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6992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93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2348.X

申请日:

2009.05.05

公开号:

CN101566351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3L 15/00申请日:20090505授权公告日:20110126终止日期:201305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3L15/00

主分类号:

F23L15/00

申请人: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春昌

地址:

710032陕西省西安市兴庆路1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震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以及与空气预热器相连通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和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内设置有N个分隔板,通过N个分隔板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分割为N+1个烟气小通道,在该烟气小通道内还布置有N个调节门。本发明通过调节门进行烟气流量调节,使流经空气预热器的烟气流量根据蓄热板的金属温度变化形成一定的偏差。即当蓄热板金属温度越低时,其与烟气的传热温压越大,流经其表面的烟气流量相对也越大,当蓄热板的金属温度在烟气通道随着空气预热器旋转而升高时,流经其表面的烟气流量也做相应的降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1)以及与空气预热器(1)相连通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2)和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其特征在于: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设置有N个分隔板,通过N个分隔板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分割为N+1个烟气小通道,在该烟气小通道内还布置有N个调节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的个数1≤N≤9。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全部小烟气通道中,只有处于烟气通道最上端的一个小烟气通道中不设置调节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个分隔板均匀设置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并将其分隔成N+1个小烟气通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个分隔板非均匀的设置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并将其分隔成N+1个小烟气通道。

说明书

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站锅炉的烟气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站锅炉用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应用以及电站机组的容量化发展,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的烟气温度分布偏差越来越大。以某台1000MW机组锅炉为例,其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上端(按空气预热器转向区分,转子从空气侧首先转入到的烟气通道部分为上端,在上端之后转入的部分为下端,下同)出口烟气最低,其温度比烟气通道出口下端低40℃以上,比平均烟气温度低20℃左右。这种温度分布对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极为不利,因为,当烟气温度低于其酸露点温度以下某值时,空气预热器会出现严重的低温腐蚀与堵灰。当烟气温度分布均匀时,只要排烟温度在该值以上即可。但当烟气温度出现严重的不均匀分布时,将排烟温度按烟气平均温度控制在某值以上时,比平均温度低20℃左右的低温区域则会出现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并最终导致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将排烟温度按最低温度区域的温度来控制,排烟温度比烟气温度分布均匀时高出20℃左右,使锅炉热效率降低1%以上。
在现有的烟气系统中,空气预热器进出口只有一个烟气通道,烟气均匀地流过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蓄热板,沿着空气预热器的转向,在烟气通道中,空气预热器的蓄热板金属温度不断升高,从烟气通道上端到下端,空气预热器的出口烟气温度则越来越高,从而造成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偏差。这种现象在现有的烟气系统及其装置中是无法解决的。
从换热原理看,当空气预热器转子的蓄热板从空气侧转到烟气侧时,在烟气通道最上端,蓄热板的金属温度最低,与烟气的传热温压最大,换热最强烈。随后,随着转子的转动,其蓄热板的金属温度逐步升高,而其与烟气的传热温压则越来越小,换热效果也越来越差。由此可见,单烟道平衡分配烟气流量与空气预热器蓄热板的温度变化规律并不匹配,使蓄热板与烟气的换热效果并未达到最佳,因此,根据蓄热板与烟气的传热温压合理分配烟气流量可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从而达到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目的。
从预防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原理来看,单烟道烟气流量平衡分配使空气预热器蓄热板在其烟气通道的最上端温度最低,而其出口烟气温度也最低,最容易造成低温腐蚀与堵灰。为了预防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必须保证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最上端的出口烟气温度在其酸露点温度某数值以上,这样,使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锅炉热效率降低。如果将烟气平均温度控制在其酸露点温度某值以下,虽然使锅炉排烟温度降低,但却会造成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这一矛盾在现有烟气系统中上无法解决的。
上述问题出现的实质是现有的空气预热器单进口烟气通道只能平衡分配烟气流量,且无法人为地调节,因此,在现有的烟气系统及其装置中是无法解决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分布偏差比较大的问题,也无法提高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效率。由此可见,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运行中可以人为地控制烟气流量分配,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烟气流量的非平衡控制(通过试验以获得最佳的流量偏差分布)。这就需要对现有的烟气系统进行改进,以便在空气预热器出口获得相对均匀的烟气温度分布与相对低的排烟温度。这对降低锅炉排烟温度,预防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提高电站锅炉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烟气系统的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调节烟气侧各个通道烟气流量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该系统在运行中可通过对N+1个通道烟气流量的调整,最终达到降低锅炉排烟温度且改善其温度分布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空气预热器以及与空气预热器相连通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和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内设置有N个分隔板,通过N个分隔板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分割为N+1个烟气小通道,在N个烟气小通道内还布置有N个调节门。
本发明的分隔板的个数1≤N≤9;N个分隔板即可均匀设置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内,将其分隔成N+1个小烟气通道;N个分隔板也可非均匀的设置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将其分隔成N+1个小烟气通道。
本发明通过N个分隔板,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分割成N+1个通道,并在N个通道上安装调节门,通过调整N个小烟气通道的调节门,使流经空气预热器的烟气流量根据蓄热板的金属温度变化形成一定的偏差。即当蓄热板金属温度越低时,其与烟气的传热温压越大,流经其表面的烟气流量相对也越大,当蓄热板的金属温度在烟气通道随着空气预热器旋转而升高时,流经其表面的烟气流量也做相应的降低。这样,不仅可以使烟气与蓄热板的换热效率提高;同时,还可以改善空气预热器烟气出口的烟气温度分布。此外,还可根据空气预热器蓄热板的金属温度变化规律,人为地控制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分布,在蓄热板金属温度低时将烟气出口温度控制得相对比较高,在蓄热板金属温度升高后,则将烟气出口温度控制得相对比较低,以解决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由此可见,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装置的主要作用是:(1)降低排烟温度;(2)预防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烟风系统的暖风器或热风再循环装置;(3)更重要的是可为进一步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创造了条件,最终达到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新增设了1(即N=1)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2个,且流通截面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新增设了1(即N=1)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2个,且2个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采用非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在该系统中,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上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面积小于其下端的小烟气通道;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新增设了1(即N=1)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2个,且2个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采用非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在该系统中,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上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面积大于其下端的小烟气通道;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新增设了2(即N=2)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3个,且流通截面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新增设了2(即N=2)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3个,且3个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采用非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在该系统中,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上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面积依次小于其下端的两个小烟气通道(即分隔板4与原烟道组成的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相对最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新增设了2(即N=2)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3个,且3个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采用非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在该系统中,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上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面积依次大于其下端的两个小烟气通道(即分隔板4与原烟道组成的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相对最大);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新增设了3(即N=3)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4个,且流通截面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新增设了3(即N=3)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4个,且4个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采用非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在该系统中,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上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面积依次小于其下端的三个小烟气通道(即分隔板4与原烟道组成的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相对最小);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9新增设了3(即N=3)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4个,且4个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采用非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在该系统及装置中,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上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面积依次大于其下端的三个小烟气通道(即分隔板4与原烟道组成的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相对最大);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0新增设了4(即N=4)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5个,且流通截面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1新增设了5(即N=5)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6个,且流通截面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2新增设了6(即N=6)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7个,且流通截面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2新增设了7(即N=7)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8个,且流通截面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4新增设了8(即N=8)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9个,且流通截面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5新增设了9(即N=9)个分隔板和调节门,小烟气通道数量为10个,且流通截面均等划分的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空气预热器,2、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3、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4、分隔板,5、第二分隔板,6、第三分隔板,7、第四分隔板,8、第五分隔板5,9、第六分隔板,10、第七分隔板,11、第八分隔板,12、第九分隔板,13、调节门,14、第二调节门,15、第三调节门,16、第四调节门,17、第五调节门,18、第六调节门,19、第七调节门,20、第八调节门,21、第九调节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空气预热器1以及与空气预热器1相连通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2和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设置有一个分隔板4,该分隔板4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分割为两个流通面积相等的小烟气通道,在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的小烟气通道上还设置有调节门13。本实施例在原有的烟气系统中新增设了1个分隔板4和调节门13,使烟气在进入空气预热器之前被分隔成两个小烟气通道,通过安装在小烟气通道内的调节门13可以根据运行需要调节两个小烟气通道的烟气流量,在有效预防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与堵灰的同时,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
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分隔板4安装在偏向按空气预热器转向区分的上端,将原烟道分割成两个流通面积不等的小烟气通道,且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相对大。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分隔板4位置偏向按空气预热器转向区分的下端的小烟气通道,将原烟道分割成2个流通面积不等的小烟道,且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相对小。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参见图4,本实施例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安装两个分隔板,分隔板4和第二分隔板5,同时,分隔板4和和第二分隔板5均等布置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分割成3个流通面积相等的小烟气通道。在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的相临的2个小烟气通道上还设置有调节门13和第二调节门14、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参见图5,按空气预热器转向区分,本实施例的分隔板4和第二分隔板5位置分别依次偏向下端一定距离,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分成2个流通面积不等的小烟道,且处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相对最大,中间小烟气通道次之,上端小烟气通道的流通截面最小。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4。
实施例6:参见图6,按空气预热器转向区分,本实施例的分隔板4和第二分隔板5分别依次偏向上端一定距离,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分割成3个流通面积不等的小烟道,且处于空气预热器转烟气通道下端的小烟气通道流通截面相对最小,中间小烟气通道居中,上端小烟气通道的流通截面最大。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4。
实施例7:参见图7,本实施例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安装三个分隔板,分隔板4、第二、三分隔板5、6,分隔板4、第二、三分隔板5、6均等布置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在此段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分割成4个流通面积相等的小烟道。在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相连的3个小烟气通道上还设置有调节门13、第二、三调节门14、15,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8:参见图8,按空气预热器转向区分,本实施例的分隔板4、第二、三分隔板5和6位置分别依次偏向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一定距离,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分割成4个流通面积不等的小烟道,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到其上端,小烟气通道的流通截面依次减小。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9:参见图9,按空气预热器转向区分,本实施例的分隔板4、第二、三分隔板5和6位置分别依次偏向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上端一定距离,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分割成4个流通面积不等的小烟道,从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到其上端,小烟气通道的流通截面依次增加。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参见图10,本实施例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安装四个分隔板,即分隔板4、第二、三、四分隔板5、6、7,同时,该四个分隔板均等位于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在此段将原烟道分割成5个流通面积相等的小烟道。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相连的4个小烟气通道上还设置有调节门13、第二、三、四调节门14、15和16,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参见图11,本实施例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安装有五个分隔板,新增设的分隔板4、第二、三、四、五分隔板5、6、7和8均等位于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将在此段将原烟道分割成6个流通面积相等的小烟道。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相连的5个小烟气通道上还设置有调节门13、第二、三、四、五调节门14、15、16和17,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参见图12,本实施例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安装有六个分隔板,新增设的分隔板4、第二、三、四、五、六分隔板5、6、7、8和9均等位于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将在此段将原烟道分割成7个流通面积相等的小烟道。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相连的六个小烟气通道上还设置有调节门13、第二、三、四、五、六调节门14、15、16、17和18,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参见图13,本实施例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安装有七个分隔板,新增设的分隔板4、第二、三、四、五、六、七分隔板5、6、7、8、9和10均等位于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将在此段将原烟道分割成8个流通面积相等的小烟道。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相连的七个小烟气通道上还设置有调节门13、第二、三、四、五、六、七调节门14、15、16、17、18和19,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参见图14,本实施例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安装有八个分隔板,新增设的分隔板4、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分隔板5、6、7、8、9、10和11均等位于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将在此段将原烟道分割成9个流通面积相等的小烟道。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相连的八个小烟气通道上还设置有调节门13、第二、三、四、五、六、七、八调节门14、15、16、17、18、19和20,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参见图15,本实施例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安装有九个分隔板,新增设的分隔板4、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分隔板5、6、7、8、9、10、11和12均等位于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3内,将在此段将原烟道分割成10个流通面积相等的小烟道。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下端相连的九个小烟气通道上还设置有调节门13、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调节门14、15、16、17、18、19、20和21,其它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本发明在空气预热器原有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上增设N个分隔板,将其分割成N+1个小烟气通道,并在N个小烟气通道上安装N个调节门,只有在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上端的1个小烟气通道内不安装调节门,以保证该通道可获得相对大的烟气流量。通过调节N个调节门,可以调节N+1个小烟气通道的烟气流量,使流经空气预热器的烟气流量形成一定的偏差,以适应空气预热器蓄热板金属在烟气通道转动中温度逐步升高的规律,在烟气与蓄热板传热温压相对大时,烟气流量也相对大;烟气与蓄热板传热温压相对小时,烟气流量也相对小。这样,在实际运行中通过调整,可以获得烟气与蓄热板之间更好的换热效果,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分布,并人为地控制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的烟气温度分布(在空气预热器蓄热板金属温度最低时使其出口烟气温度最高),以提高预防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与堵灰的安全系数,或为锅炉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创造条件。
按空气预热器蓄热板金属在烟气通道转动中温度逐步升高的规律,合理分配烟气流量,可以提高烟气与蓄热板的总的换热效率,因此,可以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更重要的是,在烟气与蓄热板传热温压相对大时,由于传热效率总是小于100%,因此,在增加烟气流量后,其出口烟气温度相应的必然升高。在其后,由于蓄热板的金属温度升高,其烟气与蓄热板传热温压逐步降低,而烟气流量也在逐步降低,因此,其烟气温度将相对逐步降低。形成蓄热板金属温度低时,其出口烟气温度相对高;在蓄热板金属温度相对高时,其烟气温度相对低,非常有利于预防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由此可见,采用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后,按空气预热器转向区分,原来处在烟气通道上端蓄热板金属温度比较低,出口烟气温度相对比较低的地方,其烟气温度和蓄热板金属温度均相对升高,而原来蓄热板金属温度相对比较高、出口烟气温度高的地方,蓄热板金属温度仍然比较高,而出口烟气温度相对有所降低,从而使两侧烟气温度趋于平均。更重要的是:可人为地控制蓄热板金属温度和烟气出口温度,明显提高空气预热器预防低温腐蚀与堵灰的能力。这表明: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其实质是利用蓄热板金属温度在旋转过程中金属温度不断升高的规律,获得空气预热器更佳的换热效果与更为合理的出口烟气温度分布,在提高空气预热器换热效果的同时,提高其运行安全性。
在现有采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锅炉烟气系统中,只有一个烟气通道(即单通道),且其流通面积占空气预热器总流通面积的50%以上,因此,烟气进口通道流通面积比较大,非常容易分割成N+1个通道,并在N个通道上装设调节门。由于只是为了获得烟气流量的非平衡控制,且N+1个烟气小通道之间烟气的压差几乎为0,不需担心N+1个小烟气通道之间烟气的相互泄露,即使有泄露,其量也很小,且此泄露不会影响空气预热器的运行性能。因此,只要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与空气预热器接口之间进行分隔即可,不需要对空气预热器本体进行任何改动,也不需要进行密封处理。同时,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无需分割,仍然为一个烟气通道。这表明:增设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在实际中是可行的,且非常简单,易于实施。
采用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后,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上增设了调节门。使烟气系统的阻力略有增加,但阻力增加很小。由此可见,增设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使引风机的电耗微增,但由于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同时提高了空气预热器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可以提高锅炉热效率以及其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锅炉排烟温度是随煤种、季节和昼夜、以及机组负荷而变化的,采用本发明后,当机组在夜间低负荷运行时,如果锅炉排烟温度低于预防低温腐蚀与堵灰与堵灰要求的最低温度,则可以通过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来获得与蓄热板金属温度变化规律相吻合的烟气温度分布(蓄热板金属温度低时其出口烟气温度相对高,反之亦然),在总体不升高排烟温度、甚至是在降低排烟温度的条件下,确保空气预热器的运行安全性;反之,当机组高负荷下运行时,当不存在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时,则可通过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对烟气流量分配进行调整,综合考虑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效果与电耗增加量的影响,确保获得前者收益大于后者损失的节能效果。由此可见,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烟风系统的暖风器或热风再循环系统等,起到有效防止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的作用;同时,还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本发明适应于各种容量的各种燃烧方式的采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燃煤锅炉。对已投运锅炉,很容易实施改造,且不增加任何动力设备;对于新建机组锅炉,采用本发明,可将排烟温度设计得更为合理,在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同时,确保空气预热器的运行安全性。
与现有设备的烟气系统相比,本发明暨实用新型带来的技术效果是:
1、可明显改善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分布,有效预防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且可改善空气预热器与烟气的换热效果,使锅炉排烟温度略有降低,从而在达到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同时,提高了空气预热器的运行安全性。
2、对于新建机组,通过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的应用,可以设计更为合理的排烟温度,为进一步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创造了条件。
3、对于现役机组,通过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改造后,同样可为进一步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改造工程创造条件。
4、对于现役锅炉,可根据煤种、大气温度以及机组负荷变化等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各个小烟气通道的烟气流量,实现烟气流量的非平衡控制调节,提高预防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与堵灰的安全系数,并使锅炉排烟温度略有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锅炉烟风系统中暖风器或热风再循环装置。
5、无论是用于新建机组锅炉的设计或是现役机组锅炉的改造,由于采用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系统及其装置改造后,仍然可通过调整获得烟气流量的平衡控制(即恢复到原系统),因此,其风险为0。
6、适应于各种容量的各种燃烧方式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现役和新建燃煤锅炉。
本发明系统非常简单,易于实施,且原空气预热器烟道外型不需改动;不需要增加动力设备,非常便于实施。

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以及与空气预热器相连通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和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内设置有N个分隔板,通过N个分隔板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分割为N+1个烟气小通道,在该烟气小通道内还布置有N个调节门。本发明通过调节门进行烟气流量调节,使流经空气预热器的烟气流量根据蓄热板的金属温度变化形成一定的偏差。即当蓄热板金属温度越低时,其与烟气的传热温压越大,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