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点火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93205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3088.6

申请日:

1994.12.07

公开号:

CN1124326A

公开日:

1996.06.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F02P 5/04申请日:19941207授权公告日:19980715期满终止日期:2014120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02P5/04

主分类号:

F02P5/04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松村政美; 岩田俊雄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叶恺东;王忠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包括:与内燃机同步的信号转子;突设在信号转子外周上的多个金属片;具有与金属片对置的检测线圈的振荡电路;振荡检测电路;由振荡检测信号所驱动的输出三极管;产生点火电压的点火线圈;容纳检测线圈的第一容纳部;容纳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容纳部;把第一和第二容纳部一体化的外壳;密封检测线圈的端子连接部的第一树脂密封部;密封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树脂密封部;在第一和第二树脂密封部之间形成的空间部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燃机点火装置,包括: 与内燃机同步旋转的信号转子(1); 突出设置在上述信号转子外周上的多个金属片(1a); 具有与上述金属片相对配置的检测线圈(2a)的振荡电路(2); 检测上述振荡电路的振荡状态的振荡检测电路(3); 由来自上述振荡检测电路的振荡检测信号(c)所驱动的输出三 极管(5); 通过上述输出三极管的开闭,接通切断初级电流以在切断时 在次级侧产生点火电压的点火线圈(6); 容纳上述检测线圈的第一容纳部(25a); 容纳至少包含上述输出三极管的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容纳部 (25c); 把上述第一和第二容纳部一体化的外壳(25); 至少密封上述检测线圈的端子连接部的第一树脂密封部(31); 密封至少包含上述输出三极管的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树脂密 封部(32); 在上述第一树脂密封部和上述第二树脂密封部之间所形成的 空间部分(33)。

说明书


内燃机点火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触点内燃机点火装置,它在信号转子上的金属片接近或离开振荡电路的检测线圈时根据变化的振荡状态来进行点火时间检测,特别是涉及能够防止由从输出三极管的发热或干噪信号等所引起的振荡停止等误动作,而提高可靠性的内燃机点火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图2是用一部分电路方框图表示的一般内燃机点火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1是与内燃机(未图示)同步旋转的信号转子,沿着外周部分等间隔地突出设置与内燃机各气缸相对应的多个金属片1a。

    2是与信号转子1相对而固定配置的振荡电路,由与通过信号转子1的旋转周期地接近或离开的金属片1a相对配置的检测线圈2a、连接在检测线圈2a地两端之间以形成并联共振电路的电容器2b、给检测线圈2a和电容器2b提供振荡能量的振荡能量供给电路2c所构成。检测线圈2a与金属片1a一起构成信号发生部,并装在配电器内。

    3是检测振荡电路2的振荡状态并输出振荡信号c的振荡检测电路;4是放大振荡检测信号c的放大电路;5是由被放大的振荡检测信号c所驱动的输出三极管;6是点火线圈,由输出三板管5的开闭来接通切断初级电流而在切断时在次级侧产生点火电压;7是对各电路2~4和点火线圈6进行供电的蓄电池。并且,点火火花塞(未图示)被连接到点火线线次级侧的一端上。

    图3是用于说明一般内燃机点火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a)是金属片1a的接近和离开的时间;(b)是振荡电路2的输出信号b的振荡波形,TH是用于对振荡波形进行波形整形的比较电压;(c)是振荡检测信号c的波形;(d)是电火线圈6的初级电流波形;(e)是点火线圈6的初级电压e的波形。

    图4是表示现有内燃机点火装置主要部分(配电器固定部分)的截面图,表示出包含检测线圈2a的信号发生部分和包含输出三极管5(参照图2)的电子电路部分的各引线端子接连构造及其周边部分。

    在图4中,21是缠绕检测线圈2a的铁心。22是装载电子电路部分的散热器,电容器2b、振荡能量供给电路2c、振荡检测电路3、放大电路4和输出三极管5被集成化来固定。

    25是容纳检测线圈2a、铁心21和散热器22的框架状外壳,开口端由散热器22整体地封住,具有以下部分25a~25c。

    25a是容纳包括检测线圈2a和铁心21的信号发生部的第一容纳部;25b是为了穿入检测线圈2a的引线而设在第一容纳部25a内壁上的空余部;25c是容纳电子电路部分即散热器22的第二容纳部,以容纳电容器2b、振荡电路3和输出三极管5。由此,第一容纳部25a和第二容纳部25c由整体的外壳25所构成。

    26是整体地安装在外壳25上的端子板,在检测线圈2a插入第一容纳部25a之后,连接检测线圈2a的引线。27是从散热器22上的电子电路部分立设的中继引线,例如,通过在外壳25的开口部中同端子板26焊接起来,而同检测线圈2a电连接;28上密封外壳25的开口部和端子板26与中继引线27的连接部的垫圈。

    外壳25内的空间部分填充树脂(未图示)以完全密封,或者如图4那样,不必全都注入树脂,仅通过周围的密封而使其内部空间保持原状。

    在此,一边参照图2和图3,一边对一般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a)所示那样,与内燃机的旋转同步旋转的信号转子1上的金属片1a相对于检测线圈2a反复地接近和离开。

    另一方面,振荡电路2内的检测线圈2a和电容器2b,由从振荡能量供给电路2c所供给的振荡能量,在金属片1a离开时进行由振荡电路2的电路常数决定的强度的共振,生成图3(b)所示的振荡波形的输出信号b。而且,在金属片1a接近时,由检测线圈2a产生的多条磁通通过金属片1a,由于所产生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等,振荡电路2的振荡停止。其结果,图3(b)那样的振荡波形被输入振荡检测电路3。

    振荡检测电路3,在振荡电路2的输出信号b的振荡强度成为预定的比较电压TH以上时,输出图3(c)那样的振荡检测信号。振荡检测信号c,在通过放大电路4而被放大之后,驱动输出三极管5导通或截止,如图3(d)那样,接通或切断点火线圈6的初级电流。

    由此,在输出三极管5的截止(断开)时,如图3(e)那样,在点火线圈6的初级侧发生高电压的初级电压e,而且,把初级电压e升高的点火电压在次级侧发生了。其结果,由所控制的气缸的点火火花塞进出火花,以预定的时间进行点火。

    此时,安装在第二容纳部25c内的散热器上的输出三极管5在动作中产生高温和点火干噪,从而辐射到第一容纳部25a内的检测线圈2a中,就有对振荡特性产生影响的危险。由此,检测线圈2a的振荡工作特性变得不稳定,有损于由振荡检测信号c所驱动的输出三极管5的动作,进而有损于点火控制的可靠性。

    尤其是,在检测线圈2a和输出三极管5之间存在空间的情况下,容易辐射传播热和点火干扰等,容易对检测线圈2a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在检测线圈2a和输出三极管5之间的全部部分都用树脂填充密封的情况下,由于两者之间的导热性和静电电容增大,来自输出三极管5的热量和点火干扰容易传到检测线圈2a中,结果,在检测线圈2a上引起温度上升和干扰叠加。

    现有的内燃机点火装置,象上述那样,由于没有对点火时从输出三极管5发生的高温和点火噪声采取措施,构成振荡电路2的检测线圈2a的工作特性容易产生变化,就有可靠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点火装置,能抑制从输出三极管5产生的高温和点火干扰对线圈2a的影响而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包括:与内燃机同步旋转的信号转子;突出设置在信号转子外周上的多个金属片;具有与金属片相对配置的检测线圈的振荡电路;检测振荡电路的振荡状态的振荡检测电路;由来自振荡检测电路的振荡检测信号所驱动的输出三极管;通过输出三极管的开闭,接通切断初级电流以使在切断时在次级侧产生点火电压的点火线圈;容纳检测线圈的第一容纳部;容纳至少含有输出三极管的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容纳部;把第一和第二容纳部一体化的外壳;至少密封检测线圈的端子连接部的第一树脂密封部;密封至少含有输出三极管的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树脂密封部;在第一树脂密封部和第二树脂密封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部分。

    在本发明中,通过第一、第二树脂密封部和空间部分,增大了检测线圈和输出三极管之间的热容量和静电电容,从而作为从输出三极管辐射到检测线圈中的高温和点火干扰的缓冲作用,由此,抑制对检测线圈的影响。通过第一和第二树脂密封部,检测线圈和输出三级管周围的热容量变大,在检测线圈的热量吸收被抑制的同时,有效地把输出三极管的发热热量散发到外部,以抑制对检测线圈的发热影响。

    下面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在图中,2a、21、22、25、25a~25c以及26~28与上述相同。未图示的全部电路结构和基本工作是图2和图3所示那样的。

    31是至少密封检测线圈2a的端子连接部的第一树脂密封部;32是密封至少包含输出三极管5的电子电路部分(散热器22上)的第二树脂密封部;33是在第一树脂密封部31和第二树脂密封部3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部分。各树脂密封部31和32分别由浇注封装树脂形成。

    下面,参照图2和图3来对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与上述相同,通过金属片1a的接近和离开(图3(a)),振荡电路2的输出信号b反复进行振荡的停止和持续(图3(b)),振荡检测电路3在振荡电路2的振荡停止以后生成下降的振荡检测信号c(图3(c))。其结果,输出三极管5进行断通控制而使点火线圈6的初级电流(图3(d))被接通或切断,在点火线圈6的次级侧产生高电压的点火电压以进行所需时间的点火。

    此时,由于检测线圈2a同装载了电子电路部分(电容器2b~输出三极管5)的散热器一起被整体地容纳在外壳25内,就能大大缩短检测线圈2a的引线,电子电路部分就不会从检测线圈2a的引线上接收到不需要的高频电波的辐射,就能防止由点火干扰信号的感应所引起的误动作,而能够提高连接部的可靠性。

    由于检测线圈2a和输出三极管5由第一和第二树脂密封部31和32浇注封装密封,增大了热容量,就抑制了温度的急剧变化,同时也提高了耐湿性。

    由于在第一和第二树脂密封部31和32之间形成了空间部分33,降低了两者之间的导热率和静电电容,就抑制了从输出三极管5向检测线圈2a的发热热量和点火噪声的传导。

    其结果,防止了输出三极管5的误动作,而提高了点火控制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内燃机点火装置包括:与内燃机同步旋转的信号转子;突出设置在信号转子外周上的多个金属片;具有与金属片相对配置的检测线圈的振荡电路;检测振荡电路的振荡状态的振荡检测电路;由来自振荡检测电路的振荡检测信号所驱动的输出三极管;通过输出三极管的开闭,接通切断初级电流以在切断时在次级侧产生点火电压的点火线圈;容纳检测线圈的第一容纳部;容纳至少包含输出三极管的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容纳部;把第一和第二容纳部一体化的外壳;至少密封检测线圈的端子连接部的第一树脂密封部;密封至少包含输出三极管的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树脂密封部;在第一树脂密封部和第二树脂密封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部分。使第一、第二树脂密封部和空间部分起输出三极管和检测线圈之间的缓冲作用,同时,由于由各树脂密封部增大了热容量,就能得到这样的效果:抑制从输出三极管5产生的高温和点火噪声对检测线圈2a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在附图中,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2是用一部分电路方框图来表示一般的内燃机点火装置的结构图;图3是用于说明一般的内燃机点火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图4是表示现有内燃机点火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中的标号表示:

    1:信号转子;    1a:金属片;    2:振荡电路;   2a:检测线圈;                    3:振荡检测电路;

    5:输出三极管;   6:点火线圈; 25:外壳;  25a:第一容纳部;                25c:第二容纳部;   31:第一树脂密封部;             32:第二树脂密封部;   33:空间部分;                    c:振荡检测信号。

内燃机点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燃机点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燃机点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燃机点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点火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包括:与内燃机同步的信号转子;突设在信号转子外周上的多个金属片;具有与金属片对置的检测线圈的振荡电路;振荡检测电路;由振荡检测信号所驱动的输出三极管;产生点火电压的点火线圈;容纳检测线圈的第一容纳部;容纳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容纳部;把第一和第二容纳部一体化的外壳;密封检测线圈的端子连接部的第一树脂密封部;密封电子电路部分的第二树脂密封部;在第一和第二树脂密封部之间形成的空间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