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带炉的锅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锅炉,特别是涉及按需变换层煤层位置,阻隔锅炉排烟对锅炉房污染,建立供集中挥发分回流的煤层通路的无烟筒锅炉。
背景技术:
本发明在于解决将锅炉煤层的氧化层在上,还原层在下,从而使还原层产生的一氧化碳向上穿过氧化层时进行燃烧。为此目的,在解决分层进煤,分层按需供风的同时,实现按需置换燃烧煤层的位置,现有技术方案无法解决。
已有排烟回流锅炉(申请号:00120972.8)(专利号:Z101204197.1),用于手烧层燃时,由于手烧间断投煤量集中,造成烟煤燃烧初期挥发分过于集中,难以全部穿过厚而密集的煤层形成循环回流燃烧,因此,仅适用于挥发分较小的无烟煤作燃料,此类锅炉无烟筒,锅炉排放直接污染锅炉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将层燃锅炉分层进煤,分层按需供风的同时,实现各层燃烧煤层按需置换,并在燃烧煤层中建立供挥发分穿过的循环回流通道,在锅炉正常运行中,阻隔锅炉排烟到排污间或室外,实现锅炉填煤,出碴,置换煤层的垂直吊装,方便更换炉体和部件。
为实现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炉或炉的部件装在门上;当关门时,由门携带炉或炉的部件与锅组合成正常锅炉运行的同时,由关门将锅炉排烟阻隔在“排污间”或室外;当开门时,炉或炉的部件被门携带与锅分离,随门开向将炉或炉地部件带进锅炉房或室外,并随开门运动使炉或炉的部件的轮廓在垂直空间全部与锅分离后将门定位,此时炉或炉的部件也就随之定位;同时在此定位重心点上方由起重滑轮或其它起吊设备就能实现对炉或炉的部件向上垂直吊装,实现在锅炉房或室外填煤,出碴、置换煤层,方便更换炉体和部件。
根据实用的需要,一门带一炉,多门分部带一炉,由门中门携带炉的部件与锅组合分离机构具体搭配。
本发明用在多层燃煤锅炉采用分层进煤,分层供风,是用多个门分别携带每层炉排,在每层炉排上,安放装载煤层的“填煤筐”。为防止门或其携带的炉排及供风管路及填煤筐被炉内高温烧损,用通水流的水冷门携带水冷炉排和与水冷炉排一体的“水冷风道”。水冷风道有向下供风孔,通可控流量的正压风源;水冷炉排上安放紧贴炉排,并由开门携带与锅分离时能向上取出,装载燃烧煤层的“填煤筐”。显而易见,综上所述的组合分离机构能实现垂直吊出和装入填煤筐进行出碴,填煤,和上下层燃烧煤层的置换。为实现置换,上述填煤筐,水冷门和水冷炉排采用通用的标准件。
在填煤筐预装煤层,加入由耐火材料制做,有多向通风孔的“通风管块”。改变装入煤层中通风管块的数量,种类和分布,实现按需调节层燃煤层的透气性,用于建立层燃烟煤挥发分集中穿过燃烧煤层的“回流通路”。上述通风管块是在预装新煤层加入,从煤层燃尽的碴中取出,反复在煤层中应用的复用件,显然,只有用上述门携带炉排上的填煤筐与锅分离组合预装新煤层,置换煤层出碴时才能被取出通风管块复用。通风管块在灼热的煤层中能储蓄热量,均衡煤层燃烧速度,改善烟气流程,保护填煤筐不致过热而烧毁。通风管块有块状型用于燃烧煤层的透气,筒状型用于建立回流通路。
附图说明:
下列附图描述了本发明门带炉的锅炉的五个优选的实施例。
图1、三层燃烧层燃燃煤锅炉正在吊装出碴B-B主剖视图。
图2、三层燃烧层燃燃煤锅炉正在吊装出碴A-A俯剖视图。
图3、为回流通路组合结构图。
图4、为典型通风管块图。
图5、为门中门携带炉排的门带炉的锅炉。
图6、为室外壁挂排污箱式门带炉剖视图。
图7、为室内壁挂排污箱式门带炉剖视图。
图8、为一锅多炉圆形门带炉的俯视图。
图中:(同号意义相同)1锅炉房与排污间的隔墙;2锅;3排污间;4锅炉房;5水冷门;6炉;7门;8炉排;9门中门;10起吊装置;11填煤筐;12导块;13正压风源;14导槽;15水冷炉排;17主流通道;18耐火隔墙;20水冷风道;21向下供风孔;22块状型通风管块;23管状型通风管块;24水流;25多向通风孔;26排污箱;27散热器;28进出气孔。
典型实施方案1
图1和图2是分别由三个水冷门(5)携带三层水冷炉排(15)分三层燃烧的层燃燃煤锅炉。在每层水冷炉排上安放装载煤层的“填煤筐(11)”构成上中下三层煤层,水冷风道(20)装在水冷炉排(15)内,在水冷炉排(15)下壁面开有向下供风孔(21)通过可控流量的正压风源(13)按需调节向炉排下层煤层供风。根据燃煤粒度和挥发分大小按需加装块状型通风管块(22)和筒状型通风管块(23)用于均衡煤层透气度。填煤筐(11)采用能互换的标准园型,因采用机械垂直吊装,其填煤筐(11)园型筐边内侧镶一圈耐火隔墙(18)以防热煤直烧筐边,填煤筐(11)的底面几何尺寸与水冷炉排(15)对应面相同,确保在填煤筐(11)上的导块(12)进入水冷炉排上的导槽(14)后,填煤筐(11)底面对应紧贴水冷炉排,以保证填煤筐的筐底有良好水冷散热。图1所示已打开下层水冷门(5)携带水冷炉排(15)与锅(2)分离,其下层水冷炉排(15)的填煤筐(11)同其装载的煤层已燃尽成碴正在吊出,即进行下层出碴,将碴运走后,再打开上层水冷门(5)携带的上层填煤筐(11)中燃烧未尽的煤层与锅分离后并将上层填煤筐(11)同其装载的未燃尽的煤层吊起,关上层水冷门(5)携带上层水冷炉排入锅内,再下落上述吊起的上层填煤筐(11)同装载的未燃尽的煤层落入下层已排出碴筐的下层水冷炉排(15)上,然后关上下层水冷门(5)将其带入锅(2)内。此后打开中层水冷门(5)同样将中层水冷炉排(15)上填煤筐(11)连同装载的挥发分过后正旺燃的煤层起吊高于上层水冷门(5)后,打开上层水冷门(5)携带上层水冷炉排(15)与锅分离,再将已吊起装载挥发分过后旺燃煤层的填煤筐(11)下落,装入与锅(2)分离的上层水冷炉排(15)上,此后关上层水冷门(5)携带旺燃煤层入锅(2),最后吊取预装新煤层的填煤筐(11),放入正在与锅分离的中层水冷炉排(15)上,关中层水冷门(5)携带装入新煤层的填煤筐(11)入锅(2);到此实现三层层燃锅炉的中层进新煤;由下层未燃尽的煤层点燃,点燃后新煤挥发分穿过上层旺燃煤层进行燃烧,再由上述按需分层供风配合,实现了氧化层在上层,将中层新填煤层的还原层和下层未完全燃烧可燃物充分燃烧。
图4为典型“通风管块”图,其中图a为块状型通风管块,预装在煤层中增加其透气性,图b为管状型通风管块加入煤层中,用于回流通路的主流通道;都采用耐高温的耐火材料制成,其上都有多向通风孔(25)。
典型实例2,图5是由门中门(9)携带炉排(8)的门带炉锅炉。是其炉排装在门(7)上的小门即门中门(9)上与装在门(7)上的炉(6)组合分离,显然其出碴,填煤置换备件和煤层更加方便。
典型实例3
图3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应用于排烟回流燃煤锅炉建立回流通路的实例。根据所用煤种粒度,在填煤筐预装煤层中按需加入块状型通风管块(22),使煤层透气均匀。在与每层相邻煤层错位部位加装管状型通风管块(23),建立供挥发分通过的主流通道(17);利用各层水冷炉排(15)与下层煤层之间的空间,由与水冷炉排紧贴一体的水冷风道(20)的向下供风孔(21);通可控流量的正压风源(13)适量分层供风,就形成供挥发分穿各层煤层的回流通路的组合结构,见图3。显然此回流通路是个多层充分燃烧的回流通路。
应用实例4
图6或图7是将小型锅炉装在排污箱(26)内,有按需通向室外进出气孔(28),使锅炉运行中排烟降尘在排污箱(26)内进行。图6为室外壁挂排污箱式门带炉剖视图,图6a为开门(7)携带炉(6)与锅(2)分离在室外进行出碴填煤方便更换炉体和部件。图6b是关门(7)时由门带炉(6)与锅(2)组合成正常锅炉运行,在室外壁挂排污箱中降尘消烟,向室内通过散热器(27)供热。
图7是室内壁挂排污箱(26)式门(7)带炉(6)的剖视图,图7c是开门(7)由门(7)携带炉(6)与锅(2)分离在室内进行出碴填煤和方便更换炉体和部件,图7d是关门(7)时由门(7)带炉(6)与锅(2)组合成正常锅炉运行在室内壁挂排污箱(26)中降尘消烟后通过进排气孔(28)与室外相通,保持室内不受锅炉排烟污染。此壁挂排污箱(26)式门(7)带炉(6)投资小,成本低,是专为扶贫而设计的技术方案。
应用实例5,图8是一锅(2)多炉(6)园型门(7)带炉(6)的俯视图,图8f为开门(7),门带炉(6)与锅(2)分离可填煤出碴,更换炉体与部件示意图。图8e为关门(7)与锅(2)组合成正常锅炉运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