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用钥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机车用钥匙,特别是一种兼具有磁性钥匙与点火钥匙的复合式机车钥匙。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机车的防盗功能以及避免雨水或杂物掉入钥匙孔内,已有在现有的机车电源锁外盖与锁本体的间附设遮蔽机构用以遮蔽钥匙孔的结构被设计使用。如中国台湾公告第434361号「圆筒锁的保护装置」及公告第429225号「车辆用圆筒锁的保护装置」发明案揭示。该等保护装置的结构,大体上是包含一头部有钥匙孔的圆筒锁、一可在钥匙孔的闭位置与开位置的间移动的挡板、一用以定位挡板于闭位置上的磁性锁、一可开关圆筒锁的点火钥匙及一可打开上述磁性锁的磁性钥匙;当机车停放时,操作挡板从开位置移向闭位置以关闭钥匙孔,将能阻止非法使用者以不正当的工具插入钥匙孔来打开电源圆筒锁;又当要骑乘机车时,通过由磁性钥匙插入磁性锁内以解除挡板的锁定,就能将挡板由闭位置移至开位置,而开放钥匙孔供点火钥匙插入。
上述用以锁定挡板的磁性锁,其梢槽内部容置的梢子为具有磁性的梢柱(磁石),而磁性钥匙内部装设有对应于该等磁性梢柱的相同极性磁梢,以当磁性钥匙插入磁性锁内后,因磁石同性相斥的原理,磁性锁内的梢子会抵压弹簧后缩以解除挡板的锁定。
又上述用以解除磁性锁地磁性钥匙,传统上是与点火钥匙为各自独立的个体,于使用上具有要携带两支钥匙的不便性,所以,上举两案提出将其磁性钥匙形成一体化地设在点火钥匙的捏手部上,达成具有携带及保管上较为便利的优点。但是,该等将磁性钥匙与点火钥匙形成一体化的现有技术结构,却仍有值得改进的问题存在,亦即,当圆筒锁或是磁性锁其中之一损坏时,或是点火钥匙与磁性钥匙其中之一损坏时,将需要同时更换而造成浪费材料及有换装费用昂贵的缺失存在。进一步言,当锁具中的其一损坏时,假设是磁性锁损坏时,如果能够只更换磁性锁,应该是较为简单且廉价的,但是因为要提供该更换后的磁性锁使用的磁性钥匙可能与原先的磁性钥匙不同,造成搭配该磁性钥匙一体化构成的点火钥匙也需一起更换,如此,致使连同提供该点火钥匙配合的圆筒锁也需要更换,亦即,包括圆筒锁与磁性锁的整组锁具都要换新,致有换装费用提高且耗费材料的缺失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有磁性钥匙与点火钥匙的机车用钥匙,其中磁性钥匙是与点火钥匙具有共享的握持部而形成一独立的单一个体,以具有携带及保管上的便利性,而且,该磁性钥匙是可拆卸地与点火钥匙相结合,以使得磁性钥匙能与点火钥匙作分离的更换组装。
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的具体结构及技术手段,包括一点火钥匙及一磁性钥匙等构成;其中点火钥匙具有一可插拔于机车圆筒锁钥匙孔内的插入部及一包覆在该插入部头端的握持部,该握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组接部,而磁性钥匙具有一可插拔于机车磁性锁内的插入部及一自该插入部后端延伸出的接脚,该接脚能嵌合于点火钥匙的组接部上,使得磁性钥匙形成可拆卸地结合于点火钥匙的握持部上,以具有共享的握持部且磁性钥匙能与点火钥匙作分离的更换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组合结构一平面图;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示图;
图4是沿图3的4-4线的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磁性钥匙插入磁性锁内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7是图6的组合结构一平面图;
图8是显示图1的磁性钥匙上的嵌块另一可行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效果。然而,对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做的限制性描述,仅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论述较为容易而已,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熟悉此技术人士而言,可构思出多种变化修改与等效的实施内容是能想见的。
请配合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一点火钥匙1与一磁性钥匙2构成;其中点火钥匙1具有一可插拔于现有机车圆筒锁钥匙孔内的金属制插入部11及一包覆在该插入部11头端的握持部12,传统上该握持部12是由树脂成形;并于该握持部12之一侧(图中是在握持部12宽度方向之一侧)设置有一组接部13,于图中的实施例,该组接部13是由内部具有套装口131的突出部构成,于套装口131两侧内壁133上具有凹槽132。
上述磁性钥匙2具有一可插拔于现有磁性锁内的插入部21及一自该插入部21后端延伸出的接脚22,其中插入部21内装有与磁性锁所属的磁梢(磁石)对等数目且磁性相同的磁梢23(关于磁性锁及利用磁性钥匙来解开磁铁锁的结构设置是属上述的现有技术,非为本案标的,于此不加详述),而接脚22是可与上述的组接部13相互连接,于图中的实施例,该接脚22具有与组接部13的内部套装口131大致互补的外形,并于其厚度方向的两外侧壁220上具有嵌块221,该两嵌块221最好是由外壁面呈斜状且具位移弹性的勾块构成,又该两嵌块221是能对应于上述的凹槽133形成嵌合,如图4所示。
关于本实用新型钥匙的组装,如图3、图4所示,是将磁性钥匙2的接脚22对准点火钥匙的组接部13内部套装口131插入,并使其嵌块221内缩通过凹槽132以卡掣于该凹槽132的前缘,而组接成为一支具有共享的握持部并可视同单一个体的机车用钥匙;又图中的凹槽132是贯通套装口131的内壁133用以形成一拆卸孔,透过该拆卸孔能将嵌块221内压以脱离凹槽132的卡掣,使得磁性钥匙2的接脚22可从组接部13的套装口131抽出,而将磁性钥匙2与点火钥匙1分离。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钥匙,其中磁性钥匙2与点火钥匙1是具有共享的握持部12,于开锁实施上,如图5所示,是手捏该握持部12以磁性钥匙2的插入部21对正设置于圆筒锁3的锁盖4上的磁性锁5上方凹部插入,而先解除机车保护装置的磁性锁5;接着可手捏同一握持部12以点火钥匙1的插入部11对正机车圆筒锁的钥匙孔插入,而使机车电源开启,在操作上便利,且单一钥匙的携带及保管上亦方便;同时,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钥匙,其中磁性钥匙2是可拆卸地与点火钥匙1相结合,所以,当圆筒锁或是磁性锁其中之一损坏时,或是点火钥匙1与磁性钥匙2其中之一损坏时,是可将磁性钥匙2的接脚22从点火钥匙1的组接部13内取下,使得磁性钥匙2与点火钥匙1分离,再视需要更换其中一锁具或是其中一钥匙就可,不需包括圆筒锁与磁性锁的整组锁具或是包括磁性钥匙2与点火钥匙1的整支钥匙都要全部换新,达成可节省材料及换装费用价廉等效果。
上述结构仅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依本实用新型特征是可作多种实施例设计,如图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在这实施例中,关于和上述第一实施例说明者相同或同等的构件,将附上同一标号说明,而省略其细部结构及操作过程;其大体上同样包括一点火钥匙1与一磁性钥匙2构成;其中点火钥匙1具有一可插拔于现有机车圆筒锁钥匙孔内的金属制插入部11及一包覆在该插入部11头端的握持部12,于该握持部12的一角隅设置有一组接部13,于图中的实施例,该组接部13是由内部具有套装口131的凹部构成,于该套装口131的内壁上具有凹槽132;磁性钥匙2具有一可插拔于现有磁性锁内的插入部21及一自该插入部21后端延伸出的接脚22,其中插入部21内装有与磁性锁所属的磁梢对等数目且磁性相同的磁梢23,而接脚22是可与上述的组接部13相互连接,于图中的实施例,该接脚22具有与组接部13的内部套装口131大致互补的外形,并于其外侧壁上具有嵌块221,该嵌块221最好是由一外壁面呈斜状且具位移弹性的勾块构成,且该两嵌块221是能对应于上述的凹槽132形成嵌合,且凹槽132是贯通握持部12的下侧形成拆卸孔,使的可以适当工具穿入凹槽132内,抵压嵌块221内缩脱离凹槽132,令磁性钥匙2成为可拆卸地装配于握持部12上,如图7所示。
前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作较佳实施例的说明,而依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精神是可作多种变化或修饰实施例,例如磁性钥匙2并不限制要安装在点火钥匙1握持部的厚度方向上,其亦可设置于点火钥匙握持部的宽度方向上或是顶部上;又点火钥匙的握持部上所设置的组接部与磁性钥匙上所设置的接脚,亦可配置成其它可拆卸的套接型态;至于握持部上所设置的组接部与磁性钥匙上所设置的接脚,亦不限制于上举实施例的形体,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其中提供与点火钥匙的组接部13连接的磁性钥匙2的接脚22形成实体型态也可以(图2所示的接脚22是形成中空型态),且该接脚22上的嵌块221也可不使用具位移弹性的勾块构成。对于熟悉此项技艺人士可作的明显替换与修饰,仍将并入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专利范围的内。