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预应力索转向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64228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20604.4

申请日:

2004.03.05

公开号:

CN2685449Y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4G 21/12申请日:20040305授权公告日:20050316期满终止日期:20140305|||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1/12

主分类号:

E04G21/12

申请人: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顾强

地址:

200011上海市西藏南路117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丁宪杰;洪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转向构造,其主要是在混凝土构件中浇筑形成无内衬钢管,适应索空间位置变化的转向孔,总体呈沙漏形。沿转向孔在构件加劲位置预埋若干孔道加劲钢板,加劲钢板基本与孔道保持垂直设置,并根据孔道外形开有通孔,加劲钢板的通孔孔径略大于转向孔的孔道直径,留有混凝土保护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转向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混凝土构件(1)内直接 浇筑形成的转向孔(2),转向孔(2)两端的索进口处为曲线段(21,22),中间 部分为平直段(23),曲线段(21、22)的孔径大于平直段(23)的孔径,令总体 呈沙漏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预应力索转向构造,其特征在于:沿转向孔(2) 在构件(1)加劲位置预埋的若干孔道加劲钢板(3),加劲钢板(3)基本与孔道保 持垂直设置,并根据孔道外形开有通孔(31)。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预应力索转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构件(1) 在转向孔(2)上方形成上腹板(12),两侧形成悬挑部(11),加劲钢板(3)分 别设置在两侧的悬挑部(11)。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体外预应力索转向构造,其特征在于:加劲钢板(3) 的通孔(31)孔径略大于转向孔(2)的孔道直径。

说明书


体外预应力索转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结构,特别是用于混凝土构件内的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体外预应力索设置在混凝土构件中需要转向的装置,国内外普遍采用预埋定向弯曲钢管或沙漏型异型钢管作为转向器,其主要作用为:

    1.转向管道成孔;

    2.分散孔壁混凝土局部受压应力。

    但是,预埋定向弯曲转向钢管和沙漏型转向钢管均为热弯钢管。定向弯曲转向钢管需要按体外预应力索的不同纵向转角和横向转角加工定制,施工过程中需较严格地控制预埋精度。沙漏型转向钢管能适应不同的纵、横向转角,但对底板吸附式孔道加强孔口壁强度和孔口稳定性方面作用不大。而且,预埋钢管要达到孔道加强和具备防锈蚀能力,必须加大钢管厚度和防锈处理。

    因此,针对现有结构的上述缺点,有必要对转向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体外预应力索转向结构,其施工简便、能提高孔道强度、并可节省造价。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体外预应力索转向构造,包括在混凝土构件内浇筑形成的转向孔,转向孔两端的索进口处为曲线段,中间部分为平直段,曲线段的孔径大于平直段的孔径,令总体呈沙漏形;沿转向孔在构件加劲位置预埋的若干孔道加劲钢板,加劲钢板基本与孔道保持垂直设置,根据孔道外形开有通孔,设有混凝土保护层。

    上述的加劲钢板的通孔孔径略大于转向孔的孔道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结构,较之现有的转向器,具有下列优点:

    1.施工简便。芯模可重复使用,一次浇筑成形。

    2.提高了孔道加强性能。采用开孔钢板,在孔道法向加强了抗变形能力和局部强度。

    3.节省造价。采用无需精加工、防锈处理的钢材和重复使用地芯模,大大降低了成孔费用。

    附图简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向结构的横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结构主要是在混凝土梁体1内直接利用芯模(图中未示出)浇筑出转向孔2。该转向孔2属于底板吸附式孔道,在本实施方式中,梁体1在孔道上方形成上腹板12,两侧形成悬挑部11。

    转向孔2两端的索进口处为曲线段21,22,中间部分为平直段23。其孔道横剖面为变半径圆截面,曲线段21、22的孔径要大于平直段23的孔径,令总体呈沙漏形。沿转向孔2,在梁体1的加劲位置预埋若干孔道加劲钢板3。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孔道两侧的悬挑部11为强度较差需加劲的位置,所以加劲钢板3主要设置在这两侧的悬挑部11处。钢板3基本与孔道保持垂直设置,并根据孔道外形开有通孔31,留混凝土保护层,通孔31的孔径略大于转向孔2的孔道直径,为体外索引出孔。

    该加劲钢板3可以按照转向结构总体强度的要求,调整设置加劲板的密度以及钢板的厚度。例如,在孔道上方无上腹板12,孔道全吸附于底板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加劲钢板3可以沿孔道均布预埋。

体外预应力索转向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外预应力索转向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外预应力索转向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外预应力索转向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外预应力索转向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转向构造,其主要是在混凝土构件中浇筑形成无内衬钢管,适应索空间位置变化的转向孔,总体呈沙漏形。沿转向孔在构件加劲位置预埋若干孔道加劲钢板,加劲钢板基本与孔道保持垂直设置,并根据孔道外形开有通孔,加劲钢板的通孔孔径略大于转向孔的孔道直径,留有混凝土保护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