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92743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08420.8

申请日:

1995.07.14

公开号:

CN1128340A

公开日:

1996.08.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F24F 11/08申请日:19950714授权公告日:20020102期满终止日期:2015071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1/08

主分类号:

F24F11/08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发明人:

长谷川德久; 上野圣隆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1994.07.14 JP 162319/9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天正;叶恺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不考虑室外机组与各室内机组间管路长度和高度位置差异对各室内机组分配适当的致冷剂的空调机。它按各室内机组Y的要求能力Q。与实际能力Q1的比QX设定各个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或过冷却度的目标值,测出各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或过冷却度的实际值,在修正各流量调整阀32的打开度以使实际值变成各目标值的同时,判定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并只由对应于该判定结果的量来限制各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调机,由一个具备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组 以及许多个分别具备连接到上述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的流量调整阀 和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组组成,上述空调机具有:设置在各个室内 机组内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根据这些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与在 每个室内机组内设定的设定温度的差设定上述各个流量调整阀的打开 度的装置;根据上述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与在各个室内机 组内设定的设定温度的差决定上述各个室内机组的要求能力Q 0 的装 置;检测出上述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饱和蒸发温度或饱和冷 凝温度的装置;根据这些饱和蒸发温度或饱和冷凝温度与上述各个室 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求出上述各个室内机组发挥的实际能力Q 1 的装置, 该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上述各个要求能力Q 0 与上述各个实际能力Q 1 的比Q x 设定 上述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过热度或过冷却度的目标值的装置; 检测出上述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过热度或过冷却度的实际值 的装置;修正上述各个流量调整阀的打开度以使这些实际值变成上述 各个目标值的装置;判定上述各个实际值与上述各个目标值的差的大 小的装置;以及根据这些判定结果限制上述各个要求能力Q 0 的上限 值的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 上述各个要求能力Q 0 与各个实际能力Q 1 的比Q x 和对上述各个要求 能力Q 0 的上限值的限制量决定上述预定的各个室内机组的致冷剂流 量的满足度的装置,以及根据这些满足度控制上述压缩机的容量的装 置。
3: 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决定 各个要求能力Q 0 的装置是通过各个室内机组的容量、对应于各个室 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与每个室内机组的设定温度的差的计数和基 于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的平均值的能力修正系数的运算来 求出并决定各个要求能力Q 0 。
4: 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求出各个 实际能力Q 1 的装置是通过各个室内机组的容量和各个室内温度传感 器的测得温度的平均值与饱和蒸发温度或饱和冷凝温度的差的运算来 求出各个实际能力Q 1 。

说明书


空调机

    本发明涉及把多个室内机组连接到一个室外机组的组合式空调机。

    把多个室内机组连接到一个室外机组的组合式空调机可作为在房间数目很多的建筑物中使用的一种空调机。如使用这种空调机的话,可用一台空调机同时对许多个房间进行空调。

    在这种空调机中,在该室外机组内设置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在各个室内机组内设置流量调整阀和室内热交换器,通过顺次对这些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各个流量调整阀和各个室内热交换器进行管路连接构成一个冷冻循环。

    各个室内机组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控制流量调整阀的打开度,由此来调节流向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流量,与此同时把对应于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的能力要求指令传送到该室外机组。该室外机组根据从各室内机组传送来的要求指令控制压缩机的运转容量。

    在组合式空调机中,从该室外机组到各个室内机组的管路长度是参差不齐的,此外各机组的相互间地高度位置也有差别。这种管路长度和高度位置的差异大多在实际的安装施工时产生,在设计阶段时要了解这些差异是不容易的。因此,实际情况是,如果只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来调节流量调整阀的打开度的话,就难于对各个室内机组分配适量的致冷剂。

    此外就压缩机的运转容量来说,它只是由室内温度相对于设定温度是高多少或是低多少的温度差来设定,没有考虑室内温度的绝对值,所以不论室内温度是高或是低时,如它与设定温度的差是相同的,则所发挥的冷气机能力或暖气机能力是相同的。从而从人体感觉到的舒适程度方面来看,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考虑了以上的问题而进行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可以在不考虑室外机组与各个室内机组间的管路长度和高度位置的差异的情况下对各个室内机组分配适量的致冷剂的空调机。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以在不考虑室外机组与各个室内机组间的管路长度和高度位置的差异的情况下对各个室内机组分配适量的致冷剂的、使能满足人体的舒适感的最适宜的室内温度控制成为可能的、可以尽可能降低对冷冻循环中的致冷剂流动的阻力从而减轻压缩机负荷并由此得到节能效果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空调机具备以下的组成部分:在室外机组内设置的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在各个室内机组内设置的流量调整阀和室内热交换器;把上述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各个流量调整阀和各个室内热交换器连接起来的冷冻循环和在各室内机组内设置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把各个流量调整阀的打开度设定为对应于这些室内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与每个室内机组的设定温度的差的初期打开度的装置;根据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与每个室内机组的设定温度的差决定各个室内机组的要求能力Q0的装置;检测出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饱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装置;根据这些饱和蒸发温度或饱和冷凝温度与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求出各个室内机组所发挥的实际能力Q1的装置;根据各个要求能力Q0与各个实际能力Q1的比Qx设定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过热度或过冷却度的目标值的装置;检测出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过热度或过冷却度的实际值的装置;修正各个流量调整阀的打开度以使这些实际值变成各个目标值的装置;判定各个实际值与各个目标值的差的大小的装置以及根据这些判定结果限制各个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的装置。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调机还附加下述装置:根据上述各要求能力Q0与各实际能力Q1的比Qx和对各个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的限制量决定各个室内机组的致冷剂流量的满足度的装置以及根据这些满足度控制压缩机容量的装置。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上述决定各个要求能力Q0的装置如下述:通过对各个室内机组的容量、对应于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与每个室内机组的设定温度的差的计数和基于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的平均值的能力修正系数的运算来求出并决定各个要求能力Q0。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上述求出各个实际能力Q1的装置如下述:通过对各个室内机组的容量和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的平均值与饱和蒸发温度或饱和冷凝温度的差的运算来求出各个实际能力Q1。

    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把各个流量调整阀的打开度设定为对应于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与每个室内机组的设定温度的差的初期打开度。根据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与每个室内机组的设定温度的差决定各个室内机组的要求能力Q0。对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饱和蒸发温度或饱和冷凝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这些检测温度和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求出各个室内机组发挥的实际能力Q1。根据各个要求能力Q0与各个实际能力Q1的比Qx设定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过热度或过冷却度的目标值。对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过热度或过冷却度的实际值进行检测,修正各个流量调整阀的打开度以使这些实际值变成各个目标值。判定各个实际值与各个目标值的差的大小,通过对应于该判定结果的量限制各个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

    此外,根据各个要求能力Q0与各个实际能力Q1的比Qx和对上述各个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的限制量决定各室内机组的致冷剂流量的满足度,根据这些满足度来控制压缩机的容量。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循环的构成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方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室外机组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室内机组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5是把本实施例的整个控制系统为了易于了解而分类归纳的控制方框图。

    符号说明:X…室外机组,Y…室内机组,1…可变能力的压缩机,2…固定能力的压缩机,8…室外热交换器,32…PMV(流量调整阀),33…室内热交换器,39…室内温度传感器,50…室外控制部,60…室内控制部。

    (实施例)

    以下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在图1中,X是室外机组,把多个室内机组Y通过管路和管线连接到该室外机组X。

    室外机组X具备容纳在一个共同的密闭外壳内的压缩机1、2。压缩机1是一个用变频器驱动的可变能力压缩机。压缩机2是一个用商用电源驱动的固定能力压缩机。

    把高压侧管路4连接到压缩机1的排出口,与此同时把同样的高压侧管路4通过单向阀3连接到压缩机2的排出口。把低压侧管路5连接到压缩机1、2的吸入口。

    把室外热交换器8通过油分离器6和四通阀7连接到高压侧管路4。把干燥器11通过单向阀9和贮液罐10连接到该室外热交换器8。与该单向阀9并排地连接一个暖气机用的膨胀阀12。把室外风扇13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8的附近。

    把过滤器15通过储能器14和四通阀7连接到低压侧管路5。

    上述油分离器6用于抽出从压缩机1、2排出的致冷剂中包含的润滑油。从该油分离器6到低压侧管路5连接一个回油用的管路16。

    把冷却支路17的一端连接到单向阀9与贮液罐10之间的气体管路上。把该冷却支路17的另一端连接到四通阀7与储能器14之间的低压管路上。而且在冷却支路17处设置打开度可变阀18。

    在从压缩机1的排出口到高压侧管路4的管子处安装高压开关21和致冷剂温度传感器25。在从压缩机2的排出口到单向阀3的管子处安装高压开关22和致冷剂温度传感器26。如致冷剂的压力异常地上升并达到预定值的话,高压开关21、22就工作。

    在高压侧管路4处安装致冷剂压力传感器23。在低压侧管路5处安装致冷剂压力传感器24和致冷剂温度传感器27。在室外热交换器8处安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8。在室外机组X的预定场所安装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29。

    把室内热交换器33通过室内机组Y的过滤器31和流量调整阀32连接到干燥器11和过滤器15之间。把室内风扇34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33的附近。

    在PMV32与室内热交换器33之间的液体管路处安装致冷剂压力传感器35和致冷剂温度传感器37。在连接到室内热交换器33的气体管路处安装致冷剂压力传感器36和致冷剂温度传感器38。在室内风扇34的吸入空气的通路处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39。其它室内机组Y也是同样的构成和同样的连接。

    通过这种管路连接在室外机组X和各个室内机组Y中构成一个热泵式的冷冻循环。在作为冷气机使用时,把四通阀7设定在中间状态,由此使压缩机1、2排出的致冷剂沿图示的实线箭头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一个冷气机循环,此时室外热交换器8起到冷凝器的作用,各个室内热交换器33起到蒸发器的作用。在作为暖气机使用时,切换四通阀7,由此使压缩机1、2排出的致冷剂沿图示虚线箭头的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一个暖气机循环,此时各个室内热交换器33起到冷凝器的作用,室外热交换器8起到蒸发器的作用。

    上述打开度可变阀18和各个流量调整阀32是按照输入的驱动脉冲数其打开度连续可变的脉冲电动阀(Pulse Motor Valve),把该打开度可变阀和流量调整阀简称为PMV。

    在图2中示出控制电路。

    在室外机组X中具备一个室外控制部50。把各个室内机组Y的室内控制部60通过线路连接到该室外控制部50。

    该室外控制部50由一个微型计算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把四通阀7、室外风扇电机13M、PMV18、高压开关21、22、致冷剂压力传感器23、24、致冷剂温度传感器25、26、27、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8、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29、商用交流电源51、变频器52和开关53连接到该室外控制部50。

    变频器52对室外控制部50内的交流电源线上的电压进行整流,通过对应于室外控制部50的指令的开关动作把该已整流的电压变换为具有预定频率的电压并输出。把该输出用于驱动压缩机马达1M。

    开关53,举例来说是一个电磁接触器的接点。把压缩机马达2M通过开关53连接到室外控制部50内的交流电源线上。

    室内控制部60由一个微型计算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把PMV32、室内风扇马达34M、致冷剂压力传感器35、36、致冷剂温度传感器37、38、室内温度传感器39和遥控式的操作器(以下简称为遥控器)61连接到该室内控制部60。

    室内控制部60具备以下的功能和装置。

    [1]把基于遥控器61的操作的运转方式指令、运转开始指令和运转停止指令传送到室外机组X的装置。

    [2]求出室内温度传感器39的测得温度(吸入空气温度)Ta与由遥控器61的操作确定的设定温度Ts的差ΔT、决定对应于该温度差的要求指令并把该要求指令传送到室外机组X的装置。在要求指令中有用于冷气机的和用于暖气机的(如后面的表1所示),准备了从S3到SD的11级的代码用于冷气机的情况;如后面的表2所示,准备了从S3到SF的13级的代码用于暖气机的情况。

    [3]把PMV32的打开度设定为对应于要求指令即上述温度差ΔT的初期打开度的装置。

    [4]根据要求指令即上述温度差ΔT决定该室内机组的要求能力Q0的装置。具体地说,通过使用了该室内机组的容量(马力)、对应于要求指令即温度差ΔT的计数A和基于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Ta的平均值的能力修正系数B的下式的运算求出并决定要求能力Q0。对于系数A,有后面所述的表1的用于冷气机的和表2的用于暖气机的,可根据要求指令对其进行选择。

    Q0=2500×马力×A×B

    B=(Ta的平均值)×0.03×0.2

    [5]检测出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饱和蒸发温度Te0或饱和冷凝温度Tc0的装置。在作为冷气机使用时检测饱和蒸发温度Te0,在作为暖气机使用时检测饱和冷凝温度Tc0。

    [6]根据检测出的饱和蒸发温度Te0或饱和冷凝温度Tc0和室内温度传感器39的测得温度Ta求出该室内机组发挥的实际能力(实际运转时的近似能力)Q1的装置。具体地说,通过使用了该室内机组的容量(马力)、室内温度传感器39的测得温度Ta的平均值与饱和蒸发温度Te0(或饱和冷凝温度Tc0)的差和热交换修正系数C的下式的运算,求出实际能力Q1。热交换修正系数C是通过手动来适当地选择的,在后面所述的表3中示出它与该选择设定的对应关系。

    Q1=118×马力×[(Ta的平均值)-Te0]×C……(作为冷气机使用时)

    Q1=96×马力×[Tc0-(Ta的平均值)]×C……(作为暖气机使用时)

    [7]根据要求能力Q0与实际能力Q1的比Qx(=Q0/Q1)设定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度的目标值SH0或过冷却度的目标值UC0的装置。在作为冷气机使用时设定目标值SH0,在作为暖气机使用时设定目标值UC0。

    [8]检测出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度的实际值SH或过冷却度的实际值UC的装置。

    [9]根据后面所述的表5(或表6)对实际值SH(或UC)与目标值SH0(或UC0)的差的大小进行区域判定的装置。

    [10]只由对应于区域判定的结果的量来限制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的装置。具体地说,把区域判定结果传送到室外机组X,通过由室外机组X传送的稳定范围修正指令的内容与后面所述的表9的对照来修正系数A,通过把该已修正的系数A代入用于求出要求能力Q0的上述式中来限制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

    [11]修正PMV 32的打开度以使实际值SH(或UC)变成目标值SH0(或UC0)的装置。

    [12]根据要求能力Q0与实际能力Q1的比Qx(=Q0/Q1)和对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的限制量决定该室内机组的致冷剂流量的满足度的装置。具体地说,把比值Qx和由室外机组X送出的稳定范围修正指令的内容代入后面所述的表7,决定致冷剂流量的满足度(不足,满足,过剩)。

    [13]把已决定的满足度作为满足度指令传送到室外机组X的装置。

    另一方面,室外控制部50具备以下的功能和装置:

    [1]根据从各个室内机组Y送来的要求指令设定压缩机1、2的运转容量(压缩机1、2的运转台数和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F)的装置。

    [2]根据从各个室内机组Y送来的满足度指令的内容适当地修正已设定的运转容量的装置。

    [3]根据从各个室内机组Y送来的区域判定结果的数据决定对各个室内机组Y的稳定范围修正指令的装置。在稳定范围修正指令中有在后面所述的表8中示出的8个等级,分别给每个等级分配3位的发送比特(二进位数)。

    [4]把已决定的各个稳定范围修正指令传送到各个室内机组Y的装置。

    [5]如致冷剂压力传感器23的测得压力Pd异常地上升并达到设定值Pdx(比高压开并21、22的工作点要低)的话,使压缩机1的容量(运转频率F)降低到预定值的第1保护装置。

    [6]如高压开关21工作的话就停止压缩机1的运转及如高压开关22工作的话就停止压缩机2的运转的第2保护装置。

    [7]如致冷剂温度传感器25的测得温度(排出的致冷剂温度)Td1和致冷剂温度传感器26的测得温度(排出的致冷剂温度)Td2中的任一温度上升到设定值Tdx的话,就打开冷却支路17的PMV18、而且PMV18的打开度是根据Td1和Td2中的较高温度而定的控制装置。

    其次,一边参照图3和图4的流程图以及图5的方框图,一边说明上述构成的作用。图5的控制方框图是为了易于了解把整个控制系统分类归纳得到的框图。

    居住者用遥控器61在任意的室内机组Y上设定所希望的运转方式和室内温度(以下称为设定温度)Ts。之后进行运转开始的操作。

    这样一来,压缩机1、2中至少启动压缩机1,运转开始。如果是冷气机运转方式的话,把四通阀设定在中间状态,致冷剂沿图1的实线箭头方向流动,形成一个冷气机循环。由此,室外热交换器8起到冷凝器的作用,室内热交换器33起到蒸发器的作用。如果是暖气机运转方式的话,切换四通阀7,致冷剂沿图1的虚线箭头方向流动,形成一个暖气机循环。由此,室内热交换器33起到冷凝器的作用,室外热交换器8起到蒸发器的作用。

    室内机组Y求出室内温度传感器39的测得温度(吸入空气温度)Ta与用遥控器61设定的设定温度Ts的差ΔT(步骤201),决定对应于该温度差ΔT的要求指令并把该指令传送到室外机组X(步骤202)。再者,把PMV的打开度设定为对应于要求指令的初期打开度(步骤203)。

    室外机组X根据从各个室内机组Y送来的要求指令每隔一个预定时间(例如2分钟)设定一次压缩机1、2的运转容量(压缩机1、2的运转台数和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F)(步骤101)。

    举例来说,当由要求指令得出的要求能力较小时,控制变频器52的输出频率F以执行压缩机1的单独的可变能力运转。如要求能力增加的话,在控制变频器52的输出频率F的同时,接通开关53,执行压缩机1的可变能力运转和压缩机2的固定能力运转。

    室内机组Y根据自身的要求指令以下述方式决定该室内机组的要求能力Q0(步骤204)。

    首先,如果是冷气机工作则根据表1的条件,如果是暖气机工作则根据表2的条件,选择对应于要求指令的系数A。例如,在冷气机工作时,如要求指令是S3,则选择系数A=0.50。如要求指令是S4,则选择系数A=0.55。

    [表1]

    要求指令 S3 S4 S5 S6 S7 S8 S9 SA SB SC SD系数A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0.85 0.90 0.95 1.00

    [表2]

    要求指令    S3    S4   S5    S6    S7    S8    S9    SA    SB    SC    SD    SE    SF系数A    0.50    0.54   0.58    0.63    0.67    0.71    0.75    0.79    0.83    0.88    0.92    0.96    1.00

    通过使用了吸入空气温度Ta的平均值的下式的运算求出能力修正系数B。

    B=(Ta的平均值)×0.03+0.2

    根据系数A、能力修正系数B及其它数据,通过下式的运算决定要求能力Q0。

    Q0=2500×马力×A×B

    在这里的要求能力Q0的表达式中,不仅包含了吸入空气温度Ta对于设定温度Ts而言是高或是低的温度差ΔT的因素,而且加进了吸入空气温度Ta本身的因素,因此该表达式充分考虑了人体所感觉到的舒适度这样一个因素。

    而且,在作为冷气机工作时,根据气体管路的致冷剂压力传感器36的测得压力(蒸发压力)Pc2可检测出室内热交换器33中的致冷剂的饱和蒸发温度Te0(步骤205)。根据检测出的饱和蒸发温度Te0与吸入空气温度Ta的平均值,通过下式的运算可求出该室内机组发挥的实际能力(实际运转时的近似能力)Q1(步骤206)。

    Q1=118×马力×[(Ta的平均值)-Te0]×C

    在作为暖气机工作时,根据液体管路的致冷剂压力传感器35的测得压力(冷凝压力)Pc1可检测出室内热交换器33中的致冷剂的饱和冷凝温度Tc0(步骤205)。根据检测出的饱和冷凝温度Tc0和吸入空气温度Ta,通过下式的运算可求出该室内机组发挥的实际能力(实际运转时的近似能力)Q1(步骤206)。

    Q1=96×马力×[Tc0-(Ta的平均值)]×C

    热交换修正系数C是通过选择设定来选择的,在表3中示出C与该选择设定的对应关系。

    [表3]

    选择设定    0    1    2    3  4  5  6  7热交换修正系数C    1.5    1.3    1.2    1.1  0.8  0.7  0.6  1.0求出要求能力Q0与实际能力Q1的比Qx(=Q0/Q1)(步骤207)。根据该比值Qx设定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度(冷气机工作时)的目标值SH0或过冷却度(暖气机工作时)的目标值UC0(步骤208)。

    例如,作为冷气机使用时记住表4的条件,根据该条件设定过热度的目标值SH0。如Qx是100%,选择SH0=0deg。如Qx是90%,选择SH0=8deg。

    [表4]

    比率%  100  95  90  85   75   65   50   30过热度deg  0  1  8  10   14   16   18   20

    在冷气机工作时,根据气体管路的致冷剂温度传感器38的测得温度(蒸发器出口温度)Tc2和致冷剂压力传感器36的测得压力(蒸发压力)Pc2检测出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度的实际值SH(步骤209)。在暖气机工作时,根据液体管路的致冷剂温度传感器37的测得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Tc1和致冷剂压力传感器35的测得压力(冷凝压力)Pc1检测出该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冷却度的实际值UC(步骤209)。

    在冷气机工作时,根据表5对实际值SH与目标值SH0的差的大小进行区域判定(步骤210)。例如,如实际值SH比目标值SH0大而且二者的差在3deg以内的话,区域判定结果为“L”。如实际值SH比目标值SH0大而且二者的差在4deg至8deg的范围内的话,区域判定结果为“M”。如实际值SH比目标值SH0大而且二者的差在9deg以上的话,区域判定结果为“H”。

    (表5)

        条件    区域  (SH-SH0)≤3    L  3<(SH-SH0)≤8    M  8<(SH-SH0)    H

    在暖气机工作时,根据表6对实际值UC与目标值UC0的差的大小进行区域判定(步骤210)。例如,如实际值UC比目标值UC0大而且二者的差在3deg以内的话,区域判定结果为“L”。如实际值UC比目标值UC0大而且=者的差在4deg至8deg的范围内的话,区域判定结果为“M”。如实际值UC比目标值UC0大而且二者的差在9deg以上的话,区域判定结果为“H”。

    (表6)

        条件    区域  (UC-UC0)≤3    L  3<(UC-UC0)≤8    M  8<(UC-UC0)    H

    把以上述方式得到的区域判定结果的数据传送到室外机组X(步骤211)。

    此外,修正PMV32的打开度以使实际值SH(或UC)变成目标值SH0(或UC0)(步骤212)。

    例如,当要求能力Q0与实际能力Q1相同、比值Qx为100%时,过热度的目标值SH0是0deg,此时把PMV32全部打开以使过热度的实际值SH变成0deg。当要求能力Q0比实际能力Q1小、比值Qx为90%时,过热度的目标值SH0是8deg,此时缩小PMV32的打开度以使过热度的实际值SH变成8deg。也就是说,由于实际能力Q1比要求能力Q0大,因此要在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流量中减去这个剩余部分。

    把比值Qx和从室外机组X传送的下述的稳定范围修正指令(它决定对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的限制量)的内容代入表7,从而决定该室内机组的致冷剂流量的满足度(不足,满足,过剩)(步骤213)。而且,对已决定的满足度按照内容的不同进行计数,根据该计数值把适当的满足度指令传送到室外机组X(步骤214)。

    (表7)

        稳定范围修正指令的内容致冷剂流量的满足度 100%90%,85%,80%,70%60%,50%,40% Qx>105 Qx<0    Qx>100    Qx<0    Qx>95    Qx<0    不足90≤Qx≤105    80≤Qx≤100    70≤Qx≤95    满足0<Qx<90    0<Qx<80    0<Qx<70    过剩

    按下述方式进行对应于计数值的满足度指令的发送。

    (1)当满足度的内容是“满足”时,传送“满足”的满足度指令。

    (2)当满足度的内容是“不足”时,把不足计数定为“1”。

    (3)当满足度的内容连续地是“不足”时,使不足计数加1成为“2”。

    (4)当满足度的内容再连续地是“不足”时,使不足计数加1成为“3”。

    (5)当不足计数是“1”和“2”时,传送表示“满足”的意思的满足度指令。    

    (6)如不足计数变成“3”的话,则开始传送表示“不足”的意思的满足度指令。

    (7)如满足度的内容在“不足”之后变成“满足”或“过剩”的话,使不足计数清零,传送表示“满足”的意思的满足度指令。

    (8)当满足度的内容是“过剩”时,把过剩计数定为“1”。

    (9)当满足度的内容连续地是“过剩”时,使过剩计数加1成为“2”。

    (10)当满足度的内容再连续地是“过剩”时,使过剩计数加1成为“3”。

    (11)当过剩计数是“1”和“2”时,传送表示“满足”的意思的满足度指令。

    (12)如过剩计数变成“3”的话,则开始传送表示“过剩”的意思的满足度指令。

    (13)如满足度的内容在“不足”之后变成“满足”或“过剩”的话,把不足计数清零,传送表示“满足”的意思的满足度指令。

    (14)如满足度的内容在“过剩”之后变成“满足”或“不足”的话,把过剩计数清零,传送表示“满足”的意思的满足度指令。

    另一方面,室外机组X把从各个室内机组Y接受到的各个满足度指令的内容进行平均化,并根据上述平均化的指令修正压缩机运转容量(根据频率指令设定的)(步骤102)。

    例如,如各个满足度指令的内容的平均是“过剩”的话,把压缩机1的运转容量减少到预定值(运转频率ΔF)。如各个满足度指令的内容的平均是“满足”的话,使此时的压缩机1、2的运转容量维持原状。如各个满足度指令的内容的平均是“不足”的话,把压缩机1的运转容量增加到预定值(运转频率ΔF)。

    在进入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流量“过剩”时,如减少压缩机1的运转容量的话,使PMV32的打开度朝增大方向变化。此时,冷冻循环中对致冷剂流动的阻力减少,从而降低了压缩机负荷,可得到节能的效果。

    此外,从各个室内机组Y处接受了区域判定结果的数据的室外机组X根据区域判定结果决定对于各个室内机组Y的稳定范围修正指令。对于各个室内机组Y来说稳定范围修正指令是共同的,如表8所示准备了从“1”到“8”的8个等级,分别给每个等级分配3位的传送比特。

    (表8)

    等级传送比特内容等级传送比特内容    8    000 100%    4     100 70%    7    001 90%    3     101 60%    6    010 85%    2     110 50%    5    011 80%    1     111 40%

    按下述方式来决定该稳定范围修正指令。

    (1)把初期值定为等级“8”。

    (2)如果从各个室内机组Y哪怕是一台机组中连续5分钟接受区域判定结果“H”的话,降1个等级。其后,如继续接受区域判定结果“H”,每隔5分钟降1个等级。

    (3)当全部的室内机组Y的区域判定结果不是“H”和“L”时,维持目前的等级。

    (4)从全部的室内机组Y中连续15分钟接受区域判定结果“L”的话,升1个等级。其后,如继续接受区域判定结果“H”,每隔5分钟降1个等级。

    (5)在全部的室内机组Y的满足度是“过剩”的场合下,在每隔2分钟对压缩机的容量进行控制时同步地进行1个等级的提升。

    接受上述稳定范围修正指令的各个室内机组Y在计算要求能力Q0时根据稳定范围修正指令来修正所使用的系数A。在表9中示出该稳定范围修正指令与系数A的修正之间的关系。

    例如,当稳定范围修正指令是90%时,把系数A的上限值一律限制在“0.9”。当稳定范围修正指令是85%时,把系数A的上限值一律限制在“0.85”。当稳定范围修正指令是100%时,系数A为设定值。

    (表9)

    稳定范围修正指令    系数A    100%    按设定值    90%    0.9以上→0.9    85%    0.85以上→0.85    80%    0.8以上→0.8    70%    0.7以上→0.7    60%    0.6以上→0.6    50%    0.5以上→0.5    40%    0.4以上→0.4

    如对系数A的上限值加以限制的话,也就表现出要对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加以限制。

    如对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进行限制的话,就是把比值Qx限制在预定值以下,进而就是说把过热度的目标值SH0(或过冷却度的目标值UC0)限制于一个较小的值。

    也就是说,不仅是按照吸入空气温度Ta与设定温度Ts的差ΔT来调节PMV32的打开度,而且要加上对应于实际能力Q1与要求能力Q0的比Qx的对PMV32的打开度的修正,特别是在对该打开度进行修正时已反馈了过热度的实际值SH(或过冷却度的实际值UC)与过热度的目标值SH0(或过冷却度的目标值UC0)的差的大小的区域判定,故即使从室外机组X到各个室内机组Y的管路长度是参差不齐的以及在安装施工时产生各个部件的高度位置的差异,也可以不考虑这些情况而能对各个室内机组Y分配适当的量的致冷剂。

    室外机组X通过致冷剂压力传感器23测得高压侧的压力Pd,如该高压侧压力Pd异常地上升并达到设定值Pdx(该值比高压开关21、22的工作点要低)的话,使压缩机1的容量(运转频率F)降低到预定值。通过该容量的降低,可防止高压侧压力Pd的异常上升,从而保护以压缩机1、2为主的冷冻循环机器。

    但是,如不管该容量的降低高压侧压力继续异常地上升使高压开关21工作的话,则停止压缩机1的运转。此外,如高压开关22工作的话,则停止压缩机2的运转。通过上述运转的停止,可以确实可靠地保护冷冻循环机器。

    此外,室外机组X通过致冷剂温度传感器25测得压缩机1的排出致冷剂温度Td1,再通过致冷剂温度传感器26测得压缩机2的排出致冷剂温度Td2,如该测得温度中的某一温度上升到设定值Tdx的话,打开冷却支路17的PMV18。而且,与测得温度Td1和Td2中的较高温度成比例地控制PMV18的打开度。

    通过以上述方式打开PMV18,流过液体管路的液体致冷剂的一部分经过冷却支路17流入压缩机1、2的吸入测。该流入的液体致冷剂的温度较低,因而起到对于压缩机1、2的冷却作用,故可抑制排出致冷剂温度或吸入致冷剂温度的异常上升。因此通过该冷却支路的控制也保护了冷冻循环机器。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空调机把各个流量调整阀的打开度设置为对应于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与每个室内机组的设定温度的差的初期打开度,根据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与每个室内机组的设定温度的差决定各个室内机组的要求能力Q0,检测出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饱和蒸发温度或饱和冷凝温度,根据这些检测出的温度与各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测得温度求出各个室内机组发挥的实际能力Q1,根据各个要求能力Q0与各个实际能力Q1的比Qx设定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过热度或过冷却度的目标值,检测出各个室内热交换器的致冷剂的过热度或过冷却度的实际值,在修正各个流量调整阀的打开度以使这些实际值变成各个目标值的同时,判定各个实际值与各个目标值的差的大小,由于形成了只由对应于该判定结果的量来限制各个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的构成方式,故可以在不考虑室外机组与各个室内机组间的管路长度和高度位置的差异的情况下对各个室内机组分配适当的量的致冷剂。

    此外,在该空调机中,根据各个要求能力Q0与各个实际能力Q1的比Qx和对上述各个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的限制量,决定各室内机组的致冷剂流量的满足度,在根据这些满足度控制压缩机的容量的构成中,可在不考虑室外机组与各个室内机组间的管路长度和高度位置的差异的情况下对各个室内机组分配适当的量的致冷剂,此外使得满足人体的舒适感的最适宜的室内温度控制成为可能,而且尽可能减少对冷冻循环中的致冷剂流动的阻力,从而减轻压缩机的负荷,可得到节能的效果。

空调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空调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空调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机.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不考虑室外机组与各室内机组间管路长度和高度位置差异对各室内机组分配适当的致冷剂的空调机。它按各室内机组Y的要求能力Q。与实际能力Q1的比QX设定各个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或过冷却度的目标值,测出各室内热交换器33的致冷剂的过热或过冷却度的实际值,在修正各流量调整阀32的打开度以使实际值变成各目标值的同时,判定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并只由对应于该判定结果的量来限制各要求能力Q0的上限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