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属于电容触控面板复合层结构 及其制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容触摸屏或者触摸板通常需要在基材上下表面分别设置 ITO(Indium Tin Oxide 氧化铟锡 ) 线路, 制造工序多, 生产成本高, 价格远比当前大量应用的电阻触摸屏贵, 不利于电容式触摸屏、 触摸板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采用单层 ITO 线路设置在基材同一表面上, 具有 制造工序少、 生产成本低, 降低面板体的厚度, 也减轻其重量, 通光性好, 整体轻薄等优点。 在制作触控面板的过程中, 对基材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可以实现增强 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表面硬度和透光率, 减少彩虹纹及表面晶点等优 点。此外, 硬化涂层 PET 在韧性、 硬度、 抗化学性、 防刮伤、 清晰透明度、 加工效果等方面性能 表现出色。
在触控面板中, 感应层的感应线路端通过与电信号线连接向信号处理器传输信 号。但是, 由于触控面板的尺寸和触控精度要求不断提高, 使得电信号排线的数目不断增 多。如果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排线必然会使整体排线宽度变大, 占用更多的基材面积造成制 造成本上升。本发明创造采用多层堆叠方式将电信号排线层堆叠在一起, 通过在排线层之 间设置绝缘油墨层防止线路短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 本发明针对在硬化 PET 基材表面上采用单层 ITO 线路设置, 结合叠层窄 边线宽设计增大视窗操作面积, 提出一种不易破损、 容易加工、 产品成本较低、 降低面板体 的厚度、 不用重新投大资本的生产线、 良品率高的单层感应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 法。
技术方案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 包括铭板层、 叠层走线、 图案感 应层, 油墨边框、 透明硬涂层、 透明基板层。其中, 透明基板层一表面设有油墨边框, 所述油 墨边框框内的透明基板层表面设置透明硬涂层, 在透明硬涂层表面设置图案感应层, 所述 油墨边框上设有叠层走线, 铭板层覆设在叠层走线和图案感应层上。
上述透明基板层的厚度为 50 微米~ 188 微米 ; 油墨边框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 米; 透明硬涂层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米 ; 图案感应层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图案 感应层为氧化铟锡感应线路, 其感应线路图案是三角波形矩阵 ; 透明基板层为硬化玻璃基 板; 叠层走线由第一银线层、 绝缘油墨层、 第二银线层依次叠加构成。
本发明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上印刷油墨边框 ;
步骤二 : 油墨边框框内的透明基板层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步骤三 : 通过光化或者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且透明硬涂层的厚度与 油墨边框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得 到图案感应层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上印刷第一银线层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边缘端连 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所述绝缘油墨层的表面印刷 第二银线层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将铭板层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和图案感应层上。
在上述步骤五中, 第一银线层或者第二银线层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 绝缘油 墨层的厚度为 15 微米~ 25 微米。
有益效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通过在硬化 PET 基材表面上采用单层 ITO 线路设置, 结合叠层窄边线宽设计增大视窗操作面积, 该触控面 板结构安全简单生产成本低, 减少面板的厚度和重量, 并且提高整个感测体透光率 ; 实现触 控面板不易破损、 容易加工、 产品成本较低、 降低面板体的厚度、 良品率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剖面结构组成示意图。其中有 : 铭板层 1, 叠层 走线 21, 图案感应层 22, 油墨边框 31, 透明硬涂层 32, 透明基板层 4。
图 2 是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叠层走线的剖面结构组成示意图。其中有 : 第一银线层 211, 绝缘油墨层 212, 第二银线层 213。
图 3 是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感应线路结构实施三角波形矩阵图案示意 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 :
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 由铭板层 1, 叠层走线 21、 图案感应层 22, 油墨边框 31、 透明硬涂层 32、 透明基板层 4 组成。其中, 透明基板层 4 一表面设有油墨边框 31, 所述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设置透明硬涂层 32, 在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设 置图案感应层 22, 所述油墨边框 31 上设有叠层走线 21, 铭板层 1 覆设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 案感应层 22 上。图案感应层 22 为氧化铟锡感应线路, 其感应线路图案是三角波形矩阵 ; 透 明基板层 4 为硬化玻璃基板。
上述透明基板层 4 的厚度为 50 微米~ 188 微米 ; 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米 ; 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米 ; 图案感应层 22 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
通过图 2 可知, 叠层走线 21 由第一银线层 211、 绝缘油墨层 212、 第二银线层 213 依次叠加构成 ; 其中, 第一银线层 211 或者第二银线层 213 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 ; 绝 缘油墨层 212 的厚度为 15 微米~ 25 微米。
本发明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 4 上印刷油墨边框 31 ;步骤二 : 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
步骤三 : 通过光化或者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32, 且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 度与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或者激光切割 得到图案感应层 22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 31 上印刷第一银线层 211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 211 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212, 所述绝缘油 墨层 212 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 213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铭板层 1 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实施例 1 :
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 4 上印刷油墨边框 31 ;
步骤二 : 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
步骤三 : 通过光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32, 且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与油墨 边框 31 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激光切割得到图案感应 层 22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 31 上印刷第一银线层 211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 211 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212, 所述绝缘油 墨层 212 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 213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铭板层 1 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透明基板层 4 的厚度为 115 微米 ; 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为 8 微米 ; 透明硬涂层 32 的 厚度为 8 微米 ; 图案感应层 22 的厚度为 20 纳米 ; 第一银线层 211 和第二银线层 213 的厚度 为 20 纳米 ; 绝缘油墨层 212 的厚度为 20 微米。
实施例 2 :
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 4 上印刷油墨边框 31 ;
步骤二 : 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
步骤三 : 通过光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32, 且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与油墨 边框 31 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得到图案感应 层 22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 31 上印刷第一银线层 211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 211 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212, 所述绝缘油 墨层 212 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 213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铭板层 1 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透明基板层 4 的厚度为 50 微米 ; 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为 5 微米 ; 透明硬涂层 32 的 厚度为 5 微米 ; 图案感应层 22 的厚度为 15 纳米 ; 第一银线层 211 和第二银线层 213 的厚度 为 15 纳米 ; 绝缘油墨层 212 的厚度为 15 微米。实施例 3 :
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 4 上印刷油墨边框 31 ;
步骤二 : 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
步骤三 : 通过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32, 且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与油墨 边框 31 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激光切割得到图案感应 层 22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 31 上印刷第一银线层 211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 211 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212, 所述绝缘油 墨层 212 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 213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铭板层 1 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透明基板层 4 的厚度为 188 微米 ; 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为 10 微米 ; 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为 10 微米 ; 图案感应层 22 的厚度为 25 纳米 ; 第一银线层 211 和第二银线层 213 的 厚度为 25 纳米 ; 绝缘油墨层 212 的厚度为 25 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