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20004772.2
2008.01.29
CN201162227Y
2008.12.10
终止
无权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2D 29/00申请日:20080129授权公告日:20081210|||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2D 29/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变更后: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98号卓越大厦五楼变更后: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98号卓越大厦五楼|||授权
E02D29/00(2006.01); E03F5/00(2006.01); F16L1/028(2006.01); E21D9/00(2006.01)
E02D29/00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张海宇; 梁幸; 李兰秀
51803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98号卓越大厦五楼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申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沟,涉及管道技术。为解决现有的地下管沟功能单一的问题而设计。本地下管沟内设置有沿地下管沟轴向方向延伸的防水墙,所述的防水墙将地下管沟分成至少两个独立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集中敷设电气、给水管线以及排放建筑物屋面或地面雨水。
1、 一种地下管沟,包括管沟本体,其特征在于,本管沟本体内设置有沿地下管沟轴向方向延伸的防水墙,所述的防水墙将地下管沟分成至少两个独立的通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管沟内设置的防水墙为一堵,所述的通道为两个,分别是输水通道与电气通道。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水通道内设有给水管。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水通道的顶部或侧壁设有雨水进水管,输水通道的底部设有流槽。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通道与电气通道上均设有检查口。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口分别设在输水通道与地面之间以及电气通道与地面之间。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查口上设有盖子或门。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通道与电气通道为通行式、半通行式或者不通行式地下管沟。
地下管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管沟。 背景技术 建筑物至用地红线(用于标示规划用地范围的线)之间通常用于敷设各种管线,但由于工程规划用地范围较小,如果需要敷设的管线特别多的话,即使超出国家的土地使用的有关规定也难以将所有管线敷设妥当,这使敷设后的管线维护工作非常困难。 如图1所示,现有的地下管沟包括管沟本体,管沟本体与地面之间设有井盖,管道本体用于敷设多种管线。这种设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敷设管线难的问题,但只能用于敷设电气管线或与其功能相近的管线,功能单一,难以同时用于输送生活用水、电气管道以及雨污水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管沟,该地下管沟不仅可以解决敷设管线难的问题而且还具有排放雨水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地下管沟包括管沟本体,管沟本体内设置有沿地下管沟轴向方向延伸的防水墙,所述的防水墙将地下管沟分成至少两个独立的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地下管沟内设有沿地下管沟轴向方向延伸的防水墙,防水墙将地下管沟分成至少两个独立的通道,其中一个通道用于敷设电气或相近功能管线,其他通道可用于给水管道敷设、排放雨水或其他功用。防水墙可避免用于排水的通道内的雨水或潮湿气流对其他通道内管线的影响。所以该地下管沟不仅可以解决敷设管线难的问题而且还具有供排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地下管沟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下管沟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地下管沟中地下管沟内设有沿地下管沟轴向方向延伸的防水墙,防水墙将地下管沟分成至少两个独立的通道,其中一个通道用于敷设电气或相近功能管线,其他通道可用于输送生活用水、排放污水或其他功用。防水墙可避免用于排水的通道内的污水或潮湿气流对管线的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2所示,本地下管沟本体1内设置有一堵沿地下管沟轴向方向延伸的防水墙,防水墙将地下管沟分为独立的两个独立的通道2、3,即输水通道2与电气通道3。 输水通道2内设有用于传输自来水等生活用水的给水管22,以及设置在输水通道2顶部或侧壁的雨水进水管23和输水通道2底部的流槽21,雨水从雨水进水管23流入输水通道底部,在输水通道下部空间流动并最终排放。给水及相近功能管线敷设于该通道上部空间。流槽21排放较少量雨水或通道内残留集水。图2中输水通道2底部还设有依图2中箭头方向依次下降的坡面。电气通道3用于敷设各种管线31,例如光缆、宽带等,由于防水墙为能承受单侧水压力的防水墙,所以输水通道2内的潮湿气流或雨水不会对电气通道3内的各种管线构成影响。 输水通道2与电气通道3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做成通行式、半通行式或者不通行式。通行式地下管沟除敷设管道外,还设有高度不小于1.8米的人行通道,工作人员可以进入管道内巡视、检修和更换管道。多用在不宜开挖路面的地方。地下管沟较长时应有通风和照明。在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中心区,供热管道也可以与其他管道一起敷设在通行的综合地下管沟内,也可以单独设置供热管道小室。不通行式地下管沟其尺寸只考虑管道施工操作条件,工作人员不能进入。这种地下管沟横断面尺寸小,造价较低。半通行式地下管沟介于通行地下管沟和不通行地下管沟之间,地下管沟内的人行通道尺寸较小,工作人员只能进行巡视及简单操作。 输水通道2与地面之间、以及电气通道3与地面之间设有多个设有盖子4的检查口,通过检查口可随时检修输水通道2与电气通道3内的各种设施。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市政等的地下管沟,在该地下管沟内可集中敷设电气、给水管线以及排放建筑物屋面或地面雨水。
《地下管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管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沟,涉及管道技术。为解决现有的地下管沟功能单一的问题而设计。本地下管沟内设置有沿地下管沟轴向方向延伸的防水墙,所述的防水墙将地下管沟分成至少两个独立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集中敷设电气、给水管线以及排放建筑物屋面或地面雨水。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