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6454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49753.3

申请日:

2004.04.29

公开号:

CN2688893Y

公开日:

2005.03.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21B 43/24申请日:20040429授权公告日:20050330期满终止日期:20140429|||授权

IPC分类号:

E21B43/24

主分类号:

E21B43/24

申请人:

盘锦威华高新节能设备厂; 朱长林

发明人:

朱长林

地址:

124010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八里堡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秦月贞;张朝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适用于作稠油注蒸汽采油用的井下油管。由内管、外管、反辐射遮热屏、支撑体、扶正体、对内、外管间的空腔抽真空构成,内管两端部墩厚撑胀形成喇叭口,其外沿与外管内壁焊接,内、外管形成的空间内均布有三层反辐射遮热屏,每两层间、里层与内管间沿轴向设有低导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螺旋状支撑体,外层遮热屏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起稳定作用的环形箍,在内、外管间,在内管直线段的高度上及沿径向均布设有管状扶正体及套接于管中的耐火烧结粘土制成的垫头。减少了管体强度的损失;也减少了热传导损失;外管两端选用了梯形螺纹,使管端强度有所提高,也提高了管子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由内管、外管、反辐射遮热屏、支撑体、扶正体、对 内、外管间的空腔抽真空构成,其特征是,内管两端部墩厚撑涨形成喇叭口,其外沿与外 管内壁焊接,内、外管形成的空间内均布有三层反辐射遮热屏,每两层间、里层与内管间 沿轴向设有低导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螺旋状支撑体,外层遮热屏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 起稳定作用的环形箍,在内、外管间,在内管直线段的高度上及沿径向均布设有管状扶正 体及套接于管中的耐火烧结粘土制成的垫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其特征是,外管两端设置梯形外 螺纹分别与井下油管、接箍或出油管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其特征是,接箍内壁的中部设有 两道环形的突起。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其特征是,外管外径为 φ127.3、壁厚为6.43、管长为9.6m;内管外径为φ88.9、壁厚为5.4、内管长度比外管短 60-8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其特征是,反辐射遮热屏 的厚度为0.05-0.08mm。

说明书


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是一种采油设备的重要部件,适用于作稠油注蒸汽采油用的井下油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温管由于内、外管是经连接环多次焊接固连的,故连接处即周围结构发生退火,致使材料强度、硬度明显下降,该处螺纹连接强度也相应下降;由于内、外管是经端部金属支撑环及连接环进行连接和固定的,故传热快、热损失大;由于反辐射遮热屏是靠支撑环固定,保温管为垂直工作状态,当内管受热伸长时,该遮热屏则发生变形,致使其与其它层或直接与外管接触,而形成了传导热量的通路,使热量损失增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本实用新型由内管、外管、反辐射遮热屏、支撑体、扶正体、对内、外管间的空腔抽真空构成,内管两端部设置成喇叭口,其外沿直接与外管固连,两者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均布的反辐射遮热屏,每两层间、里层与内管间沿轴向设有低导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螺旋状支撑体,外层遮热屏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起稳定作用的环形箍,在内、外管间,在内管直线段地高度上及沿径向均布设有管状扶正体及套接于管中的非金属垫头,内、外管腔内抽真空以阻止热传导;外管两端设置梯形外螺纹分别与井下油管、接箍或出油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内管外沿直接与外管一次性焊接固连,明显减少了管体强度的损失;由于设置了螺旋状支撑体及非金属垫头,减少了热传导损失,经计算一节保温管可减少热损失12%-15%;由于外管两端选用了梯形螺纹,使管端强度较尖牙螺纹有所提高,也提高了管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轴向半剖示意图,图2是图1中I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C-C剖视图,图4是图1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构成及实施例说明如下,该保温管的构成是:内管7两端部150mm处墩厚撑涨形成喇叭口9,其外沿与外管2内壁焊接处11,内、外管形成的空间内均布有三层反辐射遮热屏3,每两层间、里层与内管间沿轴向设有低导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螺旋状支撑体4,外层遮热屏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起稳定作用的环形箍10,在内、外管间,在内管直线段的高度上及沿径向均布设有管状扶正体6及套接于管中的耐火烧结粘土制成的垫头5(径向设置3个),内、外管腔内抽真空以阻止热传导;外管两端设置梯形外螺纹8分别与井下油管、接箍1或出油管相连;接箍1内壁的中部设有两道环形的突起1a起密封作用;

    外管2的外径为φ127.3,壁厚6.43,外管长9.6m,内管均比外管短60-80mm,内管7的外径为φ88.9、壁厚5.4,反辐射遮热屏3为黑度系数≤0.02-0.04的紫铜箔或铝箔,壁厚为0.05-0.08mm,其作用是减少热传导,降低热损失,反辐射遮热屏层与层间的间隙为3-4mm;支撑体4为多股超细玻璃棉其直径为φ3-4,螺距:即超细玻璃棉绳的捆绕间距150mm;

    依据SY/T5324-94附录A中视导热系数的近似公式λ=QlnD3D22πL(t1-t4)]]>

    式中:λ-视导热系数,W/(m℃);

          Q-试验段有效稳态加热功率,W;

          D2-内管外径,mm;

          D3-外管内径,mm;

          L-试验段有效加热长度,m;

          t1-内管内壁温度,℃;

          t4-外管外壁温度,℃;

    根据:内管腔内加温至350℃,恒温2-4小时测得有关数据:

    t1:350℃,t4:45℃,Q=IV I=3.2 V=170,D3=114.44mm D2=88.9mm

    代入近似公式计算得:λ=0.0032(W/m℃);经多次测试,λ的数据0.006>λ≥0.002,即E级水平的有80%,达到了SY/T5324-94标准的要求。

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注蒸汽采油两用保温管,适用于作稠油注蒸汽采油用的井下油管。由内管、外管、反辐射遮热屏、支撑体、扶正体、对内、外管间的空腔抽真空构成,内管两端部墩厚撑胀形成喇叭口,其外沿与外管内壁焊接,内、外管形成的空间内均布有三层反辐射遮热屏,每两层间、里层与内管间沿轴向设有低导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螺旋状支撑体,外层遮热屏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起稳定作用的环形箍,在内、外管间,在内管直线段的高度上及沿径向均布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