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0045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2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18188.2

申请日:

2014.01.15

公开号:

CN104775451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29/14申请公布日:201507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14申请日:20140115|||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14; E03F5/02; E02D17/00; C04B28/00

主分类号:

E02D29/14

申请人: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建军; 李典龙; 陈卫华; 刘利; 郭林; 任强; 司义德; 宋蕾; 李强; 张海波; 栾立军; 王涛; 周凤华; 麻广林; 李蕾; 曾巍; 张玉政; 于天光; 曲健; 许洪建; 肖展欣; 于秀欣; 张涛; 秦淑辉; 李战朋; 袁兴华; 李忠民; 贾旭亮

地址:

266071山东省青岛市澳门路121号甲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代理人:

黄威; 郭迎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井口为中心开挖基坑并对所述基坑内进行清理以保证井周干净无杂物;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开挖的基坑的形状安装混凝土浇筑用的井口模板;步骤三,采用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砂浆进行现场浇筑;步骤四,待混凝土凝固后,卸除所述井口模板,并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清除后进行表面拉毛,然后再进行表面抹平。本发明的处置技术施工方便,开放交通速度快,时间和交通效益十分明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样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井口为中心开挖基坑并对所述基坑内进行清理以保证井周干 净无杂物;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开挖的基坑的形状安装混凝土浇筑用的井口模板;
步骤三,采用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砂浆进行现场浇筑,其中所述混凝土 砂浆的以重量份计包括:300-500重量份的水泥、30-50重量份的膨胀剂、 1500-2000重量份的集料、8-10重量份的减水剂及100-200重量份的水;
步骤四,待混凝土凝固后,卸除所述井口模板,并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清 除后进行表面拉毛,然后再进行表面抹平。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还包括步骤五,在 井周混凝土上铺设沥青层,所述沥青层的厚度为5mm-7m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所述步骤二中还包 括在所述基坑中安装由钢纤维交错编织形成的龙骨组件的步骤。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所述龙骨组件包括 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首尾相接形成闭合框架,多个所 述第二加强筋呈放射形固定在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上构成网状结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步骤一中所述井口 为圆形或者矩形,所述基坑的空腔形状为漏斗形的台体。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所述基坑的空腔形 状为圆台形或者棱台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所述步骤三中的所 述混凝土砂浆中的所述集料包括细集料和粗集料,并且所述细集料和所述粗 集料的重量比为1:1~1:1.5。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所述细集料为河砂 或者海砂,所述粗集料为碎石或卵石。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所述步骤三中的所 述混凝土砂浆中的所述水泥为硫酸铝盐水泥。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所述步骤四中表 面拉毛操作的拉毛深度为1-3mm。

说明书

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施工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 置方法。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设在地下管线上的一种井状构造物,是检查管线运行情况和疏 浚的操作空间,用于衔接不同高程、不同坡度、不同管径、不同方向的专业 管线,是地下管线工程必不可少的市政设施。机动车道上的检查井主要有给 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电力检查井、通信检查井等。按井口 形状分,检查井又分为圆形检查井和矩形检查井。目前这些检查井绝大多数 为圆形砖砌检查井,其中电力及通信检查井以盖板式居多,雨水、污水检查 井则以收口式居多。
分布于车行道上的检查井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往往发生井盖变形或噪响, 井周路面开裂和沉陷等一系列通病,破坏路面结构,导致路面平整度不良。 而汽车在高速经过检查井时,会对检查井产生瞬态的动力冲击作用,加剧其 破损,同时检查井的沉陷等反过来又会对其上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产 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而且随着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的不断发展, 雨、雪水等沿裂缝渗入路面层,进一步加速了井周路面结构的破坏,形成恶 性循环,大大地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检查井病害问题不容忽视, 需及时采取可靠措施进行维修整治。
目前国内在对井周病害进行处置时,缺乏统一的做法,很多情况下只是 简单地采用砖块调整井盖高程,对井周边路面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进行修补, 加之施工质量差,养护时间不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检查井的病害问题, 容易导二次破坏。国外方面,由于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具有施工快捷,安装简 单,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检 查井都是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混凝土检查井。主要形式有预制混凝土 砌块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拼装式、下部现浇与上部预制拼装组合式等。将钢 筋混凝土预制检查井制作工厂化,并形成系列,成为标准化产品。相关检查 井病害问题从源头上得到了有效改善,但对于检查井病害处置技术并无特别 研究。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单且 短时间即可投入使用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井口为中心开挖基坑并对所述基坑内进行清理以保证井周干 净无杂物;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开挖的基坑的形状安装混凝土浇筑用的井口模板;
步骤三,采用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砂浆进行现场浇筑,其中所述混凝土 砂浆的以重量份计包括:300-500重量份的水泥、30-50重量份的膨胀剂、 1500-2000重量份的集料、8-10重量份的减水剂及100-200重量份的水;
步骤四,待混凝土凝固后,卸除所述井口模板,并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清 除后进行表面拉毛,然后再进行表面抹平。
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五,在井周混凝土上铺设沥青层,所述沥青层的 厚度为5mm-7m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在所述基坑中安装由钢纤维交错编织形 成的龙骨组件的步骤。
作为优选,所述龙骨组件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 筋首尾相接形成闭合框架,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呈放射形固定在多个所述第 一加强筋上构成网状结构。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所述井口为圆形或者矩形,所述基坑的空腔形状为 漏斗形的台体。
作为优选,所述基坑的空腔形状为圆台形或者棱台形。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四中表面拉毛操作的拉毛深度为1-3mm。
本发明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相比于传统典型修复技术,造价 仅仅增加约10%。而从长期来看,本发明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后期 性能良好,理论寿命是传统修复技术的2倍以上,采用传统修复技术要达到 本发明的处置技术的使用寿命则长期投资需增加80%以上。且本发明的处置 技术施工方便,开放交通速度快,时间和交通效益十分明显,所产生的经济 效益同样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处理后的圆形检查井的 剖面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中采用的龙骨组件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处理后圆形检查井的剖 面视图,如图1所示,圆形检查井的井周包括基座1和井盖座13,所述基座 1为中心开设有与井盖3相匹配的通孔的台体,其嵌设在检查井的井口周边 的路基上,所述井盖座13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并与路面持平。
以上述圆形检查井井周病害的处置为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施工准备,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明确检查井 井盖安装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井盖安装高度的控制点及检查验 收依据;对井盖、支座承载力、吻合程度等进行进货检验,确定其质量是否 符合要求。
(2)基坑开挖
以圆形检查井的井口为中心画圆,采用手割锯切割成圆形。开挖禁止采 用油锤直接开挖,边缘部分采用人工凿除,保证坑壁整齐、圆顺、坚实。严 禁扰动井周围路面结构,严禁产生隆起或裂纹。基坑开挖完成后现场清理应 彻底,可用水将井周围冲洗干净。基坑的空腔形状通常可设置为漏斗形的台 体,由此可以使得混凝土浇注成的基座1具有很好的应力分散的特性。优选 地,所述基坑的空腔形状为圆台形或者棱台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坑开 挖的空腔为圆台形,以此经过浇注后的基座1也为圆台形,这样的结构可较 好的使井周的应力分散,减少对井筒2的压力。
(3)内模安装
制作牢固、适用的圆形或锥形收口的井口模板,模板应便于安装和拆除, 保证井口尺寸及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然后将井口模板安装到基坑。在这 一步骤中,还可以选择性地在所述基坑中安装由钢纤维交错编织形成的龙骨 组件。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龙骨组件11包括第一加强筋112和第二加 强筋1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2首尾相接形成闭合框架,多个所述第二加强 筋111呈放射形固定在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12上构成网状结构。龙骨组件 11对所述基座1沿每个方向都有增强和增韧的作用,尤其对复杂应力区增强 非常有效,可使基座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产生质的变化,大大提高混凝土 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以及优良的抗冻、耐磨性能,使原本脆性的混凝土材 料呈现很高的延性和韧性。
(4)混凝土成活(表面、内部)
采用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砂浆进行现场浇筑,其中所述混凝土砂浆的以 重量份计包括:300-500重量份的水泥、30-50重量份的膨胀剂、1500-2000 重量份的集料、8-10重量份的减水剂及100-200重量份的水。混凝土浇筑要 求抹压密实,混凝土终凝后,应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清除并拉毛(或人工剔毛, 深度2mm),同时将支座、周围路面清理干净。内模拆除后,对于维修检查井 应及时将井圈与砖砌部分抹面。这一步骤中,其中的膨胀剂和减水剂均为市 售的常规产品。但作为优选,其中的所述集料包括细集料和粗集料,并且所 述细集料和所述粗集料的重量比为1:1~1:1.5。细集料选择时需要满足粒径 小于4.75mm,而粗集料选择时粒径则需要大于4.75mm,优选地,所述细集料 为河砂或者海砂,所述粗集料为碎石或卵石。而组成基座1的混凝土复合材 料中的主要成分水泥,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水泥为硫酸铝盐水泥。
(5)沥青面层施工
撒布底涂层沥青油之前,应将井盖覆盖严密,防止污染;井周混凝土上 喷洒粘层结合油。沥青摊铺前,可在井盖刷涂少量柴油,避免沥青粘结在井 盖上。路面平整度要求:采用人工摊铺不大于7mm,采用机械摊铺不大于5mm。
本发明的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中采用混凝土砂浆配比可根据实际 需要在前述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地以下列出个具体组成及其性能参数对比, 以期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井周复合材料防沉陷结构体的有益效果:
表1、复合材料配合比实验一览表

注:单位均为kg。
根据“青岛路桥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的具体配合比实验结果(表1) 显示,最终采取配合比“g”,其混凝土试块轴心抗压强度3小时后即可达到 23.2Mpa,4小时后可达到33.7Mpa,短期内即可开放交通或进行路面摊铺碾 压等,时间效益明显。
另外,将本发明的井周复合材料防沉陷结构体与目前国内检查井砌筑常 用的粘土砖砌体及现浇C30普通混凝土的各项材料指标进行横向比较,综合 列表如下:
表1、检查井井周材料指标比较表


注:单位均为MPa。
通过比较可见本发明的井周复合材料制成的防沉陷结构体相比于传统工 艺的常规材料有了大幅度提高。
当然,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 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井口为中心开挖基坑并对所述基坑内进行清理以保证井周干净无杂物;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开挖的基坑的形状安装混凝土浇筑用的井口模板;步骤三,采用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砂浆进行现场浇筑;步骤四,待混凝土凝固后,卸除所述井口模板,并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清除后进行表面拉毛,然后再进行表面抹平。本发明的处置技术施工方便,开放交通速度快,时间和交通效益十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