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连接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连接机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4257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4257ACN102374257A21申请号201010262469422申请日20100825F16F15/02200601F16F15/04200601F16P7/00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陈文生周海波54发明名称柔性连接机构57摘要一种柔性连接机构,用于保护两个连接部件,该柔性连接机构包括分别用于设置所述两个连接部件的安装板及负载板,所述柔性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
2、述负载板的缓冲组件以及感应模组,所述负载板相对所述安装板可运动,当所述负载板相对所述安装板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感应模组产生感应信号。上述柔性连接机构利用与负载板相连的缓冲组件缓冲设置于安装板及负载板上的两个连接部件间的作用力,当两个连接部件中其中任一个所受到的冲击力超出预设的负载量时,感应模组发出报警信号,并使连接部件停止运动,从而保护了连接部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CN102374262A1/1页21一种柔性连接机构,用于保护两个连接部件,该柔性连接机构包括分别用于设置所述两个连接部件的安装板及负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3、柔性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负载板的缓冲组件以及感应模组,所述负载板相对所述安装板可运动,当所述负载板相对所述安装板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感应模组产生感应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板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安装板还包括支撑部,所述导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导向杆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板相连,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设置有螺纹部,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螺纹部螺合的。
4、螺母,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螺母与所述负载板之间,所述螺母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的预压缩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数量为两个。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负载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的滑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邻近述滑轨的端部,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负载板沿所述滑轨方向运动的位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组包括感应片及触发件,所述感应片设置于所述负载板与所述安装板之一上,所述触发件安装于所述负载板与所述安装板之另一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
5、的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片包括与负载板相连的固定部及从固定部一端弯折朝向所述触发件方向延伸的弯折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触发部,所述触发部开设有与所述感应片的弯折部相对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上设置有触点。权利要求书CN102374257ACN102374262A1/5页3柔性连接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机械手的柔性连接机构。背景技术0002机械加工过程中,通常涉及相互连接的两个部件,然而,当该两个部件其中至少一个受到部件本身产生的振动力或者受到瞬时外力的撞击时,该部件往往可能会受到损害,导致其中部分零件的功能。
6、失效。尤其,当该部件本身也正快速运动,损害则更大。如贴标机中的机械手与吸盘,机械手与吸盘相互连接,机械手带动吸盘向工件快速运动,如果吸盘受到瞬时外力撞击时,此撞击力会通过吸盘传递给机械手,则有可能损害机械手,影响机械手的性能。发明内容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保护两个连接部件的柔性连接机构。0004一种柔性连接机构,用于保护两个连接部件,该柔性连接机构包括分别用于设置所述两个连接部件的安装板及负载板,所述柔性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负载板的缓冲组件以及感应模组,所述负载板相对所述安装板可运动,当所述负载板相对所述安装板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感应模组产生感应信号。0005。
7、上述柔性连接机构利用连接负载板与安装板的缓冲组件来缓冲设置于安装板及负载板上的两个连接部件间的作用力,当两个连接部件中其中任一个所受到的冲击力超出预设的负载量时,负载板相对安装板运动至预设位置,感应模组产生报警信号,并使连接部件停止运动,从而保护了连接部件。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柔性连接机构的立体组装图。0007图2是图1所示柔性连接机构的立体分解图。000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09柔性连接机构100安装板10基板11第一侧边111第二侧边112说明书CN102374257ACN102374262A2/5页4第三侧边113第四侧边114导轨12顶壁121侧壁122导引槽123支。
8、撑部13轴孔131限位块14第一限位块141第二限位块142负载板20主体21顶壁211侧壁212导引孔213滑块22滑槽221凸起部2211缓冲组件30导向杆31连接部311导向部312凸缘313说明书CN102374257ACN102374262A3/5页5螺母32弹性件33感应模组40感应片41固定部411弯折部412触发件42触发部421凹槽4211触点4212固定部4220010具体实施方式0011请参阅图1,本发明柔性连接机构100用于保护两个连接部件图未示,柔性连接机构100包括安装板10、与安装板10相对的负载板20、连接安装板10与负载板20的缓冲组件30以及感应模组40。安。
9、装板10用于设置其中一个连接部件,负载板20用于设置另一个连接部件。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机构100以用于贴标机图未示的机械手图未示及吸盘图未示之间为例进行说明,即安装板10用于与机械手相连,负载板20用于与吸盘相连。可以理解,负载板20也可以用于与机械手相连,而安装板10用于与吸盘相连。0012请同时参阅图2,安装板10包括基板11、设置于基板11上的两个平行导轨12、设置于基板11上的支撑部13及设置于基板11上的两个限位块14。0013基板11为长方体平板,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边111、第二侧边112、第三侧边113及第四侧边114。导轨12、限位块14、缓冲组件30及感应模组40均设置。
10、于基板11上。0014导轨12大致呈长方体条形,其邻近第一侧边111及第三侧边113设置于基板11上。导轨12包括远离基板11的顶壁121及与顶壁121相连的两个侧壁122。两个侧壁122均开设有导引槽123,以导引负载板20。0015支撑部13邻近第二侧边112设置于基板11上。支撑部13用于支撑固定缓冲组件30。支撑部13开设有轴孔131。0016限位块14包括分别设置于基板11靠近两个导轨12两端的第一限位块141及第二限位块142,且第一限位块141及第二限位块142均设置于两个导轨12之间,用于对负载说明书CN102374257ACN102374262A4/5页6板20限位。0017。
11、负载板20邻近第四侧边114设置于基板11上。负载板20包括主体21及与主体21相连的两个滑块22。主体21大致呈T字形。主体21包括顶壁211及与顶壁211相连的侧壁212。侧壁212的两侧可容纳两个滑块22。吸盘固定连接于顶壁211上。侧壁212上形成有两个导引孔213,每个导引孔213的为圆柱形。每个滑块22大致呈U形,其形成有与导轨12相对应的滑槽221。滑槽221两个内侧壁形成有与导轨12的导引槽123相对应的凸起部2211。0018缓冲组件30设置于基板11的支撑部13与负载板20之间。缓冲组件30包括两根导向杆31、四个两两套设于每根导向杆31上的螺母32及抵持于螺母32且分别套。
12、设于两根导向杆31上的两个弹性件33。每根导向杆31包括连接部311、导向部312、与导向部312相连的螺纹部图未示及设置于连接部311及螺纹部之间的凸缘313。连接部311为截面呈非圆形的轴段,其形状与支撑部13的轴孔131相对应。导向部312为截面呈圆形的轴段,导向部31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负载板20的导引孔213的直径,使负载板20可沿导向杆31运动。每根导向杆31的螺纹部可与两个螺母32配合,每根导向杆31的导向部312用于套设一个弹性件33。0019感应模组40包括与负载板20相连的感应片41及设置于安装板10的基板11上触发件42。感应片41设置于主体21的侧壁212上且邻近于其中一。
13、个滑块22。感应片41大致呈L形,其包括与负载板20的主体21相连的固定部411及从固定部411一端弯折延伸的弯折部412。触发件42设置于基板11上。触发件42包括触发部421及与触发部421相连的固定部422。触发部42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4211,凹槽4211的内壁上设置有触点4212。感应片41的弯折部412与凹槽4211相对应。凹槽4211形成的容置空间可防止其它部件触碰触点4212,而使感应模组40误产生信号。0020组装时,先将负载板20的两个滑块22分别设置于安装板10的两个导轨12上,使每个导轨12部分容纳于一个滑槽221内,将主体21设置并固定于滑块22上。将两根导向杆31的。
14、连接部311分别插入支撑部13的两个轴孔131内,使导向杆31固定于支撑部13上。将每根导向杆31的螺纹部上套设两个螺母32,将两个弹性件33分别套设于两根导向杆31的导向部312上,再将导向杆31的另一端插入负载板20的导引孔213内。此时,弹性件33呈自然伸缩状态或者预设一定的压缩量。将感应片41的固定部411固定于负载板20的主体21上,使感应片41位于两根导向杆31之外并邻近两个滑块22其中的一个,并使弯折部412朝向远离负载板20的方向。将触发件42固定于基板11上,使触发件42的开设有凹槽4211的一端邻近第二限位块142,并使触点4212邻近基板11且与感应片41的弯折部412相。
15、对。0021当吸盘或机械手受到的冲击力,与吸盘连接的负载板20克服弹性件33的弹性阻力相对安装板10朝靠近第二限位块142的方向运动时,安装于负载板20上的感应片41也朝靠近触发件42的触点4212方向运动,冲击力越大则弹性件33的压缩量越大,感应片41则越靠近触发件42的触点4212。如吸盘或机械手受到的冲击力超出预设的负载量时,负载板20到达预设位置,感应片41接触触点4212,使触发件42产生报警信号并使机械手停止运行,从而保护了机械手及吸盘。如吸盘或机械手受到的冲击力未超出预设的负载量时,负载板20未到达预设位置,缓冲组件30可缓冲吸盘与机械手间的作用力。当吸盘或机械手说明书CN102。
16、374257ACN102374262A5/5页7受到的冲击力远超出预设的负载量或触发件42遇到故障,未能及时停止负载板20的运动时,第二限位块142可阻止负载板20的继续运动,为机械手及吸盘提供了进一步保护。另外,通过调节螺母32可以调节弹性件33的预压缩量,从而调节负载板20相对安装板10运动的预设位置,调节柔性连接机构100的预设负载量。每根导向杆31上套设两个螺母32可以使结构更紧固,调节更准确。0022可以理解,安装板10的导轨12也可以其它形状,如圆柱形,也可以其它数量,如一个、三个等。负载板20的滑块22也可以不设置,而直接于主体21上开设滑槽221。缓冲组件30的导向杆31的数量也可以为其它数量,如一个或多个等。每根导向杆31上也可以套设其它数量的螺母32,如一个或多三个等,甚至也可以不设置螺母32。感应模组40的感应片41也可设置于安装板10上并邻近支撑部13,相对应地,使触发件42设置于负载板20上。0023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于本发明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374257ACN102374262A1/2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74257ACN102374262A2/2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7425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