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螺旋钻孔泵送砼成桩后插钢筋笼施工工艺及钢筋笼导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工艺及设备,特别是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灌注桩有振动沉管灌注桩、泥浆护壁灌注桩、螺旋钻孔无砂砼灌注桩。
一、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为:
1.启动振动锤,将桩管沉至设计深度;
2.在桩管内下放钢筋笼至设计标高;
3.向桩管内投放砼料;
4.拔管成桩。
其缺点是当地基土层含有较厚的砂层时,振动沉管无法穿过砂层;且振动锤功率较大,并位于桩管顶部,施工时有较大的噪音,在市区内施工存在较大困难;另外振动沉管灌注桩易产生缩颈现象。
二、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工艺为:
1.旋挖钻机(或正反循环钻机)通过泥浆护壁钻孔至设计深度;
2.在泥浆护壁的桩孔内下放钢筋笼;
3.下放水下砼灌注导管至一定深度;
4.灌注水下砼。
其缺点是由于采用泥浆护壁,泥浆排放量大,易造成施工场地泥浆污染;另外施工效率低,且施工费用高。
三、螺旋钻孔无砂砼灌注桩施工工艺:
1.长螺旋钻机旋转钻进(将桩孔内的土体带出)至设计标高;
2.通过桩管向钻头端注水泥浆边拔桩管;
3.在水泥浆护壁的桩孔内下放钢筋笼(水泥补浆管绑扎在钢筋笼上随钢筋笼下放至设计标高);
4.向桩孔内倒入碎石;
5.通过绑扎在钢筋笼上的水泥补浆管再次补浆,将桩底和桩身的杂质排出桩身。
其缺点是由于采用水泥浆护壁及水泥浆再次补浆,水泥浆排放量大,会造成水泥浆污染及施工场地桩间土挖运困难;桩头砼强度低、易破坏;施工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螺旋钻孔泵送砼成桩后插钢筋笼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设备,解决灌注桩泥浆或水泥浆护壁造成泥水污染的问题,并解决施工噪音大、造价高的问题,还解决在地下水较高、地基土中含砂层较厚时,容易产生缩颈,施工速度速度慢、施工质量不能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长螺旋钻孔泵送砼成孔后插钢筋笼施工工艺的施工步骤如下:
a、钻孔;
b、向桩孔内灌满素砼;
c、将制作好的钢筋笼与钢筋笼导入装置连接,吊至桩孔上;
d、起动钢筋笼导入装置的振动锤,通过振动锤的激振力将钢筋笼送入素砼桩身内至设计标高;
e、拔出钢筋导入装置,成桩。
上述a步骤中,钻孔的方式是采用液压钻机或螺旋钻机取土成孔。
上述c步骤中,钢筋笼导入装置与钢筋笼是分步起吊后组装。
上述c步骤中,钢筋笼导入装置与钢筋笼是组装连接后再一同起吊。
这种钢筋笼导入装置的钢筋笼导入管贯穿钢筋笼、并与钢筋笼底部连接,钢筋笼导入管上端与振动锤连接。
上述钢筋笼导入管上端固定有夹头,夹头与振动锤下方地夹具配合相连。
上述钢筋笼导入管的导入头是圆管形或圆锥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长螺旋钻机成孔,通过砼输送泵边压砼边拔管直至成桩,不需泥浆或水泥浆护壁,噪音小、造价低、防止泥水污染;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砂层较厚时,不会出现穿不透及孔壁坍塌的问题,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好;施工无泥浆或水泥浆的污染,施工造价较低;螺旋钻钻孔泵压砼成素砼桩,振动锤通过钢筋笼导入管下放钢筋笼至设计标高;施工环节少,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工工艺的a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施工工艺的b步骤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施工工艺的c步骤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施工工艺的d步骤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施工工艺的e步骤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钢筋笼导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
图1是步骤a,长螺旋钻机成孔至设计标高;
图2是步骤b,边拔钻,边泵入砼,成素砼桩;
图3是步骤c,钢筋笼就位,吊至桩孔上;
图4是步骤d,起动钢筋笼导入装置的振动锤,将钢筋笼送至设计标高;
图5是步骤e,拔出钢筋导入管成桩。
这种长螺旋钻孔泵送砼成桩后插钢筋笼的施工工艺,是采用长螺旋钻机6成孔,通过弯管7向孔内泵送砼,形成素砼桩8;将制作好的钢筋笼1与钢筋笼导入管2相连接并吊起,移至已成桩的桩孔内;起吊振动锤3至笼顶,通过振动锤下的夹具4夹住钢筋笼导入管上端的夹头5;起动振动锤通过钢筋笼导入管将钢筋笼送入桩身素砼内至设计标高,拔出钢筋导入装置,即可成桩。
图6是与该施工工艺配套的钢筋笼导入装置的实施例,钢筋笼导入管2贯穿钢筋笼1、并与钢筋笼底部连接,钢筋笼导入管上端与振动锤3连接。为更好地工作,上述钢筋笼导入管上端固定有凸物状的夹头5,夹头与振动锤下方的夹具4配合相连。钢筋笼导入管的导入头可以是圆管形或圆锥形。
实施例二,将制作好的钢筋笼与钢筋笼导入管分步起吊后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