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00195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93970.7

申请日:

2004.12.20

公开号:

CN1641106A

公开日:

2005.07.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C 1/04公开日:20050720|||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04

主分类号:

E01C1/04

申请人:

李凤岐;

发明人:

李凤岐

地址:

300101天津市南开区黄河道广开五马路桦林园3-1-4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道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四车道以上,一般十字路口的停行等路和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简单的概括为:十字路口地上、下两层通道,地下一对直行主干地道,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地上、下两层通道:地上设行人和非机动车通道,地下设机动车通道;地下一对直行主干地道:地下设一对相互对行的两条直行主干地道;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包括:一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直行地道、两对绕主干地道的左拐地道、两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右拐地道。使通往各方向的人、车顺畅快捷地通过十字路口,克服了停行等路和现有技术的缺陷,地道经科学组合,大大简化了结构,无新增占地面积,行程短,造价低,取消了红绿灯和值勤交警,两层通道,确保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解决十字路口的交叉换向技术,是共有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就是错位交叉换向技术,也就是地上下错位和平面错位相结合的交叉换向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简要的概括为:十字路口地上、下两层通道,地下一对直行主干地道,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三句话。
地上、地下两层通道:地上设置行人和非机动车地上通道,地下设置机动车地下通道;
地下一对直行主干地道:地下通道中,设置一对相互对行的两条直行主干地道;
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包括一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直行地道、两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左拐地道,两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右拐的地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道由进口引道、地道主体和出口引道三部分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道包括合用的两条直行主干地道及地下通道主体、进口引道和出口引道。

说明书

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结构,是涉及一般四车道以上的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
背景技术
当今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挤,特别是十字路口停行等路的现象更为突出。
十字路口解决交叉换向技术,是共有的技术特征,已有技术主要有三种:立交桥多层交叉换向技术、环形换向岛顺行交叉换向技术、红绿灯控向交叉换向技术。由于交叉换向技术的特征不同,其效果也各异:立交桥解决了停行等路,但占地面积大、路程长、造价高、结构复杂,不宜在市区内普遍实施;换向岛解决了停行等路,但也存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特别是在交叉换向时缺乏安全感;红绿灯解决了十字路口的混乱、堵塞问题,但停行等路没有解决。
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错位交叉换向技术,也就是上下错位和平面错位相结合的交叉换向技术,比现有技术有显著的进步:三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全部加以解决;十字路口通往各个方向的人、车,实现了畅通无阻;取消了红绿灯和值勤交警。
本发明属道路结构的固定产品,在一般四车道以上的十字路口均可制造,并产生积极效果。
据有关地下通道的信息报导:集中在专用地下通道方面,例如:地下存车场与公共交通连接的地下通道,以及为居住区降低噪音的机动车专用地下通道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采用了错位交叉换向技术,发明了本专利。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简单的概括为:“二、一、五”三要点:即
“二”,地上、下两层通道:地上设置行人和非机动车地上通道,地下设置机动车地下通道;
“一”,地下一对直行主干地道:地下通道中设置一对相互对行的两条直行主干地道;
“五”,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包括一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直行地道,两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左拐地道,两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右拐地道。
根据十字路口机动车流量大、小的不同,采取了三种线路图。
本发明还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地道由进口引道、地道主体和出口引道三部分构成。
所述地道包括合用的(图3及图2两条线路中部分合用地道)地道主体、进口引道和出口引道。
本发明地有益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采用错位交叉换向技术,地上、下两层通道,克服了
现有技术的缺陷:
采用上、下错位交叉换向技术,地下通道设在原有路面下,没有新增占地面积,解决了行人和机动车的交叉换向;通过平面错位交叉换向技术,对聚焦在十字路口的十二条路线(四个路口每个路口有前行,左、右拐三条路线),经科学组合,整齐的集中在两条直行主干道及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解决了十二条路线的交叉换向,使通往各个方向的人、车顺畅快捷地通过十字路口,消除了停行等路,取消了红绿灯和值勤交警,节省了人、车大量等候时间,提高了行速,大大简化了线路的结构、缩短了行程、减少了建筑面积,方便了施工,降低了造价。本发明可以在市区内四车道以上的一般十字路口普遍实施,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分地上下两层设置,确保了通行的安全。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行程长、造价高、不宜在市区内普遍实施和换向岛在交叉换向时缺乏安全感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6D示意图。
图2: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6D2H示意图。
图3: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4D示意图。
上述示意图为地上、下通道实施案例,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及其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不限制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实施案例,图中实线为地上通道,虚线内为地下通道,车辙线(双细线)加箭头表示地道线路的走向。为了叙述方便,十字路口的各引道口以长方形加A、B、C、D表示,字母右侧的数字表示引道口的序号,车辙线上的A、B、C、D字母加箭头表示线路的出口方向。线路走向按照现行交通规则:靠右行驶设计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地上通道,按照现行交通规则通行。
关于机动车地下通道的线路走向,下面按照示意图1、2、3分别说明
示意图1:适用于车流量大,六车道以上的一般十字路口,示意图名称上的6D表示六车道,D是“道”字汉语拼音dao的第一个字母。线路的走向,按“二、一、五”三要点分别说明:
“二”,地上、下两层通道:行人和非机动车在地上通道按照现行交通规则通行;机动车在地下专用通道通行。
“一”,一对相互对行的直行主干地道:按照路标从A2、C2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直行至C5、A5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五”,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
一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直行地道:按路标分别从B1、D1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绕行至D6、B6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两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左拐地道:一对按路标从A3、C3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迂回左拐至B5、D5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一对按路标从B3、D3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左拐绕行至C4、A4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两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右拐地道:一对按路标从A1、C1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行至D4、B4出口引道时进入D4、B4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一对按路标从B2、D2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右拐,进入A6、C6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示意图2,与图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就是有两对线路其中部分合用地道。即一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直行地道,按路标从B1、D1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绕行至A1、C1进口引道右侧并入一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左拐地道C3至D5、A3至B5地道,行至D6、B6出口引道出去即可,其余四对线路的走向与图1完全相同,不在赘述。
图2适用于机动车流量稍小的十字路口,示意图名称上的2H表示两对线路中部分合用地道,H是“合”字汉语拼音he的第一个字母。选型时以车流高峰时合用地道不发生停车等路,适当留有余地,同时还要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选用那种型式。
示意图3,适用于四车道的一般十字路口,示意图名称4D表示四车道,四个路口A、B、C、D各设一对进出口引道,各线路均采取合用通道。线路的走向,按“二、一、五”三要点分别叙述:
“二”,地上、下两层通道:行人和非机动车在地上通道按现行交通规则通行;机动车在地下合用通道通行。
“一”,一对相互对行的直行主干地道:从A、C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直行至C、A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五”,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
一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直行地道:从B、D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右拐绕行至D、B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两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左拐地道:从A、C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过中线后进入B、D向车辙线向左迂回至B、D出口引道出去,
从B、D进口引道入,沿车辙线右拐,行至A、C出口引道左侧进入C、A方向的车辙线,行至C、A出口引道时出去即可;
两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右拐地道:
从A、C进口引道入,沿向D、B方向车辙线右拐进入D、B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从B、D进口引道入,沿A、C方向车辙线右拐进入A、C出口引道出去即可。
关于本发明的附图,仅表示人、车通道的线路走向,具体施工图的设计,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当地人、车流量、地势等情况,全方位考虑有关选型、人、车通道的宽、高、长度、坡度、进口引道的安全防护装置、防进水、地道排水、照明等。
本发明是较大的道路结构工程项目,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要按照上级有关法规程序办理。

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字路口人、车畅通的地上、下通道.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道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四车道以上,一般十字路口的停行等路和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简单的概括为:十字路口地上、下两层通道,地下一对直行主干地道,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地上、下两层通道:地上设行人和非机动车通道,地下设机动车通道;地下一对直行主干地道:地下设一对相互对行的两条直行主干地道;五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地下通道,包括:一对绕直行主干地道的直行地道、两对绕主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