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块.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7396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80701.X

申请日:

2009.03.25

公开号:

CN101846818A

公开日:

2010.09.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2F 1/1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中路8号变更后权利人: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5063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申请日:20090325|||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

主分类号:

G02F1/13

申请人: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权宁万

地址:

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中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刘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外框架、液晶面板、模框架、光学模组以及异物隔离带,所述异物隔离带用于阻挡异物进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有效显示区域,所述异物隔离带包括粘贴部和设置于粘贴部上的毛刷状部。所述异物隔离带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模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和/或模框架与光学模组之间的间隙内。本发明通过异物隔离带封闭了异物进入液晶面板和光学模组之间的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通道,减少了异物不良的发生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晶显示模块, 包括外框架、 液晶面板、 模框架及光学模组, 其特征在于 : 还包 括异物隔离带, 所述异物隔离带用于阻挡异物进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有效显示区域, 所 述异物隔离带包括粘贴部和设置于所述粘贴部上的毛刷状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异物隔离带设置于所述外 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 模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和 / 或模框架与光学模组之间的间隙内。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粘贴部为 “回” 字形结 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粘贴部固定在外框架 或模框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毛刷状部由柔性材料 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毛刷状部包括多个柔 性凸块。
7: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6 所 述 的 液 晶 显 示 模 块,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 柔 性 凸 块 的高 度 为 0.1mm-0.5mm。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 其特征在于 : 相邻的所述柔性凸块之间的距 离小于或等于 0.2mm。

说明书


液晶显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模块, 尤其是涉及能够防止异物不良的液晶显示模块。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块为一种非自发光显示装置, 因此需要设置背光模组来向液晶面板提 供光源, 根据背光模组中光源的位置不同, 可分为侧光式液晶显示模块及直下式液晶显示 模块。由于侧光式液晶显示模块更利于轻薄化设计, 因此业内广泛采用侧光式液晶显示模 块来制作液晶显示器。
     图 1 为现有的液晶显示模块的一侧剖面图。如图 1 所示, 液晶显示模块包括 : 背 板 1、 反射膜 2、 导光板 3、 灯组 4、 反射罩 5、 光学模组 6、 模框架 7、 液晶面板 8、 外框架 9。其 中, 背板 1、 模框架 7 以及外框架 9 组成支撑上述元件的框架。反射膜 2 设置于背板 1 的内 部的下表面上。导光板 3 设置于反射膜 2 的上方。灯组 4 设置于导光板 3 的一侧或两侧。 反射罩 5 为 “ㄈ” 型的结构, 套设于灯组 4 上, 且内表面为反射面。光学模组 6 设置于导光 板 3 上方, 是扩散板和棱镜膜 (prism sheet) 等薄膜层叠而成的复合膜。模框架 7 与背板 1 通过扣合方式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液晶面板 8 设置于模框架 7 上方。外框架 9 设置 于液晶面板 8 上方, 且与模框架 7 套设固定, 外框架 9 和模框架 7 支撑液晶面板 8。
     如图 1 中所示, 液晶显示模块各部件之间皆有一定的间隙。留有这种间隙的原因 为: 保留一定的缓冲空间, 使各部件受到灯组 4 产生的热量而膨胀时, 不至于相互压迫而变 形。尤其是模框架 7 和光学模组 6 之间的 a 区域、 模框架 7 和液晶面板 8 之间的 b 区域以 及外框架 9 和液晶面板 8 之间的 c 区域的间隙 (gap), 都有可能让外部或内部的异物 100 进 入液晶面板 8 和光学模组 6 之间的 d 区域, 即有效显示区域, 影响显示的品质。
     异物主要为 : 在组装或运输时, 摩擦产生的模框架、 外框架等组件的碎片、 头发丝、 灰尘等。
     现有技术中, 为了去掉组装时产生的异物, 在背光模组组装完毕之后, 对光学模组 用气枪 (air gun) 进行风吹处理 (blowing), 吹掉光学模组表面的异物。但是, 这种处理去 不掉光学模组和模框架之间的间隙内的异物, 并且还有可能吹进不少异物。由于进行风吹 处理之后的异物没有处于光学模组上方的有效显示区域内, 因此这样的液晶显示模块在产 品检测中会被判定为 “良品” , 但是这种 “良品” 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 经震荡或冲击, 处于间 隙内的异物会移动到光学模组上的有效区域内, 产生 “异物不良” , 极大的影响显示器的显 示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 能够减少 “异物不良” 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块, 包括外框架、 液晶面板、 模框 架、 光学模组以及异物隔离带, 所述异物隔离带用于阻挡异物进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有 效显示区域, 所述异物隔离带包括粘贴部和设置于粘贴部上的毛刷状部。
     上述液晶显示模块, 其中所述异物隔离带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 模 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和 / 或模框架与光学模组之间的间隙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通过异物隔离带封闭了异物进入液晶面板和光学模 组之间的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通道, 减少了异物不良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 1 为现有的液晶显示模块的一侧剖面图 ; 图 2 为本发明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图 2 的 A-A 向剖视图 ; 图 4 为图 2 的 B-B 向剖视图 ; 图 5 为本发明异物隔离带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模块, 包括外框架、 液晶面板、 模框架、 光学模组以及异物隔离 带, 异物隔离带用于阻挡异物进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有效显示区域, 异物隔离带包括粘 贴部和设置于粘贴部上的毛刷状部。 本发明通过异物隔离带封闭了异物进入液晶面板和光 学模组之间的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通道, 减少了异物不良的发生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 2 为本发明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 3 为图 2 的 A-A 向剖视图。图 4 为 图 2 的 B-B 向剖视图。如图 2、 图 3 及图 4 所示, 液晶显示模块包括 : 背板 1、 反射膜 2、 导光 板 3、 灯组 4、 反射罩 5、 光学模组 6、 模框架 7、 液晶面板 8、 外框架 9。其中, 背板 1、 模框架 7 以及外框架 9 组成支撑上述元件的框架。反射膜 2 设置于背板 1 的内部的下表面上。导光 板 3 设置于反射膜 2 的上方。灯组 4 设置于导光板 3 的一侧或两侧。反射罩 5 为 “ㄈ” 型 的结构, 套设于灯组 4 上, 且内表面为反射面。光学模组 6 设置于导光板 3 的上方, 是扩散 板和棱镜膜等薄膜层叠而成的复合膜。模框架 7 与背板 1 通过扣合方式或一体成型的方式 固定。液晶面板 8 设置于模框架 7 上方。外框架 9 设置于液晶面板 8 上方, 且与模框架 7 套设固定, 外框架 9 和模框架 7 支撑液晶面板 8。上面描述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 在模框架 7 与光学模组 6 之间 的间隙内设置了第一异物隔离带 21 ; 在模框架 7 与液晶面板 8 之间的间隙内设置了第二异 物隔离带 22 ; 在外框架 9 与液晶面板 8 之间的间隙内设置了第三异物隔离带 23。所述第一 异物隔离带 21、 第二异物隔离带 22 和第三异物隔离带 23 均为 “回” 字型结构, 用于阻挡异 物 100 进入液晶面板 8 与光学模组 6 之间的有效显示区域内。
     值得一提的是, 优选将异物隔离带固定于外框架或模框架上。由于外框架或模框 架相比光学模组或液晶面板热膨胀系数小, 因此可以固定牢靠。 另外, 异物隔离带优选由柔 性材料构成。如果异物隔离带硬度过大, 当光学模组和液晶面板受热膨胀而压迫异物隔离 带时, 异物隔离带会对光学模组或液晶面板造成损伤。
     为了简化工艺, 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或两个异物隔离带, 优选设置第一异物隔离带。 因为, 第一异物隔离带所处位置是异物进出最多的间隙。
     图 5 为本发明异物隔离带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异物隔离带由“回” 字形的粘贴部 200 以及设置于粘贴部 200 上的毛刷状部 210 构成。毛刷状部 210 由多 个柔性凸块 211 构成。柔性凸块 211 的高度可以设置在 0.1mm-0.5mm 范围内。相邻的每个 柔性凸块 211 之间的距离小于异物的大小, 具体为小于或等于 0.2mm。经对 “异物不良” 的 研究分析发现, 导致 “异物不良” 的主要异物的直径大约在 0.2mm 左右, 因此可以有效地阻 挡异物。
     具有柔性凸块的异物隔离带, 比没有凸块的异物隔离带具有显著的散热性能。另 外, 即使光学模组或液晶面板受热膨胀, 与柔性凸块抵靠, 柔性凸块也不会对光学模组或液 晶面板的膨胀进行过大地抵抗, 而对其造成损伤。
     值得一体的是, 本发明的异物隔离带可以设置于除上述 3 个位置以外的液晶显示 模块内的任何间隙内, 只要能够达到防止异物进入有效显示区域, 且不影响液晶显示模块 的正常显示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 其依 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 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液晶显示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液晶显示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液晶显示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模块.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外框架、液晶面板、模框架、光学模组以及异物隔离带,所述异物隔离带用于阻挡异物进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有效显示区域,所述异物隔离带包括粘贴部和设置于粘贴部上的毛刷状部。所述异物隔离带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模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和/或模框架与光学模组之间的间隙内。本发明通过异物隔离带封闭了异物进入液晶面板和光学模组之间的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通道,减少了异物不良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