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96709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1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3537.2

申请日:

2009.01.07

公开号:

CN101579022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苏州创盛茶叶机械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屠伟平

地址:

21500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金庭路168-1号

优先权:

2008.5.13 CN 200810024755.X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忠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包括有托盘、炒茶锅、支架、加热装置,炒茶锅置于支架内,托盘与炒茶锅之间连有加热装置,特点是:本加工设备还包括有电机、减速器、揉捻装置、综合控制装置,所述的托盘上放置炒茶锅,托盘与炒茶锅之间连有加热装置,托盘通过减速器与电机相连,前述的揉捻装置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置入炒茶锅内,综合控制装置连接电机,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挡茶器、揉捻滚茶器。采用本发明后可实现对碧螺春茶叶的自动炒制,大大降低了炒茶的难度,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更便于大规模生产的展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包括有托盘、炒茶锅、支架、加热装置,炒茶锅置于支架内,托盘与炒茶锅之间连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加工设备还包括有电机、减速器、揉捻装置、综合控制装置,所述的托盘上放置炒茶锅,托盘与炒茶锅之间连有加热装置,托盘通过减速器与电机相连,前述的揉捻装置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置入炒茶锅内,综合控制装置连接电机,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挡茶器、揉捻滚茶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挡茶器包括有连杆、揉捻头、揉捻板,连杆下端连接揉捻头,揉捻头上至少呈轴对称分布有两块揉捻板,两块揉捻板之间设有30~90°的夹角。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板包括揉捻片与柔性挡板,柔性挡板固定在揉捻片上,柔性挡板为硅胶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滚茶器包括连杆、调节装置、挡板、轮框、滚轮,连杆的末端连接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上安装有挡板,挡板两端设有轮框,轮框之间夹有滚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为两块旋钮片,一片旋钮片连接连杆,另一片旋钮片连接挡板,两块旋钮片通过旋转螺钉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吹风散热装置,吹风散热装置的出风口对准炒茶锅,吹风散热装置连接综合控制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风散热装置为鼓风机,鼓风机出风口上外接有引风管,引风管管口对准炒茶锅。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控制装置包括转速控制器、定时器,转速控制器、定时器同时与电机相连。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为液化气加热灶。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茶锅的锅底上设有茶叶分流杆,其置于锅底中心,括杆体、分流头,分流头安置在杆体顶端。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为圆柱体,分流头为球形。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盘上安装重量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连接综合控制装置。

说明书

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茶的加工设备,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涉及以下的几个重点步骤,即搅拌(也称杀青),是利用高温,使水分从叶缘的水孔与叶底的气孔散发,直到叶子的每一部分细胞都消失所需的水分,保持叶细胞的本色;揉捻,杀青过的茶青,要经过揉捻,把叶细胞揉破,并揉成卷曲的样子。因为不揉破叶细胞,茶的成分不容易冲泡出来也不容易保存。揉捻的轻重也塑造了茶不同的风味,轻轻一揉便罢的茶,茶性显得比较味淡,反复揉的茶,茶性会变得味浓,可多次冲泡仍味浓香醇。
以上的过程,对操作人员熟练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步骤对人工操作要求都不同。因此能熟练操作整个过程的人不多,直接导致了茶叶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包括有托盘、炒茶锅、支架、加热装置,炒茶锅置于支架内,托盘与炒茶锅之间连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加工设备还包括有电机、减速器、揉捻装置、综合控制装置,所述的托盘上放置炒茶锅,托盘与炒茶锅之间连有加热装置,托盘通过减速器与电机相连,前述的揉捻装置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置入炒茶锅内,综合控制装置连接电机,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挡茶器、揉捻滚茶器。
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揉捻挡茶器包括有连杆、揉捻头、揉捻板,连杆下端连接揉捻头,揉捻头上至少呈轴对称分布有两块揉捻板,两块揉捻板之间设有30~90°的夹角。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揉捻板包括揉捻片与柔性挡板,柔性挡板固定在揉捻片上,柔性挡板为硅胶板。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揉捻滚茶器包括连杆、调节装置、挡板、轮框、滚轮,连杆的末端连接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上安装有挡板,挡板两端设有轮框,轮框之间夹有滚轮。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调节装置为两块旋钮片,一片旋钮片连接连杆,另一片旋钮片连接挡板,两块旋钮片通过旋转螺钉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吹风散热装置,吹风散热装置的出风口对准炒茶锅,吹风散热装置连接综合控制装置。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吹风散热装置为鼓风机,鼓风机出风口上外接有引风管,引风管管口对准炒茶锅。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综合控制装置包括转速控制器、定时器,转速控制器、定时器同时与电机相连。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加热装置为液化气加热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炒茶锅的锅底上设有茶叶分流杆,其置于锅底中心,括杆体、分流头,分流头安置在杆体顶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杆体为圆柱体,分流头为球形。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的托盘上安装重量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连接综合控制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通过采用本炒茶装置,可实现对碧螺春茶叶的自动炒制,在满足严谨的碧螺春炒制工序同时,大大降低了炒茶的难度,降低了人员培训时间,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更便于大规模生产的展开。再者,免去了用平板铁铲进行繁琐的加工,且加工噪音小,方便移动。为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拓展了空间,实施效果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
图1是碧螺春茶叶加工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2、3是揉捻挡茶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4、5是揉捻滚茶器;
图6是炒茶锅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托盘        2炒茶锅
3支架        4加热装置
5电机        6减速器
7转速控制器  8定时器
9揉捻挡茶器    10揉捻滚茶器
11揉捻头       12柔性挡板
13挡板         14轮框
15滚轮         16旋钮片
17鼓风机       18杆体
19分流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的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包括有托盘1、炒茶锅2、支架3、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为液化气加热灶。炒茶锅2置于支架3内,托盘1与炒茶锅2之间连有加热装置4,其特别之处在于:本加工设备还包括有电机5、减速器6、揉捻装置、综合控制装置,所述的托盘1上放置炒茶锅2,托盘1与炒茶锅2之间连有加热装置4,托盘1通过减速器6与电机5相连,前述的揉捻装置一端与支架3连接,另一端置入炒茶锅2内,综合控制装置连接电机5。并且,综合控制装置包括转速控制器7、定时器8,转速控制器7、定时器8同时与电机5相连。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挡茶器9、揉捻滚茶器10。
进一步结合图2、图3来看,揉捻挡茶器9包括有连杆、揉捻头11、揉捻板,连杆下端连接揉捻头11,揉捻头11上至少呈轴对称分布有两块揉捻板,两块揉捻板之间设有30~90°的夹角。在揉捻头11顶端设有衍生翻边,揉捻板与衍生翻边相连接。为了对茶叶起到较佳的揉捻作用,所述的揉捻板包括揉捻片与柔性挡板12,柔性挡板12固定在揉捻片上。
同时,考虑到揉捻片与柔性挡的快速组装和部件替换,揉捻片与柔性挡板12上分布有连接孔,揉捻片与柔性挡板12采用螺钉连接。由于在茶叶的炒制过程中,均需要通过柔性挡来起到一个揉捻,由此选用硅胶板来构成柔性挡板12,完全模仿人工揉捻的效果。当然,两块揉捻板之间的夹角为45°时,能起到较佳的效果。
再进一步结合图4、图5来看,揉捻滚茶器10包括连杆、调节装置、挡板13、轮框14、滚轮15,连杆的末端连接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上安装有挡板13,挡板13两端设有轮框14,轮框14之间夹有滚轮15。结合图5来看,所述的调节装置为两块旋钮片16,一片旋钮片16连接连杆,另一片旋钮片16连接挡板13,两块旋钮片16通过旋转螺钉连接。这样,能够让揉捻滚茶器10中滚轮15的位置得到适当调节。考虑到滚轮15在滚动过程中不会造成茶叶的局部堆积,滚轮15顶端与挡板13的底部设有间隙,便于茶叶流动。同时,为了让滚轮15的揉捻效果贴近手工揉捻的效果,所述的滚轮15为硅胶滚轮15,令其施加在茶叶上的应力达到适中的软硬程度。
为了在茶叶炒制过程了确保茶叶的温度保持最佳状态,支架3上设有吹风散热装置,吹风散热装置的出风口对准炒茶锅2,吹风散热装置连接综合控制装置。吹风散热装置为鼓风机17,鼓风机17出风口上外接有引风管,引风管管口对准炒茶锅2。
所述的炒茶锅2,包括锅壁、锅底,锅壁环绕锅底四周构成炒茶锅2本体,锅底上设有茶叶分流杆。结合图6来看,茶叶分流杆分布在锅底中心。其包括杆体18、分流头19,分流头19安置在杆体18顶端。考虑到在整个炒茶过程中对茶叶起到柔顺的分流效果,所述的杆体18为圆柱体,分流头19为球形。这样,避免分流杆产生对茶叶炒制有不利影响的阻力。
考虑到综合控制装置能进一步通过托盘1得知茶叶的重量,便于综合控制装置更好地控制加工设备来炒制碧螺春茶叶,所述的托盘1上安装重量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连接综合控制装置。
最为重要的是,采用本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能够从最大程度上将本碧螺春茶叶加工方法的自动化。
〖实施例一〗
首先,在炒茶锅2内放置4kg的待炒茶叶。与此同时,综合控制装置通过重量感应装置得知茶叶重量,依照设定的持续启动炒茶程序。随后将揉捻挡茶器9、揉捻滚茶器10,调节到适当位置,并开启加热装置4开始点火,转速控制器7控制电机5带动托盘1进行转动。具体来说,首先进行预热,即采用50℃,定时器8控制炒制时间2分钟。随后,综合控制装置将加热装置4的温度调整到100℃,继续由揉捻挡茶器9、揉捻滚茶器10翻炒茶叶,进行杀青。待3分钟后,切换至在110℃下揉弄茶叶2分钟,后降温至70℃,揉弄茶叶3分钟。最后,综合控制装置将加热装置4的温度调整到55℃,揉捻挡茶器9将揉捻后的茶叶搓团13分钟,进行细团。
在上述过程中,揉捻挡茶器9的揉捻片与柔性挡板12开始与茶叶接触,进行炒制细揉。同时,柔性挡板12之间依靠夹角实现了对茶叶的揉捻与翻滚的一气呵成。并且,揉捻滚茶器10亦可以同时配合揉捻挡茶器9,对茶叶实现了完全模拟人工炒制。
炒制中,茶叶可以通过茶叶分流杆得到分流,不会在炒茶锅2内出现局部堆积。同时,在炒制过程中让茶叶在锅底均匀分布,免去以往在炒制过程中茶叶的受热不均的缺陷。并且,由于茶叶分流杆分布在锅底中心,能对揉捻挡茶器9起到一个旋转引导作用。在炒制过程中,揉捻挡茶器9能够接受茶叶分流杆的引导进行圆周旋转,分流头19能适当控制揉捻挡茶器9与茶叶之间的高度和贴合距离,进一步保证茶叶的炒制效果。
最终,炒制结束后的茶叶,符合碧螺春的各项特征。
〖实施例二〗
首先,在炒茶锅2内放置6kg的待炒茶叶。与此同时,综合控制装置通过重量感应装置得知茶叶重量,依照设定的持续启动炒茶程序。随后将揉捻挡茶器9、揉捻滚茶器10,调节到适当位置,并开启加热装置4开始点火,转速控制器7控制电机5带动托盘1进行转动。
具体来说,使用本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后,对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过程如下:首先对采摘后的茶叶进行预热,即定时器8控制炒制时间5分钟,加热装置4控制温度到60℃。随后,综合控制装置将加热装置4的温度调整到120℃,继续由揉捻挡茶器9、揉捻滚茶器10翻炒茶叶,进行杀青。待10分钟后,切换至在130℃下揉弄茶叶4分钟,后降温至70℃,揉弄茶叶6分钟。最后,综合控制装置将加热装置4的温度调整到80℃,揉捻挡茶器9将揉捻后的茶叶搓团40分钟,进行细团。
在上述过程中,揉捻挡茶器9的揉捻片与柔性挡板12开始与茶叶接触,进行炒制细揉。同时,柔性挡板12之间依靠夹角实现了对茶叶的揉捻与翻滚的一气呵成。并且,揉捻滚茶器10亦可以同时配合揉捻挡茶器9,对茶叶实现了完全模拟人工炒制。
炒制中,茶叶可以通过茶叶分流杆得到分流,不会在炒茶锅2内出现局部堆积。同时,在炒制过程中让茶叶在锅底均匀分布,免去以往在炒制过程中茶叶的受热不均的缺陷。并且,由于茶叶分流杆分布在锅底中心,能对揉捻挡茶器9起到一个旋转引导作用。在炒制过程中,揉捻挡茶器9能够接受茶叶分流杆的引导进行圆周旋转,分流头19能适当控制揉捻挡茶器9与茶叶之间的高度和贴合距离,进一步保证茶叶的炒制效果。
最终,炒制结束后的茶叶,符合碧螺春的各项特征。
通过采用本炒茶装置,可实现对碧螺春茶叶的自动炒制,在满足严谨的碧螺春炒制工序同时,大大降低了炒茶的难度,降低了人员培训时间,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更便于大规模生产的展开。再者,免去了用平板铁铲进行繁琐的加工,且加工噪音小,方便移动。

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包括有托盘、炒茶锅、支架、加热装置,炒茶锅置于支架内,托盘与炒茶锅之间连有加热装置,特点是:本加工设备还包括有电机、减速器、揉捻装置、综合控制装置,所述的托盘上放置炒茶锅,托盘与炒茶锅之间连有加热装置,托盘通过减速器与电机相连,前述的揉捻装置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置入炒茶锅内,综合控制装置连接电机,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挡茶器、揉捻滚茶器。采用本发明后可实现对碧螺春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