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及车辆.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0015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10612.9

申请日:

2014.01.10

公开号:

CN104779706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J 17/00申请公布日:201507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J 17/00申请日:20140110|||公开

IPC分类号:

H02J17/00; H02J7/00; G08C17/04; B60R16/027; B60R16/03

主分类号:

H02J17/0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马修

地址: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包括传送控制模组、与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传送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与接收连接器相接的接收控制模组。传送控制模组与传送连接器设置于车体。传送控制模组与控制系统电性相接,接收连接器与接收控制模组设置于可动部件。传送连接器包括有与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传送线圈。接收连接器包括有与接收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接收线圈。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控制系统的充电指令并驱动传送线圈产生磁场。接收线圈能够感应传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生谐振产生磁场以实现对接收控制模组充电。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的车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应用于车辆,该车辆包括车体、设置于该车体内的控制系统及与该车体相接的可动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包括传送控制模组、与该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传送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与该接收连接器相接的接收控制模组,该传送控制模组与该传送连接器设置于该车体,该传送控制模组与该控制系统电性相接,该接收连接器与该接收控制模组设置于该可动部件,该传送连接器包括均与该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且相互间隔设置的传送线圈及第一通信线圈,该接收连接器包括有均与该接收控制模组电性相接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的接收线圈及第二通信线圈,该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该控制系统的充电指令并驱动该传送线圈产生磁场,该接收线圈能够感应该传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生谐振产生磁场以实现对该接收控制模组充电以提供电力,该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该控制系统的动作指令并驱动该第一通信线圈产生磁场,该第二通信线圈能够辨别及感应该第一通信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并向该接收控制模组输送通信信号,以使该可动部件相对该车体运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线圈收容于该第一通信线圈内并与第一通信线圈同心设置,该接收线圈收容于该第二通信线圈内并与该第二通信线圈同心设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车体内,该传送线圈设置于该第一固定件上;该接收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设置于该可动部件内,该接收线圈设置于该第二固定件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连接还包括第一屏蔽件,该第一屏蔽件固定于该第一固定件上,该传送线圈贴合设置于该第一屏蔽件上,该第一密封壳罩设于该第一屏蔽件;该接收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屏蔽件,该第二屏蔽件固定于该第二固定件上,该接收线圈贴合设置于该第二屏蔽件上,该第二密封壳罩设于该第二屏蔽件上。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壳,该第一密封壳罩设于该传送线圈并与该第一固定件固定相接;该接收连接还包括第二密封壳,该第二固定件设置于该可动部件内,该第二密封壳罩设于该接收线圈并与该第二固定件固定相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密封壳包括两个固定部及连接于两个固定部间的连接部,两个固定部与该第一固定件固定相接,该第一密封壳的连接部朝远离该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凸设,且该第一密封壳的朝向该第一固定件的一侧与该第一固定件共同形成第一收容空间,该传送线圈收容于该第一收容空间内。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密封壳包括两个固定部及连接于两个固定部间的连接部,该第二密封壳的两个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件固定相接,该第二密封壳的连接部朝远离该第二固定件的一侧凸设,且该第二密封壳的连接部朝向该第二固定件的一侧与该第二固定件共同形成第二收容空间,该接收线圈收容于该第二收容空间内。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线圈及该接收线圈均由铜线制成。

9.
  一种车辆,其包括车体、设置于该车体内的控制系统及与该车体相接的可动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车辆还包括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该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包括传送控制模组、与该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传送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与该接收连接器相接的接收控制模组,该传送控制模组与该传送连接器设置于该车体内,该传送控制模组与该控制系统电性相接,该接收连接器与该接收控制模组设置于该可动部件,该传送连接器包括均与该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且相互间隔设置的传送线圈及第一通信线圈,该接收连接器包括有均与该接收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接收线圈及第二通信线圈,该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该控制系统的充电指令并驱动该传送线圈产生磁场,该接收线圈能够感应该传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生谐振产生磁场以实现对该接收控制模组充电以提供电力,该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该控制系统的动作指令并驱动该第一通信线圈产生磁场,该第二通信线圈能够辨别及感应该第一通信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并向该接收控制模组输送通信信号,以使该可动部件相对该车体运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传送线圈收容于该第一通信线圈内并与第一通信线圈同心设置,该接收线圈收容于该第二通信线圈内并与该第二通信线圈同心设置。

说明书

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及采用该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中车门、后备箱盖等可动部件内,经常需引出电线与车体内的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以提供电力实现开启或关闭可动部件。然而,在该车体与该可动部件之间,部分电线不可避免暴露于空气中,而该部份电线容易被空气中的灰尘、湿气等侵蚀,也容易在随同该可动部件运动时磨损而导致损坏,无法提供电力,进而影响该可动部件的开启或关闭,不方便使用及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使用可动部件与车体相连的电线以提高使用寿命的车辆,并相应提供一种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
一种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应用于车辆,该车辆包括车体、设置于该车体内的控制系统及与该车体相接的可动部件。该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包括传送控制模组、与该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传送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与该接收连接器相接的接收控制模组,该传送控制模组与该传送连接器设置于该车体,该传送控制模组与该控制系统电性相接,该接收连接器与该接收控制模组设置于该可动部件,该传送连接器包括均与该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且相互间隔设置的传送线圈及第一通信线圈,该接收连接器包括有均与该接收控制模组电性相接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的接收线圈及第二通信线圈,该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该控制系统的充电指令并驱动该传送线圈产生磁场,该接收线圈能够感应该传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生谐振产生磁场以实现对该接收控制模组充电以提供电力,该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该控制系统的动作指令并驱动该第一通信线圈产生磁场,该第二通信线圈能够辨别及感应该第一通信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并向该接收控制模组输送通信信号,以使该可动部件相对该车体运动。
一种车辆,其包括车体、设置于该车体内的控制系统、与该车体相接的可动部件及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该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包括传送控制模组、与该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传送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与该接收连接器相接的接收控制模组,该传送控制模组与该传送连接器设置于该车体内,该传送控制模组与该控制系统电性相接,该接收连接器与该接收控制模组设置于该可动部件,该传送连接器包括均与该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且相互间隔设置的传送线圈及第一通信线圈,该接收连接器包括有均与该接收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接收线圈及第二通信线圈,该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该控制系统的充电指令并驱动该传送线圈产生磁场,该接收线圈能够感应该传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生谐振产生磁场以实现对该接收控制模组充电以提供电力,该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该控制系统的动作指令并驱动该第一通信线圈产生磁场,该第二通信线圈能够辨别及感应该第一通信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并向该接收控制模组输送通信信号,以使该可动部件相对该车体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的传送控制模组与传送连接器设置于车体等固定结构,接收连接器与接收控制模组设置于相对该固定结构可动的可动部件,该传送连接器与接收连接器可实现无线充电提供电力及通信,即在该车体与该可动部件之间不需电线连接,因此不会出现传统之电线受损现象,使用方便且车辆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车辆 200 车体 201 控制系统 203 可动部件 205 辅助模组 2051 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 100 传送控制模组 10 传送连接器 30 第一固定件 32 第一屏蔽件 34 第一通信线圈 36 传送线圈 37 第一密封壳 39 固定部 393、593 连接部 395、595 第一收容空间 301 第二收容空间 501 接收连接器 50 第二固定件 52 第二屏蔽件 54 第二通信线圈 56 接收线圈 57 第二密封壳 59 接收控制模组 7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200包括车体201、设于车体201内的控制系统203、与车体201相接并可相对车体201运动的可动部件205及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100。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100分散装设于车体201及可动部件205内,以实现车体201对可动部件205的充电及控制可动部件205的启闭功能。本实施例中,可动部件205为车门。
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100包括传送控制模组10、与传送控制模组10电性连接的传送连接器30、接收连接器50及与接收连接器50电性连接的接收控制模组70。传送控制模组10与传送连接器30设置于车体201,接收连接器50及接收控制模组70设置于可动部件205内。车体201还设有与该接收控制模组70电性相接并与可动部件205相接的的开启机构(图未示)。传送连接器30能够产生磁场,接收连接器50能够感应传送连接器30所产生的磁场发生谐振进而产生另一磁场实现无线充电。
传送控制模组10与控制系统203通过车用电线电性相接,用以接收并解码控制系统203发送的指令信号,且将解码后的指令信号传送至传送连接器30,进而驱动传送连接器30。传送控制模组10与车体201内的交流电源相接。当然,传送控制模组10也可与车体201内的直流电源相接,并可实现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传送连接器30包括第一固定件32、第一屏蔽件34、第一通信线圈36、传送线圈37及第一密封壳39。第一固定件32大致为板状,其固定设置于车体201内。第一屏蔽件34为金属件,其装设于第一固定件32上,用以防止车体201其它信号干扰传送连接器30。第一通信线圈36贴合设置于第一屏蔽件34上,并与传送控制模组10电性相接,用以接收并向接收连接器50传送信号。传送线圈37贴合设置于第一屏蔽件34上。传送线圈37收容于第一通信线圈36并与第一通信线圈36同心设置,且与第一通信线圈36间隔一定的预设距离。传送线圈37与传送控制模组10电性相接。第一密封壳39罩设于第一屏蔽件34、第一通信线圈36及传送线圈37,并与第一固定件32固定相接,以防止灰尘、湿气等进入传送连接器30内部。第一密封壳39为一弯折形成的盖体,其包括两个固定部393及连接于两个固定部393间的连接部395。两个固定部393与第一固定件32固定相接。连接部395朝远离第一固定件32的一侧凸设,且于其朝向第一固定件32一侧与第一固定件32共同形成第一收容空间301,进而收容第一屏蔽件34、第一通信线圈36及传送线圈37。第一密封壳39由绝缘体制成。
接收连接器50包括第二固定件52、第二屏蔽件54、第二通信线圈56、接收线圈57及第二密封壳59。第二固定件52大致为板状,其固定设置于车门内。第二屏蔽件54为金属件,其装设于第二固定件52上,用以防止车辆200的其它信号干扰接收连接器50。第二通信线圈56贴合设置于第二屏蔽件54上,并与接收控制模组70电性相接。接收线圈57贴合设置于第二屏蔽件54上。接收线圈57收容于第二通信线圈56并与第二通信线圈56同心设置且与第二通信线圈56间隔一定的预设距离。第二密封壳59罩设于第二屏蔽件54、第二通信线圈56、接收线圈57,并与第二固定件52固定相接,以防止灰尘、湿气等进入接收连接器50内部。第二密封壳59罩设于第二屏蔽件54、第一通信线圈56及传送线圈57,并与第二固定件52固定相接,以防止灰尘、湿气等进入接收连接器50内部。第一密封壳39为一弯折形成的盖体,其包括两个固定部593及连接于两个固定部593间的连接部595。两个固定部593与第二固定件52固定相接。连接部595朝远离第二固定件52一侧凸设,且于其朝向第二固定件52的侧壁与第二固定件52共同形成第二收容空间501,进而收容第二屏蔽件54、第二通信线圈56及接收线圈57。第二密封壳59由绝缘体制成。
第一通信线圈36、传送线圈37、第二通信线圈56及接收线圈57均由金属线构成。其中,第一通信线圈36与第二通信线圈56的材料、数目与直径相匹配,以在使用时使第二通信线圈56能够识别第一通信线圈36所产生的磁场;传送线圈37及接收线圈57的材料、数目与直径相匹配,以在使用时接收线圈57能够识别传送线圈37所产生的磁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线圈36与第二通信线圈56的直径相同;传送线圈37及接收线圈57的直径相同,第一通信线圈36、第二通信线圈56、传送线圈37及接收线圈57均由铜线制成。可以理解,第一通信线圈36、传送线圈37、第二通信线圈56及接收线圈57也可通过电镀工艺形成在一基板(图未示)上,此时第一通信线圈36与第二通信线圈56的材料、形状及厚度相匹配,传送线圈37与接收线圈57的的材料、形状及厚度相匹配。
接收控制模组70与第二通信线圈56及接收线圈57电性相接,用以将第二通信线圈56及接收线圈57产生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实现通信功能及无线充电功能。使用时,车辆驾驶员通过控制系统203输入充电指令,传送控制模组10接收并解码该充电指令并驱动传送线圈37产生第一磁场。接收线圈57感应到该第一磁场并发生谐振产生第二磁场,接收控制模组70将接收线圈57所产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无线充电。当需开启可动部件205时,车辆驾驶员通过控制系统203输入动作指令,传送控制模组10接收并解码该动作指令信号进而驱动第一通信线圈36产生第三磁场,第二通信线圈56感应到该第三磁场发生谐振产生第四磁场,接收控制模组70接收到第二通信线圈56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一动作电信号。接收控制模组70驱动该开闭结构自动开启可动部件205。
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100的传送控制模组10与传传送连接器30设置于车体201,接收连接器50与接收控制模组70设置于相对车体201可动的可动部件205,传送连接器30与接收连接器50实现无线输出信号及充电,进而实现自动开启或关闭可动部件,因此不会出现电线受损现象,使用较为方便。
可以理解,可动部件205可以为车辆200的其他部件,如车后备箱,方向盘,车窗玻璃。
可以理解,可于可动部件205或车辆200上设置一与接收控制模组70电性相接的按钮(图未示),当需开启可动部件205时,只需按压按钮就可实现自动开启可动部件205;可于车钥匙上设置一信号发射器,对应地于控制系统203中设置信号接收单元,当需开启或关闭可动部件205时,按压信号发射器按钮发出信号,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信号激活该开闭结构自动开启或关闭可动部件。
可以理解,传送连接器30可省略第一固定件32、第一屏蔽件34、第一通信线圈36及第一密封壳39,而直接将传送线圈37设置于车体201上;对应地接收连接器50可省略第二固定件52、第二屏蔽件54、第二通信线圈56及第二密封壳59,而直接将接收线圈57设置于可动部件205。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及车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及车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及车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及车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及车辆.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其包括传送控制模组、与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传送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与接收连接器相接的接收控制模组。传送控制模组与传送连接器设置于车体。传送控制模组与控制系统电性相接,接收连接器与接收控制模组设置于可动部件。传送连接器包括有与传送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传送线圈。接收连接器包括有与接收控制模组电性相接的接收线圈。传送控制模组能够接收控制系统的充电指令并驱动传送线圈产生磁场。接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