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纱窗装置,特别是一种以薄铁代替好木材的措施,薄铁又是以加工成品后裁下的边角余料而成型为结构新颖具有弹性形变和色彩鲜艳的无钉窗纱固定器。 现有纱窗,随意制造和安装,而且都是尚好的木材才能做窗框,特别是北方尤为突出,因为基本建设中不包括此项,于是千家万户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尚好的木材通过不同渠道白白地流失了,而且当人们外出需要关好门窗时,纱窗的拆卸又给人们增添了不少的烦琐。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纱窗,其结构独特及用材新颖,色彩鲜艳,装,卸,换方便,通透性及密封性好。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其构造分上盖和底座两部分,皆为扁长方体框,在盖与底座之间形成弯折的结构,当加压受力后靠其弹性形变的应力过程达到装,拆与夹紧之目的,见图1在直角拐角处均留有不焊处即为此目的的结构。弹性形变后盖与底座的间隙很小(0.2-2)mm,又加以路径的曲折(见图2),从而摩擦固定铁纱。
本发明的长处在于:窗纱组装方便,将窗纱置于对正后的上盖与底座之间,用手或木锤瞬间用力下压,弹性形变后(即应力消除)靠摩擦夹紧铁纱,无需任何联接螺钉固定。按照上述地相反过程,用双手将盖上提,克服盖与底座间的弹性形变的应力后即能迅速将盖取下,达到更换新纱之目的。
本发明的长处之二是:将纱窗固定在钢窗上和在钢窗上拆下纱窗很是便当,其具体结构是,在底座上下两短边的中间部位各焊上一个一定间隙的铁片(间隙视钢窗是空,实腹而定)。安装时只要将纱窗紧贴钢窗后上提一下(见图4),使钢窗的上沿卡在纱窗的上部铁片间隙中,然后下压一下,使钢窗的下沿卡在纱窗的下部铁片间隙中,即将纱窗的上下两铁片分别卡在钢窗的上下两沿即可,照此办理拆卸亦甚便。
本发明长处之三是:风天,雨天及外出时不必将纱窗摘下即可将钢窗关上,因为钢窗关闭时窗和框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纱窗铁片的厚度。
本发明的长处之四是:密封性强,它是这样来保证的,在纱窗底座的两长边的边缘处各有90°折角,见图2,折角后高度以(5-20)MM为宜,这样一来就弥补了底座在长度方向刚性差的弱点,从而保证了钢窗和纱窗的配合严密。
本发明的长处之五是:富有装饰性,在上盖及铁纱上着有色彩鲜艳,轻柔而明快的颜色,及时代感丰富的图案的油漆,由于新的油漆涂层从而使原纱窗延长使用寿命两年左右。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全貌。
图3是本发明的水平剖视图。
图2是图1沿AA的剖面图,比例1∶1。
图4是图1沿B-B的剖面,比例1∶1。
参照图1,展示了铁纱窗的组合外貌形式及其相对位置关系(铁纱窗底座[1]-铁纱窗上盖[2]-铁纱[3])。特别是在上盖铁框[2]着有色彩鲜艳的紫,红,白,蓝,黄相间的颜色,在铁纱上配有时尚的图案将为纱窗及整个楼房的外观全貌增辉不少。
图2是以剖面图形式,比例1∶1,它展示了底座[1]铁纱[3]及上盖[2]三者之间的配合状况,折弯处的结构细部均一清二楚,其夹角为90°-120°。
图 是以水平剖视图形式展示了,剖视后所看到的底座,铁纱,上盖三者的配合状况,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就更清楚了。
图4是以剖面图形式展示了钢窗与纱窗的配合状况。
通常情况下,铁纱需三年左右更换一次,若着图案及色彩后,使用寿命将延长一至二年,更换时只需将新铁纱换上,而铁框不必更换一直用下去,它无塑料制品老化脆裂及变形等弊病。
图4中,G-纱窗,H-钢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