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阀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965374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004667.0

申请日:

2010.01.20

公开号:

CN101813202A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K 11/22申请日:20100120|||公开

IPC分类号:

F16K11/22; F16K31/06; F16K27/00

主分类号:

F16K11/22

申请人:

SMC株式会社

发明人:

芳村亲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1.21 JP 2009-01129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史雁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切换阀装置,在载置于底座部件上的切换阀的阀体上,形成了在该阀体的宽度内与阀孔交叉地延伸的螺栓穿插孔,将安装螺栓以横穿上述阀孔以及阀部件的方式穿插在该螺栓穿插孔内,将该安装螺栓的前端拧在底座部件的螺钉孔内,由此,将切换阀固定在底座部件上,在上述阀部件上,为了避免该阀部件和上述安装螺栓接触,形成了在该阀部件的动作方向长地延伸的呈孔状或凹状的避让部,使上述安装螺栓穿插在此避让部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切换阀装置,由安装螺栓将切换阀固定在底座部件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阀具有:在底面上具有用于向上述底座部件上安装的安装面的阀体;在该阀体的内部与上述安装面平行地延伸的阀孔;经该阀孔相互连通的多个端口;在进行该端口间的流路的切换时,在上述阀孔内在轴线方向移动的动作部件;操作该动作部件的电磁操作部,
上述阀体具有在该阀体的宽度内在与上述阀孔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螺栓穿插孔,上述安装螺栓以横穿上述阀孔以及动作部件的方式穿插在该螺栓穿插孔内,
上述动作部件具有用于避免与上述安装螺栓接触的呈孔状或凹状的避让部,上述安装螺栓在此避让部中通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防止上述动作部件旋转以防止与上述安装螺栓接触,在该动作部件的侧面形成了凸部,该凸部嵌合的导槽在该阀孔的轴线方向长地形成在上述阀孔的孔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螺栓横穿的阀孔的部分由安装在上述动作部件上的密封部件从上述流路断开。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螺栓在宽度方向的中央贯通上述阀体,同时,在直径方向的中央贯通上述阀孔以及动作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作部件是阀部件、为了将来自电磁操作部的操作力向阀部件传递而配设在阀孔内的滑动件、将来自电磁操作部的操作力向阀部件传递的活塞中的任意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上述安装螺栓以横穿上述阀孔和动作部件的方式配设在阀体的两个部位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上述安装螺栓被配设在阀体的一个部位上,在该阀体的与上述阀孔以及动作部件分离的位置上,为了防止该阀体以上述安装螺栓为中心旋转,设置了使该阀体和底座部件相互卡定的旋转防止机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防止机构是止动螺钉。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防止机构是形成在上述阀体和底座部件上而相互卡定的卡定部和卡定承受部。

说明书

切换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安装螺栓将切换阀固定到副板、歧管底座等底座部件上的切换阀装置,尤其是涉及适合将多个切换阀紧密地排列安装在底座部件上的切换阀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通过将多个切换阀紧密地排列安装到副板、歧管底座等底座部件上来形成切换阀装置的情况下,一般是将安装螺栓穿插在设置于各切换阀的阀体上的螺栓穿插孔而旋合在底座部件的螺钉孔。在此情况下,由于上述螺栓穿插孔设置在不横穿阀体的内部的阀孔的位置,所以,阀体的横向宽度与该螺栓穿插孔相应地增大,在将多个电磁阀连续设置在底座部件上进行集中控制的情况下等,因为各个电磁阀的阀体宽度大,所以,切换阀的连续设置长度增长,切换阀装置整体大型化。
可是,近年希望使搭载了上述多个电磁阀的底座部件的全长尽可能地小,结果是希望减小搭载在底座部件上的阀体宽度。
对此,在日本实开平4-6247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272583号公报中,提出了不使用安装螺栓的阀体的安装机构。此安装机构由于不使用安装螺栓,所以,在能够缩小切换阀的阀体宽度的方面有效。但是,此安装机构阀因为使用了在多个部位使卡合五金件卡定在阀体的相对于底座部件的安装面上等的组件,所以,与通过穿通螺栓穿插孔而旋合插入安装螺栓来固定阀体的情况相比,不能避免构造非常复杂化的情况。
因此,希望出现即使使用了安装螺栓也不会增大阀体宽度地能够简单地将切换阀安装在底座部件上的新的安装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由使用了安装螺栓的新的安装方法将切换阀固定在底座部件上而形成的切换阀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安装螺栓将切换阀固定在底座部件上的切换阀装置。一种切换阀装置,由安装螺栓将切换阀固定在底座部件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阀具有:在底面上具有用于向上述底座部件上安装的安装面的阀体;在该阀体的内部与上述安装面平行地延伸的阀孔;经该阀孔相互连通的多个端口;在进行该端口间的流路的切换时,在上述阀孔内在轴线方向移动的动作部件;操作该动作部件的电磁操作部,上述阀体具有在该阀体的宽度内在与上述阀孔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螺栓穿插孔,上述安装螺栓以横穿上述阀孔以及动作部件的方式穿插在该螺栓穿插孔内,上述动作部件具有用于避免与上述安装螺栓接触的呈孔状或凹状的避让部,上述安装螺栓在此避让部中通过。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为了防止上述动作部件旋转以防止与上述安装螺栓接触,在该动作部件的侧面形成了凸部,该凸部嵌合的导槽在该阀孔的轴线方向长地形成在上述阀孔的孔壁上。
另外,希望上述安装螺栓横穿的阀孔的部分由安装在上述动作部件上的密封部件从上述流路断开。
在本发明中,上述动作部件是阀部件、为了将来自电磁操作部的操作力向阀部件传递而配设在阀孔内的滑动件、将来自电磁操作部的操作力向阀部件传递的活塞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构成方式中,两个上述安装螺栓以横穿上述阀孔和动作部件的方式配设在阀体的两个部位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构成方式中,一个上述安装螺栓被配设在阀体的一个部位上,在该阀体的与上述阀孔以及动作部件分离的位置上,为了防止该阀体以上述安装螺栓为中心旋转,设置了使该阀体和底座部件相互卡定的旋转防止机构。
上述旋转防止机构可以是止动螺钉,或者也可以是形成在上述阀体和底座部件上而相互卡定的卡定部和卡定承受部。
根据本发明,即使使用安装螺栓,也不会增大阀体宽度,而且,即使将该安装螺栓配置在横穿阀孔以及阀部件的位置,也不会给阀部件的动作带来影响,能够将切换阀简单地安装在底座部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2是在图1中的II-II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阀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6是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滑动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纵剖视图。
图8是在图7中的VIII-VIII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上述第三实施例中的活塞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纵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纵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切换阀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图,此切换阀装置是将切换阀2安装在底座部件1上的切换阀装置。
上述切换阀2是电磁阀,此电磁阀如图1以及图4所示,具备主阀部10和电磁操作部40,所述主阀部10具备阀体11以及两个柱塞(spool)形的阀部件20,所述阀体11具备多个端口14~17以及该端口开口的两个平行的阀孔12,所述阀部件20滑动自由地被配设于上述各阀孔12,对上述多个端口14~17间的流路进行切换,所述电磁操作部40驱动上述阀部件20。
上述阀部件20与后述的活塞31一起,形成切换上述流路时在上述阀孔12内移动的动作部件。
虽然此第一实施例中的切换阀2是在单一的阀体11上上下排列设置了上述两个阀孔12并在各个阀孔12中设置了由电磁操作部40独立驱动的两个阀部件20的切换阀,但是,本发明不被限定于这样的切换阀,根据图5或图10,是后述的具备单一的阀孔的第二或第四实施例的那样的切换阀,或者具备多个阀孔以及阀部件的2~5端口的切换阀也无妨。驱动上述阀部件20的后述的先导电磁阀与上述阀孔12的数量以及阀部件的数量相应地设置。它们就下面所示的各实施例而言也同样。
上述切换阀2的阀体11形成为前后方向(长度方向)的长度比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的长度长,在该阀体11的下面上,形成了在该阀体11的前后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平坦的安装面11a。另外,该阀体11的左右两侧面是平坦面。上述阀孔12与此安装面11a同样在阀体11的前后方向延伸。即,上述两个阀孔12的轴线与上述阀体11的安装面11a平行地延伸,与该阀体11的宽度方向正交。在设置单一的阀孔12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其阀孔12的轴线与阀体11的安装面11a平行地延伸。
在上述阀孔12开口的多个端口14~17的详细情况是,将来自空气压源的压缩空气通过供给流路14a向两阀孔12供给的供给端口14;通过插入在下方的阀孔12内的阀部件20的动作,与上述供给端口14连通或者断开的一方的输出端口15;通过上方的阀部件20的动作,与供给端口14连通或者断开的另一方的输出端口16;通过两阀部件20的动作,与输出端口15、16连通或者断开的排出端口17。
上述供给流路14a形成在与两个阀孔12的端部连通的位置,两个阀部件20的一端的第一端面20a面临此供给流路14a,由此,供给流体压能够作为阀部件20的回复力作用于该第一端面20a。阀部件20的上述第一端面20a的相反侧的面是朝向电磁操作部40侧的第二端面20b。
而且,在上述阀部件20的密封部件21从两阀孔12的供给流路14a侧的端部的环槽脊上的封闭位置(参照上方的阀部件)移动到了供给流路14a内的流通位置(参照下方的阀部件)时,供给流体能够通过形成在该阀部件20上的流通凹部22,从上述供给流路14a向输出端15、16流入。另外,一方的上述输出端口15由与下方的阀孔12连通的输出流路15a与该阀孔12连通,另一方的上述输出端口16由与上方的阀孔12连通的输出流路16a与该阀孔12连通,排出端口17由排出流路17a、17b与两阀孔12连通。
上述两个阀部件20均为具有图3所示的相同形态的部件,图2表示该阀部件20的剖面形状。该阀部件20具有使供给端口14和输出端口15、16连通或断开的上述密封部件21以及使输出端口15、16和排出端口17连通或断开的密封部件23。
虽然在此第一实施例以及下面所示的各实施例中,上述阀部件20是在阀孔12内滑动的柱塞,但是,此阀部件20也可以是将阀密封件安装于在阀孔12内移动的轴部上的提升阀用的阀部件。
另外,为了由安装螺栓5将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在该阀体11中的与电磁操作部40侧的端部接近的部位,以在该阀体11的宽度内横穿上述两个阀孔12以及两个阀部件20地上下贯通该阀体11的方式设置了螺栓穿插孔18。该螺栓穿插孔18横穿上述阀孔12的位置需要是不对由阀部件20实现的上述流路的切换功能带来影响的位置,因此,在此第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端口间的压力流体由阀部件20的密封部件25断开而不流动的部位形成了该螺栓穿插孔18。但是,此螺栓穿插孔18的开设位置不限于上述位置,也可以是后述的那样的位置。
在上述两个阀部件20上,以上下贯通该阀部件20的方式设置了上述安装螺栓5通过的长孔状的避让部24。为了阀部件20的移动不受上述安装螺栓5妨碍,此避让部24需要无论该阀部件20位于怎样的动作位置通常都在上述螺栓穿插孔18的轴线上开放。即,由于上述阀部件20为了进行流路的切换而移动,所以,需要做成使其移动成为可能的空心形状,因此,该避让部24被做成在阀部件20的轴线方向长的长孔。
而且,如图1所示,通过以贯通上述阀体11的螺栓穿插孔18以及上述阀部件20的避让部24的方式穿插了单一的安装螺栓5,并将该安装螺栓5的前端的外螺纹部旋合到底座部件1的螺纹孔1a上,阀体11被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
另外,在此第一实施例中,因为上述螺栓穿插孔18被设置在阀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所以,上述阀部件20的避让部24也被设置在该阀部件20的直径方向的中央,同时,被做成在该阀部件20的轴线方向长的长孔。但是,上述螺栓穿插孔18也可以在阀体11的宽度内向该阀体11的左右任意一侧偏置地设置,在此情况下,上述避让部24也可以向阀部件20的侧方偏置地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可以将上述避让部24形成为在阀部件20的一侧敞开的凹状。
在上述阀部件20的第二端面20b的左右两侧面上设置的凸部26是为了与在阀孔12的内面上设置的导槽12a嵌合以防止该阀部件20旋转,使得上述避让部24的内面不与安装螺栓5接触的部件。
驱动上述两个阀部件20的上述电磁操作部40以下述的方式构成,即,具有使先导流体压作用于抵接在各阀部件20的第二端面20b的活塞31上的两个先导电磁阀50,由通过该先导电磁阀50的切换向活塞室32供给或排放的先导流体压,经上述活塞31驱动阀部件20。上述活塞室32,在将上述电磁操作部40连结到阀体11上的适配器块41的与阀体11之间的连接面上,与上述阀体11的各阀孔12的位置对应地设置,在此活塞室32内收容上述活塞31,此活塞31的一部分抵接阀部件20,在切换流路时,侵入到阀孔12内,与阀部件20一起形成上述动作部件。
虽然此第一实施例中的上述活塞31与阀部件20分体形成而抵接于阀部件20,但是,将该活塞31与阀部件20一体形成也无妨。
上述活塞室32是直径比阀孔12大,具有该阀孔12的截面积两倍左右的截面积的部件,上述先导电磁阀50的先导输出通路51a与在该活塞室32内形成的压力室32a连通。上述压力室32a形成在上述活塞31的和阀部件20抵接的抵接部相反的一侧。而且,若通过该先导输出通路51a向该压力室32a供给先导流体压,则阀部件20被活塞31推压,该阀部件20向使上述供给流路14a与输出流路15a或16a连通的位置(图1中的下方的阀部件20的位置)移动。
在此情况下,由于供给流路14a中的供给流体压作用于上述阀部件20的第一端面20a,所以,上述阀部件20抵抗此流体压的作用力而被驱动。另一方面,若由于上述先导电磁阀50的切换,先导流体压不作用于上述活塞31,则阀部件20被供给流路14a的供给流体压推回,推压活塞31,阀部件20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图1的上方的阀部件20的位置)。
连结在阀体11上的上述适配器块41具有从其中间位置水平地延伸的中间底座41a,在此中间底座41a的上下两面上分别安装上述先导电磁阀50,通过在此适配器块41内设置的先导流路,像后述的那样,上述先导电磁阀50的各端口与所需要的部位连通。另外,在上述适配器块41上安装了设置与电源等连接的连接器45的基板44,此连接器45通过基板44上的印刷配线与各先导电磁阀50的线圈端子电气连接。
上述两个先导电磁阀50分别是三端口电磁阀。此三端口电磁阀经通过螺线管52的励磁及其解除而被驱动的可动铁芯53驱动先导阀芯54,由此,切换先导输出通路51a和先导供给通路51p以及先导排气通路51e的连通状态。两先导电磁阀50的先导供给通路51p分别经未图示的流路与上述供给流路14a连通,上述两先导电磁阀50的先导输出通路51a如上所述与各自的活塞31的压力室32a连通,两先导电磁阀50的先导排气通路51e经未图示的流路向大气开放。而且,上述先导供给通路51p、先导输出通路51a、先导排气通路51e通过上述适配器块41内与所需要的部位导通。
如上所述,因为若由在阀体11的宽度内穿插在螺栓穿插孔18以及阀部件20的避让部24内的安装螺栓5,将上述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则能够使该安装螺栓5的直径比较大,所以,能够将阀体11牢固地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在此情况下,设置抑制阀体11绕该安装螺栓5的螺栓轴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对稳定的固定是有效的。作为此旋转防止机构,在此第一实施例中,使用了止动螺钉6。即,在阀体11中的与由上述安装螺栓5进行固定的位置离开距离的位置,即阀体11中的与电磁操作部40的连结端相反侧的端部的从上述阀孔12以及阀部件20离开的位置,设置了固定用突部11b,在该突部11b中设置螺钉穿插孔11c,将穿插在此螺钉穿插孔11c内的止动螺钉6旋合在底座部件的螺钉孔1b上,由此,使阀体11卡定在底座部件1上。
上述止动螺钉6可以是与上述安装螺栓5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形状是比它小的结构,但安装在阀体11的宽度内这方面与上述安装螺栓5相同。
另外,此旋转防止机构可以不用由上述止动螺钉6形成的机构,而采用后述的各种组件。
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切换阀装置,由于在将切换阀2的阀体11向底座部件1固定时,在不成为使阀体11的宽度增大的原因的位置即阀体11的宽度内,不会对阀部件20的动作造成妨碍地由该安装螺栓5固定阀体11,所以,能够因简单的结构与不使用以往的安装螺栓的情况同样地缩小阀体11的宽度。
图4表示已将多个切换阀2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在该图中,符号55表示从两侧夹着并列设置在底座部件1上的多个切换阀2的端块,56表示电力供给以及电信号传输用的连接器,57表示集中供给用的供给配管接头,58表示集中排出用的配管接头,59a、59b表示输出端口用管接头。
图5以及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上述第一实施例,在阀体11上设置螺栓穿插孔18,同时,在两个阀部件20上设置长孔状的避让部24,由一个安装螺栓5在一个部位将上述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但此第二实施例,由两个安装螺栓5、5A在两个部位将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为了此固定,在阀部件20的两端部设置了抵接于该阀部件20地与该阀部件20一起在阀孔12内移动的第一滑动件37(参照图6)以及第二滑动件37A(与图6的滑动件结构相同),在此滑动件37、37A中设置了与第一实施例的避让部24同样的长孔状的避让部38、38A。上述滑动件37、37A是与阀部件20分体形成的部件,是与该阀部件20一起形成动作部件的一部分的部件。
上述避让部38、38A也可以通过向阀体11的宽度方向偏置地设置,形成为在阀部件20的一侧面侧敞开的凹状。
上述滑动件37、37A夹设在阀部件20和配设在其两端侧的活塞31之间,向阀部件20传递由来自将在下面详细阐述的先导电磁阀50的先导流体压驱动的上述活塞31的驱动力。
如果对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具体地说明,则此第二实施例是,在单一的阀体11设置了单一的阀孔12,将与该阀孔12连通的端口14~17作为阀体11的中央的供给端口14和分别配设在其两侧的两个输出端口15、16以及分别配设在这些输出端口15、16的两侧的排出端口17来构成,并经上述活塞31驱动阀部件20的五端口阀。
另外,经上述滑动件37、37A配设在阀部件20的两端的上述活塞31是如下这样的部件:在各自的背后具有压力室32a、32b,通过从电磁操作部40的两个先导电磁阀50通过先导输出通路51a向此压力室供给先导流体压而被驱动,经上述滑动件37、37A使驱动力作用于阀部件20。因为该电磁操作部40具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所以,对该电磁操作部40的主要部分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这样的结构在能够将电磁操作部40作为与其它的实施例通用的零件使用的方面是有利的。
此第二实施例中的上述阀体11相对于底座部件1的固定如上所述,由两个安装螺栓5、5A在两个部位进行。为了第一安装螺栓5的安装,在阀体11的与电磁操作部40侧的端部接近的部位中,在该阀体11中设置了将其贯通且横穿阀孔12的螺栓穿插孔18。此螺栓穿插孔18设置在不影响由阀部件20实现的流路的切换功能的位置,在此实施例中,形成在由密封部件25断开的阀体11内的上述端口间的压力流体不流动的部位。但是,此螺栓穿插孔18的开设位置如后所述不限定于上述位置。
在上述第一滑动件37上,以通常在螺栓穿插孔18的轴线上开放的方式设置了上述第一安装螺栓5通过的上述避让部38。此避让部38是在滑动件37与阀部件20一起为了进行流路的切换而移动的范围内在该滑动件37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孔。而且,通过以贯通上述阀体11的螺栓穿插孔18以及上述滑动件37的避让部38的方式穿插上述第一安装螺栓5,将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
另外,另一方的第二安装螺栓5A,以横穿上述阀孔12以及第二滑动件37A的方式安装在阀体11的与上述第一安装螺栓5的安装位置相反侧的位置。此第二安装螺栓5A的用于安装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安装螺栓5的用于安装的构造实质上相同。即,贯通上述阀体11的螺栓穿插孔18A以横穿阀孔12的方式设置在不影响由上述阀部件20实现的流路的切换功能的位置,在上述第二滑动件37A上设置了用于在为了进行流路的切换而驱动时避免与上述第二安装螺栓5A的接触的长孔状的避让部38A。此避让部38A被设置在由密封部件25A从阀体11内的上述端口间的压力流体流动的部位断开的位置。
在此第二实施例中,阀体11以一方的安装螺栓5或5A为中心旋转由另一方的安装螺栓5A或5防止。因此,两个安装螺栓5、5A中的一方作为旋转防止机构发挥功能,因此,没有必要另行设置第一实施例的那样的由止动螺钉6构成的旋转防止机构。
上述阀部件20由经滑动件37、37A抵接于其两端的活塞31驱动,但是,在由于某种理由在上述滑动件37、37A的配设空间的某一个内被封住了流体压时等,存在误动作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阀部件20的中心设置了使其两端的空间连通的贯通孔27,进而,使收容了第一滑动件37的空间通过设置在阀体11上的通孔19向大气开放。另外,在图6中,37b表示谋求上述贯通孔27和收容了滑动件37的空间之间的连通的连通槽,37c表示防止该滑动件37旋转的凸部,此凸部37c由设置在阀孔12的内面上的导槽引导。此构造在滑动件37A中也同样。
另外,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切换阀2虽然是具备两个先导电磁阀50的双先导式的电磁阀,但是,也可以做成仅有单一的先导电磁阀50的单先导式的电磁阀。在此情况下,使上述活塞31仅与阀部件20中的与电磁操作部40侧端接近的端部抵接,从先导电磁阀50仅向该活塞31的背后的压力室32a供给先导流体压,阀部件20的回复由从该阀部件20的另一端侧使回复力作用的回复弹簧等进行。因为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以及作用与第一实施例没有变化,所以,在图中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
图7-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虽然上述第一实施例,为了由安装螺栓5将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而在该阀体11上设置螺栓穿插孔18,同时,在两个阀部件20上设置避让部24,但是,此第三实施例,使驱动两个阀部件20的两个活塞31的一部分分别进入到阀孔12内而与各阀部件20抵接,在该活塞31的进入阀孔12内的部分即进入部31a中设置了避让部34。上述活塞31的进入部31a与阀部件20一起形成为了进行流路的切换而在阀孔12内移动的动作部件。
虽然对此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明,但是由于在此第三实施例中,主阀部10以及电磁操作部(省略图示)的结构除下面所述的活塞31的结构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没有任何变化,所以,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对应的主要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有关它们的说明。
此第三实施例的主要的特征,如上所述,在于在活塞31上设置了避让部34这方面。如果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在该活塞31的一部分形成上述进入部31a,使此进入部31a深深地进入到阀孔12内,使前端抵接于阀部件20,在此进入部31a的位置以横穿上述阀孔12的方式设置上述螺栓穿插孔18。而且,在上述进入部31a上,为了避免在活塞31动作时与上述安装螺栓5的接触,设置了在该活塞31的轴线方向长的避让部34。此避让部34虽然是从上述进入部31a的前端面切入的槽状的避让部,但是,此避让部34为长孔也无妨。另外,在上述活塞31的两侧设置凸部36,使此凸部36与在阀孔12的内面上设置的导槽12a嵌合,由此,防止了活塞31以轴线为中心旋转。
此第三实施例也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由一个安装螺栓5在一个部位将上述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为了抑制该阀体11相对于底座部件1以安装螺栓5为中心旋转,在离开上述安装螺栓5以及阀孔12的位置具备由止动螺钉6构成的旋转防止机构。此旋转防止机构的结构以及作用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没有变化,因此,这里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主要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
图10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比,在滑动件37、37A与阀部件20一体形成这方面上不同。即,在此第四实施例中,在单一的阀体11上设置单一的阀孔12,与该阀孔12连通的端口14~17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形成。上述滑动件37、37A是形成阀部件20的一部分的部件,在该阀部件20的两端即滑动件37、37A的端部,有与第二实施例同样的活塞31抵接。而且,由两个先导电磁阀50,以通过各自的先导输出通路51a向各自的活塞31的背后的压力室32a、32b供给先导流体压,经该活塞31驱动阀部件20的方式构成。至于电磁操作部40,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与第二实施例没有变化。
另外,此第四实施例由于在阀部件20的两端一体形成了上述滑动件37、37A,所以,没有设置第二实施例的那样的阀部件20的中心的贯通孔27、阀体11的通孔19。
另外,此第四实施例中的阀体11相对于底座部件1的固定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由两个安装螺栓5、5A在两个部位进行。为了第一安装螺栓5的安装,在阀体11的与电磁操作部40侧端接近的部位设置了螺栓穿插孔18,在不影响由阀部件20实现的流路的切换功能的位置由安装螺栓5将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即,上述安装螺栓5被配设在由密封部件25断开的阀体11内的上述端口间的压力流体不流动的部位。但是,此螺栓穿插孔18的开设位置如后所述不限定于上述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阀部件20的一端的滑动件37上,以在阀部件20为了进行流路的切换而移动的范围内在该阀部件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了上述安装螺栓5穿插的长孔状的避让部24。而且,通过以贯通上述螺栓穿插孔18以及避让部24的方式穿插安装螺栓5,将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
另外,第二安装螺栓5A以在避让部24A内横穿阀部件20的另一端的滑动件37A的方式设置。此第二安装螺栓5A的安装构造由于与上述第一安装螺栓5的安装构造实质上相同,所以,省略有关其详细的说明。
因为通过像上述的那样由两个安装螺栓5、5A将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上述安装螺栓5、5A也作为旋转防止机构发挥功能,所以,阀体11以防止旋转的状态被固定在底座部件上。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切换阀2虽然是具备两个先导电磁阀50的双先导式的电磁阀,但是,也可以作为仅有单一的先导电磁阀50的单先导式的电磁阀来构成。因为此第四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以及作用与第二实施例没有变化,所以,对图中的主要的构成部分标注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
图11所示的第五实施例是由流路形成用的罩11B形成阀体11的上端的一部分的例子,将在该阀体11的主体部分11A上形成的输出流路16a以及排出流路17b的一部分形成在上述罩11B内。而且,通过贯通该罩11B以及主体部分11A的螺栓穿插孔18,将安装螺栓5旋合在底座部件1上。在此情况下,能够在上述罩11B内形成使阀孔12与上述端口14~17中的任意一个端口连通的流路的一部分,由此,主要形成在阀体11的主体部分11A内的各流路等的成形变得容易。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虽然上述安装螺栓5贯通阀体11的主体部分11A以及罩11B的螺栓穿插孔18,但是,由于除了具有上述罩11B以外由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构造,将该安装螺栓5旋合在底座部件1上来将阀体11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所以,就它们而言,对图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进而,抑制阀体11绕该安装螺栓5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也是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止动螺钉6。
另外,由于此第五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以及作用,包括省略了图示的部分在内没有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不同之处,所以,在图中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将上述阀体11由一个安装螺栓5或5A固定在底座部件1上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阀体11绕该安装螺栓5或5A旋转,需要在该底座部件1和阀体11之间设置上述的那样的旋转防止机构。作为此旋转防止机构,在上述第一、第三、第五实施例中,在离开阀孔12以及动作部件的位置设置了止动螺钉6,由此止动螺钉6使阀体11和底座部件1卡定,在第二、第四实施例中,使一方的安装螺栓5或5A兼具旋转防止机构的功能。但是,此旋转防止机构不限于这样的止动螺钉6、安装螺栓5或5A,例如,通过在离开由上述安装螺栓5或5A进行的固定位置的位置上设置由凹凸、钩等构成的卡定部和卡定承受部,也能够实现所期望的目的。
具体地说,如图12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那样,在阀体11的端部设置向底座部件1侧突出的钩形的卡定部11d,同时,在底座部件1的侧端面上设置该卡定部11d卡定的凹形的卡定承受部1c,由此,能够做成抑制阀体11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或者,虽未图示,但是也可以更单纯地仅在阀体11的安装面11a上设置销状的卡定部,在底座部件1上设置凹状的卡定承受部。
另外,由于上述图12的第六实施例中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没有变化,所以,对图中的主要部分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上述第六实施例中,虽然贯通阀体11以及阀部件20的上述螺栓穿插孔18、24的配设位置只要如上所述的那样,是不影响由阀部件20进行的流路的切换的位置,即像上述各实施例的那样端口间的压力流体不流动的位置就没有问题,但是,即使在通过排出端口17将排出流体向外部排出的排出流路17a、17b内也无妨。然而,在此情况下,存在异物通过上述螺栓穿插孔18和安装螺栓5之间的间隙而侵入到阀孔12内的危险。因此,为了防止异物的侵入,只要如图13的第七实施例所示的那样,将导管8插入到上述螺栓穿插孔18内,同时,在螺栓穿插孔18的上下端的位置将密封部件设置在该螺栓穿插孔18的内周和管8的外周之间,将螺栓5插入到该导管8内即可。另外,由于第七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没有变化,所以,对图中的对应部分标注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
另一方面,虽然供给流路14a、输出流路17a、17b与该阀孔12连通的位置即压力流体流动的位置作为上述螺栓穿插孔18横穿阀孔12的位置基本上不合适,但是,在能够以密封状态将安装螺栓5穿插在螺栓穿插孔18内的情况下,即使在这样的位置也无妨。要想这样地以密封状态将安装螺栓5穿插在螺栓穿插孔18内,需要在横穿上述螺栓穿插孔18的阀孔12之前的部分和横穿之后的部分中,对该螺栓穿插孔18的内周和安装螺栓5的外周之间进行密封。
另外,在将导管8设置在上述螺栓穿插孔18内的情况下,以密封状态将此导管8插入在螺栓穿插孔18内。即,在横穿上述螺栓穿插孔18的阀孔12之前的部分和横穿之后的部分中,对该螺栓穿插孔18的内周和上述导管8的外周之间进行密封,将安装螺栓5插入在该导管8内而旋合在底座部件1上。

切换阀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切换阀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切换阀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切换阀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换阀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切换阀装置,在载置于底座部件上的切换阀的阀体上,形成了在该阀体的宽度内与阀孔交叉地延伸的螺栓穿插孔,将安装螺栓以横穿上述阀孔以及阀部件的方式穿插在该螺栓穿插孔内,将该安装螺栓的前端拧在底座部件的螺钉孔内,由此,将切换阀固定在底座部件上,在上述阀部件上,为了避免该阀部件和上述安装螺栓接触,形成了在该阀部件的动作方向长地延伸的呈孔状或凹状的避让部,使上述安装螺栓穿插在此避让部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