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滑移胎架.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96746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7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200173.3

申请日:

2007.03.21

公开号:

CN201024677Y

公开日:

2008.02.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21/16申请日:20070321授权公告日:20080220终止日期:20150321|||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1/16; E04B7/00; E04C3/02

主分类号:

E04G21/16

申请人: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杨 郡; 陈金科; 宁兆军; 黄明鑫; 娄 峰; 曹 飞

地址:

100088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8号城建大厦B座2107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朱丽岩;唐晓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超高滑移胎架,支撑在屋架与滑道之间,滑道支撑在滑道钢梁之上,由上部的立方体桁架与正下方的三并联立方体桁架连接成胎架主体;每榀立方体桁架由两片标准框架体和两片之间的标准Z形架体组装而成;每片标准框架体的两个立柱节点处连有翅板,由该翅板和连接件与横杆和斜撑杆连接,两个立柱上下端连有法兰盘,由连接件与上下相邻的立柱相连;在胎架主体底部连接两根横跨滑道的转换托梁,在转换托梁的后侧连接推进节点板,在转换托梁的两端、位于滑道外侧连接限位卡板;在胎架主体顶部连接一横跨滑道的转换桁架,转换桁架的上端由抱箍与屋架的下弦杆连接。解决了当屋架与滑道间的距离超大时,仍能使屋架快速省工、安全可靠滑移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高滑移胎架,由杆状物组成立方体桁架,支撑在屋架与滑道之间,滑道支撑在滑道钢梁之上,其特征在于:
由上部的立方体桁架与正下方的三并联立方体桁架连接成胎架主体;
每榀立方体桁架由两片标准框架体和两片之间的标准Z形架体组装而成;
每片标准框架体的两个立柱节点处连有翅板,由该翅板和连接件与横杆和斜撑杆连接,两个立柱上下端连有法兰盘,由连接件与上下相邻的立柱相连;
在胎架主体底部连接两根横跨滑道的转换托梁,在转换托梁的后侧连接推进节点板,在转换托梁的两端、位于滑道外侧连接限位卡板;
在胎架主体顶部连接一横跨滑道的转换桁架,转换桁架的上端由抱箍与屋架的下弦杆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滑移胎架,其特征在于:上述转换托梁侧面连接加劲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滑移胎架,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转换托梁之间连接与滑道平行的下系杆。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滑移胎架,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转换桁架之间连接与滑道平行的上系杆。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滑移胎架,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转换桁架之间连接与滑道平行的上系杆。

说明书

超高滑移胎架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移构件,特别是一种支撑屋架滑移的支架。
(二)背景技术
国家体育馆屋面结构呈南高北低的波形曲线,钢屋架为单曲面双向张弦桁架钢结构,屋架平面投影为两个矩形,纵向长195.5m,横向宽114m。其上弦为正交正放的平面桁架,网格间距为8.5m,结构高度为1.518~3.973m。下弦为钢撑杆及双向预应力空间张拉索网,横向14榀,纵向8榀带索,横向为双索,纵向为单索。桁架通过角部八个三向固定球铰支座、六个双向滑动球铰支座和七十个单向滑动球铰支座支承在周边劲性钢筋混凝土柱顶。这样的超大型钢屋架在高空滑移安装就位时,遇到了以下技术难题:由于钢屋架上弦为平面桁架,下弦为伞状双向预应力索,最长撑杆达9.248m,在三支点累计滑移中,为携带撑杆及双向预应力索,支撑体系的中间滑移轨道必须降低,因此屋架与滑道之间的距离高达十几米,一般常用的滑靴状滑移构件就不能满足工程需要。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滑移胎架,解决当屋架与滑道之间的距离超大时,仍能快速省工、安全可靠地支撑屋架滑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这种超高滑移胎架,由杆状物组成立方体桁架,支撑在屋架与滑道之间,滑道支撑在滑道钢梁之上,其特征在于:
由上部的立方体桁架与正下方的三并联立方体桁架连接成胎架主体;
每榀立方体桁架由两片标准框架体和两片之间的标准Z形架体组装而成;
每片标准框架体的两个立柱节点处连有翅板,由该翅板和连接件与横杆和斜撑杆连接,两个立柱上下端连有法兰盘,由连接件与上下相邻的立柱相连;
在胎架主体底部连接两根横跨滑道的转换托梁,在转换托梁的后侧连接推进节点板,在转换托梁的两端、位于滑道外侧连接限位卡板;
在胎架主体顶部连接一横跨滑道的转换桁架,转换桁架的上端由抱箍与屋架的下弦杆连接。
上述转换托梁侧面可连接加劲板。
上述两个转换托梁之间可连接与滑道平行的下系杆。
上述两个转换桁架之间也可连接与滑道平行的上系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传统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解决了当屋架与滑道之间的距离超大时,仍能快速省工、安全可靠地支撑屋架滑移的问题。
这种超高滑移胎架由上部的立方体桁架与正下方的三并联立方体桁架连接成胎架主体,每榀立方体桁架由两片标准框架体和两片之间的标准Z形架体采用螺栓连接件连接组装而成。该标准框架体的立柱采用法兰系统对接,这样的设计结构稳定,可方便撑杆及双向预应力索安装,连接快速,省工省料。
在滑移胎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通长的平面转换桁架或转换托梁。底部的转换托梁或转换桁架可以保证下部爬行器控制的同步性,增大滑移胎架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拼装固定支撑架向滑移胎架的转换。由固定滑道支撑架和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超高滑移胎架两部分组成支撑体系,可适用于不对称屋架桁架、不等高滑道三支点累计滑移,主要荷载通过超高滑移胎架传递至中间滑道固定支撑架。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部与钢屋架连接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部标准节结构的放大图。
图6是立方体桁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立方体桁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屋架、2-屋架下弦杆、3-翅板、4-转换桁架、5-上系杆、6-抱箍、7-立方体桁架、7.1-左片标准框架体、7.2-标准Z形架体、7.3-右片标准框架体、8-三并联立方体桁架、9-转换托梁、10-下系杆、11-滑道、12-滑道钢梁、13-法兰盘、14-推进节点板、15-加劲板;16-限位卡板、17-法兰盘连接件、18-立柱、19-横杆、20-斜撑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超高滑移胎架支撑在屋架1与滑道11之间,滑道11安装在滑道钢梁12之上,其特征在于:
由上部的立方体桁架7与正下方的三并联立方体桁架8连接成胎架主体。胎架主体总高度为11m,上部的立方体桁架7高5m,采用2m×2m标准支撑架,正下方的三并联立方体桁架8高6m,采用2m×6m标准支撑架,滑移胎架每隔8.5m支设一个。
参见图6-7,每榀立方体桁架7由左片标准框架体7.1、两片之间的标准Z形架体7.2和右片标准框架体7.3组装而成。
参见图2、3,每片标准框架体的两个立柱节点处连有翅板3,由该翅板3和连接件与横杆19和斜撑杆20连接,两个立柱上下端连有法兰盘13,由连接件17连接上下相邻的立柱18。立柱采用φ219×8无缝钢管,横杆、斜撑杆等腹杆是截面φ140×5的无缝钢管。法兰盘板厚为16mm,推进节点板等其它节点板厚为12mm。连接件采用高强螺栓和锚件螺栓。
参见图2,为保证滑移胎架顶与拼装支撑架滑道上标高一致,在胎架主体顶部连接一横跨滑道的转换桁架4,转换桁架的上端由抱箍6与屋架的下弦杆2连接。转换桁架4长2m,由400×400×16×16的H型梁焊接牢固。
参见图3、4,在胎架底部连接两根横跨滑道的转换托梁9,转换托梁9是由400×400×16×16的H型梁焊接,为增加传力强度,转换托梁9的端部侧面连接加劲板15。转换托梁长7m,横跨在中滑道支撑架两滑道上,与两滑道接触摩擦滑移。在转换托梁9的后侧连接推进节点板14,在两个转换托梁之间连接下系杆10,在转换托梁的两端、位于滑道外侧连接一块20mm厚L型的限位卡板16,保证滑移过程中桁架的侧向稳定。限位卡板16与转换托梁下翼缘焊接。
参见图2、3、4,为保证滑移过程桁架同步及滑移胎架在滑移时的稳定性,在两个转换托梁之间连接与滑道平行的下系杆10。在两个转换桁架之间连接与滑道平行的上系杆5。上系杆5和下系杆10为Ф219×6的钢管。
施工时,为保证滑移过程中的稳定,加大滑移胎架的刚度,可在各榀滑移胎架间加平面桁架及交叉支撑,使下部爬行器的推动能够带动上部桁架的移动。两滑移胎架侧向可设置交叉撑,交叉撑截面φ168×8,将滑移胎架连成一个整体排架。

超高滑移胎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超高滑移胎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超高滑移胎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高滑移胎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滑移胎架.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超高滑移胎架,支撑在屋架与滑道之间,滑道支撑在滑道钢梁之上,由上部的立方体桁架与正下方的三并联立方体桁架连接成胎架主体;每榀立方体桁架由两片标准框架体和两片之间的标准Z形架体组装而成;每片标准框架体的两个立柱节点处连有翅板,由该翅板和连接件与横杆和斜撑杆连接,两个立柱上下端连有法兰盘,由连接件与上下相邻的立柱相连;在胎架主体底部连接两根横跨滑道的转换托梁,在转换托梁的后侧连接推进节点板,在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