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抬升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0243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7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13345.0

申请日:

2014.01.10

公开号:

CN104770993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47B 91/06申请公布日:201507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B 91/06申请日:20140110|||公开

IPC分类号:

A47B91/06; B60B33/04

主分类号:

A47B91/06

申请人:

叶廷仁; 刘天仁

发明人:

叶廷仁; 刘天仁; 杨礼鸿; 林允中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市光复路二段101号工程一馆R5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代理人:

王玉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自动抬升装置,其安装于乘载装置底部的轮子与轮子支架之间,并主要包括:支架结合件、轮子结合块、第二卡接件、以及挡板。特别地,本发明自动抬升装置简单地装设于该轮子与该支架之间;如此,当具有该轮子与该轮子支架的乘载装置,例如:点滴架、办公椅、工业用椅、工业用桌、或者行李箱,移动中遭遇前方障碍物时,点滴架底部的轮子便可以借此自动抬升装置的作用而自动地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使用者在移动该乘载装置之时因受到前方障碍物的影响,进而发生跌倒受伤的事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动抬升装置,装设于乘载装置底部的轮子与轮子支架之 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结合件,借由上结合轴而结合于该轮子支架底部,且该框架两端 分别具有第一卡接件与第一枢接件;
轮子结合块,以其第二枢接件结合于该第一枢接件的方式而连接该支 架结合件,并且该轮子结合块借由一下结合轴结合至该轮子;
第二卡接件,设置于该轮子结合块之上,并与该第一卡接件相互卡 接,其中,该第二卡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以及
挡板,结合于该轮子结合块并位于该第二卡接件的下方,且该挡板垂 直于水平面;
其中,当该轮子滑动并遭遇障碍物时,会受到该障碍物的推挤并使得 该轮子结合块朝逆时针方向而以小角度枢动;同时,该挡板的顶端会推挤 该第二卡接件的该第二凸部,使得该第二卡接件脱离与该第一卡接件的卡 接关系;
其中,当该第二卡接件脱离与该第一卡接件的卡接关系并且该轮子持 续地滑动时,该第二卡接件亦持续性地受到该挡板的推挤,进而使得该第 二卡接件的该第一凸部位于该第一卡接件的下方;进一步地,当该轮子持 续地滑动时,该轮子结合块朝逆时针方向以大角度枢动,使得该挡板与该 轮子自动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插销,用以插入该第一枢接件与该第二枢接件,使得该第二枢接件结 合于该第一枢接件;
二第一螺固元件,用以插入该第一枢接件与该支架结合件之间,使得 该第一枢接件结合于该支架结合件;
二第二螺固元件,用以插入该第一卡接件与该支架结合件之间,使得 该第一卡接件结合于该支架结合件;
二扭转弹簧,分别设置于该插销之两端,用以与该轮子被抬升并越过 该障碍物之后,将该轮子结合块、该第二卡接件、该挡板、以及该轮子复 归至原位;以及
螺钉,用以自该支架结合件的底部螺入该上结合轴,使得该支架结合 件通过该上结合轴而结合于该轮子支架底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设于该 第二卡接件前端的上表面,且该第二凸部设于该第二卡接件后端的下表 面,并且该第二卡接件前端更形成有弧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接件底端 形成卡接部,用以卡接该第二卡接件的前端,并且该卡接部的底部表面形 成有斜面。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多个第一结合杆,用以插入该轮子结合块与该第二卡接件的后端,使 得该第二卡接件设置于该轮子结合块之上;
多个第二结合杆,用以插入该轮子结合块与该挡板,使得该挡板设置 于该轮子结合块之上;
多个压缩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结合杆与所述第二结合杆之 上,并介于所述第一结合杆与该轮子结合块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结合杆与 该轮子结合块之间;以及
多个螺帽,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结合杆与所述第二结合杆之上,用以 固定所述第一结合杆穿设于该第二卡接件与该轮子结合块之间,并固定所 述第二结合杆穿设于该挡板与该轮子结合块之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乘载装置为点滴 架,且该多个该轮子与该轮子支架构成该点滴架的基座机构。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乘载装置为办公 椅,且多个该轮子与该轮子支架构成该办公椅的基座机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子结合块借由 下结合轴结合至该轮子。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乘载装置选自于 下列群组织的任一者:工业用椅、工业用桌、与行李箱。

10.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子与该轮子 支架构成一万向轮组。

说明书

自动抬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轮子抬升装置,特别是关于安装于乘载装置,例如 点滴架、办公椅、工业用椅、工业用桌、或者行李箱底部的轮子与轮子支 架之间的一种自动抬升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接受输液的病患而言,点滴架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医疗辅助设 备,原因在于接受输液病患必须借由点滴输液的方式,进而将葡萄糖、生 理食盐水、电解质、胺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素输入体内,借此方式保持体 内的水分平衡与基本的生理需求。
请参阅图1,现有习用的一种点滴架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现有习用 的点滴架1’主要由基座11’、支撑杆12’与吊架13’所组成,其中,该基座 11’包括轮子支架111’与多个轮子112’。并且,请继续地参阅图2,该现有 习用的点滴架的基座的移动示意图。通常接受输液的时间为持续性的,因 此,一旦接受输液的病患有行动的需求时,病患必须携带着点滴架1’一同 行动。
然而,如图2所示,当病患拿着点滴架行走时,必须在遭遇前方障碍 物2’时抬起点滴架1’的基座11’,进而通过该障碍物2’;但是,对于因病住 院且必须接受持续性输液的病患而言,尤其是老人与幼童病患,他们因缺 乏足够的力量而无法完全地抬高点滴架1’基座11’,或者无法平衡地抬高点 滴架1’;因此,当老人或者幼童病患拿着点滴架1’行走并遭遇到前方障碍 物2’时,经常因为不平衡而发生跌倒受伤的情事,这样的情况院方所不乐 见的。因此,经由上述,本人可以明确得知的是,目前所现有习用的点滴 架1’仅提供轮子滚动功能,并不包括任何“易于跨越障碍物”的设计,所 以,现有习用的点滴架1’在机构设计上仍具有缺陷与不足而无法因应实际 使用上的需求。
因此,有鉴于目前所现有习用的点滴架1’在机构设计上仍具有缺陷与 不足而无法因应实际使用上的需求,本发明人极力加以研究发明,终于研 发完成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抬升装置,该自动抬升装置可结合至乘载装置(例 如点滴架)的轮子与轮子支架之间,以使得该乘载装置能够遭遇前方障碍物 时,自动地被抬升并通过该障碍物。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点滴架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 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自动抬升 装置,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点滴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 结构的自动抬升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主要装设于乘载装置的 轮子与轮子支架之间;其中,该轮子与该轮子支架来自于点滴架的基座机 构之中;或者,该轮子与该轮子支架亦可来自于办公椅的基座机构之 中;并且,该轮子与该轮子支架亦可来自于工业用椅、工业用桌或者行李 箱的万向轮组之中。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抬升装置,装设于乘载装置底部的轮子与轮子支架 之间,其中包括:支架结合件,借由上结合轴而结合于该轮子支架底 部,且该框架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卡接件与第一枢接件;轮子结合块,以其 第二枢接件结合于该第一枢接件的方式而连接该支架结合件,并且该轮子 结合块借由一下结合轴结合至该轮子;第二卡接件,设置于该轮子结合块 之上,并与该第一卡接件相互卡接,其中,该第二卡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 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以及挡板,结合于该轮子结合块并位于该第二卡接 件的下方,且该挡板垂直于水平面;其中,当该轮子滑动并遭遇障碍物 时,会受到该障碍物的推挤并使得该轮子结合块朝逆时针方向而以小角度 枢动;同时,该挡板的顶端会推挤该第二卡接件的该第二凸部,使得该第 二卡接件脱离与该第一卡接件的卡接关系;其中,当该第二卡接件脱离与 该第一卡接件的卡接关系并且该轮子持续地滑动时,该第二卡接件亦持续 性地受到该挡板的推挤,进而使得该第二卡接件的该第一凸部位于该第一 卡接件的下方;进一步地,当该轮子持续地滑动时,该轮子结合块朝逆时 针方向以大角度枢动,使得该挡板与该轮子自动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插销,用以插入该第一枢 接件与该第二枢接件,使得该第二枢接件结合于该第一枢接件;二第一螺 固元件,用以插入该第一枢接件与该支架结合件之间,使得该第一枢接件 结合于该支架结合件;二第二螺固元件,用以插入该第一卡接件与该支架 结合件之间,使得该第一卡接件结合于该支架结合件;二扭转弹簧,分别 设置于该插销之两端,用以与该轮子被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之后,将该轮 子结合块、该第二卡接件、该挡板、以及该轮子复归至原位;以及螺 钉,用以自该支架结合件的底部螺入该上结合轴,使得该支架结合件通过 该上结合轴而结合于该轮子支架之底部。
前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设于该第二卡接件前端 的上表面,且该第二凸部设于该第二卡接件后端的下表面,并且该第二卡 接件前端更形成有弧面。
前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接件底端形成卡接部,用 以卡接该第二卡接件的前端,并且该卡接部的底部表面形成有斜面。
前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第一结合杆,用以插 入该轮子结合块与该第二卡接件的后端,使得该第二卡接件设置于该轮子 结合块之上;多个第二结合杆,用以插入该轮子结合块与该挡板,使得该 挡板设置于该轮子结合块之上;多个压缩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结合 杆与所述第二结合杆之上,并介于所述第一结合杆与该轮子结合块之 间,以及所述第二结合杆与该轮子结合块之间;以及多个螺帽,分别套设 于所述第一结合杆与所述第二结合杆之上,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结合杆穿设 于该第二卡接件与该轮子结合块之间,并固定所述第二结合杆穿设于该挡 板与该轮子结合块之间。
前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乘载装置为点滴架,且该多个该 轮子与该轮子支架构成该点滴架的基座机构。
前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乘载装置为办公椅,且多个该轮 子与该轮子支架构成该办公椅的基座机构。
前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子结合块借由下结合轴结合至 该轮子。
前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乘载装置选自于下列群组织的任 一者:工业用椅、工业用桌、与行李箱。
前述的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子与该轮子支架构成万向轮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 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抬升装置,装设于乘载装置底部的轮 子与轮子支架之间,并包括:支架结合件,借由上结合轴而结合于该轮支 架的底部,且该框架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卡接件与第一枢接件;轮子结合 块,以其第二枢接件结合于该第一枢接件的方式而连接该支架结合件,并 且该轮子结合块借由下结合轴结合至该轮子;第二卡接件,设置于该轮子 结合块之上,并与该第一卡接件相互卡接,其中,该第二卡接件的两端分 别设有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以及挡板,结合于该轮子结合块并位于该第 二卡接件的下方,且该挡板垂直于水平面;其中,当该轮子滑动并遭遇障 碍物时,会受到该障碍物的推挤并使得该轮子结合块朝逆时针方向而以小 角度枢动;同时,该挡板的顶端会推挤该第二卡接件的该第二凸部,使得 该第二卡接件脱离与该第一卡接件的卡接关系;其中,当该第二卡接件脱 离与该第一卡接件的卡接关系并且该轮子持续地滑动时,该第二卡接件亦 持续性地受到该挡板的推挤,进而使得该第二卡接件的该第一凸部位于该 第一卡接件的下方;进一步地,当该轮子持续地滑动时,该轮子结合块朝 逆时针方向以大角度枢动,使得该挡板与该轮子自动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自动抬升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 果:(1)本发明自动抬升装置装设于乘载装置的轮子与轮子支架之间,其 中,该轮子与该轮子支架来自于点滴架的基座机构之中;或者,该轮子与 该支架亦可来自于办公椅的基座机构之中;并且,配合不同的轮子结 构,本发明自动抬升装置亦可安装至万向轮组轮架与轮子之中,进而被应 用于工业用椅、工业用桌椅及行李箱之中。(2)借由上述之设置,当该乘载 装置于移动中遭遇前方障碍物时,其底部的轮子便可以借由本发明自动抬 升装置的作用而自动地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可以 有效地防止使用者在移动该乘载装置之时因受到前方障碍物影响而导致重 心不稳,进而发生跌倒受伤的事情。(3)并且,当安装有本发明自动抬升装 置的点滴架在移动中遭遇前方障碍物时,点滴架下方的轮子便可以借由本 发明自动抬升装置的作用而自动地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重要的是,这样 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老人或者幼童病患拿着点滴架行走时因受到前方障 碍物影响而导致重心不稳,进而发生跌倒受伤的事情。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习用的一种点滴架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习用的点滴架基座的移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自动抬升装置与轮子及轮子支架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自动抬升装置与轮子及轮子支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5A是点滴架的立体图;
图5B是办公椅的立体图;
图6是自动抬升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自动抬升装置与轮子及轮子支架的第二立体组合图;
图8A与图8B是自动抬升装置的实际应用动作图。
【符号说明】
<本发明>
1: 自动抬升装置               4: 轮子
3: 轮子支架                   5: 障碍物
1a: 点滴架                    11a: 基座机构
1b: 办公椅                    11b: 基座机构
11: 支架结合件                12: 轮子结合块
13: 第二卡接件                14: 挡板
15: 插销                      16: 第一螺固元件
17: 第二螺固元件              18: 扭转弹簧
19: 螺钉                      1A: 第一结合杆
1B: 第二结合杆                1C: 压缩弹簧
1D: 螺帽                      111a: 上结合轴
111: 第一卡接件               112: 第一枢接件
121: 第二枢接件               122: 下结合轴
133: 弧面                     131: 第一凸部
132: 第二凸部                 1111:卡接部
1112: 斜面
<现有习知>
1’:  点滴架                  11’:  基座
12’:  支撑杆                 13’:  吊架
111’: 轮架                   112’: 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抬升装置其具体 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3与图4,是本发明一种自动抬升装置与轮子及轮子支架的立 体组合图与立体分解图。如图3与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自动抬升装置1 装设于轮子4与轮子支架3之间,其中,该轮子4与该轮子支架3来自于 点滴架1a的基座机构11a之中;或者,如图5A与图5B所示,该轮子4与 该轮子支架3亦可来自于办公椅1b的基座机构11b之中。
继续地参阅图3与图4,并请同时参阅图6,该自动抬升装置的分解图。 如图所示,该自动抬升装置1包括:支架结合件11、轮子结合块12、第二 卡接件13、挡板14、插销15、二第一螺固元件16、二第二螺固元件 17、二扭转弹簧18、螺钉19、多个第一结合杆1A、多个第二结合杆 1B、多个压缩弹簧1C、以及多个螺帽1D。其中,该支架结合件11借由上 结合轴111a而结合于该轮子支架3的底部,且该框架11的两端分别具有 第一卡接件111与第一枢接件112。结合时,以该螺钉19自该支架结合件 11的底部螺入该上结合轴111a,使得该支架结合件11通过该上结合轴111a 而结合于该轮子支架3的底部。
并且,该轮子结合块12以其第二枢接件121结合于该第一枢接件112 的方式而连接该支架结合件11,且该轮子结合块12借由下结合轴122结合 至该轮子4。在此,必须补充说明的是,虽然图4的组合图绘示轮子结合块 12借由下结合轴122而结合至该轮子4,但并非以此限制轮子结合块12与 轮子4的结合方式。实际应用时,仍需考虑不同的轮子4之结构而变换轮 子结合块12与轮子4的结合方式。请参阅图7,本发明的自动抬升装置与 轮子及轮架的第二立体组合图,如图7所示,配合不同的轮子4结构,该 轮子结合块12的底部延伸出轮架123,用以结合并固定该轮子4。通 常,这种以轮架123固定轮子4的方式应用于万向轮(all-around wheel) 之中,而万向轮经常见于工业用椅、工业用桌椅及行李箱之中。
承上述说明,该二第一螺固元件16用以插入该第一枢接件112与该支 架结合件11之间,使得该第一枢接件112结合于该支架结合件11。该插销 15则插入该第一枢接件112与该第二枢接件121,使得该第二枢接件121 结合于该第一枢接件112。该二扭转弹簧18则分别设置于该插销15的两 端,用以在该轮子4被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5之后,将该轮子结合块 12、该第二卡接件13、该挡板14、以及该轮子4复归至原位。
该二第二螺固元件17插入该第一卡接件111与该支架结合件11之 间,使得该第一卡接件111结合于该支架结合件11,并与该第一卡接件111 相互卡接。该多个第一结合杆1A插入该轮子结合块12与该第二卡接件13 之后端,使得该第二卡接件13设置于该轮子结合块12之上,并与该第一 卡接件111相互卡接;如图所示,第二卡接件13的前端形成有弧面 133,且该前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凸部131;且,该第二卡接件13的后端的 下表面设有第二凸部132。另外,第一卡接件111的底端形成卡接部 1111,且该卡接部1111之底部表面形成有斜面1112;本发明中,预设 地,该第二卡接件13的之前端卡接该卡接部1111之上。
继续地,该多个第二结合杆1B插入该轮子结合块12与该挡板14,使 得该挡板14设置于该轮子结合块12上并位于该第二卡接件13之下方,且 该挡板14垂直于水平面。再者,该多个压缩弹簧1C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 结合杆1A与所述第二结合杆1B之上,并介于所述第一结合杆1A与该轮子 结合块1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结合杆1B与该轮子结合块12之间。最后,该 多个螺帽1D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结合杆1A与所述第二结合杆1B之上,用 以固定所述第一结合杆1A穿设于该第二卡接件13与该轮子结合块12 之间,并固定所述第二结合杆1B穿设于该挡板14与该轮子结合块12之间。
如此,上述之说明已清楚、完整地揭露本发明自动抬升装置的所有构 件及其对应功能。接着,将继续通过动作图的辅助来加以说明本发明自动 抬升装置的技术特征。继续地参阅图4与图6,并请同时参阅图8A与图8B 图,是本发明自动抬升装置的实际应用动作图。如图8A所示,该自动抬升 装置1安装于轮子4与轮子支架3之间,并且,其中,当该轮子4滑动并 遭遇障碍物5时,该挡板14首先受到障碍物5的推挤,进而沿着该多个第 二结合杆1B而往后滑动;此时,挡板14的顶端会进一步推挤第二卡接件 13后端下表面的第二凸部132,进而使得第二卡接件13也沿着该多个第一 结合杆1A往后滑动,进而脱离与该第一卡接件111的卡接关系。进一 步地,由于轮子4持续性地滑动,因此向后滑动的挡板14会通过所述压缩 弹簧1C而推挤该轮子结合块12,使得轮子结合块12朝逆时针方向而以小 角度枢动。
如图8A所示,在第二卡接件13前端的弧面133沿着该卡接部1111底 部表面的斜面1112而滑出该第二卡接件13的底部时,并使得该第二卡接 件13的该第一凸部131位于该第一卡接件111下方的情况下,该第二卡接 件13完全脱离与该第一卡接件111的卡接关系;此时,如图8B所示,由 于该轮子4持续地滑动,因此,该轮子结合块12将因为受到挡板14持续 性地推挤而朝逆时针方向以大角度枢动,使得该挡板13与该轮子4自动抬 升并越过该障碍物5。
最后,如图8B所示,当轮子4自动地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5之后,设 置于插销15两端的二扭转弹簧18即施力于该轮子结合块12顶部的第二枢 接件121,使得轮子结合块12朝顺时针方向枢动;并且,枢动的轮子结合 块12通过所述压缩弹簧1C而推挤该挡板14与该第二卡接件13,借此方式 使得将该轮子结合块12、该第二卡接件13、该挡板14、以及该轮子4复归 至原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自动抬升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动抬升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动抬升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抬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抬升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自动抬升装置,其安装于乘载装置底部的轮子与轮子支架之间,并主要包括:支架结合件、轮子结合块、第二卡接件、以及挡板。特别地,本发明自动抬升装置简单地装设于该轮子与该支架之间;如此,当具有该轮子与该轮子支架的乘载装置,例如:点滴架、办公椅、工业用椅、工业用桌、或者行李箱,移动中遭遇前方障碍物时,点滴架底部的轮子便可以借此自动抬升装置的作用而自动地抬升并越过该障碍物,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