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特别是两冲程内燃机的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内燃机,特别是按两冲程原理工作的内燃机,要求一定的废气排放装置结构来保证有效的换气过程(充入汽化燃料,换气和排除废气)。这些工作过程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消音器适当的调整,还取决于在发动机废气出口和消音器之间区域的结构措施。例如,反射面和/或膨胀室(也叫排气管壳)安置在排气管中或紧接在排气管后,从而对气体动力学施加积极的影响。
常规的废气催化净化系统(例如松散催化剂系统或整体催化剂系统,在多种情况下可安置于靠近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某个部分中),由于会产生排气的反压力以及对气体动力振动的干拢,已经证明会使二冲程发动机的效率降低。
此外,由于焦油物等使装置易于阻塞。例如,当发动机在某些工况下运转,这种阻塞有时会发生在整体式催化剂系统中。不论在什么状态下,使用常规整体式催化剂系统总是不利的。这是由于它们对于较小容积具有十分高的转换潜力,使它们暴露于发动机高排放的具有十分高的放热产物之中,从而使它们面临热损伤的危险,甚至有被熔化的危险。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净化系统,该系统更适合于这种类型的发动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可选择形成排气管或膨胀室一部分地外套管被安置在排气管,带孔的内管安置在外套管内,并与外套管有间隔,内管的形状与外套管的形状相配,在内管的一面或两面涂有废气净化催化剂,由至少一个连接板来形成外套管和内管之间的间隔,该连接板连接内外管,从而形成环形室,该室可被内管中的突出物或珠形物所阻断,上述外套管和内管之间的间隔在1.02到1.20mm的范围内,这取决于外套管内径和内管外径之比。
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四冲程发动机,因为这类发动机也要求废气系统的良好的调整。
在本发明的废气净化装置中,外套管(1)可以是任何形状,内管则与外套管相配成形,因此得到几乎为等横截面的环形室(5),圆锥形的环形室同样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由于所选择的尺寸,使环形室(5)仅占据外套管(1)的容积的一小部分。环形室(5)以及孔眼增加了催化剂区域的扰动,从而增加了气体交换。在本发明装置的基本结构中,通过环形间隙使上述作用得到加强。该间隙在两端都是开口,并保证气体回流过催化剂涂敷的内管。对于某些发动机的结构,可以将环形室至少在一端的任何位置封闭,最好是通过加宽内管端部的方法或利用焊接或焊料实现该封闭。
当孔眼为圆形孔时,这些在内管上的圆孔的直径范围是0.75mm到10mm,孔与孔之间的间隔范围是1.0mm到15mm。孔的直径最好是从1.5mm到6mm,孔之间的间隔最好是2.0mm到7.5mm。内管上可以有不同直径,有规律地排列在整个管上的孔。
孔眼不一定是圆形,也可以是矩形,缝口形或任何其它形状,或这些不同形状的组合。因此,除了圆孔之外,也可以采用矩形孔或缝口形式的孔或任何其它形式的孔,或这些不同形式孔的组合。此外,在内管长度范围,孔的大小和数量可以变化,内管管体可由金属网或硬钢丝所组成。
对于不同的实施例,孔的相对自由表面积(孔眼的总面积)为5%到80%,最好是20%到60%。
内管上的孔可以通过深冲向上和/或向下指向的凸起来成形,从而使在内管上作为扰流器的孔的作用得到加强。
内管可由两个半壳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特别是考虑制造上的技术原因而这样做的。这也导致环形室剖分为两半。
内管由同样涂覆着催化剂的金属丝网、拉伸的金属或其它带孔的管所环绕和嵌贴,通过用这种环绕和嵌贴,使管的几何表面积得到增加,从而达到提高有害物质转化率的目的。
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即可作为主催化剂系统,又可以作为与任何结构的主催化剂系统串连安置的预催化剂系统。该装置可以作为预催化剂系统置放于整体主催化剂系统(6)之前。当本装置作为预催化剂系统时,有害物质的部分转化会导致温度上升,从而促使(甚至是必要的)使安置在排气系统冷却器部分的主催化剂系统开始工作。当污染物浓度很高,同时废气又在高温状态,部分转换的优点在于减小了高温损害的影响,这是由于在预催化剂系统和主催化剂系统之间的废气受到冷却,从而防止由热造成主催化剂系统过早的破坏和钝化作用。从下面给出的实际应用的例子可以看出,当本发明的装置作为主催化剂系统应用时,该装置的转换效率惊人的高。另外,当本发明的装置在两轮车辆上作为主催化剂系统应用时,它可以满足目前的和将来的排放限制值。
所使用的催化剂可以是用于奥托(otto)发动机的废气净化的含有贵重金属和/或非贵重金属的任何常规配方。
含有铂(Pt)、钯(Pd)和/或铑(Rh),装载在耐热氧化载体材料(AL2O3,SiO2,硅酸铝)上的贵重金属催化剂是特别合适的催化剂,为活化和改善热稳定性,载体材料可带有氧化添加剂,比如CeO2,ZrO2,碱金属氧化物和/或稀土金属氧化物。
为了改善带孔的管形体的耐热性以及涂敷层的粘着性,在氧化载体材料应用之前可通过喷沙,火焰喷涂或铝化作为初步处理。
例1.
由耐高温钢1.4841制作的带有小孔的圆锥形弯曲的管的直径为30mm和55mm,展开长度为345mm,小孔的直径为2mm,小孔之间的间距为3.15mm,该圆锥形管在900℃的空气中回火处理3个小时。
然后,弯曲的管体由弥散度约为40%的r-AL2O3(150m2/g),铈乙酸盐和氧锆基乙酸盐所镶衬,在120℃下烘干,并在600℃下煅烧两个小时。涂敷层的量AL2O3为7.5g,CeO2为2g,ZrO2为0.5g。然后,管状体浸渍在Pt(NH3)4(OH)2和Rh(NO3)3的溶液中(重量比为Pt∶Rh=5∶1),在400℃的成形气体(N2∶H2=95∶5)下烘干和还原。
贵重金属的添加量为每部分0.24g。
例2.
利用图1所示的试验装置对例1中提出的催化剂做了试验。在内管的外径和外套管的内径之间的环形间隙为1mm。
试验用车辆为二轮摩托车,装有风冷两冲程的单缸发动机,冲程容积为148Cm3。该两轮摩托车在每分钟8100转的额定转速下的功率为14Kw。使用的燃料为机油和汽油1∶50的混合燃料。
按照ECE R40的试验规则,该车辆是在柱型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的。在催化剂入口的废气温度,在试验循环中是在250℃到650℃之间变化。废气分析采用恒体积进样(CVS)原理。
下面是得到的排放结果
CO HC+NOx
g/Km g/Km
没有催化剂 3.25 5.86
有催化剂 1.13 2.56
对于CO的转换率为68%,对于(HC+NOx)的转换率为56%。
通过使用这种特殊结构的催化剂,可以在不对气体动力过程产生大的影响的情况下,使排放值达到1990年10月1日生效的瑞士排放限制值(CO=8.0g/Km,HC+NOx=3.1g/Km),如果对气体的动力过程干扰太大,将导致二冲程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损失。
例3.
由耐热钢1.4828制成的锥形管的壁厚为1mm,直径为39mm和61mm,长度为150mm,并带有槽孔(长×宽=6mm×1.5mm,连接板宽为1.3mm)。由火焰喷涂的以AL2O3为基体的粗氧化物层,通过贴附面牢牢附衬在锥形管上。然后,因此而预热了的金属管浸入到由稳定的La2O3,r-Al2O3(130m2/g)和氧化铈的42%的悬浮体中,将多余的涂层材料吹掉,管进行烘干并在500℃下回火处理两小时。在管被涂敷处理后,它带有的Al2O3为3.9g,La2O3为0.2g,CeO2为1.0g。预催化剂段是浸入在Pt(NH3)2(NO2)2和Pd(NO3)2的硝酸溶液中(重量比为Pt∶Pd=2∶1),烘干处理并在300℃空气中煅烧。每部分贵重金属的量为125mg。
例4.
用图2所示的试验装置对例3中的催化剂进行试验。内管的外径和外套管的内径之间的环形间隙平均为1.5mm。试验用车辆为风冷两冲程单缸发动机(冲程容量为134CC)的二轮摩托车。在每分钟8100转的额定转速下,发动机功率为12Kw。使用机油和汽油比为1∶30的混合燃料。
按照ECE R40试验规则,在滚柱型试验台上对车辆进行试验。在催化剂入口的废气温度为150~420℃。废气分析采用CVS原理。
下面是得到的排放数据:
CO HC NOx
g/Km g/Km g/Km
没有催化剂 6.86 10.15 0.016
有催化剂 3.16 5.96 0.014
因此,对CO的转换率为53%,对HC为41%,对NOx为13%。
通过使用这种特殊结构的催化剂,可以适合奥地利1991年9月3日开始实施的二冲程摩托车的排放限制标准(CO=8g/Km,HC=7.5g/Km,NOx=0.1g/km)。
例5.
直径为60mm,长度为75mm,晶粒密度为31晶粒/平方厘米的整体式金属载体,通过浸入r-Al2O3,铈乙酸盐和氧锆基乙酸盐的含水悬浮体中,吹掉多余的涂敷材料,并得到涂敷嵌衬。在120℃下烘干,在700℃下煅烧1小时,载体中有25g的Al2O3,5g的CeO2和1g的ZrO2。然后,浸放在Pt(NH3)4(OH)2和Rh(NO3)3的溶液中作为预催化剂段,并在300℃下烘干。当载体已被涂覆后,催化剂含有按重量比Pt∶Rh=5∶1的贵重金属0.36g。
例6.
例3和例5的催化剂被组合在如图3所示的二冲程二轮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中。如例4那样进行试验。
下面是得到的排放值:
CO HC NOx
g/km g/km g/km
没有催化剂 6.86 10.15 0.016
有催化剂 1.10 1.45 0.014
相比例4所得的结果,本例中的转换率明显的高。对于CO的转换率为84%,在几乎同样的NOx排量的情况下,对于HC为86%。因此,这种设计尤其适于将来更为严格的排放限制的情况。
如果在图3的装置中只用例5中的催化剂,则不能得到高的转换率,这是因为没有锥形预催化剂系统,使温度水平太低的缘故。
如果例5的催化剂在预催化剂(图3)的区域中更靠近发动机,气体动力过程将受到干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会降低,因此,这种安置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