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983929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2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167637.4

申请日:

2009.07.27

公开号:

CN201525525U

公开日:

2010.07.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IPC(主分类):B65D 5/38申请日:20090727授权公告日:20100714放弃生效日:20090727|||授权

IPC分类号:

B65D5/38; B65D5/42; B65D5/44; B65D5/52; B65D5/54; B65D25/54; E05B19/00

主分类号:

B65D5/38

申请人:

正元国际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发明人:

俞星

地址:

064400 河北省迁安市丰安大路正元国际包装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马敬;逯长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包括:袖套盒10,主盒20,附盒30和卡片40,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片40使得主附盒在未开启的状态下互锁,并使得开启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具有严格的开启顺序,即先撕开撕裂条11,再插入钥匙50,之后拉开附盒30,最后才能打开主盒20。而且,打开该包装盒的前提是一定要先撕开撕裂条,其属于一种不可恢复的破坏性操作,因而,只要该包装盒被打开过,就无法还原到未被打开的状态,并且,打开该包装盒的过程需要一个钥匙,因而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具备了很好的防盗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套盒(10),主盒(20),附盒(30)和卡片(40),其中,
所述袖套盒(10)的一个侧面14水平设置一撕裂条(11),所述撕裂条(11)位于所述袖套盒侧面的中部偏上位置;
主盒(20),置于所述袖套盒(10)内,所述主盒(20)的长度与袖套盒(10)的长度相当,所述主盒(20)的上表面包括第一面(21)、第二面(22)和第三面(23),所述第一面(21)、第二面(22)和第三面(23)分别不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面(21)高于第三面(23),所述第三面(23)高于第二面(22);所述第二面(22)与所述第一面(21)和所述第三面(23)之间所形成的凹槽(26)与所述撕裂条(11)的位置相对应;
附盒(30),包括第一侧表面32以及底面(33),所述底面(33)置于所述主盒(20)的第二面(22)和第三面(23)之上,所述附盒(30)的第一侧表面32与所述主盒(20)的第一侧面24对齐,或略低于所述第一面(21);
卡片(40),一端固定在所述附盒(30)的底面(33)的一端,另一端在自然张力的作用下,卡在所述主盒(20)的第二面(22)与第三面(23)所形成的凸台(27)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
钥匙(50),所述钥匙(50)包括钥匙头(51)和钥匙体(52),所述钥匙体(52)的厚度等于或高于所述主盒(20)第二面(22)与第三面(23)所形成的凸台(27),在所述撕裂条(11)被撕开后,所述钥匙体(52)穿过所述撕裂条(11)放置在所述凹槽(26)上,顶起所述卡片(40)下垂并卡在所述凸台(27)的一端至高于所述主盒(20)的第三面(2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用于开启附盒(30)的拉手(60),固定于所述附盒(30)的第一侧表面(3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60)为软材质或硬材质。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盒(20)为双墙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盒(10)撕裂条(11)长度大于所述凹槽(26)的长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盒(10)的上表面(12)还设置有方便观看盒内物品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位于所述上表面(12)的中间偏向所述主盒第一面(21)的位置;
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透明胶片,位于所述袖套盒内部贴于所述第一通孔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盒(10)的两个侧面14靠近所述主盒(20)的第二侧面(25)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拉出主盒(20)的凹窝(15)。

说明书

一种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防盗功能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高档电子产品的包装盒通常由一个盒体和一个袖套盒组成,使用时,只要将盒体从袖套盒中拉出即可在盒体内放置物品或拿出物品,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闭合状态的包装盒,图2为打开状态的包装盒。
这种包装盒虽然方便应用,但其不具备防盗功能,即偷盗者可以很容易的拉出盒体,并在取走物品后将拉开的盒体还原,其他人仅从闭合放置的包装盒上不能确定该包装盒是否被打开过。尤其对于MP3、MP4、手机的等较为昂贵物品的包装盒更是存在较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通过破坏性操作后才能被打开,具有很好的防盗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袖套盒10,主盒20,附盒30和卡片40,其中,
所述袖套盒10的一个侧面14水平设置一撕裂条11,所述撕裂条11位于所述袖套盒侧面的中部偏上位置;
主盒20,置于所述袖套盒10内,所述主盒20的长度与袖套盒10的长度相当,所述主盒20的上表面包括第一面21、第二面22和第三面23,所述第一面21、第二面22和第三面23分别不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面21高于第三面23,所述第三面23高于第二面22;所述第二面22与所述第一面21和所述第三面23之间所形成的凹槽26与所述撕裂条11的位置相对应;
附盒30,包括第一侧表面32以及底面33,所述底面33置于所述主盒20的第二面22和第三面23之上,所述附盒30的第一侧表面32与所述主盒20的第一侧面24对齐,或略低于所述第一面21;
卡片40,一端固定在所述附盒30的底面33的一端,另一端在自然张力的作用下,卡在所述主盒20的第二面22与第三面23所形成的凸台27处。
其中,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钥匙50,所述钥匙50包括钥匙头51和钥匙体52,所述钥匙体52的厚度等于或高于所述主盒20第二面22与第三面23所形成的凸台27,在所述撕裂条11被撕开后,所述钥匙体52穿过所述撕裂条11放置在所述凹槽26上,顶起所述卡片40下垂并卡在所述凸台27的一端至高于所述主盒20的第三面23。
其中,所述包装盒还包括:用于开启附盒30的拉手60,固定于所述附盒30的第一侧表面32。
其中,所述拉手60为软材质或硬材质。
其中,所述主盒20为双墙结构。
其中,所述袖套盒10撕裂条11长度大于所述凹槽26的长度。
其中,所述袖套盒10的上表面12还设置有方便观看盒内物品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位于所述上表面12的中间偏向所述主盒第一面21的位置,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透明胶片,位于所述袖套盒内部贴于所述第一通孔上。
其中,所述袖套盒10的两个侧面14靠近所述主盒20的第二侧面25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拉出主盒20的凹窝15。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片40使得主附盒在未开启的状态下互锁,并使得开启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具有严格的开启顺序,即先撕开撕裂条11,再插入钥匙50,之后拉开附盒30,最后才能打开主盒20。而且,打开该包装盒的前提是一定要先撕开撕裂条,其属于一种不可恢复的破坏性操作,因而,只要该包装盒被打开过,就无法还原到未被打开的状态,并且,打开该包装盒的过程需要一个钥匙,因而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具备了很好的防盗的功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闭合状态的抽拉式包装盒;
图2是现有技术的打开状态的抽拉式包装盒;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处于闭合状态的包装盒;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撕开撕裂条后的包装盒;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插入钥匙后的包装盒;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处于打开状态的包装盒;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包装盒的袖套盒10主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撕开撕裂条后袖套盒10的主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开袖套盒后的内部具体结构主视图;
图10是在图9所示状态的基础上插入钥匙后的主视图;
图11是在图10所示基础上拉开附盒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包装盒只有在进行破坏性操作后才能被打开,因而具有很好的防盗作用,下面先从整体上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的开启步骤。
参见图3至图6,图3所示为处于闭合状态的未被开启过的包装盒,当需要打开该包装盒时,首先将该包装盒的袖套盒10上的撕裂条11撕开,如图4所示,再从撕开的撕裂条处插入专为本实用新型所配备的钥匙50,如图5所示,之后,向外侧拉开附盒30,再向与拉开附盒30相反的方向拉开主盒20,如图6所示,这样才完成了打开操作。上述主盒20内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放置MP3、MP4或手机等产品及其附属产品、说明书等等。
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盒具有严格的开启顺序,即先撕开撕裂条,再插入钥匙,之后拉开附盒,最后才能打开主盒。而且,打开该包装盒的前提是一定要先撕开撕裂条,其属于一种不可恢复的破坏性操作,因而,只要该包装盒被打开过,就无法还原到未被打开的状态,并且,打开该包装盒的过程需要一个钥匙,因而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具备了很好的防盗的功能。
下面结合图7至图11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至少包括袖套盒10,主盒20,附盒30和卡片40,其中,
参见图7,所述袖套盒10的一个侧面14水平设置一撕裂条11,所述撕裂条11位于所述袖套盒侧面14的中部偏上位置;
参见图9,所述主盒20置于所述袖套盒10内,所述主盒20的长度与袖套盒10的长度相当,即主盒20的长度可以等于或略小于袖套盒10的长度,主盒20的上表面包括第一面21、第二面22和第三面23,所述第一面21、第二面22和第三面23分别不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面21高于所述第三面23,所述第三面23高于第二面22;所述第二面22与所述第一面21和所述第三面23之间所形成的凹槽26与所述撕裂条11的位置相对应,即撕开撕裂条11后可以看到凹槽26及卡片40,参见图8;
仍参见图9,所述附盒30包括第一侧表面32以及底面33,附盒30的底面33置于所述主盒20的第二面22和第三面23之上,附盒30的第一侧表面32与所述主盒20的第一侧面24对齐,所述附盒30的上表面31与所述主盒20的第一面21对齐,或略低于所述第一面21;所述附盒30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主盒20的宽度。
卡片40,一端固定在所述附盒20的底面33的一端,另一端在自然张力的作用下下垂,卡在所述主盒20的第二面22与第三面23所形成的凸台27处。卡片40的宽度可以等于或略小于附盒30的底面33的宽度。
至此,图7-图9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盒,由上述结构可知,在未开启的情况下,主盒20和附盒30位于袖套盒10内,在卡片40的作用下,主盒20和附盒30是相互锁在一起的,均不能向外拉开,因而保证了盒内物品的安全,具备了良好的防盗功能。
为了开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盒,所述包装盒还包括一个用于开启的钥匙50,所述钥匙50包括钥匙头51和钥匙体52,所述钥匙体52的厚度等于或高于所述主盒20的第二面22与第三面23所形成的凸台27。开启的原理如图10所示,在所述撕裂条11被撕开后,所述钥匙体52穿过所述撕裂条11放置在所述凹槽26上,顶起所述卡片40下垂并卡在所述凸台27的一端至高于所述主盒20的第三面23。这样,当锁住附盒30向外移动的卡片40被顶起至所述主盒20的第三面23之上时,所述附盒30就能够向外移动,即向附盒的第一侧表面32所对应的外侧移动,参见图11。当附盒30被拉出袖套盒10即附盒的第一侧表面32在主盒的第一侧面24的外面时,所述主盒20就可以沿着与拉开附盒30相反的方向被拉开,参见图6。
为了便于附盒30被拉开,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还可以包括:用于开启附盒30的拉手60,所述拉手60固定于所述附盒30的第一侧表面32。这样,当卡片40被钥匙50顶起后,只需拉动拉手60就可以很轻松的打开附盒30,参见图9-图11。
上述拉手60可以为软材质如皮革制品等,也可以是硬材质如纸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盒20可以是双墙结构,这样既能对被包装物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又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8,上述袖套盒10上撕裂条11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凹槽26的长度,以便于抽拉主附盒。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6,上述袖套盒10的上表面12还设置有两个方便观看盒内物品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位于所述上表面12的中间偏向所述主盒第一面21的位置。这样,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未被打开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观看到主盒20内的物品,以增加消费信心。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6-图8,上述袖套盒10的两个侧面14靠近所述主盒20的第二侧面25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拉出主盒20的凹窝15。这样,在拉出主盒20时,可以让使用者很方便的拿住主盒20。
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盒具有严格的开启顺序,即先撕开撕裂条,再插入钥匙,之后拉开附盒,最后才能打开主盒。而且,打开该包装盒的前提是一定要先撕开撕裂条,其属于一种不可恢复的破坏性操作,因而,只要该包装盒被打开过,就无法还原到未被打开的状态,并且,打开该包装盒的过程需要一个钥匙,因而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具备了很好的防盗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启前述包装盒的钥匙50,所述钥匙50包括钥匙头51和钥匙体52,所述钥匙体52的厚度等于或高于所述主盒20第二面22与第三面23所形成的凸台27,这样,当所述钥匙通过撕裂条11插入到凹槽26时,可以顶起卡片40自然下垂的一端至所述主盒的第三面23之上,从而能够顺利的开启附盒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包装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包装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包装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包装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包装盒.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包括:袖套盒10,主盒20,附盒30和卡片40,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片40使得主附盒在未开启的状态下互锁,并使得开启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具有严格的开启顺序,即先撕开撕裂条11,再插入钥匙50,之后拉开附盒30,最后才能打开主盒20。而且,打开该包装盒的前提是一定要先撕开撕裂条,其属于一种不可恢复的破坏性操作,因而,只要该包装盒被打开过,就无法还原到未被打开的状态,并且,打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