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97437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1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59105.5

申请日:

2011.09.02

公开号:

CN102323849A

公开日:

2012.01.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公布日:20120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日:20110902|||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1/16

申请人: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长宏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5号楼3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代理人:

刘云贵;韩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包括相对于彼此旋转的主机壳和辅机壳,该双显示屏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主机壳内的CPU;背向设置在辅机壳上的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所述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均与CPU相连,以对应不同的显示应用;设置在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之间的电磁板;所述电磁板与CPU相连,用于检测输入轨迹信息并将输入轨迹信息发送至CPU;其中,CPU用于选择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并向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成本低,机体散热效果好,系统稳定性高,而且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包括 : 相对旋转的主机壳和辅机壳, 其特征在于, 该双显示 屏移动终端还包括 : 设置在主机壳内的 CPU ; 背向设置在辅机壳上的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 ; 所述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均与 CPU 相连, 以对应不同的显示应用 ; 设置在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之间的电磁板 ; 所述电磁板与 CPU 相连, 用于检测输 入轨迹信息并将输入轨迹信息发送至 CPU ; 其中, CPU 用于选择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并向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板为双面非屏蔽结 构, 并且 CPU 在选择了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之后, 将该电磁板的轨迹识别坐标变换为符合 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的坐标。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电磁板的非感应区内设置有 分别与主机壳内的 CPU 相连的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 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 用于在 CPU 的控制下分别为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供电。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和液 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的外部均设置有金属屏蔽罩。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主机壳上与液晶显示屏正面 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与 CPU 相连的薄膜键盘, 当使用液晶显示屏时, 该薄膜键盘供用户输 入文字信息。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辅机壳上设置有电子墨水屏 的一面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按键, 用于对电子墨水屏进行操作。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主机壳或辅机壳上设置有与 CPU 相连的距离传感器, CPU 通过该距离传感器判断辅机壳相对于主机壳的位置, 并进一步 确定当前使用的是电子墨水屏还是液晶显示屏。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转轴连接 件, 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凹槽, 每一凹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 有空心转轴, 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在侧壁上, 另一端插入设置在凹槽中的转轴连接件中, 从 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 并且空心转轴外还套设有橡胶圈。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转轴连接 件, 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凸起部, 每一凸起部的两个侧壁上均 设置有空心转轴, 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在侧壁上, 另一端插入转轴连接件中, 从而将主机壳 和辅机壳旋转连接, 并且空心转轴外还套设有橡胶圈。
10: 如权利要求 8 或 9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主机壳和辅机壳之间的 连接线通过主机壳和辅机壳之中一个机壳的空心转轴进入转轴连接件中, 并通过另一个机 壳的空心转轴穿出。
11: 如权利要求 8 的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轴连接件的外侧 设置有手写笔插槽。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该手写笔插槽内设置有与 CPU 连接的笔触开关, 当手写笔放入手写笔插槽内时, 笔触开关闭合并向 CPU 发出低电平中 2 断信号, CPU 根据该低电平中断信号关闭电磁板 ; 当手写笔从手写笔插槽内拿出时, 笔触开 关打开并向 CPU 发出高电平中断信号, CPU 根据该高电平中断信号打开电磁板。

说明书


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具体地, 涉及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背景技术 电子墨水屏 (EPD) 作为专门阅读电子版图书、 文档用的显示屏, 具有大视角阅读、 绿色环保、 保护视力、 超低功耗等明显优势。但目前普通电子墨水屏只能支持 16 阶灰度显 示, 即使是高端的彩色电子墨水屏的其色彩饱和度也远远不及液晶显示屏幕, 而且电子墨 水屏最大的缺点就是刷新速度慢, 无法满足用户观看视频、 游戏、 实时交互类的应用需求。
     而配有大尺寸液晶显示屏 (LCD) 的平板电脑作为一种新兴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已 经开始进入消费电子市场, 和手机相比平板电脑具有更高的处理性能, 更优质的画面效果 和良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 而和普通电脑相比其具有更出色的移动性能, 更长的续航时间, 更 时尚的外观和更多元化的应用 ; 但是采用液晶显示屏的平板电脑在进行大量文档阅读, 撰 写等应用的时候其存在功耗高、 发热大、 待机时间短的突出问题, 长时间紧盯屏幕会造成用
     户视疲劳, 因此在对响应时间要求不高的功能应用方面, 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相比有 明显不足。
     目前市场上多家公司已经推出了便携移动终端的双屏解决方案, 但其采用的双屏 大多为两块液晶显示屏, 而同时具有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的方案或产品则很少问世, 目前已有的且与本发明接近的双屏移动终端方案描述如下 :
     CN201210266 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结构 ; CN201392488Y 公开了一种 笔记本电脑。 在这两份专利中, 均采用两个机壳, 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分别位于两个机 壳上, 但这种设计不方便使用, 而且当两屏都实现电磁手写功能时, 需要设置两块电磁板。
     还有一种方案是整机只采用一个机壳, 机壳的一面放置液晶显示屏, 另一面放置 电子墨水屏, 采用一个处理器分别控制两个显示屏, 其中 CPU 通过 USB 接口与电子墨水屏控 制器相连, 以控制电子墨水屏的图像显示, 同时 CPU 采用片上标准视频接口与液晶显示屏 相连, 从而达到一颗 CPU 控制两个屏幕显示。 整机的主板和电池被夹在两个显示屏中间 ; 该 设备没有物理键盘, 只采用电磁手写装置进行人机交互 ; 机身内部拥有两个电磁板, 分别紧 贴在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后, 供两个显示屏操作使用。
     虽然这种移动终端结合了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 实现了两种屏的优势互补, 但其具有如下缺陷 : 采用两个电磁板分别供两个显示屏使用, 由于用户不需要同时使用两 个显示屏, 一次只能选择其一, 这样既增加整机物料成本, 又会使电磁板利用率低, 同时不 利于降低机身厚度 ; 而且该移动终端无法添加物理键盘, 无法为用户提供手感较好的快速 的文字输入途径 ; 该移动终端是将系统主板和电池夹在两个显示屏中间, 而不是紧贴外壳, 这样就会对主板散热造成困难, 使得热量在机身内累积, 导致温度升高, 影响产品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相结合、 共用一个电磁板的双屏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包括相对旋转的主机壳和辅机壳, 该双显示屏移动 终端还包括 : 设置在主机壳内的系统主板和主板上的 CPU ; 背向设置在辅机壳上的电子墨 水屏和液晶显示屏 ; 所述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均与 CPU 相连, 以对应不同的显示应用 ; 设置在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之间的电磁板 ; 所述电磁板与 CPU 相连, 用于检测输入轨 迹信息并将输入轨迹信息发送至 CPU ; 其中, CPU 用于选择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并向当前所 使用的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
     该双屏移动终端所用的电磁板由感应区和非感应区两部分组成 : 感应区由相互垂 直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 电磁板控制器产生方波, 输入发射线圈, 发射出的电磁波输 入手写笔电路内, 使得手写笔内并联谐振电路产生谐振, 谐振生成的电磁波为电磁板的接 收线圈所接收, 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被送入电磁板控制器。感应区的尺寸应该与整个显示屏 幕尺寸相同, 使得手写笔在显示屏上任意位置移动都能为感应区所感知。感应区以外的区 域均为非感应区, 主要用于放置电磁板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 该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接收线 圈上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通过对转换后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得出手写笔精确坐 标信息, 并发送给 CPU。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电磁板为双面非屏蔽结构, 并且 CPU 在选择了当前所使 用的显示屏之后, 将该电磁板的轨迹识别坐标变换为符合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的坐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电磁板的非感应区内设置有分别与主机壳内的 CPU 相连的电 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 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 用于在 CPU 的控制下分别为电子墨水屏和 液晶显示屏供电。 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和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的外部均设置有金属屏 蔽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主机壳上还设置有与 CPU 相连的薄膜键盘, 当使用液晶显示 屏时, 该薄膜键盘供用户输入文字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辅机壳上设置有电子墨水屏的一面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按 键, 用于对电子墨水屏进行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主机壳或辅机壳上设置有与 CPU 相连的距离传感器, CPU 通过 该距离传感器判断辅机壳相对于主机壳的位置, 并进一步确定当前使用的是电子墨水屏还 是液晶显示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转轴连接件, 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接 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凹槽, 每一凹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转轴, 空心转轴的一端固 定在侧壁上, 另一端插入设置在凹槽中的转轴连接件中, 从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 并且空心转轴外还套设有橡胶圈。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 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转轴连接件, 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 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凸起部, 每一凸起部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转轴, 空心转轴的 一端固定在侧壁上, 另一端插入转轴连接件中, 从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 并且空心 转轴外还套设有橡胶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主机壳和辅机壳之间的连接线通过主机壳和辅机壳之中一个 机壳的空心转轴进入转轴连接件中, 并通过另一个机壳的空心转轴穿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转轴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手写笔插槽。该手写笔插槽内设置有与 CPU 连接的笔触开关, 当手写笔放入手写笔插槽内时, 笔触开关闭合并向 CPU 发 出低电平中断信号, CPU 根据该低电平中断信号关闭电磁板 ; 当手写笔从手写笔插槽内拿 出时, 笔触开关断开并向 CPU 发出高电平中断信号, CPU 根据该高电平中断信号打开电磁 板。
     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同时兼具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和电纸书的功能。 而 且仅使用一块电磁板, 降低了成本, 节省了机身内部空间 ; 由于电路板单独设置在一个机壳 中, 从而散热效果更好,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 薄膜键盘的引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 两 个机壳之间采用的双转轴连接方式, 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两个显示屏之间切换, 而且延长 了两机壳之间的连接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辅机壳内各部件的分解图 ;
     图 4 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呈 180°展开的示意图 ;
     图 5 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双轴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 图 6 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双轴连接结构的另一种方案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通过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 1 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整个机身共包 含主机壳 101 和辅机壳 102 两部分。 为降低机身重量, 同时减少对机身内部天线信号屏蔽的 影响, 两个机壳材质均应采用可塑性较好的工程塑料。其中主机壳 101 内设置有主板以及 其他一些元器件 ( 如电源、 存储器、 WIFI 通信设备、 音视频设备等 ), 主板上设置有 CPU( 中 央处理器 ) ; 而辅机壳 102 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 104、 电磁板 117 和电子墨水屏 103( 可采用 柔性或非柔性电子墨水屏 ), 其中, 电磁板 117 是为双面非屏蔽结构, 可双面识别的电磁板, 液晶显示屏 104 适用于非文本类应用 ( 例如 : 视频、 游戏等刷新速度要求较快的应用 ), 而 电子墨水屏 103 则适用于文本类应用 ( 例如 : 文档阅读等刷新速度较慢的应用 )。液晶显 示屏 104 和电子墨水屏 103 背对背放置, 电磁板 117 夹在两屏中间, 并与 CPU 相连, 用于检 测输入轨迹信息并将输入轨迹信息发送至 CPU, 电磁板为双面非屏蔽结构, 为可双面识别的 电磁板, 分时供两屏进行手写、 控制等操作。由于两屏是用于不同功能, 所以用户一次只会 采用一个显示屏, 两个屏无需同时进行画面刷新动作。 在一个屏幕进行刷新时, 另一个屏幕 应处于休眠状态, 因此, CPU 选择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并向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发送显示数 据, 并且, CPU 还通过电磁板接收到的手写笔移动轨迹信息来判断用户所进行的操作, 进行 相应的功能处理, 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实现。主机壳 101 和辅机壳 102 通过转轴连接件 107 连接, 从而使得主机壳 101 和辅机壳 102 可以相对于彼此进行 360°的旋转, 这种连接 方式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
     在图 1 中, 辅机壳 102 正面 ( 即设置有电子墨水屏 103 的一侧 ) 可添加一个或多个按键 108, 用于对电子墨水屏进行控制操作。按键 108 可以是和机壳材质相同的机械按键。 一般而言, 为保证电子墨水屏 103 的文档阅读等基本功能应用, 最少应安放 4 个功能键, 其 中两个作为翻页键, 一个作为确定键, 一个为返回键, 用于电纸书的翻页、 返回等操作。 按键 功能可以适当增加, 但最终功能设置应达到以下目的 : 用户不使用电磁笔, 仅靠辅机壳 102 正面的按键 108 即可完成电子墨水屏 103 的主要功能操作。这四个按键与电磁板 117 的非 感应区对应。
     在图 1 中, 主机壳 101 机身上还设置有薄膜键盘 120, 该薄膜键盘 120 设置在与液 晶显示屏 104 正面相对的位置, 采用高档医用级硅胶材料制作, 其有着良好的回弹特性, 静 音敲击无声, 触感柔软舒适, 手感亲切, 而且体积纤薄, 非常适合超薄移动终端设备使用。 本 发明中将该薄膜键盘 120 通过粘接剂固定在主机壳 101 上表面, 旋转辅机壳 102, 使得辅机 壳 102 的背面和主机壳 101 正面呈 120°左右夹角时, 此时液晶显示屏幕 104 和薄膜键盘 120 组成了一个微型笔记本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薄膜键盘 120 快速输入文字信息。 而当辅机 壳 102 旋转至主机壳 101 背面, 整机当作平板电脑使用时, 则系统自动关闭薄膜键盘 120, 防 止误触发操作。为方便电磁板探测范围能均匀覆盖整个显示屏, 主机壳 101 和辅机壳 102 截面形状可以做成相同的矩形, 且厚度相同 ; 如果比较注重整机对称美观性, 可以考虑都做 成楔形, 最厚处与最薄处的厚度差不宜过大, 尽量保证电磁板探测范围能均匀覆盖整个显 示屏。图 2 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整个系 统由高性能中央处理器 (CPU) 进行控制, 该处理器要求具备支持液晶显示屏 104 和电子墨 水屏 103 的能力。整个系统中的存储器、 系统电源管理单元、 音视频设备及 WIFI 通信设备 与普通嵌入式设备类似, 这些设备均可位于主机壳内。 下文对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的分时显示控制进行说明 :
     液晶显示屏 104 部分 : CPU 通过 LVDS( 低压差分信号 ) 接口向液晶显示屏 104 发送 显示数据和控制信息, 由于该接口传送的信号为高速差分信号, 因此要求信号传输线尽可 能短, 同时要远离其它主板走线, 做好地平面隔离, 避免串扰。液晶显示屏 104 的电源管理 器负责向液晶显示屏提供背光电源、 液晶分子驱动电源以及屏上逻辑电源, 其中背光电源 由于是高压恒流源, 供电电流较大, 电路板走线宽度应保证其最大可流过电流为正常工作 时流过电流峰值的 2 倍, 而走线宽度的计算应参考通用走线宽度与过电流值的关系公式。 根据液晶显示屏 104 的供电需求, 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被设计成升压型开关电源, 虽然 其能量转换效率高, 设计灵活, 但会产生较大的开关噪声, 会对周围信号特别是紧邻的 LVDS 接口的高速差分信号线造成干扰, 因此该电源管理器需要添加金属屏蔽罩, 减少电磁辐射 干扰。
     电子墨水屏 103 部分 : CPU 通过片上电子墨水屏控制器接口向电子墨水屏 103 发 送显示数据和控制信息, 由于该接口传送的信号为低速并行数据信号, 因此对信号传输线 走线要求不高, 除其中的时钟信号线需要做好电气防护外, 其余可按普通信号线处理。由 CPU 控制的单芯片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负责为电子墨水屏 103 提供电子墨水移动所需的 极板电压和行、 场开关偏置电压。 由于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为开关型电源, 因此其外部也 应添加金属屏蔽罩, 降低其自身的开关噪声对周围信号的电磁辐射干扰。
     电磁板 117 安放于液晶显示屏 104 和电子墨水屏 103 的中间, 分时供两个屏进行 笔控操作。 可以通过手写笔是否位于手写笔插槽内来自动打开和关闭电磁板 117。 具体地,
     可在转轴连接件 107 的外侧设置手写笔插槽, 手写笔插槽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板 117 的 打开和关闭的笔触开关。当手写笔 113 放入手写笔插槽内时, 则笔触开关闭合, 并向 CPU 发 送一个低电平中断信号, CPU 根据该低电平中断信号自动关闭电磁板 117, 节省电量 ; 而当 手写笔 113 从手写笔插槽内拿出后, 笔触开关断开并向 CPU 发送一个高电平中断信号, CPU 根据该电平中断信号打开电磁板 117, 开始接收电磁板 117 上方电磁笔 113 的移动轨迹信 息, 并发送给 CPU, 由 CPU 控制将电磁笔 113 的移动轨迹显示在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上, 同时 对该轨迹信息进行信息识别处理, 最后将处理结果进行显示, 并可实现对当前所使用的显 示屏的控制。
     电磁板 117 对手写笔的感应灵敏度设置不能过大或过小, 过小会使电磁板 117 无 法感知到手写笔 113 移动轨迹, 过大则容易产生误触发操作, 所以电磁板 117 的灵敏度应调 整在合适范围内, 使其刚好能感知到位于显示屏上方 1mm-10mm 处手写笔 113 笔尖产生的磁 场。当感知距离设为 1mm 时, 其误触发几率很低, 但不能实现手写笔悬空划过即可翻页或触 发菜单功能键的效果, 仅能实现手写功能 ; 当感知距离设为 10mm 时, 可以出色的实现手写 笔悬空触发效果, 但误触发率会很高。而将感知距离设为 5mm 则既能实现良好的手写笔悬 空触发效果, 又能保持较低的误触发率, 优先采用该距离值 由于电磁板 117 需要分时供两个屏使用, 因此有必要确定当前使用的是哪一个 屏。CPU 通过安装在主机壳 101 或辅机壳 102 上的微型距离传感器 109( 在图 4 的实施方式 中, 距离传感器 109 安装在辅机壳 102 的背面 ) 来判断辅机壳相对于主机壳的位置, 并进一 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是液晶显示屏 104 还是电子墨水屏 103。距离传感器 109 与 CPU 相 连并且其自身需发出某一频率的不可见光, 在遇到障碍物反射后会被距离传感器 109 上的 光电二极管所接收, 根据接收光的强度来判断其自身与障碍物的距离。 当用户将辅机壳 102 盖在主机壳 101 上, 准备使用电子墨水屏 103 时, 辅机壳 102 背面的距离传感器 109 发出的 光会被贴近的主机壳 101 反射回去, 且反射光强超过预设值, 此时距离传感器 109 会向 CPU 发送中断信号, 使得 CPU 获知用户所使用的屏幕是电子墨水屏 103, 随即自动关闭液晶显示 屏 104 显示模块, 同时将关闭前液晶显示屏 104 上的显示信息进行保存, 当重新开启液晶显 示屏 104 后仍能还原上次的显示图像。在关闭液晶显示屏 104 的同时, CPU 需要将电磁板 117 的轨迹识别坐标以电磁板 117 竖轴线为中心进行左右对称变换, 将原来符合辅机壳 102 背面液晶显示屏 104 应用的电磁板 117 轨迹坐标对调成符合正面电子墨水屏 103 应用的坐 标, 使得手写笔 113 在电子墨水屏 103 上方移动的轨迹和电子墨水屏 103 显示的轨迹一致。
     反之, 当用户将辅机壳 102 旋转至主机壳 101 背面, 准备当平板电脑应用时, 距离 传感器 109 上方将无障碍物, 其所发出的光将不会被反射, CPU 则根据距离传感器 109 的 探测结果获知用户使用的屏幕为液晶显示屏 104, 则系统自动关闭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 将显示切换至液晶显示屏 104, 同时自动恢复上次关闭前所保存的图像画面, 并且将电磁板 117 的轨迹识别坐标以电磁板 117 竖轴线为中心进行左右对称变换, 使磁板 117 轨迹坐标重 新变为符合辅机壳 102 背面的液晶显示屏 104 应用的坐标。
     图 3 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辅机壳内各部件的分解图, 液晶显示屏 104 位于最上端 ( 显示面朝上 ), 中间为电磁板 117, 最下端为电子墨水屏 103( 显示面朝下 ), 通过双面胶将液晶显示屏 104, 电磁板 117 和电子墨水屏 103 粘接在一起, 其中液晶显示屏 104 和电子墨水屏 103 的显示区要和电磁板 117 的感应区在垂直方向上重合, 以保证显示区
     域内的任何地方均能进行手写操作。另外, 可在电磁板 117 的非感应区中间贴有液晶显示 屏 104 的一面根据需要添加电容导航键 105, 该导航键通过串口总线与 CPU 通信, 可以对液 晶显示屏 104 显示页面进行上下左右翻动, 同时能执行单、 双击, 方便用户操作。
     由于辅机壳 102 内同时安放二块显示屏、 一块电磁板 117、 一个电容导航键 105 和 四个功能键 108, 其数据和电源等线均需通过转轴与主板连接, 结构设计难度较大, 过多的 数据和电源线将会影响转轴的旋转, 因此将电磁板 117 一侧短边的非感应区延长, 而将液 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和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以及导航键 105、 按键 108 放在该非感应区 内, 仅将必需的时钟线、 数据线和控制线及两根主电源线与主板相连, 既减少连接线数量, 同时又降低了各线之间的电磁干扰。由于液晶显示屏 104 和电子墨水屏 103 的电源管理器 开关噪声较大, 因此应在这两个电源管理器上添加屏蔽罩, 同时进行地平面隔离, 减少对电 磁板 117 感应区的辐射干扰。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内部连接线优选地采用杜邦 线, 但由于杜邦线不能直接与液晶显示屏 104 和电子墨水屏 103 上的 FPC( 柔性电路板 ) 接 口线直接相连, 所以需要进行接口转换, 所用 FPC 固定接口座 116 均放置在电磁板 117 感应 区的右侧边缘处, 将液晶显示屏 104 和电子墨水屏 103 的 FPC 接口线连接到该固定接口座 116 上, 电磁板 117 上的液晶显示屏 104 和电子墨水屏 103 的电源管理器直接通过 FPC 接口 线为两屏供电, 而 FPC 接口线上的时钟线、 数据线和控制线则通过电磁板边缘的走线转接 至杜邦线接口 122, 并通过杜邦线与主板相连, 从而实现辅机壳与主机壳的电气连接。
     主机壳 101 和辅机壳 102 利用转轴连接件 107 采用双轴连接的方式转动相连, 从 而主机壳 101 和辅机壳 102 可以相对于彼此进行 360°的旋转。图 4 和图 5 较清楚地示出 了双轴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 4 和图 5 所示, 两个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 置有一凹槽, 并且每一凹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转轴 121, 该空心转轴 121 可采用金 属材质, 其一端固定在机壳连接处的根部, 另一端则插入转轴连接件 107 内, 使得机壳可以 绕空心转轴 121 进行旋转, 从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辅机壳 102 上的液晶显示屏 104、 电子墨水屏 103、 电磁板 117、 电容导航键 105、 按键 108 信号及供电电源通过杜邦线与 主机壳的主板进行连接。举例来说, 用于传输两屏信号的杜邦线与主机壳中的主板的连接 方式描述如下 : 连接电子墨水屏 103 的杜邦线 114 从辅机壳上方空心转轴穿出, 进入转轴连 接件 107 内, 再从主机壳 101 一侧的空心转轴 121 穿入, 最后到达主板接口 ; 而连接液晶显 示屏杜邦线 123 采用同样方式, 从辅机壳 102 下方的空心转轴 121 穿出, 再从主机壳 101 一 侧的空心转轴 121 穿出, 最后到达主板接口。其他接线也可通过类似的方式从机壳上方或 下方的空心转轴连接。 这样可使杜邦线既不影响屏幕旋转, 同时又能延长杜邦线使用寿命, 不至于因为屏幕旋转次数过多导致信号线折断。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 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凸起部, 如图 6 所示, 凸起部的两个侧部上分别具有一个转轴连接件, 并且每一凸起部的两个侧壁 上均设置有空心转轴, 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在侧壁上, 另一端插入转轴连接件, 从而将主机 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在此实施方式中, 主机壳和辅机壳之间的杜邦线也可以通过一个机 壳的空心转轴进入转轴连接件中, 再从另一个机壳的空心转轴穿出, 从而使杜邦线既不影 响屏幕旋转, 同时又能延长杜邦线使用寿命, 不至于因为屏幕旋转次数过多导致信号线折 断。
     为了使两机壳保持用户旋转的角度不变, 需要在所有金属空心转轴 121 上加装橡胶圈, 该橡胶圈的外环粘接固定在转轴连接件或转轴连接件上, 金属空心转轴 121 则穿入 橡胶圈内环, 并可在内环转动, 但由于橡胶圈与金属空心转轴 121 的摩擦很大, 造成转轴的 扭矩增大, 使得辅机壳 102 不能自由绕轴进行旋转, 需要在外力作用下才能旋转, 从而使得 两机壳可以保持用户旋转的角度不变, 实现微型笔记本功能。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 同时兼具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和电纸书的功能。 本发明采用 主机壳加辅机壳的结构设计模式, 将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背对背放置在辅机壳内, 同 时将一块为双面非屏蔽结构的电磁板放到两屏中间, 该方法可以解决两屏分时共用一块电 磁板的问题, 和之前采用的每个屏各配备一个电磁屏的方案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 同时也 节省了机身内部空间。
     主机壳内部用于安放电路板和电池, 由于电路板的两面均贴近主机壳的塑料壳 体, 和之前将电路板夹在两屏中间的方案相比散热效果更好, 防止热量在内部机身的积累, 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 同时主机壳上表面安装的薄膜键盘能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信息输入手 感。
     主机壳和辅机壳之间采用的双转轴连接方式使得辅机壳可绕主机壳进行 360°旋 转, 使得用户能方便的在两个显示屏之间进行切换。同时辅机壳与主机壳的主板之间的数 据连线采用从空心转轴穿过的杜邦线来连接, 当辅机壳在旋转过程中, 杜邦线无较大角度 弯曲, 从而使杜邦线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同时也不会因为杜邦线的存在而对机壳旋转造 成困难。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 方案的限定, 任何对本发明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 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3849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23849ACN102323849A21申请号201110259105522申请日20110902G06F1/1620060171申请人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193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5号楼3层72发明人曹长宏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276代理人刘云贵韩龙54发明名称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包括相对于彼此旋转的主机壳和辅机壳,该双显示屏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主机壳内的CPU;背向设置在辅机壳上的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所述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

2、屏均与CPU相连,以对应不同的显示应用;设置在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之间的电磁板;所述电磁板与CPU相连,用于检测输入轨迹信息并将输入轨迹信息发送至CPU;其中,CPU用于选择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并向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成本低,机体散热效果好,系统稳定性高,而且使用寿命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4页CN102323859A1/2页21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包括相对旋转的主机壳和辅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双显示屏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主机壳内的CPU;背向设置在辅机壳上的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所述。

3、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均与CPU相连,以对应不同的显示应用;设置在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之间的电磁板;所述电磁板与CPU相连,用于检测输入轨迹信息并将输入轨迹信息发送至CPU;其中,CPU用于选择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并向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板为双面非屏蔽结构,并且CPU在选择了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之后,将该电磁板的轨迹识别坐标变换为符合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的坐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电磁板的非感应区内设置有分别与主机壳内的CPU相连的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用于在CPU的控制下分别。

4、为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供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和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的外部均设置有金属屏蔽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主机壳上与液晶显示屏正面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与CPU相连的薄膜键盘,当使用液晶显示屏时,该薄膜键盘供用户输入文字信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辅机壳上设置有电子墨水屏的一面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按键,用于对电子墨水屏进行操作。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主机壳或辅机壳上设置有与CPU相连的距离传感器,CPU通过该距离传感器判断辅机壳相对于主机壳的位置,并进一。

5、步确定当前使用的是电子墨水屏还是液晶显示屏。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转轴连接件,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凹槽,每一凹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在侧壁上,另一端插入设置在凹槽中的转轴连接件中,从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并且空心转轴外还套设有橡胶圈。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转轴连接件,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凸起部,每一凸起部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在侧壁上,另一端插入转轴连接件中,从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并且空心转轴外还。

6、套设有橡胶圈。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主机壳和辅机壳之间的连接线通过主机壳和辅机壳之中一个机壳的空心转轴进入转轴连接件中,并通过另一个机壳的空心转轴穿出。11如权利要求8的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手写笔插槽。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手写笔插槽内设置有与CPU连接的笔触开关,当手写笔放入手写笔插槽内时,笔触开关闭合并向CPU发出低电平中权利要求书CN102323849ACN102323859A2/2页3断信号,CPU根据该低电平中断信号关闭电磁板;当手写笔从手写笔插槽内拿出时,笔触开关打开并向。

7、CPU发出高电平中断信号,CPU根据该高电平中断信号打开电磁板。权利要求书CN102323849ACN102323859A1/7页4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地,涉及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背景技术0002电子墨水屏EPD作为专门阅读电子版图书、文档用的显示屏,具有大视角阅读、绿色环保、保护视力、超低功耗等明显优势。但目前普通电子墨水屏只能支持16阶灰度显示,即使是高端的彩色电子墨水屏的其色彩饱和度也远远不及液晶显示屏幕,而且电子墨水屏最大的缺点就是刷新速度慢,无法满足用户观看视频、游戏、实时交互类的应用需求。0003而配有大尺寸液晶显示屏LCD的平板电脑作。

8、为一种新兴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已经开始进入消费电子市场,和手机相比平板电脑具有更高的处理性能,更优质的画面效果和良好的人机交互方式;而和普通电脑相比其具有更出色的移动性能,更长的续航时间,更时尚的外观和更多元化的应用;但是采用液晶显示屏的平板电脑在进行大量文档阅读,撰写等应用的时候其存在功耗高、发热大、待机时间短的突出问题,长时间紧盯屏幕会造成用户视疲劳,因此在对响应时间要求不高的功能应用方面,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相比有明显不足。0004目前市场上多家公司已经推出了便携移动终端的双屏解决方案,但其采用的双屏大多为两块液晶显示屏,而同时具有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的方案或产品则很少问世,目前已有的且。

9、与本发明接近的双屏移动终端方案描述如下0005CN201210266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结构;CN201392488Y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在这两份专利中,均采用两个机壳,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分别位于两个机壳上,但这种设计不方便使用,而且当两屏都实现电磁手写功能时,需要设置两块电磁板。0006还有一种方案是整机只采用一个机壳,机壳的一面放置液晶显示屏,另一面放置电子墨水屏,采用一个处理器分别控制两个显示屏,其中CPU通过USB接口与电子墨水屏控制器相连,以控制电子墨水屏的图像显示,同时CPU采用片上标准视频接口与液晶显示屏相连,从而达到一颗CPU控制两个屏幕显示。整机的主板和电池被。

10、夹在两个显示屏中间;该设备没有物理键盘,只采用电磁手写装置进行人机交互;机身内部拥有两个电磁板,分别紧贴在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后,供两个显示屏操作使用。0007虽然这种移动终端结合了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实现了两种屏的优势互补,但其具有如下缺陷采用两个电磁板分别供两个显示屏使用,由于用户不需要同时使用两个显示屏,一次只能选择其一,这样既增加整机物料成本,又会使电磁板利用率低,同时不利于降低机身厚度;而且该移动终端无法添加物理键盘,无法为用户提供手感较好的快速的文字输入途径;该移动终端是将系统主板和电池夹在两个显示屏中间,而不是紧贴外壳,这样就会对主板散热造成困难,使得热量在机身内累积,导致。

11、温度升高,影响产品稳定性。发明内容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相结合、共说明书CN102323849ACN102323859A2/7页5用一个电磁板的双屏移动终端。0009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包括相对旋转的主机壳和辅机壳,该双显示屏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主机壳内的系统主板和主板上的CPU;背向设置在辅机壳上的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所述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均与CPU相连,以对应不同的显示应用;设置在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之间的电磁板;所述电磁板与CPU相连,用于检测输入轨迹信息并将输入轨迹信息发送至CPU;其中,CPU用于选择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并向。

12、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0010该双屏移动终端所用的电磁板由感应区和非感应区两部分组成感应区由相互垂直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电磁板控制器产生方波,输入发射线圈,发射出的电磁波输入手写笔电路内,使得手写笔内并联谐振电路产生谐振,谐振生成的电磁波为电磁板的接收线圈所接收,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被送入电磁板控制器。感应区的尺寸应该与整个显示屏幕尺寸相同,使得手写笔在显示屏上任意位置移动都能为感应区所感知。感应区以外的区域均为非感应区,主要用于放置电磁板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该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接收线圈上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通过对转换后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得出手写笔精确坐标信息,并发送给CPU。

13、。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板为双面非屏蔽结构,并且CPU在选择了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之后,将该电磁板的轨迹识别坐标变换为符合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的坐标。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磁板的非感应区内设置有分别与主机壳内的CPU相连的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用于在CPU的控制下分别为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供电。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和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的外部均设置有金属屏蔽罩。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机壳上还设置有与CPU相连的薄膜键盘,当使用液晶显示屏时,该薄膜键盘供用户输入文字信息。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辅机壳上设置有电子墨水屏的一面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按键,用。

14、于对电子墨水屏进行操作。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机壳或辅机壳上设置有与CPU相连的距离传感器,CPU通过该距离传感器判断辅机壳相对于主机壳的位置,并进一步确定当前使用的是电子墨水屏还是液晶显示屏。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转轴连接件,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凹槽,每一凹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在侧壁上,另一端插入设置在凹槽中的转轴连接件中,从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并且空心转轴外还套设有橡胶圈。0017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转轴连接件,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凸起部,每一凸起部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

15、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在侧壁上,另一端插入转轴连接件中,从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并且空心转轴外还套设有橡胶圈。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机壳和辅机壳之间的连接线通过主机壳和辅机壳之中一个机壳的空心转轴进入转轴连接件中,并通过另一个机壳的空心转轴穿出。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转轴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手写笔插槽。该手写笔插槽说明书CN102323849ACN102323859A3/7页6内设置有与CPU连接的笔触开关,当手写笔放入手写笔插槽内时,笔触开关闭合并向CPU发出低电平中断信号,CPU根据该低电平中断信号关闭电磁板;当手写笔从手写笔插槽内拿出时,笔触开关断开并向CPU。

16、发出高电平中断信号,CPU根据该高电平中断信号打开电磁板。0020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同时兼具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电纸书的功能。而且仅使用一块电磁板,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机身内部空间;由于电路板单独设置在一个机壳中,从而散热效果更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薄膜键盘的引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两个机壳之间采用的双转轴连接方式,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两个显示屏之间切换,而且延长了两机壳之间的连接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0021图1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2图2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3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辅机壳内各部件的分解图;0。

17、024图4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呈180展开的示意图;0025图5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双轴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26图6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双轴连接结构的另一种方案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7下文将通过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28图1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整个机身共包含主机壳101和辅机壳102两部分。为降低机身重量,同时减少对机身内部天线信号屏蔽的影响,两个机壳材质均应采用可塑性较好的工程塑料。其中主机壳101内设置有主板以及其他一些元器件如电源、存储器、WIFI通信设备、音视频设备等,主板上设置有CPU中央。

18、处理器;而辅机壳102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04、电磁板117和电子墨水屏103可采用柔性或非柔性电子墨水屏,其中,电磁板117是为双面非屏蔽结构,可双面识别的电磁板,液晶显示屏104适用于非文本类应用例如视频、游戏等刷新速度要求较快的应用,而电子墨水屏103则适用于文本类应用例如文档阅读等刷新速度较慢的应用。液晶显示屏104和电子墨水屏103背对背放置,电磁板117夹在两屏中间,并与CPU相连,用于检测输入轨迹信息并将输入轨迹信息发送至CPU,电磁板为双面非屏蔽结构,为可双面识别的电磁板,分时供两屏进行手写、控制等操作。由于两屏是用于不同功能,所以用户一次只会采用一个显示屏,两个屏无需同时进行。

19、画面刷新动作。在一个屏幕进行刷新时,另一个屏幕应处于休眠状态,因此,CPU选择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并向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并且,CPU还通过电磁板接收到的手写笔移动轨迹信息来判断用户所进行的操作,进行相应的功能处理,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实现。主机壳101和辅机壳102通过转轴连接件107连接,从而使得主机壳101和辅机壳102可以相对于彼此进行360的旋转,这种连接方式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0029在图1中,辅机壳102正面即设置有电子墨水屏103的一侧可添加一个或多个说明书CN102323849ACN102323859A4/7页7按键108,用于对电子墨水屏进行控制操作。按键108可。

20、以是和机壳材质相同的机械按键。一般而言,为保证电子墨水屏103的文档阅读等基本功能应用,最少应安放4个功能键,其中两个作为翻页键,一个作为确定键,一个为返回键,用于电纸书的翻页、返回等操作。按键功能可以适当增加,但最终功能设置应达到以下目的用户不使用电磁笔,仅靠辅机壳102正面的按键108即可完成电子墨水屏103的主要功能操作。这四个按键与电磁板117的非感应区对应。0030在图1中,主机壳101机身上还设置有薄膜键盘120,该薄膜键盘120设置在与液晶显示屏104正面相对的位置,采用高档医用级硅胶材料制作,其有着良好的回弹特性,静音敲击无声,触感柔软舒适,手感亲切,而且体积纤薄,非常适合超薄。

21、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本发明中将该薄膜键盘120通过粘接剂固定在主机壳101上表面,旋转辅机壳102,使得辅机壳102的背面和主机壳101正面呈120左右夹角时,此时液晶显示屏幕104和薄膜键盘120组成了一个微型笔记本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薄膜键盘120快速输入文字信息。而当辅机壳102旋转至主机壳101背面,整机当作平板电脑使用时,则系统自动关闭薄膜键盘120,防止误触发操作。为方便电磁板探测范围能均匀覆盖整个显示屏,主机壳101和辅机壳102截面形状可以做成相同的矩形,且厚度相同;如果比较注重整机对称美观性,可以考虑都做成楔形,最厚处与最薄处的厚度差不宜过大,尽量保证电磁板探测范围能均匀覆盖整个。

22、显示屏。图2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整个系统由高性能中央处理器CPU进行控制,该处理器要求具备支持液晶显示屏104和电子墨水屏103的能力。整个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电源管理单元、音视频设备及WIFI通信设备与普通嵌入式设备类似,这些设备均可位于主机壳内。0031下文对电子墨水屏和液晶显示屏的分时显示控制进行说明0032液晶显示屏104部分CPU通过LVDS低压差分信号接口向液晶显示屏104发送显示数据和控制信息,由于该接口传送的信号为高速差分信号,因此要求信号传输线尽可能短,同时要远离其它主板走线,做好地平面隔离,避免串扰。液晶显示屏104的电源管理器负责。

23、向液晶显示屏提供背光电源、液晶分子驱动电源以及屏上逻辑电源,其中背光电源由于是高压恒流源,供电电流较大,电路板走线宽度应保证其最大可流过电流为正常工作时流过电流峰值的2倍,而走线宽度的计算应参考通用走线宽度与过电流值的关系公式。根据液晶显示屏104的供电需求,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被设计成升压型开关电源,虽然其能量转换效率高,设计灵活,但会产生较大的开关噪声,会对周围信号特别是紧邻的LVDS接口的高速差分信号线造成干扰,因此该电源管理器需要添加金属屏蔽罩,减少电磁辐射干扰。0033电子墨水屏103部分CPU通过片上电子墨水屏控制器接口向电子墨水屏103发送显示数据和控制信息,由于该接口传送的信号。

24、为低速并行数据信号,因此对信号传输线走线要求不高,除其中的时钟信号线需要做好电气防护外,其余可按普通信号线处理。由CPU控制的单芯片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负责为电子墨水屏103提供电子墨水移动所需的极板电压和行、场开关偏置电压。由于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为开关型电源,因此其外部也应添加金属屏蔽罩,降低其自身的开关噪声对周围信号的电磁辐射干扰。0034电磁板117安放于液晶显示屏104和电子墨水屏103的中间,分时供两个屏进行笔控操作。可以通过手写笔是否位于手写笔插槽内来自动打开和关闭电磁板117。具体地,说明书CN102323849ACN102323859A5/7页8可在转轴连接件107的外侧设置。

25、手写笔插槽,手写笔插槽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板117的打开和关闭的笔触开关。当手写笔113放入手写笔插槽内时,则笔触开关闭合,并向CPU发送一个低电平中断信号,CPU根据该低电平中断信号自动关闭电磁板117,节省电量;而当手写笔113从手写笔插槽内拿出后,笔触开关断开并向CPU发送一个高电平中断信号,CPU根据该电平中断信号打开电磁板117,开始接收电磁板117上方电磁笔113的移动轨迹信息,并发送给CPU,由CPU控制将电磁笔113的移动轨迹显示在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上,同时对该轨迹信息进行信息识别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进行显示,并可实现对当前所使用的显示屏的控制。0035电磁板117对手写笔的感。

26、应灵敏度设置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小会使电磁板117无法感知到手写笔113移动轨迹,过大则容易产生误触发操作,所以电磁板117的灵敏度应调整在合适范围内,使其刚好能感知到位于显示屏上方1MM10MM处手写笔113笔尖产生的磁场。当感知距离设为1MM时,其误触发几率很低,但不能实现手写笔悬空划过即可翻页或触发菜单功能键的效果,仅能实现手写功能;当感知距离设为10MM时,可以出色的实现手写笔悬空触发效果,但误触发率会很高。而将感知距离设为5MM则既能实现良好的手写笔悬空触发效果,又能保持较低的误触发率,优先采用该距离值0036由于电磁板117需要分时供两个屏使用,因此有必要确定当前使用的是哪一个屏。C。

27、PU通过安装在主机壳101或辅机壳102上的微型距离传感器109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距离传感器109安装在辅机壳102的背面来判断辅机壳相对于主机壳的位置,并进一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是液晶显示屏104还是电子墨水屏103。距离传感器109与CPU相连并且其自身需发出某一频率的不可见光,在遇到障碍物反射后会被距离传感器109上的光电二极管所接收,根据接收光的强度来判断其自身与障碍物的距离。当用户将辅机壳102盖在主机壳101上,准备使用电子墨水屏103时,辅机壳102背面的距离传感器109发出的光会被贴近的主机壳101反射回去,且反射光强超过预设值,此时距离传感器109会向CPU发送中断信号,使。

28、得CPU获知用户所使用的屏幕是电子墨水屏103,随即自动关闭液晶显示屏104显示模块,同时将关闭前液晶显示屏104上的显示信息进行保存,当重新开启液晶显示屏104后仍能还原上次的显示图像。在关闭液晶显示屏104的同时,CPU需要将电磁板117的轨迹识别坐标以电磁板117竖轴线为中心进行左右对称变换,将原来符合辅机壳102背面液晶显示屏104应用的电磁板117轨迹坐标对调成符合正面电子墨水屏103应用的坐标,使得手写笔113在电子墨水屏103上方移动的轨迹和电子墨水屏103显示的轨迹一致。0037反之,当用户将辅机壳102旋转至主机壳101背面,准备当平板电脑应用时,距离传感器109上方将无障碍。

29、物,其所发出的光将不会被反射,CPU则根据距离传感器109的探测结果获知用户使用的屏幕为液晶显示屏104,则系统自动关闭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将显示切换至液晶显示屏104,同时自动恢复上次关闭前所保存的图像画面,并且将电磁板117的轨迹识别坐标以电磁板117竖轴线为中心进行左右对称变换,使磁板117轨迹坐标重新变为符合辅机壳102背面的液晶显示屏104应用的坐标。0038图3是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辅机壳内各部件的分解图,液晶显示屏104位于最上端显示面朝上,中间为电磁板117,最下端为电子墨水屏103显示面朝下,通过双面胶将液晶显示屏104,电磁板117和电子墨水屏103粘接在一起,其中。

30、液晶显示屏104和电子墨水屏103的显示区要和电磁板117的感应区在垂直方向上重合,以保证显示区说明书CN102323849ACN102323859A6/7页9域内的任何地方均能进行手写操作。另外,可在电磁板117的非感应区中间贴有液晶显示屏104的一面根据需要添加电容导航键105,该导航键通过串口总线与CPU通信,可以对液晶显示屏104显示页面进行上下左右翻动,同时能执行单、双击,方便用户操作。0039由于辅机壳102内同时安放二块显示屏、一块电磁板117、一个电容导航键105和四个功能键108,其数据和电源等线均需通过转轴与主板连接,结构设计难度较大,过多的数据和电源线将会影响转轴的旋转,。

31、因此将电磁板117一侧短边的非感应区延长,而将液晶显示屏电源管理器和电子墨水屏电源管理器以及导航键105、按键108放在该非感应区内,仅将必需的时钟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及两根主电源线与主板相连,既减少连接线数量,同时又降低了各线之间的电磁干扰。由于液晶显示屏104和电子墨水屏103的电源管理器开关噪声较大,因此应在这两个电源管理器上添加屏蔽罩,同时进行地平面隔离,减少对电磁板117感应区的辐射干扰。本发明的双显示屏移动终端的内部连接线优选地采用杜邦线,但由于杜邦线不能直接与液晶显示屏104和电子墨水屏103上的FPC柔性电路板接口线直接相连,所以需要进行接口转换,所用FPC固定接口座116均放置。

32、在电磁板117感应区的右侧边缘处,将液晶显示屏104和电子墨水屏103的FPC接口线连接到该固定接口座116上,电磁板117上的液晶显示屏104和电子墨水屏103的电源管理器直接通过FPC接口线为两屏供电,而FPC接口线上的时钟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则通过电磁板边缘的走线转接至杜邦线接口122,并通过杜邦线与主板相连,从而实现辅机壳与主机壳的电气连接。0040主机壳101和辅机壳102利用转轴连接件107采用双轴连接的方式转动相连,从而主机壳101和辅机壳102可以相对于彼此进行360的旋转。图4和图5较清楚地示出了双轴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

33、凹槽,并且每一凹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转轴121,该空心转轴121可采用金属材质,其一端固定在机壳连接处的根部,另一端则插入转轴连接件107内,使得机壳可以绕空心转轴121进行旋转,从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辅机壳102上的液晶显示屏104、电子墨水屏103、电磁板117、电容导航键105、按键108信号及供电电源通过杜邦线与主机壳的主板进行连接。举例来说,用于传输两屏信号的杜邦线与主机壳中的主板的连接方式描述如下连接电子墨水屏103的杜邦线114从辅机壳上方空心转轴穿出,进入转轴连接件107内,再从主机壳101一侧的空心转轴121穿入,最后到达主板接口;而连接液晶显示屏杜邦线123采。

34、用同样方式,从辅机壳102下方的空心转轴121穿出,再从主机壳101一侧的空心转轴121穿出,最后到达主板接口。其他接线也可通过类似的方式从机壳上方或下方的空心转轴连接。这样可使杜邦线既不影响屏幕旋转,同时又能延长杜邦线使用寿命,不至于因为屏幕旋转次数过多导致信号线折断。004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机壳和辅机壳在相互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一凸起部,如图6所示,凸起部的两个侧部上分别具有一个转轴连接件,并且每一凸起部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在侧壁上,另一端插入转轴连接件,从而将主机壳和辅机壳旋转连接。在此实施方式中,主机壳和辅机壳之间的杜邦线也可以通过一个机壳的空心转轴进。

35、入转轴连接件中,再从另一个机壳的空心转轴穿出,从而使杜邦线既不影响屏幕旋转,同时又能延长杜邦线使用寿命,不至于因为屏幕旋转次数过多导致信号线折断。0042为了使两机壳保持用户旋转的角度不变,需要在所有金属空心转轴121上加装橡说明书CN102323849ACN102323859A7/7页10胶圈,该橡胶圈的外环粘接固定在转轴连接件或转轴连接件上,金属空心转轴121则穿入橡胶圈内环,并可在内环转动,但由于橡胶圈与金属空心转轴121的摩擦很大,造成转轴的扭矩增大,使得辅机壳102不能自由绕轴进行旋转,需要在外力作用下才能旋转,从而使得两机壳可以保持用户旋转的角度不变,实现微型笔记本功能。0043本。

36、发明的移动终端,同时兼具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电纸书的功能。本发明采用主机壳加辅机壳的结构设计模式,将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背对背放置在辅机壳内,同时将一块为双面非屏蔽结构的电磁板放到两屏中间,该方法可以解决两屏分时共用一块电磁板的问题,和之前采用的每个屏各配备一个电磁屏的方案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节省了机身内部空间。0044主机壳内部用于安放电路板和电池,由于电路板的两面均贴近主机壳的塑料壳体,和之前将电路板夹在两屏中间的方案相比散热效果更好,防止热量在内部机身的积累,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同时主机壳上表面安装的薄膜键盘能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信息输入手感。0045主机壳和辅机壳之间采用的双转轴。

37、连接方式使得辅机壳可绕主机壳进行360旋转,使得用户能方便的在两个显示屏之间进行切换。同时辅机壳与主机壳的主板之间的数据连线采用从空心转轴穿过的杜邦线来连接,当辅机壳在旋转过程中,杜邦线无较大角度弯曲,从而使杜邦线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同时也不会因为杜邦线的存在而对机壳旋转造成困难。004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323849ACN102323859A1/4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23849ACN102323859A2/4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23849ACN102323859A3/4页1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23849ACN102323859A4/4页14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2384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