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09677A43申请公布日20120411CN102409677ACN102409677A21申请号201110240146X22申请日20110822E02D15/0020060171申请人武汉大学地址430072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72发明人彭卫平颜曦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代理人薛玲54发明名称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7)、设置在套筒(7)内的导向装置(15)以及一端与所述导向装。
2、置(15)连接并能在该导向装置(15)作用下做垂直上下运动的注浆直管(3),所述的注浆直管(3)另一端与一个注浆装置(16)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外壁固定有底座(8)。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不仅适用于压力注浆和自由注浆,而且具有缓冲及过载保护功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409683A1/1页21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7)、设置在套筒(7)内的导向装置(15)以及一端与所述导向装置(15)连接并能在该导向装置(15)作用下做垂直上下运动的注浆直管(3),所述的注浆直管(3)另一端。
3、与一个注浆装置(16)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外壁固定有底座(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装置(15)包括一个设置在套筒(7)内并且一端与上述注浆直管(3)固定的导向杆(10)、套设在导向杆(10)上的缓冲弹簧(6)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杆(10)上的滑块(5),所述套筒(7)侧壁开有能供滑块(5)在其内做上下滑动的导向槽(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为圆柱型,滑块(5)侧面开设有若干用以联接注浆管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注浆直管(3)联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
4、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7)两端还设置有用以将上述导向装置(15)固定在套筒(7)上的上紧固装置和下紧固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7)顶端的上压板(11)以及用于将所述上压板(11)固定在套筒(7)顶端的上连接螺栓(9),上述导向杆(10)穿出上压板(11)做上下垂直运动;所述的下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7)底端的下压板(12)以及用于将所述下压板(12)固定在套筒(7)底端的下连接螺栓(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还包括一个套设在。
5、上述注浆直管(3)上且一端设有连接板(14)的连接套管(4),所述连接板(14)与上述下压板(12)通过下连接螺栓(13)连接固定,该连接套管(4)侧面还开有用以联接注浆管的螺纹孔以及用以控制浆液压力的浆液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装置(16)包括一个一端与上述注浆直管(3)联通且密封连接的插管(2),所述插管(2)外壁周向开有若干出浆孔,所述插管(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减小行进阻力的锥头(1)。权利要求书CN102409677ACN102409683A1/3页3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装置,尤其是涉。
6、及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0002背景技术0003碾压混凝土施工速度快,被广泛运用于水利水电大坝等工程中。为解决碾压混凝土施工中某些部位无法碾压的问题,需要在其拌合物中均匀加入特制的浆液,形成变态混凝土,以增加密实性。为提高变态混凝土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工程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实现变态混凝土自动注浆的设备,而注浆装置就是这种注浆设备的关键部件,目前国内外尚无这类注浆装置的工程应用。0004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仅适用于压力注浆和自由注浆,而且具有缓冲及过载保护功能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000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
7、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设置在套筒内的导向装置以及一端与所述导向装置连接并能在该导向装置作用下做垂直上下运动的注浆直管,所述的注浆直管另一端与一个注浆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外壁固定有底座。0007在上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套筒内并且一端与上述注浆直管固定的导向杆、套设在导向杆上的缓冲弹簧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杆上的滑块,所述套筒侧壁开有能供滑块在其内做上下滑动的导向槽。0008在上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所述滑块为圆柱型,滑块侧面开设有若干用以联接注浆管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注浆直管联通。00。
8、09在上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所述的套筒两端还设置有用以将上述导向装置固定在套筒上的上紧固装置和下紧固装置。0010在上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所述的上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顶端的上压板以及用于将所述上压板固定在套筒顶端的上连接螺栓,上述导向杆穿出上压板做上下垂直运动;所述的下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底端的下压板以及用于将所述下压板固定在套筒底端的下连接螺栓。0011在上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该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还包括一个套设在上述注浆直管上且一端设有连接板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板与上述下压板通过下连接螺栓连接固定,该连接套管侧面还开有用以联接注浆管。
9、的螺纹孔以及用以控制浆液压力的浆液阀。0012在上述的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所述注浆装置包括一个一端与上述注浆直管联通且密封连接的插管,所述插管外壁周向开有若干出浆孔,所述插管另一端固说明书CN102409677ACN102409683A2/3页4定连接有用于减小行进阻力的锥头。0013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不仅适用于压力注浆和自由注浆,而且具有缓冲及过载保护功能。0014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0016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锥头1、插管2、注浆直管3、连接套管4、滑块5、缓冲弹簧6、套。
10、筒7、底座8、上连接螺栓9、导向杆10、上压板11、下压板12、下连接螺栓13、连接板14、导向装置15、注浆装置16、导向槽17。0018实施例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包括套筒7、设置在套筒7内的导向装置15以及一端与所述导向装置15连接并能在该导向装置15作用下做垂直上下运动的注浆直管3,所述的注浆直管3另一端与一个注浆装置16固定连接,套筒7外壁固定有底座8。0019导向装置15包括一个设置在套筒7内并且一端与上述注浆直管3固定的导向杆10、套设在导向杆10上的缓冲弹簧6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杆10上的滑块5,套筒7侧壁开有能供滑块5在其内做上下滑动的导向槽17,滑块5为圆柱型,。
11、滑块5侧面开设有若干用以联接注浆管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注浆直管3联通。0020套筒7两端还设置有用以将上述导向装置15固定在套筒7上的上紧固装置和下紧固装置;上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7顶端的上压板11以及用于将所述上压板11固定在套筒7顶端的上连接螺栓9,上述导向杆10穿出上压板11做上下垂直运动;所述的下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7底端的下压板12以及用于将所述下压板12固定在套筒7底端的下连接螺栓13。0021该变态混凝土施工专用注浆装置还包括一个套设在注浆直管3上且一端设有连接板14的连接套管4,所述连接板14与上述下压板12通过下连接螺栓13连接固定,该连接套管4侧面还开有用以联接注浆管。
12、的螺纹孔以及用以控制浆液压力的浆液阀。0022注浆装置16包括一个一端与上述注浆直管3联通且密封连接的插管2,并设有密封圈,插管2外壁周向开有若干出浆孔,插管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减小行进阻力的锥头1,注浆直管3直径、出浆孔直径及个数与位置,由注浆压力与时间、浆液密度与粘度,以及浆液扩散半径等因素综合决定。0023工作时,正常情况下,先通过外力将装置锥头1和插管2插入变态混凝土中,再由供浆系统把浆液压入滑块5,经注浆直管3、插管2及侧孔,直接输送至变态混凝土层内,形成压力注浆。0024若插管2侧孔后,当浆液压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供浆系统将连接套管4的浆液阀打开,浆液经连接套管4,沿直管3和插管。
13、2外壁,流到变态混凝土表面,形成自由注浆。说明书CN102409677ACN102409683A3/3页50025插入时遇到障碍后,插入力过大,缓冲弹簧6将被压缩,注浆管随滑块5沿导向套筒7缩回,以保护结构破坏,从而可防止过载。0026本发明变态混凝土施工注浆装置可根据需要,多根同时使用。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0028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锥头1、插管2、注浆直管3、连接套管4、滑块5、缓冲弹簧6、套筒7、底座8、上连接螺栓9、导向杆10、上压板11、下压板12、下连接螺栓13、连接板14、导向装置15、注浆装置16、导向槽1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说明书CN102409677ACN102409683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0967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