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通风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65889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30224.3

申请日:

2010.07.13

公开号:

CN101956589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1M 13/00申请日:20100713|||公开

IPC分类号:

F01M13/00; F01M13/04

主分类号:

F01M13/00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原田诚; 小野丰; 河洼宽之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7.15 JP 2009-166286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张宝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其具备收容气门传动机构或变速器的发动机箱、连通所述发动机箱的内外而将窜气气液分离的通风室、支承于所述发动机箱并检测发动机箱内的状态的检测器,在该发动机的通风结构中,改善通风室的结构,实现发动机的小型化。所述检测器的外形的大部分呈柱状,所述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通风室内,由该检测器的侧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发动机的通风结构, 其具备 : 收容气门传动机构或变速器的发动机箱、 连通所述发动机箱的内外而将窜气气液分离的通风室、 支承于所述发动机箱并检测发动机箱内的状态的检测器, 所述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的外形的大部分呈柱状, 所述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通风室内, 由该 检测器的侧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的侧壁在通风室入口开口的邻接部与该入口开口对置, 且所述检测器的轴 线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室在底壁具有贯通孔, 所述检测器以其下部向所述贯通孔的下方突出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检测器的侧壁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周之间设有间隙。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箱是收容变速器的箱, 所述检测器是与所述变速器的齿轮对置配置的车速传感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室配置在变速器的上方, 在所述通风室内配置有向发动机内的润滑部位供油的供油路, 在所述供油路与变速器的变速齿轮组之间的隔壁上, 一体地形成有沿着变速器轴而遍 及左右发动机箱的飞溅油路, 从所述供油路对所述飞溅油路供油, 并从所述飞溅油路的喷射孔对变速齿轮组的规定 位置飞溅供油, 而润滑变速齿轮组。
6: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箱是收容气门传动机构的箱, 所述检测器是与所述气门传动机构的凸轮轴对置配置的凸轮脉冲发生器。

说明书


发动机的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通风结构。背景技术 公开有在曲轴箱的上部配置有起动电动机、 通风室、 速度传感器的结构 ( 例如, 参 照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8-126681 号公报
     在现有技术中, 由于形成通风室的上壁和支承速度传感器的上壁分开设置, 因此 发动机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通风室的结构, 实现发动机的小型化。
     本发明是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技术, 技术方案一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具备 :
     收容气门传动机构或变速器的发动机箱、
     连通所述发动机箱的内外而将窜气气液分离的通风室、
     支承于所述发动机箱并检测发动机箱内的状态的检测器, 所述发动机的通风结构 的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的外形的大部分呈柱状, 所述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通风室内, 由该检测器的侧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
     所述发动机箱包括曲轴箱、 工作缸体、 工作缸盖及工作缸盖罩等。
     在技术方案一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 技术方案二所述的发动机的通 风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的侧壁在通风室入口开口的邻接部与该入口开口对置, 并且所述检测 器的轴线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
     在技术方案一或技术方案二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 技术方案三所述 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室在底壁具有贯通孔,
     所述检测器以其下部向所述贯通孔的下方突出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检测器的侧壁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周之间设有间隙。
     在技术方案一或技术方案三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 技术方案四所述 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箱是收容变速器的箱,
     所述检测器是与所述变速器的齿轮对置配置的车速传感器。
     在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四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 技术方案五所述 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室配置在变速器的上方,
     在所述通风室内配置有向发动机内的润滑部位供油的供油路,
     在所述供油路与变速器的变速齿轮组之间的隔壁上, 一体地形成有沿着变速器轴 而遍及左右发动机箱的飞溅油路,
     从所述供油路对所述飞溅油路供油, 并从所述飞溅油路的喷射孔对变速齿轮组的 规定位置飞溅供油, 而润滑变速齿轮组。
     在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三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 技术方案六所述 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箱是收容气门传动机构的箱,
     所述检测器是与所述气门传动机构的凸轮轴对置配置的凸轮脉冲发生器。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一的发明中,
     检测器的侧面在通风室内露出, 通过检测器自身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
     由于废除了在现有技术中覆盖检测器的侧面的支承凸台的一部分, 因此通风室的 容量变大。
     并且, 由于削减了支承凸台的一部分, 因此发动机箱质量变轻。 进而, 由于由检测器自身形成迷宫式密封圈, 因此能够提高气液分离性能。
     在技术方案二的发明中,
     通过使从通风室入口侵入的窜气与检测器的侧面接触, 降低窜气的速度, 使油的 部分附着于检测器的侧面, 使附着于检测器的侧壁的油顺着轴线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检测器 的侧壁向下方掉落, 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气液分离。
     在技术方案三的发明中,
     能够将通风室底壁的贯通孔作为油返回孔利用, 并且通过检测器来防止油从贯通 孔侵入。
     在技术方案四的发明中,
     由于将车速传感器用于作为本来的用途的车速检测并且以其外表面形成通风室 的迷宫式密封圈, 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车速传感器的形状。
     在技术方案五的发明中,
     由于确保通风室容量并将飞溅油路配置在变速器的附近, 因此能够向规定位置进 行润滑。
     在技术方案六的发明中,
     由于将凸轮脉冲发生器用于作为本来用途的凸轮轴角度检测并且以其外表面形 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 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凸轮脉冲发生器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 1 是从左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 纵剖视图。
     图 2 是取下上述发动机的右曲轴箱盖后的状态的右视图。
     图 3 是图 1 的 III-III 剖面展开图。
     图 4 是上述发动机的左曲轴箱的右视 ( 内侧 ) 图。
     图 5 是上述发动机的右曲轴箱的左视 ( 内表面 ) 图。
     图 6 是图 4 和图 5 所示的 VI-VI 剖面的展开图。
     图 7 是图 4 和图 5 所示的 VII-VII 剖面的展开图。
     图 8 是从右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 顶部的纵剖视图。
     图 9 是图 8 的 IX-IX 剖视图。
     附图符号说明
     9 变速器
     25 速度传感器
     25a 速度传感器的圆筒壳体
     28 气门传动机构
     44、 46 供油路
     48 连通油路
     65M、 65C 变速用齿轮组
     75 通风室
     76 迷宫式密封圈
     77 隔板
     78 气体流通管
     81 通风室入口
     84 通风室的底壁
     85 下部贯通孔
     88 间隙
     89 贮油部
     90 喷射孔
     93 通风室
     96 气门传动机构
     97 凸轮轴角度检测装置
     104 脉冲发生器转子
     104a 检测用突部
     106 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a 凸轮脉冲发生器的圆筒壳体
     108 通风室底壁
     109 隔板
     110 迷宫式密封圈
     112 通风室入口
     114 气体流通管
     116 下部贯通孔
     119 间隙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是从左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 1 的 纵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或附图中, 前 (F)、 左 (L)、 右 (R) 等是以车辆为基准表示 的。上述发动机 1 的发动机箱 ( 发动机的壳体 ) 由曲轴箱 2、 工作缸体 3、 工作缸盖 4 及工 作缸盖罩 5 构成。曲轴箱 2 为分割成左右两半部分的形式, 详细结构如图 3 所示, 由左曲轴 箱 2L、 右曲轴箱 2R、 左曲轴箱盖 6L 及右曲轴箱盖 6R 构成。在图 1 中, 示出右曲轴箱 2R 的 左表面 ( 内侧面 ), 且示出与左曲轴箱 2L 的接合面 2Ra。在以下的说明中, 对对应的左侧的 构件的符号标注 L, 对右侧的构件的符号标注 R。在曲轴箱 2 上设置有曲柄轴 7、 平衡轴 8、 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器 9 的主轴 10、 副轴 11、 拨叉支承轴 12 及变速鼓 13。在工作缸体 3 上 能够滑动地嵌合安装有活塞 14, 通过连杆 15 与曲柄轴 7 的曲柄销 16 连接, 根据活塞 14 的 动作来驱动曲柄轴 7 旋转。在工作缸盖 4 的下部、 活塞 14 的上部形成有燃烧室 17。在该 燃烧室 17 上连接有吸气口 18、 排气口 19, 且设置有使这些内端开闭的吸气阀 20 及排气阀 21。吸气阀 20 及排气阀 21 通过具备摇臂 68 的气门传动机构 28 而与曲柄轴 7 的旋转同步 驱动从而进行开闭, 其中摇臂 68 分别由在工作缸盖 4 和工作缸盖罩 5 之间支承为能够旋转 的一对凸轮轴 30 驱动。在吸气口 18 上连接有节气阀体 22 及燃料喷射阀 23。在曲轴箱 2 的后部上表面设置有起动电动机 24 和速度传感器 25。 在拨叉支承轴 12 上安装有一对换档 拨叉 26。在平衡轴 8 上一体地设置有平衡件 27。 图 2 是取下上述发动机 1 的右曲轴箱盖 6R 后的状态的右视图。图中, 示出右曲轴 箱 2R 的右表面 ( 外侧面 ) 且示出与右曲轴箱盖 6R 的接合面 2Rb。从取下右曲轴箱盖 6R 的 开口可以观察到, 在右曲轴箱 2R 的右表面设置有设备组。
     在该部分的曲柄轴 7 上设置有驱动气门传动机构 28 的凸轮链驱动链轮 29, 且在其 与分别设置于两根凸轮轴 30 上的凸轮链从动链轮 31 之间挂卷有凸轮链 32, 其中两根凸轮 轴 30 设置于工作缸盖 4 和工作缸盖罩 5 之间。在凸轮链室 59 内, 在凸轮链 32 的前后设置 有凸轮链引导件 33 和凸轮链张紧器 34, 上述凸轮链张紧器 34 通过从外侧通过贯通工作缸 体 3 的壁体设置的张紧器挺杆 35 而向内侧按压。
     在曲柄轴 7 的前方的、 平衡轴 8 的右端设置有水泵 36。由于平衡件位于右曲轴箱 2R 的垂直壁的对置侧, 因此在本图中观察不到。在主轴 10 的下方设置有齿轮变速装置 37。
     在曲柄轴 7 的下方设置有油泵 38。从该油泵 38 排出的油经由与油泵 38 的右侧 ( 图的跟前侧 ) 邻接且设置于右曲轴箱盖 6R 的壁体上的油过滤器 39, 并经由形成于右曲轴 箱盖 6R 的壁体内的上升油路 40 而向曲轴箱上部的油路分支部 41 输送, 由此向发动机内的 各润滑部位输送。
     在图中, 示出有主轴右侧轴承部 42R 及副轴右侧轴承部 43R。在主轴右侧轴承部 42R 及副轴右侧轴承部 43R 的上方设置有供油路 44、 45、 46。从上述油路分支部 41 经由供 油路 44、 45 供给到副轴右侧轴承部 43R 的油经由图 3 所示的副轴 11 的中心孔 11a 而从轴 侧供给到副轴 11 的变速用齿轮组 65C( 图 3)。从供油路 44 分支的供油路 46 经由向左方延 伸进而朝向斜下方的供油路 47( 图 4) 而与主轴左侧轴承部 42L( 图 4) 连通。供给的油经 由主轴 10 的中心孔 10a( 图 3) 而从轴侧供给到主轴 10 的变速用齿轮组 65M。
     图 3 是图 1 的 III-III 剖视展开图。曲轴箱 2 是由通过工作缸轴线的铅直面分开 的分割成左右两半部分的形式, 由左曲轴箱 2L、 右曲轴箱 2R、 左曲轴箱盖 6L 及右曲轴箱盖
     6R 构成。在曲轴箱 2 的上表面自下依次连接有工作缸体 3、 工作缸盖 4、 工作缸盖罩 5。在 工作缸盖 4 的下部设置有面对燃烧室 17 的火花塞 49。曲柄轴 7 通过金属轴承 51A、 51B 支 承于形成曲轴室 50 的左右曲轴箱 2L、 2R 的垂直壁 2Lv、 2Rv。主轴 10 通过球轴承 52A、 52B 支承于左右曲轴箱 2L、 2R。副轴 11 通过球轴承 53A、 53B 支承于左右曲轴箱 2L、 2R。
     在曲柄轴 7 的左方延伸部设置有交流发电机 54, 其由左曲轴箱盖 6L 覆盖。 交流发 电机 54 的定子 54A 固定于左曲轴箱盖 6L 的内表面。交流发电机 54 的转子 54B 固定于曲 柄轴 7 的左端。起动从动齿轮 55 与金属轴承 51A 相邻而设置为相对于曲柄轴 7 能够旋转。 起动从动齿轮 55 的旋转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 56 和交流发电机 54 的转子 54B 传递到曲柄 轴 7。
     在曲柄轴 7 的右方延伸部依次固定有辅机驱动齿轮 57、 凸轮链驱动链轮 29、 将曲 柄轴 7 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 9 的初级驱动齿轮 58。辅机驱动齿轮 57 通过平衡轴 8 驱动平 衡件 27( 图 1), 并驱动与平衡轴 8 连接的水泵 36( 图 2)。在凸轮链室 59 内, 在凸轮链驱动 链轮 29 和设置于凸轮轴 30 的右端的凸轮链从动链轮 31 上卷挂有凸轮链 32。
     在主轴 10 的右端部设置有多片式离合器 60, 在该离合器外毂 61 上固定有从上述 初级驱动齿轮 58 接收动力的初级从动齿轮 62。离合器内毂 63 固定于主轴 10 上。通过驾 驶员的离合操作, 根据离合器外毂 61 与离合器内毂 63 之间的多个摩擦板 64 而接通或断开 动力。在主轴 10 和副轴 11 上设置有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器 9 的变速用齿轮组 65M、 65C, 通 过齿轮变速装置 37( 图 2) 的操作而变速到一速~六速。副轴 11 是该变速器 9 的输出轴, 在副轴 11 的左端固定有后轮驱动用链轮 66, 且挂卷有后轮驱动用链 67。 图 4 是上述发动机 1 的左曲轴箱 2L 的右视 ( 内侧 ) 图, 示出与右曲轴箱 2R 的接 合面 2La。 图中, 除去旋转轴, 示出有曲柄轴左侧轴承部 70L、 平衡轴左侧轴承部 71L、 主轴左 侧轴承部 42L, 以及副轴左侧轴承部 43L、 拨叉轴左侧支承部 72L、 变速鼓左侧轴承部 73L、 变 速轴左侧轴承部 74L。
     图中, 在副轴 11 的上方形成有连通曲轴箱 2 内外的通风室 75。图示的通风室 75 为左通风室 75L, 与在右曲轴箱 2R 形成的右通风室 75R( 图 5) 一体化而构成完整的通风室 75。在左通风室 75L 的内部, 构成迷宫式密封圈 76 的隔板 77L 与左曲轴箱 2L 一体地形成。 在左通风室 75L 的上壁立起设置有连通通风室 75 内外的气体流通管 78。 另外, 在工作缸体 安装部 79 与通风室 75 之间设置有起动电动机安装部 80。
     图 5 是上述发动机 1 的右曲轴箱 2R 的左视 ( 内表面 ) 图, 示出有与左曲轴箱 2L 的接合面 2Ra。图中, 示出有曲柄轴右侧轴承部 70R、 平衡轴右侧轴承部 71R、 主轴右侧轴承 部 42R, 以及副轴右侧轴承部 43R、 拨叉轴右侧支承部 72R、 变速鼓右侧轴承部 73R、 变速轴右 侧轴承部 74R。
     图中, 在副轴右侧轴承部 43R 的上方示出有与图 4 所示的左通风室 75L 连接的右 通风室 75R。 在左右曲轴箱 2L、 2R 合体时, 左右通风室 75L、 75R 合体, 构成一体的通风室 75, 内部形成一系列的空间。在右通风室 75R 的内部, 构成迷宫式密封圈 76 的隔板 77R 也与右 曲轴箱 2R 一体地形成。隔板 77R 设置在与左曲轴箱 2L 的隔板 77L 对应的位置。速度传感 器 25 以其轴线大致沿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装于右通风室 75R。并且, 长方形的通风室入口 81 设置于速度传感器 25 的对置侧, 能够观察到一部分。
     图 6 是图 4 和图 5 所示的 VI-VI 剖面的展开图, 左右曲轴箱 2L、 2R 合体而构成了
     一体的曲轴箱 2。 图中, 示出有左右通风室 75L、 75R 合体, 形成一连串的通风室 75 的剖面和 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器 9 的展开图。 通风室入口 81 设置于右曲轴箱 2R, 作为气体的出口的 气体流通管 78 立起设置于左曲轴箱 2L 的上部。
     速度传感器 25 是一体地装入圆筒壳体 25a 的装置, 从形成于速度传感器支承壁 82 的上部贯通孔 83 插入到通风室 75 内的接近通风室入口 81 的位置, 并且, 其前端从设置于 通风室 75 的底壁 84 的下部贯通孔 85 向曲轴室 50 内突出。速度传感器 25 通过螺栓 86 安 装于通风室 75 的上部的速度传感器支承壁 82, 通过 O 形环 87 支承于速度传感器支承壁 82 的凸台部 82a。速度传感器 25 的圆筒壳体 25a 的外表面在通风室 75 内和曲轴室 50 内露 出。在下部贯通孔 85 与速度传感器 25 的圆筒壳体 25a 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间隙 88。
     由于速度传感器如上所述设置于通风室入口 81 的附近, 因此侵入的窜气与速度 传感器 25 的圆筒壳体 25a 的侧面冲撞, 气体的速度下降, 油的部分附着到上述圆筒壳体 25a 的侧面。附着于侧面的油顺着轴线沿上下方向配置的速度传感器 25 的圆筒壳体 25a 的侧 面向下方掉落, 从速度传感器 25 与下部贯通孔 85 之间的间隙 88 落下到曲轴室 50 中而被 回收。
     上述速度传感器 25 发挥迷宫式密封圈 76 的隔板 77 的功能。并且, 在该通风室结 构中, 通风室底壁 84 的下部贯通孔 85 作为油返回孔而利用, 并且由速度传感器 25 防止油 从下部贯通孔 85 侵入。速度传感器 25 的前端与后述的主轴 10 的第五速齿轮 M5w 的齿顶 部对置。 上述速度传感器为磁性传感器, 将齿轮的齿顶通过时的磁通量变化转化为电信号, 从而检测出齿轮的旋转速度。 在图 6 中, 在主轴 10 上设置有多片式离合器 60。主轴 10 的变速用齿轮组 65M 由 一速~六速齿轮 M1x、 M2x、 M3s、 M4s、 M5w、 M6w 构成。副轴 11 的变速用齿轮组 65C 由一速~ 六速齿轮 C1w、 C2w、 C3w、 C4w、 C5s、 C6s 构成。M 是主轴附属齿轮, C 是副轴附属齿轮, 一~六 数字表示变速级。附加符号 x 是与轴一体或固定在轴上的齿轮, 附加符号 w 是在轴上的规 定位置能够相对于轴空转的齿轮, 附加符号 s 是通过花键保持, 不能够空转但能够轴向滑 动的齿轮。 上述的齿轮与对应的齿轮啮合而构成变速用齿轮组 65。 根据驾驶员的想法来通 过齿轮变速装置 37( 图 2) 驱动变速鼓 13( 图 1) 转动, 支承于拨叉支承轴 12 且嵌合于能够 轴向滑动的齿轮 ( 附加符号 s) 的嵌合槽 G 的换档拨叉 26( 图 1) 驱动规定的能够轴向滑动 的齿轮 ( 附加符号 s), 使其与相邻的空转齿轮 ( 附加符号 w) 卡合而进行变速。
     上述主轴 10 的第五速齿轮 M5w 为空转齿轮, 不与主轴 10 连动, 始终与作为输出轴 的副轴 11 的不空转而能够轴向滑动的齿轮 C5s 啮合, 因此与副轴 11 连动。副轴 11 还通过 后轮驱动用链轮 66 和后轮驱动用链 67 而与车辆的后轮连动。车辆的后轮的旋转速度与车 辆的对地速度大致成比例。由此, 能够检测主轴 10 的第五速齿轮 M5w 的旋转速度而算出车 辆的速度。
     图 7 是图 4 和图 5 所示的 VII-VII 剖面的展开图。从图 2 所示的供油路 44 分支 的供油路 46, 如图 7 所示向左方延伸, 进而变为如图 4 及图 7 所示向下方延伸的供油路 47, 从而与主轴左侧轴承部 42L 连通。对主轴左侧轴承部 42L 供给的油经由主轴 10 的中心孔 10a 而从轴侧对主轴 10 的变速用齿轮组 65M 供给。
     与供油路 46 平行地设置有贮油部 89。贮油部 89 是将穿过设置于左曲轴箱 2L 和 右曲轴箱 2R 的对置部的深孔对上而形成的。在供油路 46 与贮油部 89 之间设置有连通油
     路 48。在贮油部 89 的两端的下部设置有朝向变速用齿轮组 65M 的喷射孔 90。通过上述连 通油路 48、 贮油部 89 和喷射孔 90 而形成飞溅油路。该飞溅油路接近变速器 9 配置, 能够朝 向变速用齿轮组 65M 的齿顶部喷射油而进行润滑, 因此能够有效地润滑主轴 10 和副轴 11 的变速用齿轮组 65M、 65C 的啮合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示出了通风室设置于曲轴箱后部的变速器的上方的例子。在 上述的发动机箱 ( 发动机的壳体 ) 的内部, 从曲轴室到收容有气门传动机构的工作缸盖罩 内通过凸轮链室而连通。 由此, 通风室并非一定要与曲轴箱邻接设置, 也可以设置在工作缸 体、 工作缸盖或工作缸盖罩等曲轴箱以外的部位。
     并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作为检测器的例子示出了速度传感器。但是, 作为检测 器还可以为速度传感器以外的部件, 例如凸轮轴角度检测装置的凸轮脉冲发生器、 可动阀 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等, 只要是外形的大部分呈圆柱状或棱柱状即可。
     图 8 是从右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 顶部的纵剖视图。图 9 是图 8 的 IX-IX 剖视图。本实施方式是通风室 93 设置于发动机顶 部的气门室 92 的上侧的例子。图中, 示出有设置在工作缸盖 94 与工作缸盖罩 95 之间的气 门传动机构 96 的一部分、 设置于气门传动机构 96 的上部的通风室 93 及凸轮轴角度检测装 置 97。
     作为气门传动机构 96 的一部分, 在图 8 中, 示出有凸轮链 98、 吸气侧凸轮轴 99、 排 气侧凸轮轴 100、 吸气侧凸轮链从动链轮 101 及排气侧凸轮链从动链轮 102 等。 凸轮链从动 链轮 101、 102 通过安装螺栓 103 而安装在与凸轮轴 99、 100 一体形成的安装法兰盘部 99a、 100a。特别是, 吸气侧凸轮链从动链轮 101 与成为凸轮轴角度检测装置 97 的一部分的脉冲 发生器转子 104 一起通过定位销 105 定位且通过安装螺栓 103 共同紧固到吸气侧凸轮轴 99 的安装法兰盘部 99a。
     脉冲发生器转子 104 是在周围部具有多个检测用突部 104 的板状构件, 如图 9 所示, 在向吸气侧凸轮轴 99 的轴线方向弯曲后, 向轴正交方向的外侧弯曲, 使检测用突部 104a 从吸气侧凸轮链从动链轮 101 离开而固定于吸气侧凸轮轴 99。
     贯通气门传动机构 96 的上部的通风室 93 安装有成为凸轮轴角度检测装置 97 的 一部分的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的前端位于上述脉冲发生器转子 104 的检测用突部 104a 的半径方向外侧。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为磁性传感器, 将脉冲传感器转 子 104 的检测用突部 104a 通过时的磁通量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从而检测出凸轮的旋转位 置, 其检测结果用于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刻的确定。
     设置于气门传动机构 96 的上部的通风室 93 是被通风室上壁 107、 通风室底壁 108 及前后左右的通风室的壁包围而成的室, 由内部的多个隔板 109 形成迷宫式密封圈 110。 由 于气门室 92 与下方的曲轴室 ( 未图示 ) 连通, 因此曲轴室内的窜气经由凸轮链室 111 和气 门室 92 而从通风室入口 112 流入通风室 93。通过通风室 93 的气体经由后壁 113 的气体流 通管 114 而向空气过滤器输送。
     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是一体地装入圆筒壳体 106a 的装置, 从形成于通风室上壁 107 的上部贯通孔 115 插入到通风室 93 内, 并且, 其前端从设置于通风室底壁 108 的下部贯 通孔 116 向气门室 92 内突出。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通过凸轮脉冲发生器安装螺栓 117 安 装到通风室上壁 107 的厚壁部, 并且通过 O 形环 118 支承于通风室上壁 107 的凸台部。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的圆筒壳体 106a 的外表面在通风室 93 内和气门室 92 内露出。在下部 贯通孔 116 与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间隙 119。
     由于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如上所述设置于通风室 93 内, 因此侵入的窜气与凸轮脉 冲发生器 106 的圆筒壳体 106a 的侧面冲撞, 气体的速度下降, 气体中含有的油的部分附着 于圆筒壳体 106a 的侧面。由于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以圆筒壳体 106a 的轴线沿上下方向配 置, 因此附着于侧面的油顺着圆筒壳体 106a 的侧面向下方掉落, 从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与 下部贯通孔 116 之间的间隙 119 落下到气门室 92 中, 在润滑气门传动机构 96 后被回收。
     凸轮脉冲发生器 106 的圆筒壳体 106a 发挥迷宫式密封圈 110 的隔板的功能。在 该通风室结构中, 通风室底壁 108 的下部贯通孔 116 作为油返回孔而利用, 并且由凸轮脉冲 发生器 106 自身防止油从下部贯通孔 116 侵入。
     在以上详细记述的各实施方式中, 能够带来下述效果。
     (1) 由于速度传感器或凸轮脉冲发生器等检测器的侧面在通风室内露出, 通过上 述检测器自身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 因此能够提高气液分离性能。 此外, 由于废除了 在现有技术中覆盖速度传感器等的侧面的支承凸台的一部分, 因此通风室的容量变大。并 且, 由于削减了以往设置的支承凸台的一部分, 发动机箱质量变轻。 (2) 通过使从通风室入口侵入的窜气或通过通风室的窜气与上述检测器的侧面接 触, 降低窜气的速度, 使油的部分附着于检测器的侧面, 使附着于侧面的油顺着轴线沿上下 方向配置的检测器的侧面向下方掉落, 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气液分离。
     (3) 能够将通风室底壁的下部贯通孔作为油返回孔利用, 并且通过检测器自身防 止油从下部贯通孔侵入。
     (4) 由于将车速传感器用于作为本来的用途的车速检测并且以其外表面形成通风 室的迷宫式密封圈, 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车速传感器的形状。
     (5)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由于确保通风室容量并将飞溅油路配置在变速器的附近, 因此能够朝向齿轮的齿顶部喷射油, 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变速用齿轮组的啮合部进行润滑。
     (6) 由于将凸轮脉冲发生器用于作为本来用途的凸轮轴角度检测并且以其外表面 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 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凸轮脉冲发生器的形状。
    

发动机的通风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发动机的通风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发动机的通风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的通风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的通风结构.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6589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6589ACN101956589A21申请号201010230224322申请日20100713200916628620090715JPF01M13/00200601F01M13/0420060171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原田诚小野丰河洼宽之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代理人张宝荣54发明名称发动机的通风结构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其具备收容气门传动机构或变速器的发动机箱、连通所述发动机箱的内外而将窜气气液分离的通风室、支承于所述发动机箱并检测。

2、发动机箱内的状态的检测器,在该发动机的通风结构中,改善通风室的结构,实现发动机的小型化。所述检测器的外形的大部分呈柱状,所述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通风室内,由该检测器的侧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9页CN101956589A1/1页21一种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其具备收容气门传动机构或变速器的发动机箱、连通所述发动机箱的内外而将窜气气液分离的通风室、支承于所述发动机箱并检测发动机箱内的状态的检测器,所述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的外形的大部分呈柱状,所述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通。

3、风室内,由该检测器的侧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的侧壁在通风室入口开口的邻接部与该入口开口对置,且所述检测器的轴线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室在底壁具有贯通孔,所述检测器以其下部向所述贯通孔的下方突出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检测器的侧壁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周之间设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箱是收容变速器的箱,所述检测器是与所述变速器的齿轮对置配置的车速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室配置在。

4、变速器的上方,在所述通风室内配置有向发动机内的润滑部位供油的供油路,在所述供油路与变速器的变速齿轮组之间的隔壁上,一体地形成有沿着变速器轴而遍及左右发动机箱的飞溅油路,从所述供油路对所述飞溅油路供油,并从所述飞溅油路的喷射孔对变速齿轮组的规定位置飞溅供油,而润滑变速齿轮组。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箱是收容气门传动机构的箱,所述检测器是与所述气门传动机构的凸轮轴对置配置的凸轮脉冲发生器。权利要求书CN101956589A1/8页3发动机的通风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通风结构。背景技术0002公开有在曲轴箱的上部配置有起动电动。

5、机、通风室、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6681号公报0004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形成通风室的上壁和支承速度传感器的上壁分开设置,因此发动机大型化。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通风室的结构,实现发动机的小型化。0006本发明是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技术,技术方案一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具备0007收容气门传动机构或变速器的发动机箱、0008连通所述发动机箱的内外而将窜气气液分离的通风室、0009支承于所述发动机箱并检测发动机箱内的状态的检测器,所述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0010所述检测器的外形的大部分呈柱状,所述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通风。

6、室内,由该检测器的侧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0011所述发动机箱包括曲轴箱、工作缸体、工作缸盖及工作缸盖罩等。0012在技术方案一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二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0013所述检测器的侧壁在通风室入口开口的邻接部与该入口开口对置,并且所述检测器的轴线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0014在技术方案一或技术方案二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三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0015所述通风室在底壁具有贯通孔,0016所述检测器以其下部向所述贯通孔的下方突出的方式配置,0017在所述检测器的侧壁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周之间设有间隙。0018在技术方案一或。

7、技术方案三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四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0019所述发动机箱是收容变速器的箱,0020所述检测器是与所述变速器的齿轮对置配置的车速传感器。0021在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四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五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0022所述通风室配置在变速器的上方,说明书CN101956589A2/8页40023在所述通风室内配置有向发动机内的润滑部位供油的供油路,0024在所述供油路与变速器的变速齿轮组之间的隔壁上,一体地形成有沿着变速器轴而遍及左右发动机箱的飞溅油路,0025从所述供油路对所述飞溅油路供油,并从所述飞溅油路的喷射。

8、孔对变速齿轮组的规定位置飞溅供油,而润滑变速齿轮组。0026在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三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六所述的发动机的通风结构的特征在于,0027所述发动机箱是收容气门传动机构的箱,0028所述检测器是与所述气门传动机构的凸轮轴对置配置的凸轮脉冲发生器。0029发明效果0030在技术方案一的发明中,0031检测器的侧面在通风室内露出,通过检测器自身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0032由于废除了在现有技术中覆盖检测器的侧面的支承凸台的一部分,因此通风室的容量变大。0033并且,由于削减了支承凸台的一部分,因此发动机箱质量变轻。0034进而,由于由检测器自身形成迷宫式密封圈,因此。

9、能够提高气液分离性能。0035在技术方案二的发明中,0036通过使从通风室入口侵入的窜气与检测器的侧面接触,降低窜气的速度,使油的部分附着于检测器的侧面,使附着于检测器的侧壁的油顺着轴线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检测器的侧壁向下方掉落,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气液分离。0037在技术方案三的发明中,0038能够将通风室底壁的贯通孔作为油返回孔利用,并且通过检测器来防止油从贯通孔侵入。0039在技术方案四的发明中,0040由于将车速传感器用于作为本来的用途的车速检测并且以其外表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车速传感器的形状。0041在技术方案五的发明中,0042由于确保通风室容量并将飞溅油路配置。

10、在变速器的附近,因此能够向规定位置进行润滑。0043在技术方案六的发明中,0044由于将凸轮脉冲发生器用于作为本来用途的凸轮轴角度检测并且以其外表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凸轮脉冲发生器的形状。附图说明0045图1是从左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纵剖视图。0046图2是取下上述发动机的右曲轴箱盖后的状态的右视图。0047图3是图1的IIIIII剖面展开图。0048图4是上述发动机的左曲轴箱的右视内侧图。说明书CN101956589A3/8页50049图5是上述发动机的右曲轴箱的左视内表面图。0050图6是图4和图5所示的VIVI剖面的展开图。。

11、0051图7是图4和图5所示的VIIVII剖面的展开图。0052图8是从右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顶部的纵剖视图。0053图9是图8的IXIX剖视图。0054附图符号说明00559变速器005625速度传感器005725A速度传感器的圆筒壳体005828气门传动机构005944、46供油路006048连通油路006165M、65C变速用齿轮组006275通风室006376迷宫式密封圈006477隔板006578气体流通管006681通风室入口006784通风室的底壁006885下部贯通孔006988间隙007089贮油部007190喷射孔007293通风室00。

12、7396气门传动机构007497凸轮轴角度检测装置0075104脉冲发生器转子0076104A检测用突部0077106凸轮脉冲发生器0078106A凸轮脉冲发生器的圆筒壳体0079108通风室底壁0080109隔板0081110迷宫式密封圈0082112通风室入口0083114气体流通管0084116下部贯通孔0085119间隙说明书CN101956589A4/8页6具体实施方式0086图1是从左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1的纵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或附图中,前F、左L、右R等是以车辆为基准表示的。上述发动机1的发动机箱发动机的壳体由曲轴箱2、工作缸体3、工作。

13、缸盖4及工作缸盖罩5构成。曲轴箱2为分割成左右两半部分的形式,详细结构如图3所示,由左曲轴箱2L、右曲轴箱2R、左曲轴箱盖6L及右曲轴箱盖6R构成。在图1中,示出右曲轴箱2R的左表面内侧面,且示出与左曲轴箱2L的接合面2RA。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对应的左侧的构件的符号标注L,对右侧的构件的符号标注R。在曲轴箱2上设置有曲柄轴7、平衡轴8、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器9的主轴10、副轴11、拨叉支承轴12及变速鼓13。在工作缸体3上能够滑动地嵌合安装有活塞14,通过连杆15与曲柄轴7的曲柄销16连接,根据活塞14的动作来驱动曲柄轴7旋转。在工作缸盖4的下部、活塞14的上部形成有燃烧室17。在该燃烧室17上。

14、连接有吸气口18、排气口19,且设置有使这些内端开闭的吸气阀20及排气阀21。吸气阀20及排气阀21通过具备摇臂68的气门传动机构28而与曲柄轴7的旋转同步驱动从而进行开闭,其中摇臂68分别由在工作缸盖4和工作缸盖罩5之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一对凸轮轴30驱动。在吸气口18上连接有节气阀体22及燃料喷射阀23。在曲轴箱2的后部上表面设置有起动电动机24和速度传感器25。在拨叉支承轴12上安装有一对换档拨叉26。在平衡轴8上一体地设置有平衡件27。0087图2是取下上述发动机1的右曲轴箱盖6R后的状态的右视图。图中,示出右曲轴箱2R的右表面外侧面且示出与右曲轴箱盖6R的接合面2RB。从取下右曲轴箱盖。

15、6R的开口可以观察到,在右曲轴箱2R的右表面设置有设备组。0088在该部分的曲柄轴7上设置有驱动气门传动机构28的凸轮链驱动链轮29,且在其与分别设置于两根凸轮轴30上的凸轮链从动链轮31之间挂卷有凸轮链32,其中两根凸轮轴30设置于工作缸盖4和工作缸盖罩5之间。在凸轮链室59内,在凸轮链32的前后设置有凸轮链引导件33和凸轮链张紧器34,上述凸轮链张紧器34通过从外侧通过贯通工作缸体3的壁体设置的张紧器挺杆35而向内侧按压。0089在曲柄轴7的前方的、平衡轴8的右端设置有水泵36。由于平衡件位于右曲轴箱2R的垂直壁的对置侧,因此在本图中观察不到。在主轴10的下方设置有齿轮变速装置37。009。

16、0在曲柄轴7的下方设置有油泵38。从该油泵38排出的油经由与油泵38的右侧图的跟前侧邻接且设置于右曲轴箱盖6R的壁体上的油过滤器39,并经由形成于右曲轴箱盖6R的壁体内的上升油路40而向曲轴箱上部的油路分支部41输送,由此向发动机内的各润滑部位输送。0091在图中,示出有主轴右侧轴承部42R及副轴右侧轴承部43R。在主轴右侧轴承部42R及副轴右侧轴承部43R的上方设置有供油路44、45、46。从上述油路分支部41经由供油路44、45供给到副轴右侧轴承部43R的油经由图3所示的副轴11的中心孔11A而从轴侧供给到副轴11的变速用齿轮组65C图3。从供油路44分支的供油路46经由向左方延伸进而朝向。

17、斜下方的供油路47图4而与主轴左侧轴承部42L图4连通。供给的油经由主轴10的中心孔10A图3而从轴侧供给到主轴10的变速用齿轮组65M。0092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展开图。曲轴箱2是由通过工作缸轴线的铅直面分开的分割成左右两半部分的形式,由左曲轴箱2L、右曲轴箱2R、左曲轴箱盖6L及右曲轴箱盖说明书CN101956589A5/8页76R构成。在曲轴箱2的上表面自下依次连接有工作缸体3、工作缸盖4、工作缸盖罩5。在工作缸盖4的下部设置有面对燃烧室17的火花塞49。曲柄轴7通过金属轴承51A、51B支承于形成曲轴室50的左右曲轴箱2L、2R的垂直壁2LV、2RV。主轴10通过球轴承52A。

18、、52B支承于左右曲轴箱2L、2R。副轴11通过球轴承53A、53B支承于左右曲轴箱2L、2R。0093在曲柄轴7的左方延伸部设置有交流发电机54,其由左曲轴箱盖6L覆盖。交流发电机54的定子54A固定于左曲轴箱盖6L的内表面。交流发电机54的转子54B固定于曲柄轴7的左端。起动从动齿轮55与金属轴承51A相邻而设置为相对于曲柄轴7能够旋转。起动从动齿轮55的旋转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56和交流发电机54的转子54B传递到曲柄轴7。0094在曲柄轴7的右方延伸部依次固定有辅机驱动齿轮57、凸轮链驱动链轮29、将曲柄轴7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9的初级驱动齿轮58。辅机驱动齿轮57通过平衡轴8驱动平衡件2。

19、7图1,并驱动与平衡轴8连接的水泵36图2。在凸轮链室59内,在凸轮链驱动链轮29和设置于凸轮轴30的右端的凸轮链从动链轮31上卷挂有凸轮链32。0095在主轴10的右端部设置有多片式离合器60,在该离合器外毂61上固定有从上述初级驱动齿轮58接收动力的初级从动齿轮62。离合器内毂63固定于主轴10上。通过驾驶员的离合操作,根据离合器外毂61与离合器内毂63之间的多个摩擦板64而接通或断开动力。在主轴10和副轴11上设置有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器9的变速用齿轮组65M、65C,通过齿轮变速装置37图2的操作而变速到一速六速。副轴11是该变速器9的输出轴,在副轴11的左端固定有后轮驱动用链轮66,且。

20、挂卷有后轮驱动用链67。0096图4是上述发动机1的左曲轴箱2L的右视内侧图,示出与右曲轴箱2R的接合面2LA。图中,除去旋转轴,示出有曲柄轴左侧轴承部70L、平衡轴左侧轴承部71L、主轴左侧轴承部42L,以及副轴左侧轴承部43L、拨叉轴左侧支承部72L、变速鼓左侧轴承部73L、变速轴左侧轴承部74L。0097图中,在副轴11的上方形成有连通曲轴箱2内外的通风室75。图示的通风室75为左通风室75L,与在右曲轴箱2R形成的右通风室75R图5一体化而构成完整的通风室75。在左通风室75L的内部,构成迷宫式密封圈76的隔板77L与左曲轴箱2L一体地形成。在左通风室75L的上壁立起设置有连通通风室7。

21、5内外的气体流通管78。另外,在工作缸体安装部79与通风室75之间设置有起动电动机安装部80。0098图5是上述发动机1的右曲轴箱2R的左视内表面图,示出有与左曲轴箱2L的接合面2RA。图中,示出有曲柄轴右侧轴承部70R、平衡轴右侧轴承部71R、主轴右侧轴承部42R,以及副轴右侧轴承部43R、拨叉轴右侧支承部72R、变速鼓右侧轴承部73R、变速轴右侧轴承部74R。0099图中,在副轴右侧轴承部43R的上方示出有与图4所示的左通风室75L连接的右通风室75R。在左右曲轴箱2L、2R合体时,左右通风室75L、75R合体,构成一体的通风室75,内部形成一系列的空间。在右通风室75R的内部,构成迷宫式。

22、密封圈76的隔板77R也与右曲轴箱2R一体地形成。隔板77R设置在与左曲轴箱2L的隔板77L对应的位置。速度传感器25以其轴线大致沿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装于右通风室75R。并且,长方形的通风室入口81设置于速度传感器25的对置侧,能够观察到一部分。0100图6是图4和图5所示的VIVI剖面的展开图,左右曲轴箱2L、2R合体而构成了说明书CN101956589A6/8页8一体的曲轴箱2。图中,示出有左右通风室75L、75R合体,形成一连串的通风室75的剖面和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器9的展开图。通风室入口81设置于右曲轴箱2R,作为气体的出口的气体流通管78立起设置于左曲轴箱2L的上部。0101速度传感器。

23、25是一体地装入圆筒壳体25A的装置,从形成于速度传感器支承壁82的上部贯通孔83插入到通风室75内的接近通风室入口81的位置,并且,其前端从设置于通风室75的底壁84的下部贯通孔85向曲轴室50内突出。速度传感器25通过螺栓86安装于通风室75的上部的速度传感器支承壁82,通过O形环87支承于速度传感器支承壁82的凸台部82A。速度传感器25的圆筒壳体25A的外表面在通风室75内和曲轴室50内露出。在下部贯通孔85与速度传感器25的圆筒壳体25A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间隙88。0102由于速度传感器如上所述设置于通风室入口81的附近,因此侵入的窜气与速度传感器25的圆筒壳体25A的侧面冲撞,气体的。

24、速度下降,油的部分附着到上述圆筒壳体25A的侧面。附着于侧面的油顺着轴线沿上下方向配置的速度传感器25的圆筒壳体25A的侧面向下方掉落,从速度传感器25与下部贯通孔85之间的间隙88落下到曲轴室50中而被回收。0103上述速度传感器25发挥迷宫式密封圈76的隔板77的功能。并且,在该通风室结构中,通风室底壁84的下部贯通孔85作为油返回孔而利用,并且由速度传感器25防止油从下部贯通孔85侵入。速度传感器25的前端与后述的主轴10的第五速齿轮M5W的齿顶部对置。上述速度传感器为磁性传感器,将齿轮的齿顶通过时的磁通量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从而检测出齿轮的旋转速度。0104在图6中,在主轴10上设置有多。

25、片式离合器60。主轴10的变速用齿轮组65M由一速六速齿轮M1X、M2X、M3S、M4S、M5W、M6W构成。副轴11的变速用齿轮组65C由一速六速齿轮C1W、C2W、C3W、C4W、C5S、C6S构成。M是主轴附属齿轮,C是副轴附属齿轮,一六数字表示变速级。附加符号X是与轴一体或固定在轴上的齿轮,附加符号W是在轴上的规定位置能够相对于轴空转的齿轮,附加符号S是通过花键保持,不能够空转但能够轴向滑动的齿轮。上述的齿轮与对应的齿轮啮合而构成变速用齿轮组65。根据驾驶员的想法来通过齿轮变速装置37图2驱动变速鼓13图1转动,支承于拨叉支承轴12且嵌合于能够轴向滑动的齿轮附加符号S的嵌合槽G的换档拨。

26、叉26图1驱动规定的能够轴向滑动的齿轮附加符号S,使其与相邻的空转齿轮附加符号W卡合而进行变速。0105上述主轴10的第五速齿轮M5W为空转齿轮,不与主轴10连动,始终与作为输出轴的副轴11的不空转而能够轴向滑动的齿轮C5S啮合,因此与副轴11连动。副轴11还通过后轮驱动用链轮66和后轮驱动用链67而与车辆的后轮连动。车辆的后轮的旋转速度与车辆的对地速度大致成比例。由此,能够检测主轴10的第五速齿轮M5W的旋转速度而算出车辆的速度。0106图7是图4和图5所示的VIIVII剖面的展开图。从图2所示的供油路44分支的供油路46,如图7所示向左方延伸,进而变为如图4及图7所示向下方延伸的供油路47。

27、,从而与主轴左侧轴承部42L连通。对主轴左侧轴承部42L供给的油经由主轴10的中心孔10A而从轴侧对主轴10的变速用齿轮组65M供给。0107与供油路46平行地设置有贮油部89。贮油部89是将穿过设置于左曲轴箱2L和右曲轴箱2R的对置部的深孔对上而形成的。在供油路46与贮油部89之间设置有连通油说明书CN101956589A7/8页9路48。在贮油部89的两端的下部设置有朝向变速用齿轮组65M的喷射孔90。通过上述连通油路48、贮油部89和喷射孔90而形成飞溅油路。该飞溅油路接近变速器9配置,能够朝向变速用齿轮组65M的齿顶部喷射油而进行润滑,因此能够有效地润滑主轴10和副轴11的变速用齿轮组。

28、65M、65C的啮合部。010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风室设置于曲轴箱后部的变速器的上方的例子。在上述的发动机箱发动机的壳体的内部,从曲轴室到收容有气门传动机构的工作缸盖罩内通过凸轮链室而连通。由此,通风室并非一定要与曲轴箱邻接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工作缸体、工作缸盖或工作缸盖罩等曲轴箱以外的部位。0109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器的例子示出了速度传感器。但是,作为检测器还可以为速度传感器以外的部件,例如凸轮轴角度检测装置的凸轮脉冲发生器、可动阀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等,只要是外形的大部分呈圆柱状或棱柱状即可。0110图8是从右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顶部的。

29、纵剖视图。图9是图8的IXIX剖视图。本实施方式是通风室93设置于发动机顶部的气门室92的上侧的例子。图中,示出有设置在工作缸盖94与工作缸盖罩95之间的气门传动机构96的一部分、设置于气门传动机构96的上部的通风室93及凸轮轴角度检测装置97。0111作为气门传动机构96的一部分,在图8中,示出有凸轮链98、吸气侧凸轮轴99、排气侧凸轮轴100、吸气侧凸轮链从动链轮101及排气侧凸轮链从动链轮102等。凸轮链从动链轮101、102通过安装螺栓103而安装在与凸轮轴99、100一体形成的安装法兰盘部99A、100A。特别是,吸气侧凸轮链从动链轮101与成为凸轮轴角度检测装置97的一部分的脉冲发。

30、生器转子104一起通过定位销105定位且通过安装螺栓103共同紧固到吸气侧凸轮轴99的安装法兰盘部99A。0112脉冲发生器转子104是在周围部具有多个检测用突部104的板状构件,如图9所示,在向吸气侧凸轮轴99的轴线方向弯曲后,向轴正交方向的外侧弯曲,使检测用突部104A从吸气侧凸轮链从动链轮101离开而固定于吸气侧凸轮轴99。0113贯通气门传动机构96的上部的通风室93安装有成为凸轮轴角度检测装置97的一部分的凸轮脉冲发生器106。凸轮脉冲发生器106的前端位于上述脉冲发生器转子104的检测用突部104A的半径方向外侧。凸轮脉冲发生器106为磁性传感器,将脉冲传感器转子104的检测用突部。

31、104A通过时的磁通量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从而检测出凸轮的旋转位置,其检测结果用于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刻的确定。0114设置于气门传动机构96的上部的通风室93是被通风室上壁107、通风室底壁108及前后左右的通风室的壁包围而成的室,由内部的多个隔板109形成迷宫式密封圈110。由于气门室92与下方的曲轴室未图示连通,因此曲轴室内的窜气经由凸轮链室111和气门室92而从通风室入口112流入通风室93。通过通风室93的气体经由后壁113的气体流通管114而向空气过滤器输送。0115凸轮脉冲发生器106是一体地装入圆筒壳体106A的装置,从形成于通风室上壁107的上部贯通孔115插入到通风室93内。

32、,并且,其前端从设置于通风室底壁108的下部贯通孔116向气门室92内突出。凸轮脉冲发生器106通过凸轮脉冲发生器安装螺栓117安装到通风室上壁107的厚壁部,并且通过O形环118支承于通风室上壁107的凸台部。凸说明书CN101956589A8/8页10轮脉冲发生器106的圆筒壳体106A的外表面在通风室93内和气门室92内露出。在下部贯通孔116与凸轮脉冲发生器106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间隙119。0116由于凸轮脉冲发生器106如上所述设置于通风室93内,因此侵入的窜气与凸轮脉冲发生器106的圆筒壳体106A的侧面冲撞,气体的速度下降,气体中含有的油的部分附着于圆筒壳体106A的侧面。由于凸。

33、轮脉冲发生器106以圆筒壳体106A的轴线沿上下方向配置,因此附着于侧面的油顺着圆筒壳体106A的侧面向下方掉落,从凸轮脉冲发生器106与下部贯通孔116之间的间隙119落下到气门室92中,在润滑气门传动机构96后被回收。0117凸轮脉冲发生器106的圆筒壳体106A发挥迷宫式密封圈110的隔板的功能。在该通风室结构中,通风室底壁108的下部贯通孔116作为油返回孔而利用,并且由凸轮脉冲发生器106自身防止油从下部贯通孔116侵入。0118在以上详细记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能够带来下述效果。01191由于速度传感器或凸轮脉冲发生器等检测器的侧面在通风室内露出,通过上述检测器自身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

34、封圈,因此能够提高气液分离性能。此外,由于废除了在现有技术中覆盖速度传感器等的侧面的支承凸台的一部分,因此通风室的容量变大。并且,由于削减了以往设置的支承凸台的一部分,发动机箱质量变轻。01202通过使从通风室入口侵入的窜气或通过通风室的窜气与上述检测器的侧面接触,降低窜气的速度,使油的部分附着于检测器的侧面,使附着于侧面的油顺着轴线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检测器的侧面向下方掉落,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气液分离。01213能够将通风室底壁的下部贯通孔作为油返回孔利用,并且通过检测器自身防止油从下部贯通孔侵入。01224由于将车速传感器用于作为本来的用途的车速检测并且以其外表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因此。

35、能够有效地利用车速传感器的形状。01235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确保通风室容量并将飞溅油路配置在变速器的附近,因此能够朝向齿轮的齿顶部喷射油,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变速用齿轮组的啮合部进行润滑。01246由于将凸轮脉冲发生器用于作为本来用途的凸轮轴角度检测并且以其外表面形成通风室的迷宫式密封圈,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凸轮脉冲发生器的形状。说明书CN101956589A1/9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56589A2/9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56589A3/9页13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56589A4/9页14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56589A5/9页15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56589A6/9页16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56589A7/9页17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56589A8/9页18图8说明书附图CN101956589A9/9页19图9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