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回收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9152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3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110879.5

申请日:

2008.04.29

公开号:

CN201190308Y

公开日:

2009.02.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12申请日:20080429授权公告日:20090204终止日期:20110429|||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宋建国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27号商房大厦423室,邮编:100029变更后权利人:积水腾龙(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27号商房大厦424室,邮编:100029登记生效日:2009.6.5|||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12(2006.01); G05D9/12(2006.01)

主分类号:

E03C1/12

申请人:

宋建国

发明人:

宋建国

地址:

100029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27号商房大厦42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孙征;张焕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回收装置。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17)、排水管(18)、收集管(19)、进水端与收集管(19)连接的过滤器(8)和经由设有水泵(9)的回收管(23)与过滤器(8)的出水端相连的水箱(14),而且,在进水管17内设有浊度检测单元(4),具有:与进水管(17)的出水端、排水管(18)的进水端、收集管(19)的进水端相连且至少可在进水管与排水管连接、进水管与收集管连接两种状态间切换的阀组件;以及与浊度检测单元(4)、阀组件、水泵(9)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回收装置,可以使浊度较高的污水不通过过滤器而直接排出,避免损坏过滤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污水回收装置,包括进水管(17)、排水管(18)、收集管(19)、进水端与收集管(19)连接的过滤器(8)和经由设有水泵(9)的回收管(23)与过滤器(8)的出水端相连的水箱(14),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17)上设有浊度检测单元(4),具有:与进水管(17)的出水端、排水管(18)的进水端、收集管(19)的进水端相连且至少可在进水管与排水管连接、进水管与收集管连接两种状态间切换的阀组件;以及与浊度检测单元(4)、阀组件、水泵(9)电连接的控制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箱(14)和过滤器(8)出水端之间还设有反冲回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回路包括设置有第四截止阀(26)的第一反冲管(27)、水泵(9)、设置有第三截止阀(22)的第二反冲管(11)、第五截止阀(25)第六截止阀(24),第一反冲管(27)一端、第五截止阀(25)、第二反冲管(11)一端、水泵(9)、第一反冲管(27)另一端、第六截止阀(24)、第二反冲管(11)另一端依次设置在回收管(23)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回路包括与第一反冲管(27)一端连接的第八截止阀(29)、水泵(9)、与第二反冲管(11)一端连接的第七截止阀(28),第八截止阀(29)、第二反冲管(11)一端、水泵(9)、第一反冲管(27)另一端、第七截止阀(28)依次设置在回收管(23)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回路包括与第二反冲管(11)一端连接的第八截止阀(29)、水泵(9)、与第一反冲管(27)一端连接的第七截止阀(28),第一反冲管(27)另一端、第八截止阀(29)、水泵(9)、第七截止阀(28)、第二反冲管(11)另一端依次设置在回收管(23)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截止阀(28)和第八截止阀(29)是二位三通电磁阀。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回路包括反冲管(11),设置在反冲管(11)上的水泵(32),反冲管(11)两端设置在回收管(23)上的水泵(32)两侧。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包括设于收集管(19)上的第一截止阀(6)和设于排水管(18)上的第二截止阀(7)。

说明书

污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908587Y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衣机自动节水系统,洗衣机或洗菜盆排水管连接该节水系统的反冲洗过滤器,排水阀连接在反冲洗过滤器与地漏之间,反冲洗过滤器还与水泵进水口相连,水箱与水泵出水口连接。
洗衣机或洗菜盆排水管的污水流到反冲洗过滤器,当需要收集污水时,则启动水泵,污水经过滤器滤网过滤后收集到水箱。当不需要收集污水时,则污水不经过滤的通过反冲洗过滤器直接流入地漏。
根据该实用新型,由于在回收污水时,不管污水的污浊程度如何,都使污水通过过滤器,因此,在污水污浊程度很高时,会损害过滤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检测污水的污浊程度,当污浊程度高时,直接排出污水的污水回收装置。
技术方案包括进水管、排水管、收集管、进水端与收集管连接的过滤器和经由设有水泵的回收管与过滤器的出水端相连的水箱,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上设有浊度检测单元,具有:与进水管的出水端、排水管的进水端、收集管的进水端相连且至少可在进水管与排水管连接、进水管与收集管连接两种状态间切换的阀组件;以及与浊度检测单元、阀组件、水泵电连接的控制单元。
其中,在水箱和过滤器出水端之间还设有反冲回路。
可选的,所述反冲回路包括设置有第四截止阀的第一反冲管、水泵、设置有第三截止阀的第二反冲管、第五截止阀第六截止阀,第一反冲管一端、第五截止阀、第二反冲管一端、水泵、第一反冲管另一端、第六截止阀、第二反冲管另一端依次设置在回收管上。
可选的,所述反冲回路包括与第一反冲管一端连接的第八截止阀、水泵、与第二反冲管一端连接的第七截止阀,第八截止阀、第二反冲管一端、水泵、第一反冲管另一端、第七截止阀依次设置在回收管上。
可选的,所述反冲回路包括与第二反冲管一端连接的第八截止阀、水泵、与第一反冲管一端连接的第七截止阀,第一反冲管另一端、第八截止阀、水泵、第七截止阀、第二反冲管另一端依次设置在回收管上。
其中,所述第七截止阀和第八截止阀是二位三通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反冲回路包括反冲管,设置在反冲管上的水泵,反冲管两端设置在回收管上的水泵两侧。
其中,所述阀组件包括设于收集管上的第一截止阀和设于排水管上的第二截止阀。
由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回收装置,可使不回收的污水不经过过滤器而直接排出,因此可以保持过滤器的清洁,避免这部分污水给过滤器带来污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反冲回路设计,可以利用水泵的压力来反冲过滤器,更有力的反冲使过滤器更干净。
本实用新型用控制单元和各检测单元组成的电路控制电磁阀/电动阀,可以使整个系统更稳定,处理时间更快,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反冲回路的反冲管上设有二位三通电磁阀,提供了其他实现有力反冲过滤器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反冲回路的反冲管上设有水泵,使反冲回路连接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污水回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污水回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图3为污水回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污水回收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污水回收装置第二、三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图6为污水回收装置第四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7为污水回收装置第四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污水回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本污水回收装置中,进水管17与作为污水来源的例如洗衣机1、集水池2等的排水管相连,图中,仅以方块示意性的表示有洗衣机1、集水池2。在进水管17上设有流量检测单元3,例如流量传感器等,用于检测进水管17内是否有水流过。在进水管17上还设有浊度检测单元4,例如浊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用于检测进入进水管17的污水浊度。该流量检测单元3和浊度检测单元4与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相连。在流量检测单元3和浊度检测单元4之间,进水管17上连接有第一排气管15,该第一排气管15上设有第一排气管过滤装置20和未图示的止回阀。在这里,第一排气管过滤装置20和后述的第二排气管过滤装置21不仅用于消除从污水回收装置中所排出的排气中的不良气味,例如臭味等,还用于污水处理中排出管道内存留的空气。在进水管17上浊度检测单元4的下游侧设有第一止回阀5,以使水流在进水管17内单向流动。在进水管17的出水端经由三通管件同时与收集管19和排水管18相连。
如图1所示,在收集管19上设有第一截止阀6,该第一截止阀6为常开截止阀且与控制单元相连。收集管19的出水端与过滤器8的进水端相连。该过滤器8上设有第二排气管16,在第二排气管16内设有第二排气管过滤装置21和未图示的止回阀,其功能与上述第一排气管15中的相应部件相同。过滤器8的一个出水端与回收管23相连,该回收管23上设有第六截止阀24、水泵9,并在水泵9的下游侧设有第二止回阀10,以使水流在回收管23内单向流动。第二止回阀10的下游设有第五截止阀25。第一反冲管27一端设在水箱14与第五截止阀25之间,另一端设在水泵9与第六截止阀24之间,其上设有第四截止阀26;第二反冲管11一端设在第五截止阀25与止回阀10之间,另一端设在过滤器8与第六截止阀24之间,其上设有第三截止阀22。
水箱14的进水口经由三通管件同时与回收管23的出水端、反冲水管11的进水端相连。该水箱14内设有氯芯1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消毒件)和水位检测单元12。其中,氯芯13设于水箱14的下部,用于对水箱14内的水进行消毒过滤;水位检测单元12设于水箱14的上部,用于测量水箱14内的水位。水泵9、第三截止阀22、第四截止阀26、第五截止阀25、第六截止阀24和水位检测单元12均与控制单元相连。
排水管18的设置位置一般位于整个污水回收装置的最低处。如图1所示,排水管18上设有第二截止阀7。该第二截止阀7为常闭截止阀且与控制单元相连。另外,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截止阀6、7、22既可选用电动式(电机操作式)截止阀,也可选用电磁式截止阀。
图2是污水回收装置的控制原理图。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与流量检测单元3、水位检测单元12、浊度检测单元4、第一截止阀6、第二截止阀7、第三截止阀22、第四截止阀26、第五截止阀25和水泵9电连接。
如上所述,其中,流量检测单元3用于检测进水管17中是否有水流通过,浊度检测单元4用于检测流经进水管17内的水流的浑浊程度。当控制单元通过流量检测单元3测得进水管17内有水流动,通过浊度检测单元4测得污水的浊度高于规定浊度时,为了防止浊度过高的污水对污水处理装置产生不良影响,此时,控制单元关闭第一截止阀6,打开第二截止阀7,使污水经排水管18直接排掉。
当控制单元通过流量检测单元3测得进水管17内有水流动,通过浊度检测单元4测得污水的浊度为规定浊度以下,并且通过水位检测单元12测得水箱14内的水位未满时,控制单元打开第一截止阀6,第六截止阀24、第五截止阀25,使水泵9动作。同时,保持其他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污水经由进水管17、收集管19、过滤器8、回收管23、第六截止阀24、水泵9、第二止回阀10、第五截止阀25进入水箱14。而且,污水在流经过滤器8时被过滤而成为再生水,贮存在水箱14内。当控制单元通过流量检测单元3测得进水管17内没有水流动,控制单元同时打开第四、第三、第一、第二截止阀26、22、6、7,关闭其余截止阀。这样,贮存于水箱14内的水经由第四截止阀26、第一反冲水管27、水泵9、第二止回阀10、第二反冲水管11、第三截止阀22、过滤器8、收集管19、排水管18流出。当再生水流经过滤器8时,会对过滤器8进行反冲处理,实现对过滤器8清洗的目的。
此外,在向水箱14内注入再生水的过程中,控制单元通过水位检测单元12实时监控水箱14内的水位。当水箱14内水位已满时,控制单元停止水泵9的动作,打开第二截止阀7,同时关闭其余截止阀、将污水直接经排水管18排出。
此外,当控制单元通过流量检测单元3测得进水管17内有水流动,通过浊度检测单元4测得污水的浊度为规定浊度以下,但水位检测单元12测得水箱14内水位已满时,打开第二截止阀7,同时关闭其余截止阀、将污水直接经排水管18排出。
此外,在控制单元中,可采用例如89C2051单片机等处理单元,并通过继电器来控制各个截止阀。但也可通过其它形式的单片机作为处理单元,或是通过其它的控制机构来控制各个截止阀。或者通过其它的方式的控制单元来进行上述各种控制。
此外,对于过滤器8的清洗操作,还可以通过在控制单元内设置计时装置或计数装置,由此来每隔规定时间对过滤器8进行一次自动清洗,或是在过滤器8内设有污浊程度传感器等,由此每当过滤器8内的污浊程度超过规定值时,对过滤器8进行一次自动清洗;或是在水泵9上设有泵压传感器,这样,当水泵9需要规定值以上的泵压才能从过滤器8中抽上来水时,就对过滤器8进行一次自动清洗。控制单元同时打开第四、第三、第一、第二截止阀26、22、6、7,关闭其余截止阀。这样,贮存于水箱14内的水经由第四截止阀26、第一反冲水管27、水泵9、第二止回阀10、第二反冲水管11、第三截止阀22、过滤器8、收集管19、排水管18流出。当再生水流经过滤器8时,会对过滤器8进行反冲处理,这样,实现对过滤器8清洗的目的。
图3示出了污水回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反冲回路包括第八截止阀29、水泵9、第七截止阀28,由第一反冲管27、回收管23、第二反冲管11连接而成。回收管按水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七截止阀28、水泵9、止回阀10和第八截止阀29,所述第一反冲管27一端接在第八截止阀29的一个端口上另一端接在第七截止阀28的一个端口上,所述第二反冲管11一端接在第八截止阀29和止回阀10之间,另一端接在第七截止阀28的一个端口。污水回收时,控制单元关闭第七截止阀28的第二反冲管出水端口,打开其他端口,关闭第八截止阀29的第一反冲管进水端口,打开其他端口,使水泵9动作。污水从过滤器8流出,流经第八截止阀28、水泵9、止回阀10、第八截止阀29进入水箱。当控制单元通过流量检测单元3测得进水管17内没有水流动,控制单元关闭第七截止阀28的回收管出水端口,打开其他端口;关闭第八截止阀29的回收管进水端口,打开其他端口,并使水泵9动作,这样,贮存于水箱14内的水经由第八截止阀29、第一反冲管27、水泵9、止回阀10、第二反冲管11、第七截止阀28、过滤器8、收集管19、第一截止阀6、第二截止阀7、排水管18流出。当再生水流经过滤器8时,会对过滤器8进行反冲处理,实现对过滤器8清洗的目的。其他污水回收操作过程与前述过程相同。
图4示出了污水回收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反冲回路包括第七截止阀28、水泵9、第八截止阀29,由第一反冲管27、回收管23、第二反冲管11连接而成。回收管按水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七截止阀28、水泵9、止回阀10和第八截止阀29,所述第一反冲管27一端接在水箱14和第八截止阀29之间,另一端接在第七截止阀28的一个端口;所述第二反冲管11一端接在第八截止阀29的一个端口,另一端接在回收管23上。污水回收时,控制单元关闭第八截止阀29的第二反冲管进水端口,打开其他端口;关闭第七截止阀28的第一反冲管出水端口,打开其他端口,并使水泵9动作。污水从过滤器流出,流经第七截止阀28、水泵9、止回阀10、第八截止阀29进入水箱。当控制单元通过流量检测单元3测得进水管17内没有水流动,控制单元关闭第八截止阀29的回收管出水端口,打开其他端口;关闭第七截止阀28回收管进水端口,打开第七截止阀28的其他端口,使水泵9动作,这样,贮存于水箱14内的水经由第一反冲管27、第七截止阀28、水泵9、止回阀10、第二反冲管11、第八截止阀29、第二反冲管11、过滤器8、收集管19、第一截止阀6、第二截止阀7、排水管18流出。当再生水流经过滤器8时,会对过滤器8进行反冲处理,实现对过滤器8清洗的目的。其他污水回收操作过程与前述过程相同。
图5为污水回收装置第二、三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与流量检测单元3、水位检测单元12、浊度检测单元4、第一截止阀6、第二截止阀7、第七截止阀28、第八截止阀29、水泵9电连接。
如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污水回收装置第四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反冲回路包括水泵32,由反冲管11连接而成。反冲管11一端设在水箱14和止回阀10之间另一端设在水泵9和过滤器8之间的回收管23上,其上设有水泵32和第三止回阀33。回收污水时,控制单元保持第三截止阀7的关闭状态,关闭水泵32。同时,打开第一截止阀6,使水泵9动作。此时,污水经由进水管17、收集管19、过滤器8、回收管23进入水箱14。而且,污水在流经过滤器8时被过滤而成为再生水,贮存在水箱14内。当控制单元通过流量检测单元3测得进水管17内没有水流动,控制单元同时打开第一、第二截止阀6、7和水泵32。这样,贮存于水箱14内的水经由反冲水管11、水泵32、止回阀33、过滤器8、收集管19、第一截止阀6、第二截止阀7、排水管18流出。当再生水流经过滤器8时,会对过滤器8进行反冲处理,实现对过滤器8清洗的目的。其他污水回收操作过程与前述过程相同。
图7是污水回收装置第四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如图7所示,控制单元与流量检测单元3、水位检测单元12、浊度检测单元4、第一截止阀6、第二截止阀7、第三截止阀22、水泵9和水泵32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污水回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污水回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污水回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回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回收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回收装置。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17)、排水管(18)、收集管(19)、进水端与收集管(19)连接的过滤器(8)和经由设有水泵(9)的回收管(23)与过滤器(8)的出水端相连的水箱(14),而且,在进水管17内设有浊度检测单元(4),具有:与进水管(17)的出水端、排水管(18)的进水端、收集管(19)的进水端相连且至少可在进水管与排水管连接、进水管与收集管连接两种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