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开盖及冲水的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便器,尤指一种可自动开盖及冲水的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坐便器大多由底座、坐圈、上盖和水箱组成。在不使用时,为防止散出异味,坐圈和上盖并不打开。当使用时,使用者需要用手将上盖打开,使用不便;又由于上盖极易沾染细菌,所以使用很不卫生,特别是在宾馆或医院就更是如此。每位使用者在使用完坐便器后,都需要扳手水箱扳手控制冲水,水箱的扳手也就成了传染病的又一传播途径。
另外,由于现在普遍使用的水箱,其扳手的动作不能控制水箱出水量的大小,这就不同程度的造成了用水量的增加,浪费了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卫生、节水,且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的可自动开盖及冲水的坐便器。
为实现上述目地,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可自动开盖及冲水的坐便器,它包括底座、坐圈、上盖、水箱及一套拉杆装置;
所述的拉杆装置分为两组:一组为踏板控制拉杆装置,另一组为坐圈控制拉杆装置;
所述的踏板控制拉杆装置设置在底座内,其包括踏板、上盖控制拉杆及水箱控制拉杆,该踏板通过铰链与底座连接,上盖控制拉杆和水箱控制拉杆下端均固定在踏板上,上端分别与上盖及水箱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的坐圈控制拉杆装置,坐圈的前端通过铰链与底座连接,在座圈与底座之间适当位置设有弹簧,座圈与水箱控制拉杆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水箱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的水箱中将上水部分、冲水部分和副水箱部分增加一控制开关,开关与踏板和坐圈控制的拉杆联接。
由于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故其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方便。由于本发明所设有的各个拉杆装置,在使用者站到踏板上时,带动上盖的拉杆动作,使上盖打开;水箱控制拉杆同时动作,水箱上水;当人离开踏板,水箱出水塞在拉杆的控制下可自动冲水。
2、卫生。由于拉杆装置的设置,上盖、水箱可自动工作,省去了使用者直接用手的操作,同时减少了细菌的交叉传染,另有坐圈清洁装置,及时擦拭,使坐便器的使用更加卫生。
3、节水。由于水箱控制拉杆的使用,因此可能出现,在浮子还没有到达动作位置时,因使用者离开踏板,使水箱进水停止,从而减少了冲水时的用水量,达到了节水的目的。
4、去除异味。由于排风设施的设置,使得产生的异味及时清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及上盖部分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坐圈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水箱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排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坐圈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可自动开盖及冲水的坐便器,它包括底座1、坐圈2、上盖3、水箱4及一套拉杆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是指坐便器现有的支撑底座及容置拉杆装置于其中的封闭体的合体(下述部件是基于此结构下设置)。
所述的拉杆装置分为两组:一组为踏板控制拉杆装置,另一组为坐圈控制拉杆装置;
所述的踏板控制拉杆装置设置在底座1中,其包括踏板11、上盖控制拉杆12及水箱控制拉杆13,该踏板11通过铰链14与底座1连接,上盖控制拉杆12和水箱控制拉杆13下端均固定在踏板11上,上端分别与上盖及水箱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的坐圈控制拉杆装置:坐圈2的前端通过铰链24与底座1连接,在座圈与底座之间适当位置设有弹簧21,座圈上固定有水箱控制拉杆22,拉杆的另一端与水箱控制开关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踏板11设置在底座的最下部,其一端通过铰链14与底座1连接;在踏板11尾端适当位置设有波浪形的固定板111,用于将水箱控制拉杆13固定在踏板的不同位置,在踏板11头端的平面上设有不规则的防滑小凸起112。
所述的一对上盖控制拉杆12分立于踏板两侧;每根拉杆由前、中、下三段组成,三段间通过铰链124连接;前段121的一端与上盖2连接,另一端与中段122连接,并通过下段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水箱控制拉杆13两下段通过一横杆125连接,所述横杆可固定于踏板11的波浪形固定板111的不同位置下,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控制出水量的不同;在下段上设有一小突起,用于在不使用踏板控制上盖时,仅使用坐圈将上盖2固定。
所述的水箱控制拉杆13,其下端固定在踏板11上,上端与水箱控制开关连接。
如图3所示,在坐圈的两侧面设有一小突起23,用以配合上盖控制拉杆将上盖固定。
如图4所示,根据拉杆装置的要求,对现有坐便器水箱进行了改进,所述的水箱4是在原有水箱的内架设一支架41;上水部分、冲水部分和副水箱部分增加同一控制开关。
所述的控制开关分为横杆421、联接杆422和控制杆423;横杆421通过铰链固定在支架41上,一端与踏板和坐圈控制拉杆联接,另一端通过联接杆422与控制杆423联接;控制杆的一端固定有弹簧44,另一端联接有入水管45的活塞、冲水塞子47和副水箱塞子48。
在踏板处于原始位置时,控制开关在弹簧44的拉力作用下,将入水管关闭;当水箱控制拉杆在踏板和/或坐圈的拉动下向下移动时,拉杆带动控制开关动作,使入水管活塞向上打开,水箱进水;当水箱进水到达一定水位,浮子43开始工作,浮子43向上运动,根据杠杆原理,使出水管46被关闭。
所述的浮子43设计为卡片、挂钩的形式;根据卡片在挂钩上的位置,控制水箱入水量的多少。
如图5所示,为消除坐便器中的异味,在坐便器和回水管之间增设一排风通道50,并装设有排风扇51。所述排风扇的开关511可与踏板的水箱控制拉杆连接,或与坐圈的水箱控制拉杆连接,在拉杆动作的同时启动排风扇51,如此设计可以使坐便器在使用的同时便开始排出异味。
为使此排风通道在不使用时不会有异味返回,在回水管处设有一挡板52,用以阻断回水管与坐便器之间的通路。所述的挡板上端固定,下端系有一拉线521,拉线与排风扇的开关511相连,并同时动作。
为更好的阻止异味返回,可将坐便器和回水管之间的排风通道50设计为倾斜状,并从水箱出水口引出一细水管501接入通道中。当使用者使用完离开踏板后,档板不再受到拉力,便回到原位置挡住排风通道50;此时,从细水管501流出的水流到倾斜的通道与挡板间形成的三角区域,将挡板封住,起到水封的作用,使异味不会在不排风时返回。
在上盖中段区域的适当处设置一用于坐圈清洁的装置(参见图6)。所述的用于坐圈清洁的装置包括一横杆上带有擦拭物的支杆,该支杆以上盖中点处为转动支点,支杆的垂直长度以正好满足能擦拭坐圈全程为准。该擦拭物可用海绵、棉布等,该擦拭物可套于横杆上,随之滚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1、初始状态:上盖盖好,水箱无水、踏板及坐圈控制拉杆装置处于不动作的位置。
2、使用踏板时的过程:踏板受力向下,带动上盖及水箱控制拉杆同时向下;由于上盖控制拉杆前段、中段固定在底座上,故上盖在控制拉杆的带动下打开;水箱控制拉杆向下移动,带动水箱控制开关动作,主、副水箱的冲水塞塞住,水箱开始上水。
在安装了排风装置的情况下,排风装置同时起动,实现在使用时同时排风。
3、使用坐圈时的过程,分为两种情况:
小孩使用时,由于小孩坐下时,双脚够不到踏板,故踏板回到原始位置,水箱的控制由坐圈的水箱控制拉杆实现;上盖由设置在上盖控制拉杆上的突起和设置在坐圈上的突起固定;
成人使用者坐在坐圈上的同时,双脚还可以踩在踏板上,上盖和水箱的控制仍然由踏板控制,在座圈的水箱控制拉杆的上端设置有一段空间,作为自由行程,以免水箱控制开关在踏板、坐圈控制拉杆同时作用时,过分受力折断。
4、使用后的冲水过程:当使用者离开踏板时,踏板复位,上盖关闭;水箱控制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主、副水箱的塞子开启,实现冲水;
在安装了排风装置的情况下,排风装置同时关闭,挡板放下,有少量水流入,将挡板水封。
5、坐圈清洁过程:随着坐圈上盖的掀开,带动支杆逐步打开至贴合坐圈上盖随之立住,其上的擦拭物完成去程的擦拭;当坐圈上盖的盖合时,支杆又随之逐步落下,其上的擦拭物完成回程的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