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纠错断/通设备 本发明涉及总线受控的电视接收机。
现代电视接收机的设计应用数字控制芯片(即集成电路)来控制诸如图象处理、画中画(PIP)处理和音频处理的许多不同功能日益增多。这些芯片经通信总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可以是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或专用的控制集成电路)。控制器负责将控制参数写到芯片上,以及从芯片读取状态信息。这个过程使大量数据在控制器及其外围芯片之间传递,因为每一个芯片含有许多必须定期读写的可编程寄存器。遗憾的是,这些寄存器中所存储的数据会因诸如静电放电(ESE)、射频干扰(RFI)、显象管内的高压电弧放电(显象管飞弧)、电源尖峰脉冲等的各种各样原因而恶化。若控制器等待芯片回应要求提供数据的请求,任何这些恶化的原因都会使设备不能对指令作出响应(即处于锁定状态)。这类恶化作用的另一后果是可能引起预料不到的工作情况。
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中经常使用通常叫做监视计时器的电路来防止特定种类的锁定状态,即微型计算机本身因其程序指令指示字中的计数不正确再也不遵循自己的程序指令。监视计时器是周期预置的硬件计时器。若微型计算机在预置周期满期之前不返回将监视计时器清零,则就要进行内部清零,在预定的程序存放位置重新启动微型计算机。
此外,大家还知道,许多芯片具有复位插脚,用以施加外部脉冲,从而迫使芯片进入某种给定状态。遗憾的是,现在的芯片相当复杂,需要许多插脚(即端子)来完成其特定功能。这类芯片中的插脚是非常宝贵的,某些制造厂家甚至不愿意将某一插脚供复位功能专用。
在汽车电子技术中,大家都知道监控各种汽车过程和存储表示所发现问题的错误代码来作为检修技工的诊断辅助工具。
本发明发现,在电子设备中利用检错和错误码存储系统给电子设备检修技工提供数据,有可能检测出上述恶化状态引起的差错,而且控制器可以利用这类资料来“解决”问题,从而无需请检修技工检修。就是说,可以利用状态数据来识别可能需要控制器给受影响的芯片发出复位指令来“加以解决”的问题。遗憾地是,如上面说过的那样,现在的芯片很多都没有配备接收外部产生的复位信号的零件,例如复位插脚。
为使电子设备自动纠错,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有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经通信总线耦合到至少一个外围设备上,以便与所述外围设备双向联系,耦合到存储表示所述外围设备状态的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并耦合到给所述外围设备供电的电源。
控制装置从外围设备读取状态数据,在检测出错误情况时,则往所述存储装置写入所述表示状态的数据,而且在预定时间内切除所述外围设备的电源,然后再恢复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在每次供电中断时递增存储在存储电路中的计数值,且在达到预定计数值时促使电子设备保持断电状态。
控制装置还监控电源本身,并在检测出电源输出中有误差时促使电源从接通→断电→再接通循环操作,以期解决问题。
图1示出了本发明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图2是图1的控制器的一部分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例如电视接收机,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这里使用的电视接收机一词包括有显示屏的电视接收机(一般叫做电视机)和没有显示屏的电视接收机,例如VCR(盒式磁带录象机)、VCP(盒式磁带放象机)和录象盘放象机。图1的电视接收机有一个控制器100通过通信总线135与频道选择器105、视频处理单元110、声频处理单元115、PIP单元120、EEPROM125和偏转单元130相联系。频道选择器105、视频处理单元110、声频处理单元115和PIP单元120由工作电源140(有时叫做运行电源)供电。工作电源140的输出由工作电源监控单元145监控,单元145则将表示工作电源140的工作情况的信号经线路146加到控制器100上。EEPROM125和偏转单元130由备用电源150通过由控制器100经控制线路131控制的双开关SW1a和SW1b操作的常闭接点供电。采用开关SW1的独立部分防止了电流在EEPROM135与偏转单元140之间流通,否则的话可能会妨碍复位过程的作用。采用独立开关部分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设备中EEPROM135和偏转单元140可能以不同的电压电源工作。为简单起见,SW1a和SW1b都用机械开关表示,本领域的技人人员一看就知道这些开关其实是电子开关。备用电源监控器155监控备用电源的输出,经线路156将表示备用电源150的状况的信号加到控制器100上。
每当接收机的插头插接到交流电源线上时,备用电源150就产生电源电压。应该指出,工作电源140可通过控制线路141断开和接通,而备用电源150就没有这种控制线路了。原因在于,虽然为简明起见没有示出电源线路,但控制器100也是由备用电源150供电的,因而控制器100只有通过切断备用电源来切除自己的电源。控制线路156用来检测交流电源引入线的故障。就是说,如果备用电源150的输出因交流电源线出故障而开始降低,控制器100通过线路156接收信号,并响应该信号存储有秩序地关断接收机所需要的重要数据。控制器100在交流电源故障开始时就有充分的时间存储重要数据,因为其自己的电源线路由蓄电电容器(图中未示出)持续一段短时间。
图2是控制器100的一部分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工作时,每次与外围设备联系时要求外围设备确认收到这种联系。若控制器100检测不出确认情况,或者若检测出恶化的数据,则图2的程序就进入步骤200。相应的错误码在步骤210写入EEPROM125中,同时切断所有器件的电能使各芯片复位(步骤220)。在步骤230确定错误计数是否超过预定值(例如2)。若错误计数不超过预定值,就取“否”路径,递增计数值(步骤240),同时程序往前进入步骤250,通过正常的接通顺序恢复对所有器件的供电。若在步骤230中错误计数超过预定值,则取“是”路径进入步骤260,将错误计数复位到零,于是程序往前进入步骤270,这时接收机维持备用模式。
上面说过,工作电源140的输出也受监控。在工作电源140检测出的错误情况也会使图2的程序进入步骤200。操作上的唯一不同点在于,存储的错误码不同。
上述实例中,检测出的所有错误都会此起三次一系列复位的尝试。接着,当恢复所有芯片正常工作状态的复位尝试都失败时,就彻底关掉接收机。在另一个可以选择的方案中,认为某些错误造成的灾难可能不太严重,因而三次试图使各芯片复位之后,也可以不关掉接收机。这类问题可能是稍微轻微的,例如PIP的彩色不正,或者PIP色调或诸如低音或高音调节不当之类的伴音问题。因此可以把检测出的问题划分为两级,从而确定看电视的人是否可以在有关问题存在的情况下继续使用接收机,或者接收机是否坏到应彻底关机的地步。
上述实例中采用了EEPROM来存储状态数据。虽然这样的方案是可行的,但它并不是本发明设备检错和复位的必要元件。
这里使用的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和控制器等词,就本发明的用途来说是等效和可以互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