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窗框.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0363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4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7850.1

申请日:

2014.08.08

公开号:

CN104775714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6B 3/263申请公布日:20150715|||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263

主分类号:

E06B3/263

申请人:

英奥特科技株式会社

发明人:

郭在文

地址:

韩国京畿道华城市茂下路110番郆

优先权:

20-2014-0000268 2014.01.13 KR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4

代理人:

艾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窗框,上述隔热窗框在相向的一对框架之间的上部、下部结合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使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相接触,用于覆盖相向的框架的侧面部,从而防止室外的热气或冷气通过框架流入到室内或者室内的热气或冷气放出到室外。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相向的框架的侧面被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覆盖,阻断室内、室外的热气或冷气通过框架放出或流入,且室内温度一直维持相同的温度,降低耗能量,据此节减室内温度维持费用,并提高产品的可靠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隔热窗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00),以中空形的条形状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以相向的方式分别在室内、室外设置成一对,在上述框架(100)的上面形成有导向器(101),上述导向器(101)用于引导窗户(W)的滑动;
第一隔热材料(200),设置于上述框架(100)之间,用于隔开上述框架(100)之间的间隔,在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的上端的两侧突出形成有相向的一对第一连接部(201);以及
第二隔热材料(300),以与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相向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框架(100)之间,在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的下端的两侧突出形成有以相向的方式与上述第一连接部(201)相接触的第二连接部(3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窗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框架(100)的相向的侧面形成有以上下方向相向的一对插入槽(102);
在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的两个侧面形成有插入突部(202、302),上述插入突部(202,302)通过插入到上述框架(100)的插入槽(102)来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窗框,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100)的插入槽(102)由倒梯形形状形成,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的插入突部(202、302)由倒梯形形状形成,使得插入突部(202、302)插入到上述插入槽(102)来防止脱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窗框,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的上面的中央突出形成有插入到一对上述窗户(W)之间的支撑突部(303),在上述支撑突部(303)的两个侧面形成有滑动槽(303a),毛条(304)以滑动的方式与上述滑动槽(303a)相结合,上述毛条防止上述窗户(W)之间的干涉。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窗框,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突部(303)以一体方式突出形成在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的上面。

说明书

隔热窗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框,更详细地,涉及使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相紧贴,用于覆盖相向的框架的侧面,由此阻断冷气或热气通过框架的侧面流入室内、室外的隔热窗框。
背景技术
通常,窗框是安装用于阻断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窗或设在出入口的开口部的窗或门的框,在此窗框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结合窗户,来对窗户进行开闭,从而划分室内、室外空间,阻断室内空间的冷气或热气放出到外部或者室外的冷气或热气向室内流入。
此时,这种窗框主要由铝材质制备而成,此窗框在分别设置于室内、室外的状态下,其末端借助隔热材料相连接。
据此,通过铝窗框传递的室外的冷气或热气被隔热材料阻断,用于防止室外的冷气或热气流入到室内。
专利文献1为示出以往的窗框架,参照此文献,上述窗框架包括:一对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相向的方式隔开规定的间隔来设置;连接隔热部,设置于上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之间,用于隔开上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之间的间隔。
其中,上述连接隔热部在上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之间,以上下方向相向的方式结合为一对。
并且,上述连接隔热部的两端通过插入到上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结合槽来固定。
据此,热气或冷气通过分别设置于室内、室外的一对上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进行移动,被上述连接隔热部阻断,用于防止室外的热气或冷气流入到室内。
但是,如上所述构成的专利文献1具有如下问题。
第一、室外的热气或冷气通过使相向的侧面露出的第一框架流入到室内,冬季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或者夏季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通过第二框架传递的室内的热气或冷气放出到室外空间,由此存在导致室内温度的维持费用上涨的问题。
第二、通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传递的室内、室外热气或冷气通过轨道部流入到第一窗扇、第三窗扇和第二窗扇、第四窗扇之间的空间,由此在窗扇席间形成湿气或水分,据此存在窗扇之间的空间变潮,致使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轨道部腐蚀的问题,上述第一窗扇、第三窗扇和第二窗扇、第四窗扇以连接隔热部为基准,相向地位于连接隔热部的两侧。
第三、因外部冲击而致使第一窗扇、第三窗扇和第二窗扇、第四窗扇互相干涉或者互相冲突,由此存在导致窗扇破损或损坏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KR 10-1206423 B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隔热窗框,上述隔热窗框在相向的一对框架之间的上部、下部结合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使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相接触,用于封闭相向的框架的侧面部,从而防止室外的热气或冷气通过框架流入到室内或者室内的热气或冷气放出到室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隔热窗框,上述隔热窗框在第二隔热材料形成插入到窗户之间的支撑突部,并通过该支撑突部的滑动槽结合毛条,从而借助毛条来防止热气或冷气流入到窗户之间,并且用毛条支撑窗户的上端、下端的侧面部,来防止窗户互相干涉。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隔热窗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中空形的条形状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以相向的方式分别在室内、室外设置成一对,在上述框架的上面形成有导向器,上述导向器用于引导窗户的滑动;第一隔热材料,设置于上述框架之间,用于隔开上述框架之间的间隔,在上述第一隔热材料的上端的两侧突出形成有相向的一对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隔热材料,以与上述第一隔热材料相向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框架之间,在上述第二隔热材料的下端的两侧突出形成有以相向的方式与上述第一连接部相接触的第二连接部。
本发明的隔热窗框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的相向的侧面形成有以上下方向相向的一对插入槽,在上述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的两个侧面形成有插入突部,上述插入突部通过插入到上述框架的插入槽来固定。
本发明的隔热窗框的特征在于,上述框架的插入槽由倒梯形形状形成,上述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的插入突部由倒梯形形状形成,使得插入突部插入到上述插入槽来防止脱离。
本发明的隔热窗框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隔热材料的上面的中央突出形成有插入到一对上述窗户之间的支撑突部,在上述支撑突部的两个侧面形成有滑动槽,毛条以滑动的方式与上述滑动槽相结合,上述毛条防止上述窗户之间的干涉。
本发明的隔热窗框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隔热材料与上述支撑突部形成为一体。
本发明的隔热窗框具有如下优点,相向的框架的侧面被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覆盖,阻断室内、室外的热气或冷气通过框架放出或流入,且室内温度一直维持相同的温度,降低耗能量,据此节减室内温度维持费用,并提高产品的可靠度。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支撑突部和第二隔热材料形成为一体,由此不接收框架的冷气或热气,且借助毛条,使冷气或热气无法流入到窗户之间,由此在窗户之间不产生湿气或水分,毛条通过支撑突部的滑动槽插入结合,能够容易地使窗户紧固在框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隔热窗框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从侧面观望本发明的隔热窗框的附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隔热窗框的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阻断空气流动的状态的附图。
图5为示出在本发明的隔热窗框设置窗户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
附图文字的说明
100 :框架          101:导向器
102:插入槽         200:第一隔热材料
201:第一连接部     202、302 :插入突部
300 :第二隔热材料  301:第二连接部
303 :支撑突部      303a:滑动槽
304:毛条             W:窗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框架100以中空形的条形状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以相向的方式分别在室内、室外设置成一对,在上述框架110的上面形成有导向器101,上述导向器101用于引导窗户W的滑动。
优选地,上述框架100为轻量的铝(aluminium)材质,用于支撑上述窗户W的荷载。
上述导向器101在上述框架100的上面朝上突出形成,来引导上述窗户W的滑动。
上述框架100的相向的侧面形成有以上下方向相向的一对插入槽102。
上述框架100的插入槽102以倒梯形形状形成,由此防止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在结合的状态下被脱离。
第一隔热材料200设置于上述框架100之间,用于隔开上述框架100之间的间隔,并在第一隔热材料200的上端的两侧突出形成相向的一对第一连接部201。
上述第一连接部201与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的第二连接部301相接触来覆盖以相向的方式形成的一对上述框架100的侧面。
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的两个侧面形成有插入突部202,上述插入突部202通过插入到上述框架100的插入槽102来固定。
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的插入突部202以倒梯形形状形成,使得插入突部202插入到上述插入槽102来防止脱离。
优选地,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通过使用人员自由地形成其长度,由聚酰胺材质制备而成。
第二隔热材料300以与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相向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框架100之间,在第二隔热材料300的下端的两侧突出形成有第二连接部301,上述第二连接部301与上述第一连接部201以相向的方式相接触。
优选地,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以与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的长度相同的方式形成长度,且由聚酰胺材质制备而成。
上述第二连接部301覆盖一对上述框架100的侧面,上述一对上述框架100与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的第一连接部201相接触而相向。
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的两个侧面形成有插入突部302,上述插入突部302通过插入到上述框架100的插入槽102来固定。
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的插入突部302以倒梯形形状形成,使得插入突部302插入到上述插入槽102来防止脱离。
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在其上面的中央突出形成有支撑突部303,上述支撑突部303插入到一对上述窗户W之间,在上述支撑突部303的两个侧面形成有滑动槽303a,毛条304以滑动的方式与上述滑动槽303a相结合,上述毛条防止上述窗户W之间的干涉。
上述支撑突部303通过使用人员自由地形成其长度,可调节紧贴于上述窗户W的侧面部的上述毛条304的高低度。
上述毛条304以紧贴于上述窗户W的侧面部的状态支撑上述窗户W,用于防止上述窗户W移动或者冷气或热气及杂质等流入到上述窗户W之间。
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和上述支撑突部303形成为一体。
优选地,上述支撑突部303由与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相同的材质形成。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隔热窗框通过如下方式来使用。
首先,分别在室内、室外设置相向的一对框架100,并在其之间结合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
其中,优选地,上述框架100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设置,其隔开距离与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的长度相对应。
此时,在使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位于上述框架100之间的下端部,并使上述第二隔热材料300位于上述框架100之间的上端部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插入槽102对上述插入突部202、302进行滑动结合,从而使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以相向的方式紧固在上述框架100之间的上端部、下端部。
据此,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用来覆盖相向的上述框架100的侧面,上述框架100使上述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301以相向的方式相接触。
并且,在上述支撑突部303的滑动槽303a设置毛条304,并在此状态下,以滑动的方式在上述框架100的导向器101结合窗户W,从而使上述窗户W的下部侧面紧贴于上述毛条304,来成为在本发明的隔热窗框设置上述窗户W的状态。
其中,举例说明了上述框架100设置于地面部分的情况,但根据使用人员的选择,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在上述框架100之间设置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来使设置于地面和天花板部分的各个上述第二隔热材料200相向,使得上述毛条304均支撑上述窗户W的上部、下部的侧面。
参照图4至图5,在夏季的情况下,就如上所述形成的隔热窗框而言,设置于室外侧的上述框架100接收室外的热气,并使热气向室内侧方向移动,紧接着通过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及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301阻断移动,该热气残留在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之间的封闭空间内。
并且,设置于建筑物的内部的上述框架100基于借助空调等维持冷却状态的内部空气接收冷气,并使冷气向室外侧方向移动,紧接着通过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及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301阻断移动,该冷气残留在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之间的封闭空间内。
即,以上述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的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301相接触的状态在其内部形成封闭空间,从而在该封闭空间内残留沿着上述框架100移动的冷气及热气,借助所残留的该冷气及热气互相排斥的作用,防止室外热气流入到室内,并且防止室内的冷气放出到室外。
相反,在冬季的情况下,借助与上述相同的原理,阻断室外的冷气流入到建筑物的内部,并防止室内的热气放出到建筑物的外部。
另一方面,若沿着上述导向器101使上述窗户W滑动,则上述窗户W以借助上述毛条304支撑的状态移动,由此防止发生移动或者杂质流入到上述窗户W之间。
并且,在用上述窗户W封闭室内空间的状态下,上述毛条304以紧贴于上述窗户W的上部、下部的侧面的状态,阻断冷气或热气通过上述框架100流入到上述窗户W之间,由此防止在上述窗户W产生湿气。
如上所述,用于覆盖以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的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301相接触的方式而相向的框架100的侧面的结构,相向的框架100的侧面被第一隔热材料200、第二隔热材料300覆盖,来阻断室内、室外的热气或冷气通过框架100放出或流入,使室内一直维持相同的温度,由此降低耗能量,据此节减室内温度维持费用,并提高产品的可靠度,支撑突部303和第二隔热材料300形成为一体,不接收框架100的冷气或热气,借助毛条304,使冷气或热气无法流入到窗户W之间,由此在窗户W之间不产生湿气或水分。
以上所说明的只不过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隔热性壁体框架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以下发明要求保护范围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只要是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就能够实施各种变更,且上述变更被视为具有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隔热窗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隔热窗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隔热窗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热窗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热窗框.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窗框,上述隔热窗框在相向的一对框架之间的上部、下部结合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使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相接触,用于覆盖相向的框架的侧面部,从而防止室外的热气或冷气通过框架流入到室内或者室内的热气或冷气放出到室外。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相向的框架的侧面被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覆盖,阻断室内、室外的热气或冷气通过框架放出或流入,且室内温度一直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