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997328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32556.2

申请日:

2009.12.07

公开号:

CN101737109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1L 1/16申请日:20091207|||公开

IPC分类号:

F01L1/16

主分类号:

F01L1/16

申请人:

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包建忠

地址:

214194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泾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曹祖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属于机械结构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包括挺柱体,其特征是:所述挺柱体的下端设有定位凹槽,在形成定位凹槽的两个侧翼上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挺柱体的轴线的通孔;所述滚轮销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翼的通孔内;所述滚轮销上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本发明去除了滚轮与滚轮销之间的衬套,从而减少零件数目、减少摩擦、降低成本、便于生产。增加滚轮和滚轮销直径和宽度,提高了滚轮和滚轮销强度,降低滚轮于凸轮之间的接触应力,增加产品的可靠性,挺柱体上设有顶杆槽,有效增加了顶杆与挺柱体的接触面积,可显著减少边缘应力,极大地增强了其抗磨、抗拉、抗压性能、有效延长挺柱体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包括挺柱体(1),其特征是:所述挺柱体(1)的下端设有定位凹槽(5),在形成定位凹槽(5)的两个侧翼上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挺柱体(1)的轴线的通孔;所述滚轮销(2)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翼的通孔内;所述滚轮销(2)上设有滚轮(3),所述滚轮(3)位于所述定位凹槽(5)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其特征是:滚轮销(2)与所述通孔为间隙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滚轮销(2)与挺柱体(1)利用定位销(4)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挺柱体(1)的上端设有顶杆槽(6)。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销(4)位于滚轮销(2)的一端。

说明书


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具体地说是应用于柴油机中的配气机构,属于机械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作出以前,在已有的技术中,发动机气门梃杆装置通常是采用气门梃杆与气门导管进行连接,并设计成滚子配合接触,这样常常会导致滚子磨损大,使用寿命低,灵活性和转动方向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同时,现有的挺柱体为了防止滚轮销的轴向运动,装配时采用滚轮销与挺柱体过盈装配,为了达到性能要求,人们常常采用冷冻装配或强行将销子挤压进入挺柱体上的销孔,这样常常导致销子边缘应力增加,不仅装配成本高,性能也很难满足。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个挺柱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能保证挺柱体与气门导管的圆球端能灵活配合接触,使得气门导管构件能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转动;可显著减少滚轮销边缘应力,有效降低滚轮与凸轮摩擦副之间的接触应力,并能延长凸轮及滚轮销与滚轮使用寿命的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包括挺柱体,其特征是:所述挺柱体的下端设有定位凹槽,在形成定位凹槽的两个侧翼上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挺柱体的轴线的通孔,侧面开有轴向U型凹槽;所述滚轮销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翼的通孔内;所述滚轮销上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所述滚轮为内外鼓形滚轮。

    滚轮销与所述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滚轮销与挺柱体利用定位销固定。所述挺柱体的上端设有顶杆槽。所述定位销位于滚轮销的一端。

    本发明的优点:为了保证气门导管与气门挺杆接触和传动良好,挺柱体底端开有球面凹槽,保证挺柱体与气门导管的圆球端能灵活配合接触,使得气门导管构件能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转动;由于滚轮与凸轮轴的接触应力在工作过程中会有循环增加,应力的增加,常导致凸轮轴与滚轮磨损加剧,使供油前角及各缸供油间隔角发生变化,柴油机性能变差,而采用了鼓形滚轮,滚轮内外表面呈鼓形,可显著减少边缘应力,滚轮的外鼓形有效降低滚轮与凸轮摩擦副之间的接触应力,延长凸轮及滚轮的使用寿命,同时滚轮的内鼓形降低了滚轮与滚轮销之间的接触应力,减少其之间的磨损;滚轮销与挺柱体过盈配合,装配便捷,降低成本,并且不易损坏滚轮销,并且不会增加滚轮销的边缘应力,保证了其机械性能;同时挺柱体与滚轮销利用定位销相固定,加工方便,且具有防止挺柱体转动,运转平稳及附加应力小的效果。挺柱体上设有顶杆槽,有效增加了顶杆与挺柱体的接触面积,可显著减少边缘应力,极大地增强了其抗磨、抗拉、抗压性能、有效延长挺柱体的使用寿命;挺柱体外侧开有体运动导向U型槽,工作时,泵体上的定位销装配与体上的U型槽中,保证了挺柱体的上下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挺柱体1的侧面轴向U型定位凹槽7,挺柱体的两个侧翼上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挺柱体1的轴线的通孔;所述滚轮销2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翼的通孔内;所述滚轮销2上设有滚轮3,所述滚轮3位于挺柱体所开的滚轮凹槽内。所述滚轮销2与挺柱体1利用定位销4固定。滚轮销2与挺柱体1为间隙配合,定位销4限制了滚轮销2的轴向运动,保证了滚轮销2使用的可靠性。所述滚轮3安装在滚轮销2上,滚轮3能够在挺柱体1的定位凹槽5内转动,滚轮3与滚轮销2为间隙配合,滚轮3能够在滚轮销2上滑动。所述定位销4位于滚轮销2的一端。

    所述挺柱体1的上端设有顶杆槽6,用于放置顶杆,有效增加了顶杆与挺柱体的接触面积,可显著减少边缘应力,极大地增强了其抗磨、抗拉、抗压性能、有效延长挺柱体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使用时,顶杆放置在挺柱体1的顶杆槽6内,喷油泵工作时,凸轮轴顶起滚轮3向上,带动挺柱体1的上下运动。在喷油泵与挺柱体1基本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增加滚轮3和滚轮销2直径和宽度,提高了滚轮3和滚轮销2强度,降低滚轮3于凸轮之间的接触应力,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同时挺柱体1与滚轮销2利用定位销4相固定,加工方便,且具有防止滚轮销2轴向转动,运转平稳及附加应力小地效果。在挺柱体上开有U型导向槽,便于工作时挺柱体上下运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在发动机工作时,配气系统中的凸轮轴开始不停转动,通过与气门挺杆中的滚轮接触(面接触)形成带动气门挺杆不停的作往复运动,同时气门挺杆另一端通过挺柱体中的凹型球面与气门导管连接(形成球面副),通过气门导管及相应零件带动气门开启关闭,按照发动机各缸工作冲程的需要,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配合活塞的运动,准确无误地将混合气输入气缸和将废气排出气缸。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证气门挺杆中的滚轮转动灵活,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滚轮接触良好,同时气门导管在挺柱体球面凹槽内转动灵活。

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属于机械结构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气门挺杆装置,包括挺柱体,其特征是:所述挺柱体的下端设有定位凹槽,在形成定位凹槽的两个侧翼上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挺柱体的轴线的通孔;所述滚轮销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翼的通孔内;所述滚轮销上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本发明去除了滚轮与滚轮销之间的衬套,从而减少零件数目、减少摩擦、降低成本、便于生产。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