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7320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4939.4

申请日:

2010.08.04

公开号:

CN102344509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8F 12/08申请公布日:201202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F 12/08申请日:20100804|||公开

IPC分类号:

C08F12/08; C08F2/01

主分类号:

C08F12/08

申请人:

江苏莱顿宝富塑化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杭盘大; 居汉坤

地址:

214263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湖滨公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装置、反应器、集合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冷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反应器的热油出口与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预热装置的热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热装置的冷油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装置能够循环利用导热油对聚苯乙烯聚合反应进行降温和预热,节能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冷却装置、 反应器、 集合装置和预热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冷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反应器的热油出口与 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预热装置的热油入口 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预热装置的冷油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导热油回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反应器为卧式反应锅。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导热油回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反应器为 5 个, 相互 之间通过管道串联连接。

说明书


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背景技术 聚苯乙烯聚合反应前, 需要对反应物料进行预热, 使其达到 60℃以上才开始反应。 而聚苯乙烯聚合反应则是一个放热反应, 为了控制放热反应过程, 防止物料温度过高, 需要 对反应物料进行冷却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 通常采用热油对物料进行预热, 使其达到反应温度 ; 反应过程中采用 冷却设备对反应中的物料进行冷却保证产品质量。按照生产实践, 一般预热一吨物料需要 用掉 15KG 左右的柴油 ; 使用冷却设备冷却一吨的物料需耗费 95 度电能, 每年的生产成本耗 费巨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节能显著、 能够循环 使用对物料进行冷却和预热的导热油回用装置。
     技术方案 : 本发明所述的导热油回用装置, 包括冷却装置、 反应器、 集合装置和预 热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冷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反应器的热 油出口与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预热装置的 热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预热装置的冷油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反应器为卧式反应锅。
     所述反应器为 5 个, 相互之间通过管道串联连接。
     使用时, 导热油从冷却装置中流入反应器, 对反应中的物料进行冷却 ; 部分导热油 依次经过各个反应器后进入集合装置, 也有部分导热油直接从某个反应器直接进入集合装 置。进入集合装置的导热油温度较高, 再将这些温度比较高的导热油通入预热装置中对反 应前的物料进行预热, 最后, 将导热油通入冷却装置中冷却并循环利用。 物料则从预热装置 依次进过各个反应器。
     有益效果 : 下面通过一组数据详细说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 (1) 未采用本发明装置时能源耗费情况 : 预热装置中的物料全部用热油来预热, 按照生产实践, 一般预热 1 吨物料需要用掉 15KG 左右的柴油 ; 按目前年产能力为 220000 吨来计算, 总共耗 用柴油量为 : 10.1KG/ 吨 *8 元 /KG*220000 吨 / 年= 17776000 元 / 年 ;
     反应器中的物料直接用冷却设备冷却, 每吨物料需耗费电能 95 度, 按目前年产能力 为 220000 吨来计算, 总共需用电 : 95 度 / 吨 *0.7 元 / 度 *220000 吨 / 年= 14630000 元 / 年 ;
     (2) 按照目前生产条件, 采用本发明装置后的能源耗费情况为 :
     耗用柴油总量 : 9.2KG/ 吨 *8 元 /KG*220000 吨 / 年= 16192000 元 / 年 ;
     用电总量 : 84 度 / 吨 *0.7 元 / 度 *220000 吨 / 年= 12936000 元 / 年 ;
     改进装置一条线总共花费 12.8 万元, 目前生产能力共需 4 条生产线, 共计 :12.8*4 = 51.2 万元 ;
     (3) 改进前后的成本相差为 :
     可节约柴油 : 17776000-16192000 = 1584000 元 / 年 ;
     可节约电耗 : 14630000-12936000 = 1694000 元 / 年 ;
     采用冷油回用装置后, 每年可节约 :
     1584000+1694000 = 3278000 元 ;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采用冷油回用装置后, 每年可以节约 300 多万元, 而改进装 置, 只需花费 51.2 万元。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 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 包括冷却装置 1、 反应器 2 ~ 6、 集合装置 7 和预热装置 8, 所 述冷却装置 1 的输出口与所述反应器 2 的冷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反应器 2 ~ 6 的热 油出口与所述集合装置 7 的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集合装置 7 的输出口与所述预热装 置 8 的热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预热装置 8 的冷油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 1 通过管道连 接; 所述反应器 2 ~ 6 为卧式反应锅 ; 所述反应器为 5 个, 相互之间通过管道串联连接。
     使用时, 导热油从冷却装置 1 中流入反应器 2 ~ 6, 对反应中的物料进行冷却 ; 导 热油经过各个反应器 2 ~ 6 后进入集合装置 7, 反应器 2 ~ 6 的冷油入口处设置有控制阀, 以便控制冷却装置 1 中导热油的通入量, 具体通入量根据物料温度控制 ; 进入集合装置 7 的 导热油温度较高, 再将这些温度比较高的导热油通入预热装置 8 中对反应前的物料进行预 热, 集合装置 7 与预热装置 8 之间设有阀门, 用以控制热油的通入量 ; 最后, 将导热油通入冷 却装置 1 中冷却并循环利用。物料则从预热装置 8 依次进过各个反应器 2 ~ 6。
     如上所述, 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 但其不得解释 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 可对 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4509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4509ACN102344509A21申请号201010244939422申请日20100804C08F12/08200601C08F2/0120060171申请人江苏莱顿宝富塑化有限公司地址214263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湖滨公路72发明人杭盘大居汉坤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柏尚春54发明名称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装置、反应器、集合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冷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反应器的热油出口与。

2、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预热装置的热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热装置的冷油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装置能够循环利用导热油对聚苯乙烯聚合反应进行降温和预热,节能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44529A1/1页21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装置、反应器、集合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冷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反应器的热油出口与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预热装置的热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3、,所述预热装置的冷油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通过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卧式反应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油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5个,相互之间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344509ACN102344529A1/2页3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背景技术0002聚苯乙烯聚合反应前,需要对反应物料进行预热,使其达到60以上才开始反应。而聚苯乙烯聚合反应则是一个放热反应,为了控制放热反应过程,防止物料温度过高,需要对反应物料进行冷却以保证产品的质量。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热油对物料进行预。

4、热,使其达到反应温度;反应过程中采用冷却设备对反应中的物料进行冷却保证产品质量。按照生产实践,一般预热一吨物料需要用掉15KG左右的柴油;使用冷却设备冷却一吨的物料需耗费95度电能,每年的生产成本耗费巨大。发明内容0004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显著、能够循环使用对物料进行冷却和预热的导热油回用装置。0005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导热油回用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反应器、集合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冷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反应器的热油出口与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合装置的输出口与所述预热装置的热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热装。

5、置的冷油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通过管道连接。0006所述反应器为卧式反应锅。0007所述反应器为5个,相互之间通过管道串联连接。0008使用时,导热油从冷却装置中流入反应器,对反应中的物料进行冷却;部分导热油依次经过各个反应器后进入集合装置,也有部分导热油直接从某个反应器直接进入集合装置。进入集合装置的导热油温度较高,再将这些温度比较高的导热油通入预热装置中对反应前的物料进行预热,最后,将导热油通入冷却装置中冷却并循环利用。物料则从预热装置依次进过各个反应器。0009有益效果下面通过一组数据详细说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未采用本发明装置时能源耗费情况预热装置中的物料全部用热油来预热,按照。

6、生产实践,一般预热1吨物料需要用掉15KG左右的柴油;按目前年产能力为220000吨来计算,总共耗用柴油量为101KG/吨8元/KG220000吨/年17776000元/年;0010反应器中的物料直接用冷却设备冷却,每吨物料需耗费电能95度,按目前年产能力为220000吨来计算,总共需用电95度/吨07元/度220000吨/年14630000元/年;00112按照目前生产条件,采用本发明装置后的能源耗费情况为0012耗用柴油总量92KG/吨8元/KG220000吨/年16192000元/年;0013用电总量84度/吨07元/度220000吨/年12936000元/年;0014改进装置一条线总共。

7、花费128万元,目前生产能力共需4条生产线,共计说明书CN102344509ACN102344529A2/2页400151284512万元;00163改进前后的成本相差为0017可节约柴油17776000161920001584000元/年;0018可节约电耗14630000129360001694000元/年;0019采用冷油回用装置后,每年可节约0020158400016940003278000元;0021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冷油回用装置后,每年可以节约300多万元,而改进装置,只需花费512万元。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附图说明0022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

8、023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0024一种导热油回用装置,包括冷却装置1、反应器26、集合装置7和预热装置8,所述冷却装置1的输出口与所述反应器2的冷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反应器26的热油出口与所述集合装置7的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合装置7的输出口与所述预热装置8的热油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热装置8的冷油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反应器26为卧式反应锅;所述反应器为5个,相互之间通过管道串联连接。0025使用时,导热油从冷却装置1中流入反应器26,对反应中的物料进行冷却;导热油经过各个反应器26。

9、后进入集合装置7,反应器26的冷油入口处设置有控制阀,以便控制冷却装置1中导热油的通入量,具体通入量根据物料温度控制;进入集合装置7的导热油温度较高,再将这些温度比较高的导热油通入预热装置8中对反应前的物料进行预热,集合装置7与预热装置8之间设有阀门,用以控制热油的通入量;最后,将导热油通入冷却装置1中冷却并循环利用。物料则从预热装置8依次进过各个反应器26。0026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说明书CN102344509ACN102344529A1/1页5说明书附图CN10234450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