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71069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2257.3

申请日:

2010.11.05

公开号:

CN101976149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公布日:201102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10110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牧东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世强

地址:

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北前巷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电容触控面板复合层结构及其制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硬化PET基材表面上采用单层ITO线路设置,结合叠层窄边线宽设计增大视窗操作面积,该触控面板结构安全简单生产成本低,减少面板的厚度和重量,并且提高整个感测体透光率;实现触控面板不易破损、容易加工、产品成本较低、降低面板体的厚度、良品率高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 包括铭板层 (1), 其特征在于 : 透明基板层 (4) 一表面设有 油墨边框 (31), 所述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设置透明硬涂层 (32), 在透 明硬涂层 (32) 表面设置图案感应层 (22), 所述油墨边框 (31) 上设有叠层走线 (21), 铭板 层 (1) 覆设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硬化结构触控面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透明基板层 (4) 的厚度为 50 微米~ 188 微米 ; 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米 ; 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米 ; 图案感应层 (22) 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硬化结构触控面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图案感应层 (22) 为氧化铟 锡感应线路, 其感应线路图案是三角波形矩阵 ; 透明基板层 (4) 为硬化玻璃基板 ; 叠层走线 (21) 由第一银线层 (211)、 绝缘油墨层 (212)、 第二银线层 (213) 依次叠加构成。
4: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在无尘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 (4) 上印刷油墨边框 (31) ; 步骤二 : 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 步骤三 : 通过光化或者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32), 且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 度与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得 到图案感应层 (22)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 (31) 上印刷第一银线层 (211)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 (211) 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212), 所 述绝缘油墨层 (212) 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 (213)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铭板层 (1) 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五中第 一银线层 (211) 或者第二银线层 (213) 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 绝缘油墨层 (212) 的 厚度为 15 微米~ 25 微米。

说明书


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属于电容触控面板复合层结构 及其制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容触摸屏或者触摸板通常需要在基材上下表面分别设置 ITO(Indium Tin Oxide 氧化铟锡 ) 线路, 制造工序多, 生产成本高, 价格远比当前大量应用的电阻触摸屏贵, 不利于电容式触摸屏、 触摸板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采用单层 ITO 线路设置在基材同一表面上, 具有 制造工序少、 生产成本低, 降低面板体的厚度, 也减轻其重量, 通光性好, 整体轻薄等优点。 在制作触控面板的过程中, 对基材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可以实现增强 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表面硬度和透光率, 减少彩虹纹及表面晶点等优 点。此外, 硬化涂层 PET 在韧性、 硬度、 抗化学性、 防刮伤、 清晰透明度、 加工效果等方面性能 表现出色。
     在触控面板中, 感应层的感应线路端通过与电信号线连接向信号处理器传输信 号。但是, 由于触控面板的尺寸和触控精度要求不断提高, 使得电信号排线的数目不断增 多。如果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排线必然会使整体排线宽度变大, 占用更多的基材面积造成制 造成本上升。本发明创造采用多层堆叠方式将电信号排线层堆叠在一起, 通过在排线层之 间设置绝缘油墨层防止线路短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 本发明针对在硬化 PET 基材表面上采用单层 ITO 线路设置, 结合叠层窄 边线宽设计增大视窗操作面积, 提出一种不易破损、 容易加工、 产品成本较低、 降低面板体 的厚度、 不用重新投大资本的生产线、 良品率高的单层感应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 法。
     技术方案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 包括铭板层、 叠层走线、 图案感 应层, 油墨边框、 透明硬涂层、 透明基板层。其中, 透明基板层一表面设有油墨边框, 所述油 墨边框框内的透明基板层表面设置透明硬涂层, 在透明硬涂层表面设置图案感应层, 所述 油墨边框上设有叠层走线, 铭板层覆设在叠层走线和图案感应层上。
     上述透明基板层的厚度为 50 微米~ 188 微米 ; 油墨边框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 米; 透明硬涂层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米 ; 图案感应层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图案 感应层为氧化铟锡感应线路, 其感应线路图案是三角波形矩阵 ; 透明基板层为硬化玻璃基 板; 叠层走线由第一银线层、 绝缘油墨层、 第二银线层依次叠加构成。
     本发明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上印刷油墨边框 ;
     步骤二 : 油墨边框框内的透明基板层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步骤三 : 通过光化或者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且透明硬涂层的厚度与 油墨边框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得 到图案感应层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上印刷第一银线层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边缘端连 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所述绝缘油墨层的表面印刷 第二银线层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将铭板层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和图案感应层上。
     在上述步骤五中, 第一银线层或者第二银线层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 绝缘油 墨层的厚度为 15 微米~ 25 微米。
     有益效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通过在硬化 PET 基材表面上采用单层 ITO 线路设置, 结合叠层窄边线宽设计增大视窗操作面积, 该触控面 板结构安全简单生产成本低, 减少面板的厚度和重量, 并且提高整个感测体透光率 ; 实现触 控面板不易破损、 容易加工、 产品成本较低、 降低面板体的厚度、 良品率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剖面结构组成示意图。其中有 : 铭板层 1, 叠层 走线 21, 图案感应层 22, 油墨边框 31, 透明硬涂层 32, 透明基板层 4。
     图 2 是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叠层走线的剖面结构组成示意图。其中有 : 第一银线层 211, 绝缘油墨层 212, 第二银线层 213。
     图 3 是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感应线路结构实施三角波形矩阵图案示意 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 :
     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 由铭板层 1, 叠层走线 21、 图案感应层 22, 油墨边框 31、 透明硬涂层 32、 透明基板层 4 组成。其中, 透明基板层 4 一表面设有油墨边框 31, 所述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设置透明硬涂层 32, 在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设 置图案感应层 22, 所述油墨边框 31 上设有叠层走线 21, 铭板层 1 覆设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 案感应层 22 上。图案感应层 22 为氧化铟锡感应线路, 其感应线路图案是三角波形矩阵 ; 透 明基板层 4 为硬化玻璃基板。
     上述透明基板层 4 的厚度为 50 微米~ 188 微米 ; 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米 ; 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为 5 微米~ 10 微米 ; 图案感应层 22 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
     通过图 2 可知, 叠层走线 21 由第一银线层 211、 绝缘油墨层 212、 第二银线层 213 依次叠加构成 ; 其中, 第一银线层 211 或者第二银线层 213 的厚度为 15 纳米~ 25 纳米 ; 绝 缘油墨层 212 的厚度为 15 微米~ 25 微米。
     本发明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 4 上印刷油墨边框 31 ;步骤二 : 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
     步骤三 : 通过光化或者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32, 且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 度与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或者激光切割 得到图案感应层 22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 31 上印刷第一银线层 211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 211 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212, 所述绝缘油 墨层 212 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 213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铭板层 1 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实施例 1 :
     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 4 上印刷油墨边框 31 ;
     步骤二 : 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
     步骤三 : 通过光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32, 且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与油墨 边框 31 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激光切割得到图案感应 层 22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 31 上印刷第一银线层 211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 211 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212, 所述绝缘油 墨层 212 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 213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铭板层 1 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透明基板层 4 的厚度为 115 微米 ; 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为 8 微米 ; 透明硬涂层 32 的 厚度为 8 微米 ; 图案感应层 22 的厚度为 20 纳米 ; 第一银线层 211 和第二银线层 213 的厚度 为 20 纳米 ; 绝缘油墨层 212 的厚度为 20 微米。
     实施例 2 :
     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 4 上印刷油墨边框 31 ;
     步骤二 : 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
     步骤三 : 通过光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32, 且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与油墨 边框 31 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得到图案感应 层 22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 31 上印刷第一银线层 211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 211 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212, 所述绝缘油 墨层 212 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 213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铭板层 1 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透明基板层 4 的厚度为 50 微米 ; 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为 5 微米 ; 透明硬涂层 32 的 厚度为 5 微米 ; 图案感应层 22 的厚度为 15 纳米 ; 第一银线层 211 和第二银线层 213 的厚度 为 15 纳米 ; 绝缘油墨层 212 的厚度为 15 微米。实施例 3 :
     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 ;
     步骤一 : 在透明基板层 4 上印刷油墨边框 31 ;
     步骤二 : 油墨边框 31 框内的透明基板层 4 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 ;
     步骤三 : 通过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32, 且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与油墨 边框 31 的厚度相同 ;
     步骤四 : 透明硬涂层 32 表面镀透明导电层, 对透明导电层激光切割得到图案感应 层 22 ;
     步骤五 : 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 31 上印刷第一银线层 211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通过在第一银线层 211 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 212, 所述绝缘油 墨层 212 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 213 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 22 边缘端连接 ;
     步骤六 : 铭板层 1 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 21 和图案感应层 22 上。
     透明基板层 4 的厚度为 188 微米 ; 油墨边框 31 的厚度为 10 微米 ; 透明硬涂层 32 的厚度为 10 微米 ; 图案感应层 22 的厚度为 25 纳米 ; 第一银线层 211 和第二银线层 213 的 厚度为 25 纳米 ; 绝缘油墨层 212 的厚度为 25 微米。

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6149A43申请公布日20110216CN101976149ACN101976149A21申请号201010532257322申请日20101105G06F3/04120060171申请人牧东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地址215126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北前巷8号72发明人李世强54发明名称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电容触控面板复合层结构及其制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硬化PET基材表面上采用单层ITO线路设置,结合叠层窄边线宽设计增大视窗操作面积,该触控面板结构安全简单生产成本低,减少面板的厚度和重量,并且提高整个。

2、感测体透光率;实现触控面板不易破损、容易加工、产品成本较低、降低面板体的厚度、良品率高的目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CN101976154A1/1页21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包括铭板层1,其特征在于透明基板层4一表面设有油墨边框31,所述油墨边框31框内的透明基板层4表面设置透明硬涂层32,在透明硬涂层32表面设置图案感应层22,所述油墨边框31上设有叠层走线21,铭板层1覆设在叠层走线21和图案感应层2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层4的厚度为50微米188微米;油墨边框31的厚度为5微。

3、米10微米;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为5微米10微米;图案感应层22的厚度为15纳米25纳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感应层22为氧化铟锡感应线路,其感应线路图案是三角波形矩阵;透明基板层4为硬化玻璃基板;叠层走线21由第一银线层211、绝缘油墨层212、第二银线层213依次叠加构成。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无尘条件下进行;步骤一在透明基板层4上印刷油墨边框31;步骤二油墨边框31框内的透明基板层4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步骤三通过光化或者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32,且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与油墨边框31的。

4、厚度相同;步骤四透明硬涂层32表面镀透明导电层,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得到图案感应层22;步骤五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31上印刷第一银线层211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2边缘端连接,通过在第一银线层211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212,所述绝缘油墨层212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213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2边缘端连接;步骤六铭板层1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21和图案感应层22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第一银线层211或者第二银线层213的厚度为15纳米25纳米,绝缘油墨层212的厚度为15微米25微米。权利要求书CN101976149ACN101。

5、976154A1/4页3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电容触控面板复合层结构及其制程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现有电容触摸屏或者触摸板通常需要在基材上下表面分别设置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线路,制造工序多,生产成本高,价格远比当前大量应用的电阻触摸屏贵,不利于电容式触摸屏、触摸板的推广应用。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采用单层ITO线路设置在基材同一表面上,具有制造工序少、生产成本低,降低面板体的厚度,也减轻其重量,通光性好,整体轻薄等优点。在制作触控面板的过程中,对基材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可以实现增强PETPO。

6、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表面硬度和透光率,减少彩虹纹及表面晶点等优点。此外,硬化涂层PET在韧性、硬度、抗化学性、防刮伤、清晰透明度、加工效果等方面性能表现出色。0004在触控面板中,感应层的感应线路端通过与电信号线连接向信号处理器传输信号。但是,由于触控面板的尺寸和触控精度要求不断提高,使得电信号排线的数目不断增多。如果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排线必然会使整体排线宽度变大,占用更多的基材面积造成制造成本上升。本发明创造采用多层堆叠方式将电信号排线层堆叠在一起,通过在排线层之间设置绝缘油墨层防止线路短路。发明内容0005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在硬化PET基材表面。

7、上采用单层ITO线路设置,结合叠层窄边线宽设计增大视窗操作面积,提出一种不易破损、容易加工、产品成本较低、降低面板体的厚度、不用重新投大资本的生产线、良品率高的单层感应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0006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包括铭板层、叠层走线、图案感应层,油墨边框、透明硬涂层、透明基板层。其中,透明基板层一表面设有油墨边框,所述油墨边框框内的透明基板层表面设置透明硬涂层,在透明硬涂层表面设置图案感应层,所述油墨边框上设有叠层走线,铭板层覆设在叠层走线和图案感应层上。0007上述透明基板层的厚度为50微米188微米;油墨边框的厚度为5微米10微米;透明硬涂层的厚度为5微。

8、米10微米;图案感应层的厚度为15纳米25纳米。图案感应层为氧化铟锡感应线路,其感应线路图案是三角波形矩阵;透明基板层为硬化玻璃基板;叠层走线由第一银线层、绝缘油墨层、第二银线层依次叠加构成。0008本发明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0009步骤一在透明基板层上印刷油墨边框;0010步骤二油墨边框框内的透明基板层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说明书CN101976149ACN101976154A2/4页40011步骤三通过光化或者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且透明硬涂层的厚度与油墨边框的厚度相同;0012步骤四透明硬涂层表面镀透明导电层,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或者激光。

9、切割得到图案感应层;0013步骤五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上印刷第一银线层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边缘端连接,通过在第一银线层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所述绝缘油墨层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边缘端连接;0014步骤六将铭板层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和图案感应层上。0015在上述步骤五中,第一银线层或者第二银线层的厚度为15纳米25纳米,绝缘油墨层的厚度为15微米25微米。0016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硬化PET基材表面上采用单层ITO线路设置,结合叠层窄边线宽设计增大视窗操作面积,该触控面板结构安全简单生产成本低,减少面板的厚度和重量,并且提高整个感测。

10、体透光率;实现触控面板不易破损、容易加工、产品成本较低、降低面板体的厚度、良品率高的目的。附图说明0017图1是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剖面结构组成示意图。其中有铭板层1,叠层走线21,图案感应层22,油墨边框31,透明硬涂层32,透明基板层4。0018图2是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叠层走线的剖面结构组成示意图。其中有第一银线层211,绝缘油墨层212,第二银线层213。0019图3是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感应线路结构实施三角波形矩阵图案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0021图1所示,本发明的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由铭板层1,叠层走线21、图案感应层22,。

11、油墨边框31、透明硬涂层32、透明基板层4组成。其中,透明基板层4一表面设有油墨边框31,所述油墨边框31框内的透明基板层4表面设置透明硬涂层32,在透明硬涂层32表面设置图案感应层22,所述油墨边框31上设有叠层走线21,铭板层1覆设在叠层走线21和图案感应层22上。图案感应层22为氧化铟锡感应线路,其感应线路图案是三角波形矩阵;透明基板层4为硬化玻璃基板。0022上述透明基板层4的厚度为50微米188微米;油墨边框31的厚度为5微米10微米;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为5微米10微米;图案感应层22的厚度为15纳米25纳米。0023通过图2可知,叠层走线21由第一银线层211、绝缘油墨层212、。

12、第二银线层213依次叠加构成;其中,第一银线层211或者第二银线层213的厚度为15纳米25纳米;绝缘油墨层212的厚度为15微米25微米。0024本发明的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0025步骤一在透明基板层4上印刷油墨边框31;说明书CN101976149ACN101976154A3/4页50026步骤二油墨边框31框内的透明基板层4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0027步骤三通过光化或者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32,且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与油墨边框31的厚度相同;0028步骤四透明硬涂层32表面镀透明导电层,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或者激光切割得到图案感应层22;。

13、0029步骤五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31上印刷第一银线层211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2边缘端连接,通过在第一银线层211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212,所述绝缘油墨层212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213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2边缘端连接;0030步骤六铭板层1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21和图案感应层22上。0031实施例10032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0033步骤一在透明基板层4上印刷油墨边框31;0034步骤二油墨边框31框内的透明基板层4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0035步骤三通过光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32,且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与油墨边框31的厚度相同;00。

14、36步骤四透明硬涂层32表面镀透明导电层,对透明导电层激光切割得到图案感应层22;0037步骤五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31上印刷第一银线层211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2边缘端连接,通过在第一银线层211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212,所述绝缘油墨层212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213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2边缘端连接;0038步骤六铭板层1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21和图案感应层22上。0039透明基板层4的厚度为115微米;油墨边框31的厚度为8微米;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为8微米;图案感应层22的厚度为20纳米;第一银线层211和第二银线层213的厚度为20纳米;绝缘油墨层212的厚度为20微米。00。

15、40实施例20041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0042步骤一在透明基板层4上印刷油墨边框31;0043步骤二油墨边框31框内的透明基板层4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0044步骤三通过光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32,且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与油墨边框31的厚度相同;0045步骤四透明硬涂层32表面镀透明导电层,对透明导电层光阻蚀刻得到图案感应层22;0046步骤五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31上印刷第一银线层211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2边缘端连接,通过在第一银线层211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212,所述绝缘油墨层212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213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

16、2边缘端连接;0047步骤六铭板层1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21和图案感应层22上。0048透明基板层4的厚度为50微米;油墨边框31的厚度为5微米;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为5微米;图案感应层22的厚度为15纳米;第一银线层211和第二银线层213的厚度为15纳米;绝缘油墨层212的厚度为15微米。说明书CN101976149ACN101976154A4/4页60049实施例30050制造硬化结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0051步骤一在透明基板层4上印刷油墨边框31;0052步骤二油墨边框31框内的透明基板层4表面涂覆硬度强化液;0053步骤三通过热化硬度强化液形成透明硬涂层。

17、32,且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与油墨边框31的厚度相同;0054步骤四透明硬涂层32表面镀透明导电层,对透明导电层激光切割得到图案感应层22;0055步骤五在步骤三中油墨边框31上印刷第一银线层211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2边缘端连接,通过在第一银线层211上印刷两层绝缘油墨形成绝缘油墨层212,所述绝缘油墨层212的表面印刷第二银线层213其一端与图案感应层22边缘端连接;0056步骤六铭板层1平整贴合在叠层走线21和图案感应层22上。0057透明基板层4的厚度为188微米;油墨边框31的厚度为10微米;透明硬涂层32的厚度为10微米;图案感应层22的厚度为25纳米;第一银线层211和第二银线层213的厚度为25纳米;绝缘油墨层212的厚度为25微米。说明书CN101976149ACN101976154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76149ACN101976154A2/2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7614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