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6973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4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12699.5

申请日:

2008.05.23

公开号:

CN101587443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9/445

主分类号:

G06F9/445

申请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建辉; 柯海滨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创业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逯长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启动方法和启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主动方设备对设置于所述主动方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设置于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所述主动方设备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应用本发明无需在被动方设备硬盘的电路中增加用于切换被动方设备硬盘的内部连接状态和外部连接状态的模块,通过在被动方设备硬盘的装载分区上运行操作系统,实现了被动方设备与主动方设备的结合,使得主动方设备可以对与其相连的被动方设备进行操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动方设备对设置于所述主动方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
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
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设置于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
所述主动方设备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动方设备的CPU从BIOS中获取第一条指令后运行所述BIOS并对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
所述CPU将所述BIOS主模块解压到所述主动方设备内存并运行;
BIOS进行上电初始化并对外围设备进行检测和初始化。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设置于主动方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具体为:由所述BIOS列举并初始化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硬盘。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设置于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包括:
主动方设备读取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
比较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是否一致;
当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设备硬盘的标识ID不一致时,确定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对应的第二硬盘。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
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
将存储在所述第一硬盘上的操作系统备份还原到所述第二硬盘的装载分区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
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将所述第二硬盘分区表中装载分区的属性设置为真;
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分区具体为预先在所述第二硬盘上划分的分区;
所述装载分区的划分方式为NTFS、FAT32或HPA中的任意一种方式。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动方设备关闭所述第一硬盘。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方设备和所述被动方设备包括:笔记本PC、台式PC、移动存储设备、服务器或工作站。

10、
  一种启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化单元,用于对设置于所述启动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
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与所述启动设备相连的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
执行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
运行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启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单元进一步用于,从BIOS中获取第一条指令,运行所述BIOS并对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将所述BIOS主模块解压到所述启动设备内存并运行,通过所述BIOS进行上电初始化并对外围设备进行检测和初始化。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启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是否一致;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不一致时,确定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对应的第二硬盘。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启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
定位单元,用于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
备份单元,用于将存储在所述第一硬盘上的操作系统备份还原到所述第二硬盘的装载分区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启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
设置单元,用于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将所述第二硬盘分区表中装载分区的属性设置为真;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启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关闭所述第一硬盘。

说明书

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终端领域,移动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由于携带方便,日益占据了PC的主要市场。相对于台式PC来说,移动PC重量较轻,由于轻便,移动PC的显示器、键盘、鼠标以及其它外围设备等的可移动性更强,但是受到轻便和便携的制约,移动PC的实用性不如台式PC,由于台式PC性能强大、耗电量和体积较大,因此其可移动性不高。也就是说,笔记本PC与台式PC在性能和便携这两个方面各有利弊。
为了解决笔记本PC与台式PC的上述矛盾,现有技术中可以在笔记本PC不开机的状态下通过USB接口连接台式PC,使台式PC可以将该笔记本PC作为一个移动硬盘来使用,由此实现笔记本PC与台式PC之间的数据交互。要实现上述交互,需要在笔记本PC的电路中增加一个模块,该模块用于切换笔记本PC硬盘的内部连接状态和外部连接状态,使得笔记本PC在独立工作时其硬盘切换到内部连接状态,而在与台式PC连接时其硬盘切换到外部连接状态,但是笔记本PC中增加模块的方式,必须要对笔记本PC的硬件进行改进,普通笔记本PC难以应用;另外,台式PC硬盘必须成功启动并进入操作系统后,才能够对通过USB接口相连的笔记本PC的硬盘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改变设备硬盘的电路才能对该设备硬盘进行操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启动方法,包括:
主动方设备对设置于所述主动方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
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
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设置于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
所述主动方设备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在所述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动方设备的CPU从BIOS中获取第一条指令后运行所述BIOS并对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
所述CPU将所述BIOS主模块解压到所述主动方设备内存并运行;
BIOS进行上电初始化并对外围设备进行检测和初始化。
所述对设置于主动方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具体为:由所述BIOS列举并初始化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硬盘。
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设置于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包括:
主动方设备读取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
比较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是否一致;
当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设备硬盘的标识ID不一致时,确定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对应的第二硬盘。
所述在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
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
将存储在所述第一硬盘上的操作系统备份还原到所述第二硬盘的装载分区上。
所述在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
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将所述第二硬盘分区表中装载分区的属性设置为真;
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
所述装载分区具体为预先在所述第二硬盘上划分的分区;
所述装载分区的划分方式为NTFS、FAT32或HPA中的任意一种方式。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动方设备关闭所述第一硬盘。
所述主动方设备和所述被动方设备包括:笔记本PC、台式PC、移动存储设备、服务器或工作站。
一种启动设备,包括:
初始化单元,用于对设置于所述启动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
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与所述启动设备相连的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
执行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
运行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所述初始化单元进一步用于,从BIOS中获取第一条指令,运行所述BIOS并对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将所述BIOS主模块解压到所述启动设备内存并运行,通过所述BIOS进行上电初始化并对外围设备进行检测和初始化。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是否一致;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不一致时,确定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对应的第二硬盘。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
定位单元,用于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
备份单元,用于将存储在所述第一硬盘上的操作系统备份还原到所述第二硬盘的装载分区上。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
设置单元,用于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将所述第二硬盘分区表中装载分区的属性设置为真;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
还包括:
关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关闭所述第一硬盘。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中主动方设备对设置于主动方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设置于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所述主动方设备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具有硬盘的主动方设备和被动方设备应用本发明进行设备之间交互时,无需在被动方设备硬盘的电路中增加用于切换被动方设备硬盘的内部连接状态和外部连接状态的模块,即无需改变被动方设备的硬件,通过在被动方设备硬盘的装载分区上运行操作系统,实现了被动方设备与主动方设备的结合,使得主动方设备可以对与其相连的被动方设备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启动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启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启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启动设备的第一实施例框图;
图5为本发明启动设备的第二实施例框图;
图6为本发明启动设备的第三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主动方设备与被动方设备相结合的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主动方设备对设置于所述主动方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设置于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所述主动方设备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启动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主动方设备对设置于该主动方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
其中,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之前,所述主动方设备的CPU从BIOS中获取第一条指令后运行所述BIOS并对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CPU将所述BIOS主模块解压到所述主动方设备内存并运行,BIOS进行上电初始化并对外围设备进行检测和初始化。
其中,主动方设备和所述被动方设备可以分别为笔记本PC、台式PC、移动存储设备、服务器或工作站。
具体的,由所述BIOS列举并初始化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硬盘。
步骤102:读取第一硬盘的标识ID。
步骤103:利用第一硬盘的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设置于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
具体的,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主动方设备读取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比较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是否一致,当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设备硬盘的标识ID不一致时,确定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对应的第二硬盘。
步骤104:检测到第二硬盘时在其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
其中,装载分区具体为预先在所述第二硬盘上划分的分区。该装载分区的划分方式包括可以为NTFS、FAT32或HPA中的任意一种方式。
步骤105:主动方设备在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操作系统。
本发明启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假设主动方设备和被动方设备分别为台式PC和笔记本PC,该实施例示出了通过备份还原方式在笔记本PC硬盘的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的过程:
步骤201:台式PC上电开机。
步骤202:台式PC的CPU从BIOS中获取第一条指令后运行BIOS并对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
步骤203:CPU将BIOS主模块解压到台式PC内存并运行。
步骤204:BIOS进行上电初始化后列举并初始化所有检测到的硬盘。
步骤205:读取初始化后的台式PC硬盘的标识ID和笔记本PC硬盘的标识ID。
在硬盘上的特定位置预先定义了一组信息,包括标识ID、装载分区标志和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其中,对于同一台PC上的所有硬盘,其标识ID均一致且唯一。
本发明中台式PC上的所有硬盘均有统一的标识ID,而与其相连的笔记本PC上的所有硬盘也具有统一的标识ID,上述两个标识ID不一样,因此台式PC可以通过比较标识ID判断检测到的硬盘是本地硬盘还是外部硬盘。装载分区标志用于表示硬盘上是否有装载分区存在;装载分区位置信息用于当存在装载分区时,表示该装载分区在硬盘中的位置,通过该信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定位到装载分区所在的位置。
步骤206:比较笔记本PC硬盘的标识ID与台式PC硬盘的标识ID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执行步骤207;否则,执行步骤212。
步骤207:确定检测到与笔记本PC硬盘的标识ID对应的笔记本PC硬盘。
步骤208:判断该笔记本PC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若存在,则执行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12。
步骤209: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该装载分区。
步骤210:将存储在台式PC本地硬盘上的操作系统备份还原到笔记本PC硬盘的装载分区上。
步骤211:台式PC在笔记本PC的装载分区上运行操作系统,结束当前流程。
步骤212:台式PC在本地硬盘上运行操作系统,结束当前流程。
本发明启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如图3所示,其中,仍然假设主动方设备和被动方设备分别为台式PC和笔记本PC,该实施例示出了通过修改属性的方式在笔记本PC硬盘的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的过程:
步骤301:台式PC上电开机。
步骤302:台式PC的CPU从BIOS中获取第一条指令后运行BIOS并对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
步骤303:CPU将BIOS主模块解压到台式PC内存并运行。
步骤304:BIOS进行上电初始化后列举并初始化所有检测到的硬盘。
步骤305:读取初始化后的台式PC硬盘的标识ID和笔记本PC硬盘的标识ID。
步骤306:比较笔记本PC硬盘的标识ID与台式PC硬盘的标识ID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执行步骤307;否则,执行步骤312。
步骤307:确定检测到与笔记本PC硬盘的标识ID对应的笔记本PC硬盘。
步骤308:判断该笔记本PC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若存在,则执行步骤309;否则,执行步骤312。
步骤309:将该笔记本PC硬盘分区表中装载分区的属性设置为真。
在本实施例中,笔记本PC硬盘上的装载分区内预先安装了一个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可以在台式PC上启动,当台式PC判断笔记本PC硬盘上存在装载分区标志时,修改笔记本PC硬盘的分区表,把装载分区的属性修改为Active(真),因此可以在该装载分区上运行预先安装的操作系统。
步骤310: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该装载分区。
步骤311:台式PC在笔记本PC的装载分区上运行预先安装的操作系统,同时台式PC关闭本地硬盘,结束当前流程。
台式PC将本地硬盘关闭可以保护台式PC硬盘上的数据。
步骤312:台式PC在本地硬盘上运行操作系统,结束当前流程。
与本发明启动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启动设备的实施例,该启动设备用于在与其相连的被动方设备硬盘的装载分区上运行操作系统,以实现对被动方设备的操作。
本发明启动设备的第一实施例框图如图4所示,包括:初始化单元410、读取单元420、检测单元430、执行单元440和运行单元450。
其中,初始化单元410用于对设置于所述启动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读取单元420用于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检测单元430用于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与所述启动设备相连的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执行单元440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运行单元450用于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本发明启动设备的第二实施例框图如图5所示:初始化单元510、读取单元520、检测单元530、执行单元540、运行单元550和关闭单元560。
其中,初始化单元510用于从BIOS中获取第一条指令,运行所述BIOS并对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将所述BIOS主模块解压到所述启动设备内存并运行,通过所述BIOS进行上电初始化并对外围设备进行检测和初始化,并对设置于所述启动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读取单元520用于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检测单元530用于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与所述启动设备相连的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执行单元540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运行单元550用于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关闭单元560用于当检测到第二硬盘时关闭所述第一硬盘。
具体的,检测单元530包括:获取单元531,用于读取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比较单元532,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是否一致;确定单元533,用于当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不一致时,确定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对应的第二硬盘。
具体的,执行单元540包括:判断单元541,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定位单元542,用于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备份单元543,用于将存储在所述第一硬盘上的操作系统备份还原到所述第二硬盘的装载分区上。
本发明启动设备的第三实施例框图如图6所示:包括初始化单元610、读取单元620、检测单元630、执行单元640、运行单元650和关闭单元660。
其中,初始化单元610用于从BIOS中获取第一条指令,运行所述BIOS并对系统内存进行初始化,将所述BIOS主模块解压到所述启动设备内存并运行,通过所述BIOS进行上电初始化并对外围设备进行检测和初始化,并对设置于所述启动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读取单元620用于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检测单元630用于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与所述启动设备相连的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执行单元640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运行单元650用于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关闭单元660用于当检测到第二硬盘时关闭所述第一硬盘。
具体的,检测单元630包括:获取单元631,用于读取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比较单元632,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是否一致;确定单元633,用于当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与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不一致时,确定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硬盘的标识ID对应的第二硬盘。
具体的,执行单元640包括:判断单元641,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硬盘上是否存在装载分区标志;设置单元642,用于当存在所述装载分区标志时,将所述第二硬盘分区表中装载分区的属性设置为真;定位单元643,用于根据装载分区位置信息定位到所述装载分区。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可见,具有硬盘的主动方设备和被动方设备应用本发明进行设备之间交互时,无需在被动方设备硬盘的电路中增加用于切换被动方设备硬盘的内部连接状态和外部连接状态的模块,即无需改变被动方设备的硬件,通过在被动方设备硬盘的装载分区上运行操作系统,实现了被动方设备与主动方设备的结合,使得主动方设备可以对与其相连的被动方设备进行操作。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动方法及启动设备.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启动方法和启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主动方设备对设置于所述主动方设备中的第一硬盘进行初始化;读取所述第一硬盘的标识ID;利用所述标识ID,判断是否检测到设置于被动方设备中的第二硬盘,所述第二硬盘上设置有操作系统装载分区;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硬盘时,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装载操作系统;所述主动方设备在所述操作系统装载分区上运行所述操作系统。应用本发明无需在被动方设备硬盘的电路中增加用于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