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式水冷中冷器.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7906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9295.0

申请日:

2014.06.20

公开号:

CN104061059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2B 29/04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B 29/04申请日:20140620|||公开

IPC分类号:

F02B29/04

主分类号:

F02B29/04

申请人: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经宇; 黄万鹏

地址: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区高新工业园区科德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黄永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包括翅片、内管、外管、主片、水室以及气室。所述翅片镶嵌于内管里面,内管套在外管中,内外管两端有主片,通过主片把水和空气隔开并分别形成水室和气室,各个部件间钎焊成一体。本发明通过在内外管之间添加筋条的方式,提高了内管的结构强度;增加了液侧的换热面积,强化散热能力;避免增加散热管管壁材料厚度,减轻了芯子重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包括翅片、内管、外管、主片、水室以及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镶嵌于内管里面,内管套在外管中,内外管两端有主片,通过主片把水和空气隔开并分别形成水室和气室,各个部件间钎焊成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套管为一排或多排并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内壁设有筋条。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内壁的筋条为纵向筋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筋条为整体连续或者是间断断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筋条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丁字形。

说明书

套管式水冷中冷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中冷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套管式水冷中冷器。
二、背景技术
带有机械增压或涡轮增压系统的车辆,增压空气在进入燃烧室前,都要经过中冷器进行冷却,以降低增压空气的温度,提高发动机效率。中冷器为铝合金材质,分水冷和空冷两种形式。常见的空冷中冷器体积庞大,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设计,而且由于进气管路长,容易引起发动机反应延迟;水冷中冷器体积小,可靠近发动机进气口安装。一般的水冷中冷器是管壳式结构,由于均为横向支撑,水阻大,且不能连续接触内管,对内管的强度增强有限,为保证结构强度,散热管往往做得很厚,因而不利于轻量化亦不利于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散热效率高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包括翅片、内管、外管、主片、水室以及气室。所述翅片镶嵌于内管里面,内管套在外管中,内外管两端有主片,通过主片把水和空气隔开并分别形成水室和气室,各个部件间钎焊成一体。内管走增压空气,内管与外管之间走冷却水,两者可以逆向流动也可以正向流动。
所述内外套管为一排或多排并联。
所述外管内壁设有筋条。通过筋条的支撑,提高内管的结构强度及换热性能。
所述外管内壁的筋条设为纵向筋条。
所述外管的内壁筋条为整体连续或者是间断断续。
所述外管的内壁筋条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丁字形。
所述内壁带筋条的外管可以通过挤压方式成型或其他方式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内外管之间添加筋条的方式,提高内管的结构强度。
2、增加液侧的换热面积,强化散热能力。
3、避免增加散热管管壁材料厚度,减轻芯子重量。
4、套管式水冷中冷器芯子可以一次钎焊,提高芯子可靠性。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套管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左水室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左气室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通过钎焊方式将所述部件组成一体的实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包括左气室1、主片2、左水室3、水侧主片4、套管5、右水室6及右气室7组成,通过钎焊成一体。
工作原理是:增压空气从左气室1入口进,经流套管5内管,把热量传给 套管5中间的冷却水,增压空气受冷温度下降,再从右气室7出口出来,如增压空气回路,即带箭头的点划线M所示;而冷却水则从右水室6入口进入,经套管5的外管与内管空隙,吸收从内管传来的增压空气的热量,温度上升,并从左水室3出口出来,如冷却水回路,即带箭头圆点虚线N。主片2把增压空气与冷却水隔开,以防止混合,水侧主片4把冷却水与外部环境相隔开。增压空气和冷却水通过套管实现热量传递,同时两者的逆或正向流动,强化换热能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套管的实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包括翅片8、内管9、外管10及其筋条11。翅片8镶嵌在内管9中间,内管9插在外管10内,内管9与外管10内壁面上的筋条11相贴合并通过钎焊形式焊在一起。翅片8与内管9之间的空隙形成增压空气回路的通道M,而内管9、外管10及其筋条11之间的空隙则形成冷却水回路的通道N。筋条11不仅支撑内管8提高其结构强度,而且能增加换热面积,利于换热。同时,可通过并联套管的形式提高中冷器的换热能力,如图中3根套管并联。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水室的实例。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水室,包括水室3、水侧主片4、内管9、外管10及引流口12,由水室3内壁、水侧主片4、内管9外壁、外管10端面和导流口12组成空间,如图1的右水室6所示,主要作用是分流冷却水;或如图1的左水室3所示,汇集冷却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气室的实例。
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气室,包括气室1、主片2、翅片8、内管9。由气室1内壁、主片2、翅片8端面、内管9端面组成空间,主要作用是分流或汇集增压空气。

套管式水冷中冷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套管式水冷中冷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套管式水冷中冷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套管式水冷中冷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管式水冷中冷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105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1059A21申请号201410279295022申请日20140620F02B29/0420060171申请人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3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区高新工业园区科德路1号72发明人杨经宇黄万鹏74专利代理机构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04代理人黄永校54发明名称套管式水冷中冷器57摘要一种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包括翅片、内管、外管、主片、水室以及气室。所述翅片镶嵌于内管里面,内管套在外管中,内外管两端有主片,通过主片把水和空气隔开并分别形成水室和气室,各个部件间钎焊成一体。。

2、本发明通过在内外管之间添加筋条的方式,提高了内管的结构强度;增加了液侧的换热面积,强化散热能力;避免增加散热管管壁材料厚度,减轻了芯子重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1059ACN104061059A1/1页21一种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包括翅片、内管、外管、主片、水室以及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镶嵌于内管里面,内管套在外管中,内外管两端有主片,通过主片把水和空气隔开并分别形成水室和气室,各个部件间钎焊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

3、套管为一排或多排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内壁设有筋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内壁的筋条为纵向筋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筋条为整体连续或者是间断断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筋条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丁字形。权利要求书CN104061059A1/2页3套管式水冷中冷器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中冷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套管式水冷中冷器。二、背景技术0002带有机械增压或涡轮增压系统的车辆,增压空气在进入燃烧。

4、室前,都要经过中冷器进行冷却,以降低增压空气的温度,提高发动机效率。中冷器为铝合金材质,分水冷和空冷两种形式。常见的空冷中冷器体积庞大,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设计,而且由于进气管路长,容易引起发动机反应延迟;水冷中冷器体积小,可靠近发动机进气口安装。一般的水冷中冷器是管壳式结构,由于均为横向支撑,水阻大,且不能连续接触内管,对内管的强度增强有限,为保证结构强度,散热管往往做得很厚,因而不利于轻量化亦不利于散热。三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散热效率高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包括翅片、内管、外管、主片、水室以及气室。

5、。所述翅片镶嵌于内管里面,内管套在外管中,内外管两端有主片,通过主片把水和空气隔开并分别形成水室和气室,各个部件间钎焊成一体。内管走增压空气,内管与外管之间走冷却水,两者可以逆向流动也可以正向流动。0005所述内外套管为一排或多排并联。0006所述外管内壁设有筋条。通过筋条的支撑,提高内管的结构强度及换热性能。0007所述外管内壁的筋条设为纵向筋条。0008所述外管的内壁筋条为整体连续或者是间断断续。0009所述外管的内壁筋条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丁字形。0010所述内壁带筋条的外管可以通过挤压方式成型或其他方式成型。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21、通过在内外管之间添加筋条的方式,提高内管。

6、的结构强度。00132、增加液侧的换热面积,强化散热能力。00143、避免增加散热管管壁材料厚度,减轻芯子重量。00154、套管式水冷中冷器芯子可以一次钎焊,提高芯子可靠性。四、附图说明0016图1是本发明所述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工作原理图。0017图2是本发明所述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套管示意图。0018图3是本发明所述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左水室剖视图。0019图4是本发明所述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左气室剖视图。说明书CN104061059A2/2页4五、具体实施方式0020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1实施例10022本实施例是通过钎焊方式将所述部件组成一体的实例。0023。

7、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包括左气室1、主片2、左水室3、水侧主片4、套管5、右水室6及右气室7组成,通过钎焊成一体。0024工作原理是增压空气从左气室1入口进,经流套管5内管,把热量传给套管5中间的冷却水,增压空气受冷温度下降,再从右气室7出口出来,如增压空气回路,即带箭头的点划线M所示;而冷却水则从右水室6入口进入,经套管5的外管与内管空隙,吸收从内管传来的增压空气的热量,温度上升,并从左水室3出口出来,如冷却水回路,即带箭头圆点虚线N。主片2把增压空气与冷却水隔开,以防止混合,水侧主片4把冷却水与外部环境相隔开。增压空气和冷却水通过套管实现热量传递,同时两者的逆或正向流动。

8、,强化换热能力。0025实施例20026本实施例是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套管的实例。0027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包括翅片8、内管9、外管10及其筋条11。翅片8镶嵌在内管9中间,内管9插在外管10内,内管9与外管10内壁面上的筋条11相贴合并通过钎焊形式焊在一起。翅片8与内管9之间的空隙形成增压空气回路的通道M,而内管9、外管10及其筋条11之间的空隙则形成冷却水回路的通道N。筋条11不仅支撑内管8提高其结构强度,而且能增加换热面积,利于换热。同时,可通过并联套管的形式提高中冷器的换热能力,如图中3根套管并联。0028实施例30029本实施例是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水室的实例。0030如图3所。

9、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水室,包括水室3、水侧主片4、内管9、外管10及引流口12,由水室3内壁、水侧主片4、内管9外壁、外管10端面和导流口12组成空间,如图1的右水室6所示,主要作用是分流冷却水;或如图1的左水室3所示,汇集冷却水。0031实施例40032本实施例是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气室的实例。0033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水冷中冷器的气室,包括气室1、主片2、翅片8、内管9。由气室1内壁、主片2、翅片8端面、内管9端面组成空间,主要作用是分流或汇集增压空气。说明书CN104061059A1/2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61059A2/2页6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6105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