而其上止点位置用虚线表示,其冲击高度是这两位置的高度差。
可以看出两夯板1,2的冲程设置已经选定,这样在移动方向上的前夯板1的下止点,与在移动方向上的后夯板2的上止点,即两虚线的夯板位置基本一致。
因此可实现通过前夯板1将粗粒向下埋置到这样程度,即后夯板2只能用其计量斜面4的下部和其水平夯板表面6来对铺面层进行进一步压实。在这种方法中,粗粒实际上没有受到纵向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在移动方向上的前夯板1的冲击范围,略大于在移动方向上的后夯板2的冲击范围,这是比较合适的。
一种铺路机可用来实施该方法,其中两夯板1,2具有不可调或可调冲程的独立的偏心驱动器,或者前和/或后夯板1,2具有振动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