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混凝土板.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6693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02461.4

申请日:

2004.01.20

公开号:

CN2680763Y

公开日:

2005.02.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4C 2/288申请日:20040120授权公告日:20050223期满终止日期:20140120|||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合同备案号: 2009990000712让与人: 朱恒杰受让人: 北京华丽联合高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 一种轻质混凝土板申请日: 2004.1.20授权公告日: 2005.2.23许可种类: 独占许可备案日期: 2009.7.2合同履行期限: 2009.6.27至2014.6.27合同变更|||授权

IPC分类号:

E04C2/288; E04C2/30; E04C5/04

主分类号:

E04C2/288; E04C2/30; E04C5/04

申请人:

朱恒杰;

发明人:

朱恒杰

地址:

100012北京市朝阳区惠忠北里华馨公寓410楼3门3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混凝土板,它包括一板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的顶面和底面的分别设置有一增强网,在所述板材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沿所述板材本体纵向延伸的燕尾槽,在所述两面增强网与所述保温板之间浇注有将三者连成一体的粉煤灰泡沫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载荷要求使用不同材料的增强网,使其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同时也较大地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它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体系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轻质混凝土板,它包括一板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的顶 面和底面的分别设置有一增强网,在所述板材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保温板,所述保 温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沿所述板材本体纵向延伸的燕尾槽,在所述两面 增强网与所述保温板之间浇注有将三者连成一体的粉煤灰泡沫混凝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板体主体纵向的 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相邻板材主体连接的凹槽和凸棱。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材主体的正面 和背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宽度为30~40mm,深度为2~3mm的腻子口。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材主体的正面 和背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宽度为30~40mm,深度为2~3mm的腻子口。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材主体的四角 分别设置有与相邻板材主体连接的预埋件。
6: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增强网为金属网、玻璃纤维网、尼龙网、碳纤维网中的一种。
7: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每一 层所述增强网为两层,一层为金属网,另一层为玻璃纤维网、尼龙网、碳纤维网中 的一种。
8: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保温板为聚苯保温板、聚氨酯发泡板、酚醛发泡板中的一种。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聚苯保温 板、聚氨酯发泡板、酚醛发泡板中的一种。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聚苯保温 板、聚氨酯发泡板、酚醛发泡板中的一种。

说明书


一种轻质混凝土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轻质混凝土板。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提出过名称为“钢骨轻质混凝土板”和“增强轻质混凝土板”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前者是在两钢筋面网之间设置许多呈三角形的支撑筋;后者是设置了一增强钢围框,以加强轻质板的强度。上述两种板材均具有结构简单、受力合理、能够承受大的载荷且便于安装的优点,其不但可以用于制作墙板,而且可以作为屋面板和楼层板。然而本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在一些建筑结构的骨架比较结实,承重不是很大的场合,没有必要盲目追求载荷强度,因此应设计一些可以满足强度要求,尽量节省钢材的板材,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各种研究和试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更轻,成本更低,且保暖性能良好的轻质混凝土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技术方案:一种轻质混凝土板,它包括一板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的顶面和底面的分别设置有一增强网,在所述板材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沿所述板材本体纵向延伸的燕尾槽,在所述两面增强网与所述保温板之间浇注有将三者连成一体的粉煤灰泡沫混凝土。

    沿所述板体主体纵向地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相邻板材主体连接的凹槽和凸棱。

    在所述板材主体的正面和背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宽度为30~40mm,深度为2~3mm的腻子口。

    在所述板材主体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相邻板材主体连接的预埋件。

    所述增强网为金属网、玻璃纤维网、尼龙网、碳纤维网中的一种。

    每一层所述增强网为两层,一层为金属网,另一层为玻璃纤维网、尼龙网、碳纤维网中的一种。

    所述保温板为聚苯保温板、聚氨酯发泡板、酚醛发泡板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板材主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了增强网,在板材主体的中间设置了保温板,并在保温板的上、下两表面设置了沿板材主体纵向延伸的燕尾槽,因此制作出的板材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而且保证了保温板与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牢固结合。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板体本体纵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与相邻板材主体连接的凹槽与凸棱,因此在墙体连接时,可以非常方便地将相邻的两板材主体镶嵌在一起,不但在凹槽与凸棱中涂抹粘接剂容易连接牢固,而且整体墙面平整性好。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板材主体的正面和背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宽度为30~40mm,深度为2~3mm的腻子口,因此可以进一步保证连接效果和提高墙面的整体性,不会在连接处出现任何裂纹。4、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板材主体的四角设置了预埋件,因此成形后的板材主体可以方便地与相邻板材主体和钢梁等配件通过预埋件相互焊接连接,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震性大大提高。5、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载荷要求使用不同材料的增强网,使其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同时也较大地节约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它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体系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凹槽和凸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处设置腻子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置预埋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板体主体10,在板材主体10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增强网1,两增强网1之间设置有一保温板2,保温板2的上、下两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沿板材纵向延伸的燕尾槽3,在两增强网1与保温板2之间浇注有粉煤灰泡沫混凝土4,将三者牢固地连接成一体。粉煤灰泡沫混凝土4可以嵌入保温板的燕尾槽3中,使粉煤灰泡沫混凝土4与保温板2连接更加牢固。

    如图2所示,沿板材主体10纵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相邻板材主体10连接的凹槽5和凸棱6,凸棱6可以嵌入凹槽5使相邻板材主体10的连接更牢固,整体更平整。

    如图3所示,在上述两实施例中,在板材主体10的正面和背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宽度为30~40mm,深度为2~3mm的腻子口7。连接时,可以在腻子口7内涂抹腻子,以使连接更牢固,墙面更平整。

    如图4所示,为与相邻的板材主体10或其它墙体钢构件连接,还可以在板材主体10的四角设置钢制预埋件8。连接时,将各个板材主体10或板材主体10与框架之间焊接成一个整体。

    上述各实施例中,增强网1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金属网、玻璃纤维网、尼龙网、或碳纤维网。增强网1还可以是两层,一层是金属网,另一层是玻璃纤维网、尼龙网、碳纤维网中的一种。具有金属网的板材主体在一些承重不太大的建筑中可以作为屋面板。

    上述各实施例中,保温板2可以是聚苯保温板、聚氨酯发泡板、酚醛发泡板等。

一种轻质混凝土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轻质混凝土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轻质混凝土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轻质混凝土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轻质混凝土板.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混凝土板,它包括一板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的顶面和底面的分别设置有一增强网,在所述板材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沿所述板材本体纵向延伸的燕尾槽,在所述两面增强网与所述保温板之间浇注有将三者连成一体的粉煤灰泡沫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载荷要求使用不同材料的增强网,使其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同时也较大地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